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乐活 | 如何不带攻击性地表达不满?



作为一个为吐槽而生的人,吐槽已经成为我的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相比在背后偷偷扎小人,我更倾向于当面表达我的不满。有趣的是,虽说小伙伴们开玩笑的时候会吐槽我的吐槽,我们之间的关系却从来没有因为我的吐槽而恶化过,想来这也是挺牛逼的地方。


同时,我也看到身边的很多朋友,待人接物一团和气,自然是落下了平易近人的好名声,烦躁的事情倒也多得是。比如,不合时宜地不断被人打扰,比如,被无限制的索取而分身乏术。看起来惨兮兮的,也不知道这份隐忍是否真的让他们收获了那些他们以为可以收获的东西。

老实说,处事风格有千千万,只要自己接受,并且乐在其中,并没有对错之分。就像奇葩说曾经的一条辩题,在幼儿园被小同学欺负了,无论你是选择打回去还是告老师,只要自己觉得OK,都是不错的解决方案。然而,现实生活中我见到更多的,是当面的隐忍和背后的吐槽。对于当事人,内耗还是蛮大的。

当然,我无数次听他们告诉我,可能资历尚浅,可能能力不强,还没有那么强的自信去按自己舒服的方式行事,万一影响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岂不是得不偿失?

我想说的是,无论是我在心理咨询的经验中听到的故事,还是团体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呈现的现实,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事件,都清晰地表明了这样一个观点:表达不满,并不一定会恶化关系,甚至会对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一些促进作用。当然,前提是表达的过程需要一些技巧。

所以,今天我想聊一聊,为啥不推荐一直隐忍,以及,如何不带攻击性地表达不满。




1
情绪不能无限制地被压抑

心理动力学当中有一个概念,叫心理防御机制,指的是我们将意识当中一些不舒服的感觉丢进潜意识从而让自己舒服的一种方法。当中有一条叫“被动攻击”,是这么定义的:在失衡的人际关系中,一方明显处于强势,一方明显处于弱势。强势的一方攻击性很强,同时不允许弱势的一方表达他的感受。弱势一方根本不能直接表达愤怒,那么,他们会发展出独特的还击方式。


这种独特的还击方式很微妙,一方面,它的确通过一些独特的方式惩罚了强势的一方,另一方面,强势的一方又不能对感受到的不满直接发怒,弱势的一方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快感,有的时候,甚至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小孩子在家里过多受到父母的管教虽有不满却不能直接反抗,因此莫名其妙成绩就非常糟糕,在学校总捣蛋,而当家长被老师训斥的时候,小孩子就会莫名的兴奋,从而持续地在学校犯错,屡教不改。

连小孩子都具备这样的能力,我们成年人又何尝不是呢?当你在一段关系中承担了太多你不舒服的对待,你的不满一定会有一些地方发泄,甚至是以一些你意识不到的方式进行的,想来还是挺可怕的……

2
培养对自己感受的敏感性
如果你问我,学习心理咨询给我带来最大的益处是什么,我会告诉你,是对自己感受的敏感。简单而言,就是当你开心的时候,你清楚地知道自己开心,当你不开心的时候,你清楚地知道自己不开心。更进一步,当你愤怒的时候,你清楚地知道自己愤怒,当你嫉妒的时候,你清楚地知道自己嫉妒。

以此类推,如果你能清楚地觉察到自己的感受,就不会在明明怒火中烧的时候假装风平浪静,结果却让愤怒驱使自己做了一些你原本理智状态下不会做的事情,你也不会在明明内心受伤的时候假装毫不在乎,结果让对方在毫无知情的情况下在你的伤口上撒了盐。

无论你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对情绪作反应,清楚地感受到你的情绪,是一切的前提。当你不高兴的时候,你知道吗?当你不高兴的时候,你知道负面的情绪具体是哪一种吗?如果你足够敏感,那一切会不一样。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对情绪的感知能力是非常敏感的,可惜,随着教化和社会经验,它们弱化了。

你是否还记得当你最近一次出现下面这些情绪的时候,是怎样的场景吗?

正面的:兴奋,愉快,幸福,温暖,鼓舞,感激,放松……

负面的:忧伤,紧张,绝望,失落,害怕,孤独,惭愧……

3
真实地表达感受而非评价
当你已经能够对自己的感受敏感,那么,适当的时候把它表达出来,或许有机会帮助别人更好地理解你。

在讨论这个观点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段对话,曾经无数次发生在心理咨询的过程当中:

路人甲:我表达我的感受了呀,可是并没有什么卵用。

我:能告诉我你具体怎么说的吗?

路人甲:我那天特别认真地和我朋友讲,“我觉得你特别不了解我的想法,一直在勉强我做一些我不喜欢的事情。”可是,他反而更生气了,我们不欢而散。

你能发现这里的问题吗?这位路人甲讲出来的话,并不是自己的感受,而是他基于自己的观点,对别人的“评价”,所以,在紧张的对话中,这种贴标签似的评价,会让对方有被批评和职责的感觉,自然,防御的心理也就出现了。

感受是属于你自己的,是客观现实,无论道理如何,只要你的感受产生了,感受是合理的,不会有任何的怀疑。而评价是对别人的判断,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即便在你的价值观里是正确的,也未必能让对方接受。

所以,路人甲合适的说法可能是这样的:听了你的话,我真的有一些紧张,我想可能我没有表达清楚我的想法,一想到即将要做这件事,我就觉得恐惧,我不愿意做它。或许他的朋友就会多一些兴趣来了解他紧张和恐惧的原因,而不需要再委屈自己去做不喜欢的事情了。

仔细想一想,还有什么比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更有力量的呢?愿意将最真实的自己展现在对方的面前,这需要多大的信任作为前提,而他又怎么不珍惜?

4
记住:你教会了别人怎么对待你
人和人之间的相处模式,其实是在互动的过程中塑造出来的。因为我们永远无法直接观察另一个人的内部状态,也永远不知道真实的对方是什么。我们对他人所作所为的理解是我们的阐释的结果,我们对他人的理解,决定了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行为推动了对方对我们相应的回应。而我们对对方的期望,往往决定了对方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我们。

不妨设想一下,当你内心的不满早已产生,而对方并不知晓的情况下,是否意味着这段纠结的相处模式会不断持续下去呢?而你终将有绷不住的一天,或者以被动攻击的方式去释放,或者突然有一天正面释放,却得到“你怎么了,这真不像你”的评价,也是挺糟糕的……

最后,很想与你分享一首小诗《五种自由》:

自由地去看和听存在于这里的一切,

而不是那些应该存在的;

自由地去表达你的感受和想法,

而不是你应该表达的;

自由地去感受你所感受到的,

而不是你应该感受到的;

自由地去要求你想要的,

而不是永远等待许可;

自由地代表自己去冒险,

而不是仅仅选择安全和不捣乱。
来源:卿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允许孩子释放出“攻击性”,那些自我压抑的孩子生活的好吗
心理学:带着你的攻击性出发,做一个不好惹的人
在婚姻中,我们如何真正做到爱和包容?
情绪稳定的人,有多可怕?
婚姻里有矛盾,一味忍让只会更糟!4招教你“正面化解”
龙门阵 | 怎么去回应对方的需要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