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贺《天上谣》
李贺《天上谣》
引用典故:羲和 王子吹笙 秦妃 种瑶草 
  天河夜转漂回星, 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 仙妾采香垂珮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 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 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 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走马, 海尘新生石山下。

词句注释
⑴回星:运转的星星。
⑵银浦:天河。学水声:诗人由天河引起联想,说行云像发出声音的流水一样。
⑶仙妾:仙女。缨:系玉佩的丝带。
⑷秦妃:指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借指仙女。《列仙传》弄女嫁给仙人萧史,随凤升天。
⑸植:倚。青凤小:小青凤,因为押韵所以倒置。
⑹王子:王子乔。周灵王太子,名晋,传说擅长吹笙,这里指仙子。鹅管:行状像鹅毛的笙管。
⑺耕烟:在云烟中耕耘。瑶草:灵芝一类的仙草。
⑻粉霞:粉红色的衣衫。绶:丝带。藕丝裙:纯白色的裙子。藕丝:纯白色。
⑼青洲:清邱,南海中草木茂密的仙洲。步拾:边走边采集。兰苕:兰草的茎。泛指香花香草。
⑽羲和:神话中给太阳驾车的神。
⑾海尘:海地扬起的尘土。

评注
《唐诗品汇》:
刘云:浑浑语奇。刘云:“天河”、“银浦”似重复,长吉此类亦多。要为疏隽,不问此耳。《选》诗中多有此例(“天河夜转”二句下)。
《唐诗镜》:
“银浦”句缥缈得趣。
《李长吉集》:
黎简:言天河无水,以云为水,故云作水声也。似此不经之谈,偏是妙绝千古。通首皆仙语,太白放纵,转逊此遒险。
《昌谷集注》:
元和朝,上慕神仙,命方士四出采药,冀得一遇仙侣。贺作此讽之。

      此诗虚构了一个尽善尽美的仙境,表达了诗人心怀壮志而生不逢时的感慨和因宝贵的青春年华被白白地浪费而愤恨不已的心情,表现出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诗人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种种新奇瑰丽的幻境,全诗想象富丽,具有浓烈的浪漫气息。

