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子家训与家庭健康】计较是贫穷的开始

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

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跟路边的小商贩,还有卖菜阿姨买东西,不要占他们的便宜。

看到穷苦的人,还应该关心他们,帮助他们。

现在很多人去逛街市,或下班回家买菜,很喜欢讨价还价,有时为了几毛钱,争得面红耳赤。

更有些人,经常跟邻居因为小事儿闹得不可开交,甚至势同水火,如若仇敌。

这样养成斤斤计较的狭隘心胸,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气伤了身体。

时间可以换来金钱,但金钱买不到时间。

健康可以带来金钱,但金钱却带不了健康。

无价的是时间与健康,有价的是金钱。无价之宝不要了,却去争蝇头小利,这不是没有智慧,是什么呢?

一个人如果老是花时间跟别人讨价还价,较量,那这样的人就很难有出息,最起码难有大成就。

有些人会说,如果不讨价还价,那不吃大亏了?

其实不讨价还价,不仅不吃大亏,还得大利益。

表面上你好像多出了几毛钱几块钱,但实际上你却能获得比去寺庙还从容安详的心理感受。

因为很多小商贩,还有卖菜阿姨,他们都不容易,走街串巷,辛辛苦苦,他们在那里不仅是为了生活,同时也给我们种福田的机会。

一个人不需要可以去寺庙捐功德,日用生活中随时都可以做好事。

每天买菜一念慈心起就是布施,一念计较心起,就是贪心,就亏了德。

有些人还为自己会讲价砍价而沾沾自喜。

孔夫子讲,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古人云,小气者无成大事之量,功利者无容贤人之德。

斤斤计较的小气之人,怎么有做大事的格局呢?

有本书叫《计较是贫穷的开始》,当时我们想不明白,不是说事业要多算计吗?很多商人不是很会打小算盘吗?不算计怎么会富裕?

大家看,算计得来的富裕,很快就会败下去。

靠算计得来的,常常会因为被算计而丢掉更多。

古人讲,天道好还。

古籍讲,祸悖入者必悖出,财凶入者必凶出。

一个人如果因为计较占点小便宜就沾沾自喜,那这人的容量跟境界,就太小太低了。

而且这些小便宜,金钱,还是凶财凶祸,留不久的。

俗话说,量大福大。

佛菩萨、圣贤为什么能超越命运?因为他们有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胸怀,这胸怀大得不得了,不可思议。

所以改变命运要从不计较的态度开始。

你看有多少人到处求幸福健康,但求之不得。

为何呢?因为他们没有向内求。

《大藏经》上讲,心外求法,无有是处。

幸福快乐,不是外界物质的堆积,而是内心的感受。

他们口上说,心里想,但身体所做的仍然是在抓取,是在占便宜。

要知道一个人幸福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得多,而是因为他计较得少。

一个普通的人家,可以活得快快乐乐。因为知足者常乐。

一个富裕的人家,却满脸忧苦愁容。因为患得患失者苦。

我们在山里头,带着学生,经常就要修不计较。

大家进山里砍柴,根本不在于挑多挑少,甚至挑回来的柴,还经常分给周围的邻居,甚至还帮他们劈柴。

刚开始学生们都很奇怪,好像很多事情,我们都在付出,并没有看到明显的回报。

随着活干得越多,身体越来越强,胃口越来越好,他们就开始慢慢明白了,为别人就是最好为自己。

相反有些山里人,吝啬于出一点力气,就连竹子挡道了,也舍不得去费劲,把这障道荆棘搬开。

他们宁愿躲在小房间里喝茶聊天,结果荒废了手脚,却经常得病。

最可怜的是,他们得病了,也不知道为什么得病。

他们还以为是因为生病了,才不能多干活。

我们说,你们想法错了,人是因为不多干活付出,才生病。

俗话讲,勤劳健康最好。

又讲,人体勤劳于形,百病不能成。

你们看,这锄头是因为生锈了不能用,放在拐角里,还是因为没有用,放在拐角里最后才生锈的呢?

他们说,是因为放久了才生锈。

这就对了嘛,锄头是这个道理,人也是这个道理,为什么看待外面的道理就看得那么清楚,而看待自身就看得那么糊涂?

