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人用周易卜卦是如何操作的?观象系辞又是怎么回事?

关于《周易》的数,问题较多,依据图书学派的说法,数是创制《易经》的基础。于是从河图、洛书上作了种种推导,尤其是《系辞》里讲:“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可见河图洛书是制《易》取法的对象。

《系辞·上》说:“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数在《周易》里的运用主要是筮法。筮法是算卦的演算方法。我们根据《系辞传》的内容和朱熹的《筮仪》,介绍如下。

演算称作揲筮,用的工具是蓍草的茎杆。蓍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生一茎,百年之后百茎丛生,才可用年生一茎,百年之后百茎丛生,才可用为算策,据说这样具有阅历才能灵应。一共用五十根,所谓“大衍之数五十”。其中一根始终不用,放在一边,象征太极,这就是“其用四十有九”。(蓍草不易得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牙签代替做实验)。

把四十九根蓍草用两手随便一分,分别握于两手之中,象征两仪(左手为天,右手为地),即所谓“分而为二以象两”。从右手中抽出一根,夹在左手小指与无名指之间,将右手其余的部分放下。这样分出三部分象征三才(天地人),即所谓“挂一以象三”。然后把左手的算策四个四个地数,象征四季,即所谓“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将数剩下的余数(如果是四就余四)夹在左手无名指与中指之间。然后仍以四为单位数右手放下的一半,将余数夹在中指与食指之间。以下是计算余数。四十九根减去一根余四十八,可以被四整除。两手数完之后,左手余一,右手必然余三;左手余二,右手必然余二;左手余三,右手必然余一;左手余四,右手必然余四。这样两手余数之合,不是四,就一定是八。加上小指上的一根,就是五或九。把两手的余数合到一起,一只手的余数象征闰月,两只手的余数象征再闰,这就是“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以上的全过程算“一易”。

一易要经过分二、挂一、揲四、归奇四步,叫作“四营”。所谓“四营而成易”,也就是四营完成了一易。一易也叫一变,三变才能算出一爻。一卦六爻,十八变才能完成一卦。两手余数之合不是五即是九。余数叫过揲之数,余数之外的数叫本数。第二易开始时,不再使用过揲之数,即从四十九中减去五或九,这样第二易的算策不是四十四就是四十的本数。用这个本数再来一次分二、挂一、揲四、归奇。四十或四十四根算策,如第一易一样随意分握于左右手,再从右手抽出一根夹在左手小指与无名指之间,然后分别以四为单位数左右手的算策,留下余数。这次左右手余下的算策加上小指的一根,合起来不是八就是四。这是第二易(或称变)。再把过揲之数另放在一边。用余下的本数以同样方法再数一次,这就是第三易。第三易余下的仍然是非四即八。三易完成可以确定初爻。

简单的方法是看三个得到的余数。在余数中九或八算多数,四或五算少数。如果三个余数中有两多一少,称少阳,或称单,就是不变的阳爻,记成“、”或“—”。如果是两少一多,称少阴,也称拆,就是不变的阴爻,记成“゛”或“--”。如果是三个多数称老阴’或称交,就是变动的阴爻,记成“×”或“--”。如果三个都是少数称老阳,或称重,也就是变动的阳爻,记成“〇”或“—”。老阴或老阳如果直接用--、—符号来记录,要记住它是变爻。以上四种情况用数来称呼,老阴称作六,少阴称作八,老阳称作九,少阳称作七。因为阴是逆序、阳是顺序排列。三易过后即可确定初爻的阴阳老少,注意爻是从下向上排列的。完全按相同的方法,再把三易重复五次,就可找出其他五爻的阴阳老少,把六爻全部确定下来。这样就完成了一卦的演算。

老阳、老阴都是动爻,动爻要变,阳爻要变阴爻,阴爻要变阳爻。未变之前的卦是本卦,变后的卦就是之卦。问卜的占断在本卦的变爻爻辞。后人觉得这样算卦十分繁琐,于是又有掷钱法。孔颖达在《仪礼·士冠礼》正义里说是用铜钱三个,随手抛掷落下,两面一背为少阳,两背一面为少阴,三背为老阳,三面为老阴。这样抛掷六次即可排出六爻。如果是一个变爻,看本卦的爻辞取断;如果是两个以上的变爻,古人主要是看卦象取断。后人也有径以六个铜钱一次抛掷的。背为阳,面为阴,一下排出整卦。这样就找不出变爻,卦辞也就变成了一种口诀似的顺口溜。这就与《周易》脱离了关系。

