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之道(1)


                     灵素真要』第8


(图 范范 拍摄于北京同仁堂 德阳店)

中医为内修与外证之学,亦可称之为内圣与外王之学、格物与致知之学等等,降低一个等级说俗一点就是理论与实践之学。所谓内修,就是沿着《黄帝内经》所指出的方向修真至圣贤,就是回到心最舒服的状态,也是心的最本源状态——恬惔虚无,保持这个心来体察天地四时流转,幸福的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所谓外证,就是真实的用自己的感官来感受病人得病的状态,感官包括望诊、脉诊、尺肤触诊等,真实清晰的看清楚疾病,用慈悲清净的心处方以纠正病人的病态。下面细谈谈内修与外证。

内修恬惔虚无,很多人多误为绝情绝欲。克制自己的欲望,残杀自己的感官,所证得的为枯木残垣,为无情死寂;放纵自己的欲望,无节制的满足自己的感官,所证得的为空虚寂寞,为罪恶灾痛。这些都不合本心,为逆于生乐。静下来,静静地感受着各种心里的波浪,静静的感受各种心、意、志、思、虑、智,感受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是“御神”,为快乐的开始。

然后保持这颗心,走到天地中感受天地四时的变化,感受天地间丰富的气的状态,再用《黄帝内经》的文字来验证看自己的感觉是否正确。再进一步学习《黄帝内经》教授的各种诊法来真实的感受人体的各种气的状态,用天地四时来表达这种状态。在自然恬惔的状态下,任何新奇的理论都显得多余,不是建立在真实感受基础上的中医理论都是空壳。

内修要做到几点:第一、放下自己的邪恶,放下嫉妒、贪婪、猜忌、虚伪等满足私欲的心,回归心的坦荡正直状态,这是学医的前提;第二、放下自己的坚固的执著,让心虚下来,虚静下来才能最大限度的融入经典,虚心的人是有福的;第三、时时保持心的觉醒,无论是读经典有任何的心得,都不要骄傲,静下心来反复用恬惔的心与经典的前后语句验证,不要有太多的妄念,更不要在妄念上再生妄念,这样就回不到经典了。

 这里有一个假象,静下心来回归恬惔虚无,是对世界最大限度的接纳,是不被欲望迷惑,而非排斥世界排斥欲望。很多人羡慕的高人形象为在山区死守清贫,淡薄名利不是害怕名利,眼不见欲不是恬惔虚无。恬惔虚无是美其食、任期服、乐其俗的接纳,有理想但不被理想所累,快乐的奔向理想。这么多年我未见一个学者心不恬惔却能长久的学习经典的,因此我认为内修为外证的基础。(未完 待续)

(封面图片 老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学习之36:从不时御神到务快其心
《黄帝内经》之道
一种幸福放松而高效的学经典方法
樊正伦谈:中医文化与养生
平常禅:三加三默观练习
日与夜的循环 | 释义(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