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寿的代价 之《飞越老人院》


长寿的代价,是沧桑。-----题记

 

【开篇】

 

三宝的音乐总是那么扣动心弦,老人院日常生活画面的缓缓推出,慢慢关闭了这所叫关山老人院的大门,也关闭了老人和外面的世界,亦或是和外面的情感。

 

                                               老周,自我意识的引领者

老周,“飞越老人院”队长。孤身一人心底深处惦记着远嫁日本女儿的自称“70后”的身患绝症的老周压抑着内心思念和病痛的折磨“硬撑着”,在老人院这个他们唯一的不得不依靠的大家庭里,带领着老人们一起欢乐,给他们孤寂的晚年生活注入了一丝快乐。为了完成他临死前的愿望,他执着的策划着去天津的老年比赛,策划着这出“飞越老人院”的大事。

那个快乐锻炼的迪斯科舞曲(有点像那支90年代《艳舞》的曲调),那略带滑稽的脖子运动,老林借口哨的放哨暗号,大家学的皮影。。。。。。。一幕幕生动的画面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生命力的鲜活,他们曾几何时也是一群生动活泼的少年、青年,他们也应该被关注,应该享受他们自己的人生!

那个麻将表演应该说是他们最好的一次演出了,大家自娱自乐,表情生动鲜活,但以两个骨折代价结尾的表演却实实在在道出了他们的现实,的确,人不能不服老,但是一旦承认你老了,无力了,得依靠别人了,你也就悲催了。

 

                                                          老葛,自我矛盾体

老葛,“飞越”的副队长。夜半在水房清洗床单拧成粗条搭在房梁想要自尽的老葛哭诉着:我这辈子怎么活成这个样子了,老了老了连自己的张床都没有,我自己亲生的儿子过了这么些年还在记恨我,连补偿的机会都不给我,我现在真觉得我是个无家可归、无路可走的人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啊。

当第二天大家在老张木匠的带领下,齐心协力为老葛打造了一张属于自己的床,老太太们捐出的被褥床单和带花的枕套时,我们看到了这群“难兄难弟”的理解和扶持,是的,只有他们才懂人在老年的那种脱离家庭和社会的孤独和无奈。

 

                                     老林,调皮古怪的艺术家,慷慨激昂的演说家

轮椅上的老林,飞越疯人院的忠实粉丝,也是老林的发自内心的凄苦恳求,打动了院长,也道出了老人们的心声。“我来老人院都七八年了,眼睁睁的看着那些老伙计一个个死去,我能够不想到我自己吗,在老人院,明摆着等死,看着老人院的那片天,心里想着我这是等死的,幻想过多少次了,想趁活着,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我想看我没看着的地方,死了都不冤了,这就是我最后的愿望了,多可怜啊,可怜可怜吧,就让我实现我临死前可怜的愿望。

“飞越”的当天晚上,大家策划以倒垃圾为由躲在麻将底下,整个一“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可急坏了轮椅的老林,他坐着轮椅,套着麻将,溜出大门,把借以“飞越”的报废公交堵在的大门外,我们看见他那满是得意的二饼笑脸很是可爱。

还有参与帮忙顺利“飞越”的吵架的两个老头,回到屋里骄傲的说着自己的演技,兴奋的像个小孩子,的确,他们某种意义上更胜于孩子的可爱,天真。

 

                          老钱,想跳出牢笼的潇洒酒者

“他凭什么决定我能不能出去啊,把我们往这一扔,你倒还觉得心安理得了。”“咱们都替孩子忙活一辈子了,就没替自己忙活过。”“你还真以为咱们这些老东西有人稀罕呀,没有了,往后啊就全靠自个儿疼自个儿了。”总是一派潇洒,斜倚着椅背,说出别人不想也不愿说出了内心实话,我猜想,他以前肯定很帅,还是风流倜傥。

 

                                                  老金,近乎绝望的反抗者

老金,这所老人院的神志不清的最悲催老人,伴随他的一直都是整夜整夜的噩梦和凄凉的惨叫。他连清醒的意识都没有,与 “飞越”一事更无关系,但是他的出现,他凄厉的叫声却深深的震撼了我们,让这出电影的悲剧色彩、现实意义浓得化不开。

“只有你们欠我的,我不欠你们的。”的确,子女对于父母,才真正存在着歉疚。

 “飞了,飞了。。。。。。”折纸飞机飞的老金,也道出了电影的“飞越”一题,说这话时老金满是笑靥,那是潜意识的释放!!

