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子家训与家庭健康】我们的座右铭

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颓是颓废,惰是懒惰。

一个自甘颓废懒惰的人来治家,家道就会中落,难以长久。

《曾氏家训》上讲,讨人嫌莫过于一个骄字,家败莫过一个懒字。

这不是曾公独创,也不是朱柏庐自己发明的,而是历史规律。

颓惰自甘是因,家道难成是果。

因果之理,丝毫不爽。

我们说,读《二十四史》,你是在读什么?

读的就是个人、家族、朝代兴旺衰落的因果之理啊!

读史为什么能明智?你没有看清里面因果,照样明不了智,所以明因果的人有大智慧。

读史不是读着好玩的,也不是在看故事,而是在看人世间一场场活生生的戏。

历史虽然过去了,但是它又经常在我们身边以另外一种形式上演着。

大家看《二十四史》里头,有绝大部分成就的人,前半辈子,艰辛努力,很有风头,后半辈子懒惰懈怠就败下去。

有很多富贵之家,前面两代人创业艰辛,家族兴旺,第三代人挥霍一空,居然沦为街头行乞。

还有每个朝代的开国皇帝,前面几代都是勇猛精进,励精图治,发愤图强,夜以继日,结果创造了盛世太平。

可后面的子孙就开始享受,不勤劳了,国家就败亡了。

就拿大清朝来看,我们去看从开国皇帝到最后末代皇帝,他们的相貌就知道了。

从开国皇帝到康乾盛世,那皇帝的相貌饱满中正。

而越到后面,皇帝的相貌越是娇柔,像是柔脆的妇人,这是怎么回事?

是长于深宫之中,养于妇人之手,没有德行的熏陶,吃苦的教育,就一下子享用天大的富贵。

他就没有进取之心了。

古人看明白这点,就说,亡德而富贵者,谓之不幸。

这条历史的经验太沉重了,没有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勤劳之德来对治懒惰的习气,那么你有越大的富贵越不幸。

所以说,懒惰是家道最大的杀手,是个人成就最大的绊脚石。

古往今来,没有哪个明贤高士不是从攻克懒惰里头站起来的。

懒惰没有攻克,成就再多,通通都不能善始善终,会漏掉。

现在很多家长都担忧孩子,用最好的教育,希望孩子成才,结果事与愿违的多,居然养出败家子,软弱儿,无能儿,怎么会这样?

因为现在很多家庭里头,已经没有家法家规了。

我们这村里还好,基本上所有瓦房的木门里头,都写有字,有的写勤俭,有的写自强,有的写自力更生。

这是什么教育?是千百年来传承的最好家道教育啊!

古圣先贤知道,要每个老百姓去读书很不容易。

大家都为生计而奔波,但圣贤教育又不可不落实。

于是这些老祖宗非常有智慧,把圣贤教育凝练成几个最有实质的文字,就用墨水红漆写在大门上。

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的门面的精神啊!

你想想,一个家庭,进进出出,开开关关最多的是什么?最多的是门,门代表的是什么?代表不被虫蛀不被腐烂啊!

户枢不蠹,你常开关的门,不会遭虫蠹。

古人把家训刻在门上,意思是这些宝贵教诲,必须常提起,常看到,一辈子只要你还进出这个门,就不要忘了这千百年传下来的家训。

那么一个家庭就不会有寄生虫,啃老族,败家子了。

现在我们终于明白古人用心良苦了。

大家看,现在我们干什么?

铁门加上双重防盗锁,门上贴什么,一个福字,还有呢?对联不是富贵就是平安。

大家知不知道,福从哪里来,富贵平安从哪里来?这些都是结果啊!这些不是无中生来的,是有原因的。

天底下没有无缘无故的富贵平安福气。

一切福田,必须从勤俭处求得。

勤是开源,俭是节流,生财有大道,唯开源节流而已。

现在大家从开门里头就丢失了这精神,崇尚富贵荣华,奢侈浪费,结果呢?子孙变烂泥,扶不上壁。

在一本讲家道的古书叫《药言》上面讲到一种规律:

贫贱生勤俭,勤俭生富贵,富贵生骄奢,骄奢生淫佚,淫佚生贫贱。

这是千百年来的家道规律。

为什么一个家能起来,为什么一个家又下去了?

这里头讲得太透彻了。

你富贵了,骄奢淫佚,颓惰自甘,颓惰自甘的结果是什么?

果报在贫贱,很快就家道中落,起不来了。

所以富贵人家的子弟,如果聪明的话,应该比平常人家更勤俭努力。

在《课子随笔节抄》这部讲家道的古籍里头提到,凡是督促子孙学习,一定要让他知道贫贱的滋味。

纵观自古以来,圣贤君子哪一个不是从苦日子中熬过来的。

只有在苦日子之中,人才会勤劳。

没有了仰仗依靠,才会自立。

这样子孙能够时时想到自强不息,靠自己,那么这样的子孙,你又怎么会担心他们过不上好日子呢?

我们读《二十四史》发现,这真的是一条真实不虚的成才规律。

现在很多家里都是独生子女,父母都不忍心让孩子吃苦,为什么?

