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音律”“琴律”

离骚|郭关古琴演奏 来自艺道书院 06:03

九派琴院”琴学讲堂“系列讲座

—— 第二讲


讲座日期:2018年4月1日

                   星期天下午3:00-5:00

主  讲  人:龚一先生

主  持  人:梁惠君院长


九派琴院三月举行了第一讲,讲了我们对琴乐理念的理解。我们以为琴乐理念正确,则关系到对琴乐历史、琴乐的实质、典籍史料的分析、与社会的关系、与艺术发展规律、对乐曲内容、对技术技巧、对训练方法及演奏等多方面的认识。供大家参考。

今天是二讲:“音律”“琴律”。

这是个不容易讲清楚、不讨巧的论题,虽然在琴上实际操作时,并无太直接的关系,然却是与古琴音乐十分关联的一门学问。音律、琴律的学识,我自己在学习中,感受到确实是一门不太容易懂的学问。今天尽可能用我自以为大家能听得懂的语言进行讲解,若由于我没讲清楚,而存在听觉障碍,那就请大家姑妄听之吧。

音律学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其内容深奥、复杂,还要经过大量的计算,甚至要算到小数点后28、29位数。确实学问难懂,书难看懂。


一、何谓音律、律吕?

前辈音律学专家缪天瑞先生称“‘律’是构成律制的基本单位。当各律在高度上作精密的规定,形成一种体系时,就成为律制……”。我按字面解释,“律”则为律制,小到如诗词的平仄韵律,大到国家的法律。能称为“律”,是经过实践而形成的也不会随意改动的某种准律。“音律”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所应用于音与音阶的准律,是音高低的规则及制度。

二、音律的名称

先解说两个名称:
音程:是指两个音之间的距离、路程的固定称呼,譬如1(do)—2(re)、5(sol)—6(la)……都称为大二度; 2(re)—4(fa)、3(mi)—5(sol)……称为小三度……2—6、3—7等音与音之间都有着表示距离的固定名称。这是基本的乐理常识,无论何类音乐艺术,包括器乐的学习者都必须要懂得的基本常识。在此不作赘叙。
音分:是指相邻两个音之间细微距离的计量名称。如熟悉的两个同样称为大二度的音之间,并非是完全一样的距离,大一点的大二度(或称大全音)两个音之间相距是204个音分。小一点的大二度(或称小全音)之间相距是182个音分(见陈应时《琴律学》P41),也就是同样是大二度也会存在约20个左右的音分差。同样称为“小二度”“小三度”“大三度”……的音程之间也存在着大小不一的音分差。类推……

这一点音分差可以忽略不计,在律制上却是属于不同的音律。

历史上古琴采用的音律律制有“纯律”“自然律”“三分损益律”“五度相生律”“隔八相生律”等多种名称。其实“纯律”“自然律”是同一种律,后面的另三种音律也是同一种律,只是计算方法与名称的不同。实际应用中,古琴上基本上就是“纯律”与“三分损益律”(或五度相生律)两种。其不同之处,两律的“1-do”音高相同,然同样一个“3-mi”音,“三分损益律”的“3-mi”比纯律的“3-mi”略高一点。另,同样“1 2 3 4 5 6 7”一组音阶,其本身“1—2”和“5—6”都是大二度,但它们之间的距离也不是完全相等。这个不完全相等音的高低就用“音分”来标示。两个大二度音间相差的22音分,对于204个(或182)音分的范围来说,就显得微乎其微了。长年应用形成了规则,就产生了不同的律制。

三、纯律校弦法

早期琴曲基本上是采用“纯律”来校定琴弦音高。 

“纯律”是用泛音核定音准。

泛音是在没有张力变化的前提下,每根弦上以几分之几的长短固定的位置所在,如七徽是1/2;四徽、十徽是1/4;五徽、九徽是1/3;一徽、十三徽是1/8……。徽的位置就是一根弦在振动时所出现分段振动的节点,左指在这节点上轻点,就会出现不同音高的泛音。因是自然存在的绝不会变化的位置,所以又称“自然律”。是以一根弦上3、6、8、11四个徽上(四个徽上的音都为同音高的音)的泛音作为标准,定准相应另弦上泛音的同音高。然后再以另一泛音去校定其它弦上的相同音高的泛音……以此类推。

“纯律校弦法”:以一弦“黄钟宫”音为准。第一种校弦法(以下全为泛音标识): 

一6(一弦六徽)——五5(五弦五徽,下同)

7———————————二5

4———————————四5

……

只要始于“一6”(3、8、11徽皆可),再以一弦、五弦上的其它徽位泛音去校其它弦上的同音高的泛音,即可得出纯律的定弦音高。然由于校音的先后次序可以有所不同,某两个同音高会出现不同的音分差。如同平时校弦出现“一11”与“五9”“3-mi”音的音分差一样,在其它某两个音高上也会出现音分差。

经过如此校弦过程,即是纯律定弦。

示例《龙翔操》泛音旋律一句……

这里的“3-mi”,存在着20个音分差,因是很少出现,难得应用,一般不作计较。

但也可以用第二组校弦次序:

一6(一弦六徽)——五5(五弦五徽,下同)

5——————————四7

5——————————二4

一、二组仅仅在于的“二4——四5”与“四5——二4”的先后,于是就出现了“林钟”音的音分值的不一致,这是纯律无法解决的矛盾。

……

四、“三分损益律”与“十二平均律”

