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灵枢经第五十一篇背俞

    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五脏之腧,出于背者。

   黄帝问歧伯,我想听你讲一讲五脏之气在背部泄出反映的穴位?

  岐伯曰:背中大腧,在杼骨之端,肺腧在三焦之间,心腧在五焦之间,膈腧在七焦之间,肝腧在九焦之间,脾腧在十一焦之间,肾腧在十四焦之间。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输也。灸之则可刺之则不可。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之,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

  歧伯讲,背中五脏之气泄出反映的大腧穴,在项后第一椎骨下两侧与肩胛骨的中点。肺脏之气从肺俞泄出,肺俞穴在第三椎骨下旁开一寸五分处。心脏之气从心俞穴泄出,心俞穴在第五椎下旁开一寸五分处。膈中之气从膈俞穴泄出,膈俞穴在第七椎之下旁开一寸五分处。肝脏之气从肝俞穴泄出,肝俞穴在第九椎下旁开一寸五分处。肾脏之气从肾俞穴泄出,肾俞穴在第十四椎下旁开一寸五分处。这些俞穴都是左右对称分布,各有两个。分别在左右距离中间一寸五分处到三寸之处。想验证某脏有病,仔细按压以上各俞穴,遇到指下病人呼痛或者感受到痛处缓解的地方,就是俞穴的正确位置。

  选好穴位后,灸之则可,通常不应该用针剌手法,防止感染和伤及内脏。脏气旺盛的情况下用泻法,脏气虚弱的情况下用补法。以艾灸补艾炷燃烧进行补法时,不要吹灭灸火,让其自灭。以艾柱艾灸法进行泻法时,用口吹点燃的艾柱,使火力大些,同时用手聚拢艾柱,直至燃尽吹灭。

    现代针具精良,消毒严密,在背腧穴可以针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官映五脏|疾病留在脸上的蛛丝马迹,一分钟就知晓
一四八 | 肾俞 | 足太阳膀胱经 | 引水谷和利精神
灸疗三字经
艾灸技术(001)盗汗
学会“6字诀”,五脏六腑都能调!简单易学,男女老少适用!
五脏有“火”,各种疾病缠身,对证艾灸,轻松降五脏之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