《唐诗鉴赏辞典》:
  在一个晴朗的夜晚,诗人游目太空,被璀璨的群星所吸引,于是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向那美丽的天庭。
  诗共十二句,分成三个部分。开头两句写天河。天河,绚烂多姿,逗人遐想,引导他由现实世界进入幻想世界。天河在转动,回荡着的流星,泛起缕缕银光。星云似水,沿着“河床”流淌,凝神谛听,仿佛潺潺有声。这些是诗人站在地面上仰望星空的所见所感,写实之中揉有一些虚构成分,显示了想象的生发过程。
  中间八句具体描述天庭的景象,陆续展示了四个各自独立的画面。画面之一是:月宫里的桂树花枝招展,香气袭人。仙女们正在采摘桂花,把它装进香囊,挂在衣带上。“花未落”意即“花不落”。仙树不枯,仙花不落,它与尘世的“馨香易销歇,繁华会枯槁”形成鲜明的比照。画面之二是:秦妃当窗眺望晓色。秦妃即弄玉,相传为秦穆公的女儿,嫁给了萧史,学会吹箫。一天,夫妻二人“同随凤飞去”,成了神仙。此时,晨光熹微,弄玉正卷起窗帘,观赏窗外的晨景。窗前的梧桐树上立着一只小巧的青凤。它显然就是当年引导他们夫妇升天的那只神鸟。弄玉升天已有一千余年,而红颜未老。那青凤也娇小如故。时间的推移,没有在她(它)们身上留下任何痕迹,这是天庭的神奇之处。然而,天宫岁月也并非毫无变化。它有晨昏之别,仙人也有夙兴夜寐的生活习惯,这些又似与人世无异。画面之三是神奇的耕牧图景。仙人王子晋吹着细长的笙管,驱使神龙翻耕烟云,播种瑶草,多么悠闲自在!画面之四是:穿着艳丽服装的仙女,漫步青洲,寻芳拾翠。青洲是传说中的仙洲,山川秀丽,林木繁密,始终保持着春天的景色。来这儿踏青的仙女,采摘兰花,指顾言谈,十分舒畅。上述各个互不连缀,然而却显得和谐统一的画面,都以仙人活动为主体,以屋宇、花草、龙凤等等为陪衬,突出天上闲适的生活和优美的环境,以与人世相对比。这正是诗歌的命意所在。
  人间怎样呢?末两句用雄浑的笔墨作了概略的点染。在青洲寻芳拾翠的仙女,偶然俯首观望,指点说:羲和驾着日车奔驰,时间过得飞快,东海三神山周遭的海水新近又干了,变成陆地,扬起尘土来了。这就是人们所常说的“沧海变桑田”。诗人借助具体的形象,表现了尘世变化之大和变化之速。对比之下,天上那种春光永驻、红颜不老的状况,就显得特别可贵。
  这是一首游仙诗。李贺虚构了一个尽善尽美的仙境,显然有所寄托。诗人心怀壮志而生不逢时,宝贵的青春年华被白白地浪费了,这叫他怎不愤恨不已?“逝将去女,适彼乐士。”(《诗经·魏风·硕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对当时社会现实和个人境遇不满的曲折表现。
  这首诗想象富丽,具有浓烈的浪漫气息。诗人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种种新奇瑰丽的幻境来。诗中所提到的人物和铺叙的某些情节,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内容。但诗人又借助于想象,把它们加以改造,使之更加具体鲜明,也更加新奇美丽。象“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不仅使王子吹的笙有形可见,而且鲜明地展示了“龙耕”的美妙境界。这是诗人幻想的产物,却又是某种实体的反照。诗人写子虚乌有的幻境,实际是把世间的人情物态涂上神奇的色彩。例如兰桂芬芳,与人间无异;而桂花不落,兰花常开,却又是天上特有的景象;仙妾采香,秦妃卷帘,她们的神情举止与常人没有什么不同,但仙妾采摘的是月宫里不落的桂花,秦妃身边有娇小的青凤相伴,而且她(它)们都永不衰老,这又充满神话色彩。诗人运用这种手法,巧妙地把神和人结合起来,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理想成为可以观照的物象,因而显得深刻隽永,而又有生气灌注。这首诗,全诗十二句,句句都有物象可见,诗人用精心选择的动词把某些物象联系起来,使之构成情节,并且分别组合为六个不同的画面。它们虽无明显的连缀迹象,但彼此色调谐和,气韵相通。这种“合而若离,离而实合”的结构方式显得异常奇妙。
  诗歌首尾起落较大。开头二句是诗人仰望星空所得的印象,结末二句则是仙人俯视尘寰所见的情景。前者从现实世界进入幻想世界,后者又从幻想世界回到现实世界,一起一落,首尾相接,浑然一体。
  诗的题目是《天上谣》,“谣,声逍遥也。”意即用韵比较自由,声音富于变化,吟诵起来,轻快优美。这首诗的脚韵换了三次,平仄交互,时清时浊。各句平仄的排列有的整饬,有的参差错落,变化颇大,这种于参差中见整饬的韵律安排,显得雄峻铿锵。  (朱世英)

回星  拼音:huí xīng
(1).回旋运转的星。 唐 李贺 《天上谣》:“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王琦 汇解:“天河与星皆随天运转,处其下者观之,觉星之回似天河漂之而回者然。”
(2).星体运行一周,回归原处。表示年岁更始。语本《礼记·月令》:“﹝季冬之月﹞是月也,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将几终,岁且更始。” 郑玄 注:“言日月星辰运行,于此月皆周匝于故处也。” 南朝 梁 刘孝标 《答郭峙书》:“变燧回星,亦云劳止。”

银浦  拼音:yín pǔ
银河。 唐 李贺 《天上谣》:“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王琦 汇解:“银浦,即天河也。” 明 陈子龙 《昆明池治水战歌》:“ 汉 威不到 刘郎 怒,割石烧空剪银浦。”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下·琴心曲》:“银浦无声沉万籁,宾朋连襼邀情话。”

仙妾  拼音:xiān qiè
指仙宫的婢女。 唐 李贺 《天上谣》:“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缨。”

佩缨  拼音:pèi yīng
(1).古代青年男女用以系香囊的彩色佩带。 唐 李贺 《天上谣》:“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缨。” 王琦 汇解:“《礼记》:‘男女未冠笄者,总角衿缨,皆佩容臭。’ 郑玄 注:‘容臭,香物也,以缨佩之。’”
(2).佩饰与冠缨。借指百官。 清 刘献廷 《代九日玉泉应制》诗:“辇道过林麓,山溪拥佩缨。六龙飞阆苑,八骏绕层城。”

