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之一太阴与阳明的不同

 古哲经过长期观察和思考,将人体四肢区分为十二条纵向区域,发现每一区域接受外部阳光的多少不同,联系的内脏也不同,发生的病变也不同,形成了一个人体天然存在的系统网络,就是经络系统模型。

在经络系统模型中,太阴经分为手太阴与足太阴,足太阴经从足大指内铡的隐白穴向上,经腿风侧到腹外侧联系内脏脾,又在内部与同一太阴性质的肺联系在一起,肺又外出与手太阴经区域相联系从大指指外侧的少商穴转入阳明大肠经。

阳明经分为手阳明与足阳明。手阳明经从食指商阳穴开始经过手臂外侧上到头部又下而与足阳明胃经穴位相联系,通过内部头系与大肠与胃联系,又与外在的大腿前侧和小腿外侧走至足次指厉兑穴相联系。

古人发现确定了太阴经与阳明经互为表里的关系,所联系的内脏也是互为表里关系,特别是体现在四肢上的区域也是相对应的表里关系。

古哲认为,各经所流行的气血的多少不同,接受的外部的阳光多少不同,接受外部因素剌激的能力也不同。因而对于体内外各种变化的反应也不同。才出现了生理反应与病理反应的没。

我们明确了以上几条,再看本篇帝歧问答。

黄帝问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

岐伯对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

在这里,黄帝明确太阴与阳明经位置不同,联系的脏腑不。互为表里,共同完成后天之本的功能。企图进一步明确二者生病的不同。歧伯的回答指出,太阴与阳明经是互为表里的关系,分别处于身体对应的部位。而且有虚有实,气血有多有少。往来逆从也有所不同。所受阴阳之气血的多少,或者从内而外,或者从外而内,才有了不同的病名。

帝曰:愿闻其异状也。

岐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瞋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故喉主天气,咽主地气。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

黄帝又进一步问个究竟,歧伯讲,阳者天气也,主外。这是说,阳气既是外部太阳照耀人体之气,又是人体阳气充实的部位,是依靠阳气确保体温正常的部位。阴者地气也,主内。这是讲阴表示大地上的食物之气,阴湿之气,主持人体内部气血的充实状态。因为阴阳多少的不同,就显示出阳气实、阴气虚的不同状态。所以说,贼风虚邪依靠阳气来抵抗,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经阴脏来承受。这就是同气相求相聚的原因和现象。阳接受抵抗的外邪,抵抗不住了就会进入六腑,阴接受外邪之后,消受不了就会进入五脏。进入六腑的病变都有身热不时喜睡的特点。还会向上发为喘呼。入五脏的外邪,则会发生胀满闭塞,下而为泻泄,久而为肠辟痢疾。所以说,从喉部进入人体的是天气,从咽部进入人体的是地气。所以说,阳经阳腑接受风气,阴经阴脏接受湿气。

故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歧伯进一步讲,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这就如同我前面指出的。所以说,阳病者上行而极,到了顶点,就会下行。阴病者本性是下行,下行到了极点,就又会向上行。所以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头先受之,出现不同症状。伤于湿者,下先受之、足先受之,足腿就会出现毛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素问直解 卷之三太阴阳明论第二十九篇
五脏和六腑之间互为表里的关系
自我康疗92:解读《黄帝内经·灵枢·经别论》
中医养生基础
太阴阳明论二十三
阳痿的“人体脏腑阴阳气血循环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