父母都没智慧了,他们都忘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

大家都会讲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出磨砺出。

可真正对起自己孩子来,心却软了。

你心一软,孩子软得更快,所以为何古人讲,要易子而教,要择严师。

有个叫刘居正的人,他有一个儿子,刘居正教得特别严格,让孩子习劳苦,干粗活。

外人心疼地说,你有这么大家业,怎么还让孩子这么辛苦,为什么不让孩子放松放松呢?

刘居正说,正因为我有一个孩子才不敢放松啊,也因为有这么大家业,不敢不严格啊!

后来刘居正的儿子,居然靠自己努力官至尚书,并以勤俭忠义的品行闻名天下。

人家常说,富贵多娇子多败儿,那是因为你不会教不懂教。

这就是为什么家庭教育是人生第一大事的道理。

《论语》孔子说,不可以爱而不教啊!

爱而不教是什么?是养宠物狗。

古人把这种爱而不教的孩子叫做豢养。

明白了这点,我们修学更要谨慎,要用精进来对治懒惰。

所以家道的成就靠勤,事业的成就更靠勤。

我们在学堂里头,书写广东明贤陈白沙的《戒懒文》,希望大家共勉:

大舜为善鸡鸣起,周公一饭凡三止。

仲尼不寝终夜思,圣贤事业勤而已。

昔闻凿壁有匡衡,又闻车胤能囊萤。

韩愈焚膏孙映雪,未闻懒者留其名。

尔懒岂自知,待我详言之。

官懒吏曹欺,将懒士卒离,

母懒儿号寒,夫懒妻啼饥。

猫懒鼠不走,犬懒盗不疑。

细看万事乾坤内,只有懒字最为害。

诸弟子,听训诲,日就月将莫懒怠。

举笔从头写一篇,贴向座右为警诫。

大家看,世间最大的事业,最优秀的品质都从哪里来呢?

都从勤字来,圣贤事业勤而已。

圣贤教育的落实点就在于一个勤字。

《三字经》上讲,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励。

你看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焚膏继晷,这些中华民族最优秀的精神,最好的成语,不都是从一个勤字做出来的吗?

我们为什么要立中医普及学堂十二课?

这十二定课像一日三餐一样重要,环环相扣,无一虚设,目的就是让我们勤起来,精进起来。

精进是菩萨成就最大的品质,也是世人成才不二的法门。

人有了定课,就有定心,有定心就有智慧,如果放任自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全听欲望的,那么你才高八斗,最后也没有成就。

孔子都讲过,假如你有周公的才华,但却骄傲懒惰,这也不值得让人敬仰。

可见成事业,不看你资质,要看你精神。

《曾氏家训》里头讲,功名看气宇,事业观精神。

大家看古人观人观的都是本质啊!不是观你学历文凭,也不是观你靠山家境,观你什么?观你气度跟精神。

你是不是一个精进勤奋的人,如果不是的话,你那外面有再多的条件,只能证明你将来败得更快而已。

现在很多家庭都给孩子帖座右铭,要考重点本科,要考高等院校,这样就麻烦了,全部都是应试教育导向,高分导向,结果出现大量高分低能儿,高分亏德人。

他一切唯分数是从,只要能考好高分,用什么手段都行,这样智能作弊就出现了,将来社会的贪官奸官也出现了。

很多贪官奸官,其实他智商相当高,但就是不肯踏实地为民办事。

现在的父母不知道行行出状元,哪个学校都有才子,名校也有败类。

教孩子考名校,不如教孩子做个明白人。

明白什么?明白因果。

因为你座右铭上,都是一个勤字,你一辈子肯定不会往下走。

为什么有很多高知识分子当官后,贪得比谁都凶,计谋比谁都缜密,这一切都为私心利益服务。

这些贪官奸臣,怎么形成的?

是丧失了家庭教育,圣贤教育的恶果啊!

他们不想靠自己双手,勤习劳苦努力付出,却想通过各种手段获取高额利润。

像这样投机取巧的心一出现,他们就喜欢上赌博股票,以及各种高利贷。

这样在丰富的物质文明下,丧失了精神教育,人就堕落得像箭一样快。

所以我们父母要教什么?要把家道教好啊!

家道教不好,孩子一变样,你后悔都来不及。

你的付出通通都会归零,还会亏空。

世界上任何成就都弥补不了,家庭教育带来的损失啊!

所以为何我们不看重诗词歌赋,不看重华丽的篇章,看重的是实质的精神。

你看我们的座右铭,写得不华丽,平平实实的座右铭,确实家族兴旺最强大的奠基石。

一个家庭如果地基没打好,盖得越高就越危险。

而这种勤习劳苦,的圣贤教育,就是家庭最好的地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诸葛亮《诫子书》,堪称中华家训第一神作,句句都是座右铭!
《朱子家训》中那些教人端正品行的持身之道
《朱子治家格言》全文
《弟子规》心得分享之五十四
【家规祖训】黄氏祖训、族规、家训
《朱子家训》原文及译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