 

                 老太太,忘记也是一种美好

老太太,“飞越”中唯一的女子,她健忘,记忆中的美好一直保留,关于她老头子的记忆是永恒。“老伴儿”也许就是这样的,年少夫妻老来伴么。她一直把老周认成是自己的老头了,黏着老周,老周也宽容的接受了老太太的称呼,照顾着本是老头子该做的照顾老太太的事。一路上,有了这位美女的参与,大家更为开心,放松。仿佛回到青春时代,老太太高扬着围巾,和老头子调笑着,撒娇着要野餐,是啊,这样的旅程完成了老太太多少年来尘封心底的青春,爱情,甜蜜。

老周生命的最后,老太太真诚的陪伴,让老周的人生悲剧削弱了很多,也增添了温暖。

老周在他所向往的大海前,静静的闭上了眼,悲痛之余我们知道这是病痛下的解脱。我们从老太太平静的面带微笑的脸上可以看出,不管是灵魂处于什么境遇,他们都能得到快乐,因为,他们的心一直都在一起。

 

                                                  飞越历程】

  一路上,大家有很多的豪迈,就像完成了一次重大的“越狱”。休息途中,他们下车排成一排,豪放的撒尿,再次的意气风发的和年轻人飙车,误以为的歪戴帽子排成一排和年轻人对峙,口里说着:“你们是想单练呢,还是群架?”最后车胎修好了,年轻一辈和老人们都竖起了拇指,我们知道,他们都很棒!!

奔驰的马群,高歌“白云下面马儿跑”的老人,隔着窗户挥着围巾,吹着自在的口哨,开着自编的玩笑,年轻岁月再次飞扬。恍如隔世,我们好像看到了一群激情奔放的帅哥伴着一位美女在自由驰骋。老太太一句提议,“我们什么时候野餐呢”,大家都迁就着这位美女,陪她在烂漫的田野野餐小憩,老周还给老太太采花,献花,再次的,浪漫之旅再现。

一路上我们看到激情在他们身上的再现,的确,“飞越 ”的历程完成了他们的再生!!他们值得我们尊重、景仰!!!他们和我们所有人一样,激情和梦想并不会随着岁月退却!!!          

中途老人们采用镜子的迷幻演出,伴奏是动画片西天取经的“白龙马蹄朝西”的歌曲,轻松,愉快,的确,他们就像是唐僧师徒,历尽艰难一路曲折的想要取得他们的“真经”。其实,我们看到,“真经”就在前行的路上,就在前行路上的自我的找寻和最真实内心的释放!!!

            

                               最后

    演出成功了,老周的生命也到了尽头,通过演出想要找寻女儿见女儿最后一面的愿望还没有实现,他就扛不住了,临终,他还是孤身一人。我们除了心疼和内心积聚越来越多的内疚,真不知道该怎样面对!

   老周以这样的方式和我们告别,那么其他老人呢,希望能给子女一些震撼,希望他们能来得及和他们的骨肉至亲相伴直至生命的最后!

 

           【我的说说

电影借这位陪伴老人们左右的把养老院当做工作的院长之口,给我们反思:“您算没算过这么一笔账,我们的父母现在都有七十岁左右了吧,我们假定他们还能活二十年,以我来说,我每年只有春节那几天能回家过,其实也就是五、六天,但是每天真正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也就是两、三个小时,五、六天是十几个小时,二十年是两百多个小时,想想就觉得可怕。”

(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不管有多艰难,父母都会尽他们最大的可能给我们提供最好的,把我们抚养长大,他们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的教我们认识世界,可当他们老了,我们为他们做了些什么?是对他们脏兮兮服装的白眼?是对他们满是褶皱的面颊的嫌弃?是对他们浑浊眼眶的惆怅?为什么我们面对孩子能够倾其所爱、宽容的毫无保留,而当我们面对的仅仅是年迈父母记忆衰退的唠叨却难以忍受、表现出不耐烦呢?

   老周说,反正我死之前,想见上一面,想要当面跟她说句对不起,我不能带着怨恨离世。直到临死那一刻,仍在望着海的对面,口中喃喃着:“女儿,在海的对面。”子女呢,子女对自己的父母又说过多少次对不起呢?久病床上无孝子,哪怕是能够简单的心甘情愿的为父母养老送终陪他们最后一程的又有几个?   

