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格律诗的基本常识及平仄声调规律

格律诗其实並不复杂,只要掌握一些基本常识和规律,就能做出一般的格律诗。有些介绍格律诗的书本知识虽然很详尽,但初学者很难适应,主要是无规律可寻,愈看愈糊涂,难以理解领会。何为格律诗?简单来说,就是有国定的格式和韵律。它有下面三个特点:

一,有固定结构。

七言律诗每首有4联,每联两句,共8句(第一、第二句叫首联;第三、第四句叫颔联;第五、第六句叫颈联;第七、第八句叫尾联)。每句有7个字,共有56个字。七言绝句每首有4句,每句7个字,共28个字。五言律诗每首也有4联,每联叫法同七律一样,也是8句,每句5个字,共40个字;五言绝句每首也是4句,每句5个字,共20个字。

二,讲究平仄声调和押韵

(1)、格律诗讲究平仄声调,如果不讲究就不是格律诗,即使每首字数、句数与格律诗一样,也只能算作一般的七言诗或五言诗。这是格律诗区别一般七言、五言诗的重要特点。

格律诗每句的平仄声调是有规律可寻的。首先必须背熟两句平仄调,然后才可以按规律操作。这两句平仄调是:

第一句,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声开始,两平,两仄,又两平,一仄收尾);

第二句,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声开始,两仄,三平,两仄收尾)。

每句格律诗、绝句的平仄调,都是从这两句平仄调中分解出来的。每联的上句都必须使用这两句平仄调中的任一句作为开始,並且按一定的规则进行。以七律诗为例,如果首联上句用了第一句平仄调,那么颔联的上句就必须用第二句平仄调。颈联上句又用回第一句平仄调,尾联上句再用第二句平仄调。反过来,如果首联上句用了第二句平仄调,颔联上句就用第一句平仄调。两句平仄调轮换使用。每联下句的平仄调就是上句对应的相反平仄调,所以下句平仄调不必牢记,背熟上联就知道下联。例如,上联用第一句平仄调: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同理,上联用第二句平仄调:仄仄平平平仄仄,下句就是:平平仄仄仄平平。七言绝句同理。

以毛主席的七律诗《长征》为例:

首联上句:红军不怕远征难,

平平仄仄仄平平(属第一句平仄声调,但第五个字和第七个字的平仄声交换了位置,下面说原因)

首联下句:万水千山只等闲。

仄仄平平仄仄平(与第一句对应的相反平仄调)

颔联上句:五嶺逶迤腾细浪,

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二句平仄调)

颔联下句:乌蒙磅礴走泥丸。

平平仄仄仄平平(与第二句对应的相反平仄调)

颈联上句:金沙水拍云崖暖,

平平仄仄平平仄(用回第一句平仄调)

颈联下句:大渡桥横铁索寒。

仄仄平平仄仄平(与第一句对应的相反平仄调)

尾联上句:更喜岷山千里雪,

仄仄平平平仄仄(用回第二句平仄调)

尾联下句:三军过后尽开颜。

平平仄仄仄平平(与第二句对应的相反平仄调)

从上面看出,两句平仄调在律诗中是轮换使用的,任何律诗、绝句都不能只使用一句平仄调。

从上面诗中还可以看出,上联下句与下联上句的平仄调基本相同,都是仄声开始,这就是律诗的所谓粘贴。

五言律诗、绝句的平仄调是截取七字平仄调后面的五个平仄调,第一句:仄仄平平仄,

第二句:平平平仄仄。

操作方法同七律、七绝一样。

(2)、押韵

所谓押韵,就是在格律诗中,每联的第二句最后一个字使用韵母相同或互相谐音的字,使诗文读起来顺口、悦耳,增强感染力,这就叫押韵。有些韵母不相同,属于谐音,如ai、ei、ui、i(来、杯、回、迟);an、en、un、in(簪、门、云、心);eng、ing、ong(生、明、龙)等,也押韵。

七律诗的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中的下句最后一字必须押韵(如上面《长征》诗中下句的闲、丸、寒、颜,都押韵母相同的韵)。首联第一、第二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但大部分律诗首联的上下句都押韵。七绝也一样。如果首联第一、第二句最后一字要押韵,那么第一句的第七个字和第五个字的平仄声就要对调位置,如上面七律的第七个字本应仄声,但为了和下联最后一字押韵,所以改用平声“难”字;而第五个字本应平声,但和第七个字的声韵对调了位置,就变成仄声的“远”字。根据内容需要,首联如果不想押韵,平仄声调就不要变动。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柳”字和“天”字不押韵,仍然是仄声,所以第七个字和第五个字的平仄声就不必对调位置。

五律、五言绝句每句的平仄调

操作方法同七律、七绝一样。

还有一点宽规则要知道,即每句诗中的第一、第三、第五个字的平仄声可不计较,即在两句平仄声调中,应为平声也可为仄声,应为仄声也可为平声。但第二、第四、第六个字不能含糊,应平就平,应仄就仄,也叫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必究。由于有这宽规则,当上句诗使用第二句平仄调(仄仄平平平仄仄)时,就有可能出现只有第四个字是平声,叫做孤平。所以第三、第五个字就不能都不论,必须保证其中有一个字为平声,才不至出现孤平现象。

三、讲究对偶。

律诗中间两联(颔联、颈联)讲究对偶。

何为对偶?即在两句诗中对应的位置,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詞,介词对介词,副词对副伺,数量词对数量词,方位词对方位词,同类事物相对,相反形态相对……,如大地对天空,狂风对暴雨,腾跳对奔跑,美艳对丑陋,朝对往,非常对极其,全部对总体,正在对已经,长对短,二对一,千秋对万代,牛对马,独对孤,重对轻,肥对瘦,尺对寸,上对下,左对右,白对黑,鸡对鸭,花对草,曲对直……,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无边对不尽(副词),落木对长江(名词),萧萧对滚滚(形容词),下对来(动词);万里对百年(数量词),悲对多(形容词),秋对病(名词),常对独(副词),作对登(动词),客对台(名词)……

以上是初学格律诗的基礎知识,只要懂得上面的基本规则,就可以做一般的格律诗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词入门十八讲
写格律诗的基本要求和口诀
中国古典诗词的声韵美——《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八
《诗词格律简捷入门》(下)
古诗词系列讲座
关于律诗与拗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