秦妃  拼音:qín fēi
指 秦穆公 女 弄玉 。 唐 李贺 《天上谣》:“ 秦妃 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琦 汇解:“ 秦妃 ,似指 秦缪公 之女 弄玉 。”

青凤  拼音:qīng fèng
(1).鸟名。传说中的五色凤之一。据《禽经》,凤有青凤、赤凤、黄凤、白凤、紫凤五色。 晋 王嘉 《拾遗记·周》:“﹝ 周昭王 ﹞二十四年。 涂脩国 献青凤、丹鹊各一雌一雄……缀青凤之毛为二裘,一名燠质,二名暄肌,服之可以却寒。” 元 贡师泰 《赠天台李炼师》诗:“翠蛟青凤下晴空,家住 天台 第几重。”
(2).鸟名。即桐花凤。 唐 李贺 《天上谣》:“ 秦妃 捲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姚文燮 注:“青凤亦名桐花凤, 剑南 、 彭蜀 间有之。鸟大如指,五色毕具,有冠似凤。每桐有花则至,花落则不知所之。性至驯,喜集妇人钗上。”
(3).犹青鸟,传说中 西王母 的信使。 清 龚自珍 《梦玉人引》词:“陡然闻得,青凤下西池。奏记帘前,佩环听处依稀。”
(4).指凤翘。妇女头上戴的一种发饰。 清 陈维嵩 《海棠春·闺词和阮亭原韵》词:“春闺金麦微微响,青凤胫轻移银网。”
(5).喻绿竹。 宋 朱敦儒 《感皇恩·游□□园感旧》词:“日斜青凤舞,金尊倒。” 清 厉鹗 《寒食同少穆初观城南看花用东坡上巳日携酒出游韵》:“遗民那记白雁来,近岫犹看青凤舞。”

耕烟  拼音:gēng yān
农家的炊烟。借指隐居生活。 南唐 张观 《过衡山赠廖处士》诗:“到头终为苍生起,休恋耕烟 楚水 濆。”

瑶草  拼音:yáo cǎo
(1).传说中的香草。 汉 东方朔 《与友人书》:“相期拾瑶草,吞日月之光华,共轻举耳。” 唐 李贺 《天上谣》:“ 王子 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鲁迅 《坟·杂忆》:“我当时的意思……并不是从什么‘艺术之宫’里伸出手来,拔了海外的奇花瑶草,来移植在 华 国的艺苑。”
(2).泛指珍美的草。《文选·江淹〈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诗》:“瑶草正翕赩,玉树信葱青。” 吕向 注:“瑶草、玉树,皆美言之。” 金 元好问 《春风来》诗:“春风来时瑶草芳,绿池珠树宿鸳鸯。” 明 袁中道 《武当》诗之二:“ 秦 敦 汉 鼎存肤骨,瑶草琼枝作鬘鬟。”
(3).被雪覆盖的草。 宋 苏轼 《蔡州道遇雪》诗:“三径瑶草合,一瓶井花温。” 清 汪懋麟 《人日同诸子游平山堂大雪骤至》诗:“喜胜褰瑶草,狂思倒葛巾。”

青洲  拼音:qīng zhōu
即 青邱 。传说中的仙洲。 唐 李贺 《天上谣》:“粉霞红绶藕丝裙, 青洲 步拾兰苕春。” 王琦 汇解:“《十洲记》: 长洲 一名 青邱 ,在 南海 辰巳之地。地方五千里,去岸二十五万里。上饶山川,及多大树,树乃有二千围者,一洲之上专是林木,故一名 青邱 。”

兰苕  拼音:lán tiáo
兰花。《文选·郭璞〈游仙诗〉》:“翡翠戏兰苕,容色更相鲜。” 李善 注:“兰苕,兰秀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南楼中望所迟客》诗:“瑶华未堪折,兰苕已屡摘。” 唐 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四:“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金 元好问 《望云谣》:“登山采兰苕,兰苕霜早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上谣》李贺唐诗鉴赏
天上谣李贺
唐诗鉴赏辞典 天上谣 李贺
李贺 《天上谣》 赏析
李贺《天上谣》赏析
古风泊客一席谈:七言古诗·天上谣·李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