(二)最美不过夕阳红。

可惜,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最美不过夕阳红,是普天下所有的子女和老人对自己的宽慰吧,美吗?看看周遭爷爷奶奶辈,耄耋之年的他们孤独凄凉会觉得的风烛残年是一种美的享受?也许,真的,长寿的代价,是沧桑,历经辛酸的沧桑。

    曾经觉得张爱玲一定是受其小时候家庭的影响,性格孤僻,老了孤身一人身处异国他乡生活困窘,多次搬家,拒绝和外界沟通,拒绝和外人交流,甚至是和她曾经很是亲近的给她很大影响的姑妈,觉得是文人的独特气质和她本来的孤高乖僻,其实,连自己的亲生子女都很难尽孝床前,何况是无儿无女的处于异国他乡的张爱玲呢,她用她的孤僻照顾着自己,为她自己的残年守护那一份特有的专属于她的不为人知的孤独,那是属于乱世孤岛的已身带来的尊严。她希望人们记住的是上个世纪华丽的文采斐然品味独特的张爱玲,她要让自己华美的谢幕。至此,我释然了,她在人们心中永远是三四十年代孤岛的璀璨明珠。                                                      

(三)要把老人当成孩子一样来照顾。 

小品演绎说,对待老人就得像小孩一样,可是扪心自问,我们做到了么?我们真得好好反省自己。

老钱儿子: 住老人院多好啊,跟着瞎折腾啥呢。

老钱:“你那心眼子里头,想的都是他妈自己,什么时候想过我们呢?”

是啊,住老人院好吗?真的是为了给老人们一个很好的晚年吗?子女面对渐渐老去的父母,满面愁容,送到老人院是他们的解脱,而老人院的老人呢?他们真的幸福吗?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得意?是被指挥静坐着等待着渐渐停息的心跳?

老周:我就是不愿意死在医院里头,浑身上下插满了管子,身边连个亲人都没有,我来老人院,起码这有人给你料理后事。高兴是死,不高兴也是死,我想高高兴兴的去死。

老周的话很是凄凉,因为他没得选。

 

(四)他们需要的是什么呢?

    不愁吃不愁穿,这只是最低级的满足,对于老人们来说,远远有比坐着等人伺候等着走向生命终点更为重要的,那就是情感的满足,是心里的需要,是自我价值的重现,是自我能力的肯定,是年轻血液的涌动和不服老的倔强。对的,就像结尾他们排练的那支舞蹈,涌动的生命中,一轮红日冉冉上升,他们也需要激情和生命的燃烧!

                                         

(五)吸取教训,关爱老人。

父亲和儿子坐在大树底下的凳子上,儿子看着报。父亲问他,“那树上是什么呀?”儿子说,“那是麻雀。”过了一会,父亲又问他,“那树上是什么呀?”儿子有些不耐烦了,“那是麻雀!”第三次了,父亲又问儿子,“这个树上都是什么呀?”儿子把报纸一扔,生气了,“你是不是有病呀,都告诉你了,那是麻雀!”

父亲掏出那本日记本来,对他说,“你三岁的时候我就抱着你坐在这,你问我,那树上是什么呀?我说,那是麻雀。  你又问我,那树上是什么呀?我说,那是麻雀。就这样,你都问我几十遍了,每次我都不厌其烦的告诉你,“那是麻雀,是会飞的小麻雀。”儿子听了,低下头哭了。

 

有一天,我们也会老去,当我们不能为自己的未来买单时,谁来代替?想想将来,好好照顾父母,好好拥有拥有父母的当下,用自己的耐心,就像对待孩子一样,给父母一个无忧欢乐的晚年!

 

后记                  

张杨导演称,这是一部疯狂的青春励志片。老人们平均年龄80岁,笑称自己是80,他们对表演的执着与认真,热情与喜爱时刻感染着整个剧组。在这里,老人们仿佛经历时光扭转,重新赋予了年轻与活力。影片本身比《落叶归根》更温暖,比《爱情麻辣烫》更细腻,嬉笑怒骂间更多一份对忙碌都市人与父辈情感的关怀与问责。

                                                              吕文芝 2012年 5月11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果有一天,我们也老无所依——《飞越老人院》
陈坤、斯琴高娃都来打酱油!一群1000多岁的老人,拍了部超嗨公路片,今天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看看!
孩子需要陪伴,年迈父母更需陪伴
【唠唠“老了”】/ 张茂宣
我为什么不答应父母去养老院 (深度好文)
我为什么不答应父母去养老院(不服来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