因为智慧被贪婪、吝啬遮住了。

一个人越吝啬自己的力量,就越没力,越自己的钱财,就越没钱。

这个道理不是我们发明的,也不是我们听来的,是我们用身体去证明得到的。

刚来时,我们学劈柴,一畚箕柴,大木块,劈一下午都劈不好,斧头还劈坏了,不是不精准,就是力量不够。

我们相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三月筑基,练功一百天。

于是村民谁家有柴,我们就扛着斧头过去劈。

这样三个月下来,天天进步,明显感到力量一天比一天大,后来劈的柴有上万斤之多,所有村民都刮目相看。

我们一抡起锄头来,想要劈哪里,就能劈到哪里,一般一斧下去,不需要第二斧,木柴就开了,这功夫谁人看了都惊讶。

为什么这读书人拿起斧头来,也这么能干,这只有我们心知肚明。

不是我们能干,是因为我们明白道理。

人越是付出,越有用不完的力量。

《曾氏家训》上讲,精神越用越出,智慧越苦越明。

我们是有精神力量指导去干活的,所以干得很起劲。

一个人如果硬着头皮,或被迫去做一件事情,肯定做不久。

一个人如果想明白了,积极快乐地去做,他不仅能做好,而且能做久。

我们看那些明贤,都是在习劳苦清苦的日子里面,从不吝啬自己付出而成就的,这是一条历史的规律,也是一条人生成才的真相。

刚开始村民还认为我们进山只是度度假,读书人在山里怎么住得下去,交通不方便,没有看电视上网,没有便利的石油气,热水器,而且有很多蚊子,不时还有山猪。

可我们不仅坚持下来了,而且越过越舒适。

他们刮目相看,这样搞得他们都没柴劈了。

后来我们劈柴的功夫,被认为十三个村里头排第一。

我们明显感到,一年之间,天天处于军训状态,身体比以前十七八岁的时候,还要强壮,还要有力,短短一年多,我们力量因为劈柴付出,帮村民一起干活,一下子增长了将近一倍。

这再次验证了刀不磨不亮,人不练不壮的道理。

但要怎么练却是一个大学问,如果是为自己就会斤斤计较,力量很小,如果为大众,就会不计较,力量就会变大。

现在很多人之所以力量小,是因为他的力量在计较之中内耗了。

内耗掉精力,身体就会差。所以不计较的付出,身体就会好。

金钱买不到身体,但是你劳动,为别人付出,就能得到身体的健康,这是真实不虚的道理。

不仅得到身体健康,还得到周围所有人的敬仰。

结果我们在山里什么都不缺,村民把最好的东西都拿给我们,在山里头吃穿用的东西,源源不断。

最后我们的行为还改变了村民,有一些村民,他们不愿意干活,宁愿田地荒在那里,身体病了来找我们。

我们跟他讲,一段日子不干活,力就会小,一段日子不劳动,身体就会差。

当我们发现村里的老人锄头生锈了,田长草了,我们就知道这老人身体要开始不好了。

老人一旦把锄头丢一旁,接下来准时频繁地往医院,卫生站上跑。

所以田地是药,锄头是药,田地加锄头这味大药,医的是懒惰病。

结果这些村民居然开始更勤奋起来,纷纷开荒,种茶的种地瓜的,不亦乐乎。

原先他们以为干农活是下贱,现在他们尝到了好处,思想转变过来了,都知道干农活是身体的需要,是胃好睡好的需要。

有个老头子,本来不干活的,他还开垦了一块地瓜地,高兴地说,这锄头比安眠药还好。

付出总有回报,但问耕耘,莫问收获,切莫计较。

刚开始我们进山,大家都难以思议,认为你们有文化,应该到大地方发展,进到山里那么简陋,没文化的地方,住久了,不也简陋没文化吗?

《论语》里头讲,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

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这是讲,孔子将要去九夷这个鄙陋的地方。

他的弟子就说,老师那地方太落后,没文化,人民刁蛮任性,怎么能去住呢?

孔子就说,君子到那地方去住了,就会凭他的德行学问,改变那个地方,教化那里的百姓,这样怎么会鄙陋呢?

这叫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

古代的君子,绝对不是洁身自好,而是要充当教化一方的责任。

我们以前认为君子只是管好自己就行,其实管好自己,只是开始。

同时要有心胸跟肚量去教化别人,引导别人,走向真善美,这才是圆满的君子。

那么君子所在的地方,即使是陋室,穷乡,也会变得很有文化有爱心。

所以古代就有《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所以在这山里一年多,本来老人不乐意干活的,现在都带着笑脸出坡,年轻人散漫的,也勤快起来,他们都看到了,连大学生到这地方来,都那么勤快,当地人怎么可以落后呢?

同时他们也切身体会到劳动带来的好处。

所以这山里荒弃的田,越来越少,长满草的道路两旁也被拔开来了,这一切改变都源于什么?源于一颗不计较的心。

在《礼记》大同篇里头讲到,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乎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几年前我们读这句话时,怎么也想不通,现在一看就通了,而且特欢喜。

因为自己亲自体会到这句话的好处。

自己的东西,稍微有多一点,不要藏私,要分享给别人,你如果留坏了丢掉,那是不道德的。

自己有力量,应当去干活,越干活气血越活,越出力,力量越多,不必要省力为自己,也不必要说干活修路就一定要拿钱。

所以《朱子家训》上面讲,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那怎么不占他们便宜,而且还真正帮助关心到他们呢?

不是给他们多少钱,而是带动他们勤劳能干起来,这样身体好了省了医药费,庄稼丰收了,多了劳动成果。

所以我们体会到慈悲心不是怜悯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你在一个家,将一个家勤劳风气带动起来,在一个村,将一个村勤劳风气带起来,这是脱贫致富的真正出路,把人的惰性转为勤劳,是对贫苦亲邻家中子弟最好的帮助。

帮他们自立,比给他们金钱更实用,更有意义。

所以我们再次体会到,改变命运,要从不计较自己的付出开始。

井水因为常打变为清澈,力量因为常付出变得充足。

心态因为常慈悲关爱,而变得圆满幸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君子养成指南《朱子家训》,你能做到几条?
【佛心书法】重书《朱子家训》择句:遇贫穷而作骄态者 贱莫甚
《朱子家训》原文、翻译、注释
朱氏家训
《朱子家训》:这两种行为最可耻!
小楷《朱子家训》.徐辉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