明清后期琴人习惯的定弦方法是“三分损益律”(也即五度相生律,是平时大家采用的泛音校弦法,可查看《古琴演奏法》的校弦表)。这种泛音校弦法已延用了五六百年之久。
“三分损益律”的演算方法,将一根弦长,分成三等分,“损”去一份而取音;再将剩余的分成三等分,并将其中一分的长度“益”于其后。
如例,试将90厘米的长度弦为的“1”(do),“损”去三分之一,即60厘米,这60厘米处的音高就是“5”(sol)音,1—5为纯五度。再将60厘米长度分成三等分的一份“益”于其后,也即60厘米加上20厘米,成80厘米,这80厘米处就是“2”(re)音……如此不断的“损”、“益”,就出现了1、5、2、6、3、7、﹟4、﹟1、﹟5﹟2……(后三个音要加上方黑点)纯五度关系的递转。
如此“1、5、2、6、3、7、﹟4、……”不断的递转“损”“益”,汉朝京房曾递转过60次,习称“京房60律”,后南北朝时期的何承天、钱乐之曾递转过360次,故有“京房六十律”“何、钱360律”之说。由于无论60律还是360律,都无法转到原位,到了明朝朱载堉将一个八度范围分割成平均的十二等分,于是产生了十二平均律。明朱载堉后一百年,西方在钢琴上也采用了十二平均律,进行了实践性的应用。

由于“五度相生律”最大的特点就是避开了“3、6、8、11”徽四处不常用的又是全部是同一音高的泛音,而“五度相生律”则用最常用的4、5、7、9、10徽位上的泛音,高低八度清晰、音色饱满明亮。这很可能就是“纯律”被“五度相生律”替代的原因。

“纯律”与“五度相生律”定出的黄钟宫音上的大三度音,前者比后者低,其它弦音又是在低的音分差弦上校定,因此校到第二弦的“太簇”(2-re)音时,也会出现稍低的音分差。因此推论《幽兰》谱开头“十上半寸许案”,可能就是因以“一6———五5”“五7————二5”校弦次序后的五度音距小的原因,需要“十上半寸许”,才能达到纯五度的标准(这“半寸”及“许”都是参约数,何况琴谱最根本的功能是备忘用,无须过于顶真)。若“一5——四7”再以“四5——二4”,那么就可不必“十上半寸许”了。进而推论《幽兰》纯律定弦的次序为“一6——五5”、“五7—二5”,而不应“一6——五6”、一5——四7”再以“四5——二4”……数百年来音律的变换并未影响实际应用,然深知其原理后,可作为分辨乐曲产生年代、记谱年代的参考。        

五、律名

常见文章与言语中说的“黄钟大吕”就是指中华传统民族音乐的统称。具体是“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律吕。12个“律吕”中的单数为“律”,双数为“吕”。这12个音名可以依次翻成“1、﹟1、2、﹟2、3、4、﹟4、5……”历代皇帝登基,乐工要铸口钟,这口钟必须是庄重、宽洪,以示皇威。据前辈音乐学家杨荫浏先生研究,自宋到清所铸的黄钟音高,相差在一个小三度的范围内。也就是基本都符合“庄重、宽洪”的功能。

网上有说古琴上有12平均律、春秋曾侯乙墓编钟是12平均律、“宫商角徵羽是唱名”……是不严谨的说法。

六、古琴谱上律制变化的辨别

唐宋前后(早期琴曲)采用的律制,可从谱前一段校弦提示文字中进行确定。具体表现在谱中徽位的记谱上,“纯律”琴谱,即使是按音,一般会出现“十一”徽、“八”徽的记谱。后期琴谱一般都用三分损益律(五度相生律),将纯律的“十一”徽,改记为“十徽八”、“八”徽改记为“七徽九”分。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分辨标准,因为也见有清后期琴谱仍用“十一徽”与“八徽”记谱的,也许因“十一徽”与“十徽八”相差无几,或抄谱者采取了忽略不计的态度,原件照抄。所以辨别琴谱与琴曲的年代必须谨慎为之。

以上所讲的内容,尤其“弦”“徽”关系一时会使人思维模糊。有兴趣的琴友,可能还需要仔细揣摩,思考。也可将图标(纯律校弦方法)作具体的操作演算。

今天演讲中若有错误或不妥,还希望各位多加指正。

2018年4月1日

九派琴院


  

推荐阅读

艺道讲堂 | 古琴公益讲座系列






艺术欣赏

郭关道长:生于湖南,画家,古琴家,道教全真派道士。作品涉及书画、音乐、斫琴等领域;晓音律、幼随祖父习琴、喜操《幽兰》《广陵散》;二零零六年闭关参禅一年,出关后系统研习中观、唯识学,画风大变;二零一三年修道,通斋醮科仪;其曾就学于人民大学,宗教哲学硕士。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被国内外艺术机构及收藏家收藏。现“郭关绘画全球巡回展”已在台湾、佛光山、英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地圆满举行。台湾建立有“郭关艺术馆”,长年展示郭关作品数百件。




《湘江怨》  郭关道长演奏,自斫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叫音律?律制 律学 泛音 泛音列 五度相生律 纯律
音乐小常识(1)
《琴与诗书同行》第九章思维导图(附图 音频)
古人利用“共鸣”做乐器
二胡的定音
古琴调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