《周易》是“观象系辞”,象是成书的依据。比如六爻中“承乘比应”、“中正当位”等,都可显示出一种象。尤其是卦变,爻的推移运动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呈现出万事万物在时位等方面的意象,卦爻辞往往从这些方面下断,更是不可忽视。《周易》的象主要内容可见《说卦》,这里只补充说明《说卦》里没有提到的一些内容。

1.关于互卦。互卦又称互体,指的是六爻卦中,除组合的上下两卦之外,中间的四爻因为三与四爻的互用,又可打破上下卦的界限,另外再组成两卦。如睽卦下卦是兑,上卦是离,除初、上两爻外,二三四爻可组成互离,三四五爻可组成互坎,其中六三与九四在互离与互坎中互用。互卦的原理在于爻的推移和各爻分别代表一个特殊的时位,所以爻移动一位,就会呈现一个新的卦象,并不完全是为了扩大取象范围。这是《周易》在开始设计中就规定了的内容,并不是后人为了取象才发明创造出的方法。

2.关于覆卦。覆卦又称反卦,指把一个卦反过来看。比如兑卦反过来看就是巽卦(兑反过来是巽卦),所以巽可当成反兑,兑可当成反巽。震卦反过来看就是艮卦(震反过来是艮卦),故震可当作反艮,艮可当作反震。这种卦象尤其是在正反相对的卦里出现的比较多。这从卦爻辞里也可以得到证明。

3.关于卦的整体象。《说卦》里讲的卦象都是三爻卦的八卦卦象,然而《周易》在取象时,有时却取的是六爻卦的整体象,把六爻看成是一个整体,组成一个六爻的全象。比如把颐卦的六爻整体看成是一个嘴巴。噬嗑卦又把全卦看成一个带着全副刑具的囚犯,还把全卦看成是一张咬着刚硬之物的大嘴,这都有内证可据,并不是后人的附会。更为明显的还有鼎卦,作者把鼎的六爻整体看成是一个大鼎的形象。下边是鼎足,中间是鼎身,六五是鼎耳,上爻是插在鼎耳中抬鼎的杠子,古人称铉。鼎卦的爻辞说得清清楚楚,只不过卦画只有横线,没有竖线,没有勾勒出来罢了。小过卦中间两个刚爻是鸟身,上下各两个柔爻是鸟翼,故彖辞说“有飞鸟之象焉”。豫卦是一个刚爻插在五个柔爻之中,爻辞有“朋盍簪”,把全卦六爻看成是头发中插入了簪子。

此外大过卦是栋挠之象,又是棺椁之象(见《系辞》),大壮卦是上栋下宇之象,离卦是网罟之象,观卦是宗庙之象,都是显而易见的,全都是取的六爻全象。再比如中孚卦,《序卦》说“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序卦》已明确指出是符节对合而后可信,中孚是符节对合之象。古人把竹板成齿状中剖,契约双方各持一半为据,以对合取信,这种用竹板制成的合同式的契约就是节。《说文》:“节,竹约也”,说得十分准确。中孚的六爻全象就是节齿对合:中孚。正因为节齿对合得上,所以卦才叫中孚,孚是相信。卦取六爻全象可以认定无疑。中孚卦的彖辞说“乘木舟虚也”。显然彖作者又把中孚的卦画看成是一条中空的大船,船舱做成空的,才能载物渡水,因此才说“舟虚”。

如不承认六爻全象,那就只能否定彖传,自己去随意附会。作者在取象时十分灵活,有时还会把相连的四个爻或五个爻合在一起取象,这也应当注意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易学:《周易》中如何用蓍草占验凶吉的
刘大钧丨周易古占法(大衍筮法)
大衍之数如何演(一)
第四讲__理性的迷雾——《周易》的占筮操作系统
(1)从揲蓍法看古人智慧
蓍草——伏羲画八卦的神草(组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