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邯郸

邯郸

                             邯郸访古

    河北古称燕赵,燕在冀北易县,赵在冀南端之邯郸,皆为战国七雄。燕太子丹送荊苛刺秦之壮举“风箫箫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赵蔺相如在渑池会,以身护玉成千古美谈,故有“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之说。有人说战国历史看邯郸,该市古文化十分丰富,如邯郸学步,回车巷,黄梁梦,胡服骑射…此行看其一二与博友交流

    赵武灵王是赵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国君,为了使国家强大起来,他对作战方法进行改革,变车战为骑战,推行“胡服骑射”,在中国最早倡导“师夷之技以制夷”(魏源语)的人,清代的魏源应是受其启发才提出这一口号的。在其领导下国力强盛,成为“战国七雄”之一。邯郸人引以为豪,将其塑成雕像立于城市入口迎接来宾,让人们初来乍到即体会赵国文化。不过说句实话,七八十年代人们对历史文化淡漠,那时博主去邯郸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赵武灵王,也不知“胡服骑射”,那时人们崇拜高大洋楼,古旧之物被视为落后,如今高楼看厌了,开始重视用历史装饰城市,于是有了这座纪念碑

 

                          丛台

 

   邯郸的丛台亦名“武灵丛台”,相传建于赵国武灵王时期(公元前325—前299年),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当时扬名于列国。在漫长岁月中,丛台经历了无数次的天灾人祸的破坏,多次改修重建,现在我们所见之丛台,是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修建的,“丛台”名称的来历,是因为当时许多台子连接垒列而成。《汉书》颜师古释文:“连聚非一,故名丛台。”古人曾用“天桥接汉若长虹,雪洞迷离如银海”的诗句,描绘丛台的壮观。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曾多次登台观赏赋诗。

   丛台高26米,东墙有“滏流东渐,紫气西来”八个古体大字,正门外有郭沫若1961年秋登临丛台时题写诗句的碑刻。正面刻有清代乾隆皇帝《登丛台》的一首律诗,背面是他的古风《邯郸行》词。丛台的第一层是个院落。院内台壁上嵌有进士王韵泉和举人李少安分别画的“梅”、“兰”石碣。二层圆拱门门楣上,写有“武灵丛台”四个古体黑字,门里边还刻有“夫妻南北,兄妹沾襟”的朱红大字,流传很久的“忠孝节义二度梅”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登上丛台极目远眺,西边的巍巍太行山层峦起伏,西南赵国都城遗址赵王城蜿蜒的城墙隐约可见,西北便是赵国的铸箭炉、梳妆楼和插箭岭的遗址。俯视台下,碧水清波,湖中有六角亭,名“望诸榭”。相传很早以前湖中有个小土丘,丘上有个小庙是早年间修建的乐毅庙。乐毅是燕国“黄金台招贤”选中的大将,在燕、赵、韩、魏、楚五国伐齐时,担任统帅,一气攻下齐国70余座城池,几乎亡齐。燕国封乐毅为昌国君。燕昭王死后,燕惠王听信齐国田单的反间计,召乐毅回燕都,阴谋杀害他。乐毅识破燕惠王的图谋,直回赵国,被赵王封为“望诸君”。“望诸榭”就是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政治家、军事家的功绩而修建的。据地方志载,现在邯郸市东南30里的乐家堡,就是当年乐毅的故居。

  丛台的北侧有座七贤祠,是为纪念赵国的韩厥、程婴、公孙杵臼、蔺相如、廉颇、李牧和赵奢而建立的。这“七君子”的动人事迹,在《史记》等史书里均有记载,大体上依据史书编写而成的《东周列国志》在“围下宫程婴匿孤”等章节里,就记述了“三忠”(程婴、公孙杵臼、韩厥)为救赵世孤儿舍身忘命的动人事迹。

  新中国成立后,以武灵丛台为中心,修建了人民公园。占地由原来的43亩,逐步扩充为360亩,其中水面占40亩。园中林木繁茂,百鸟争鸣,花草繁茂,湖水荡漾,碧水蓝天,与丛台古建筑相映照,别有情趣。

   1982年,从台公园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被推荐为百家“全国名园”之一。2002年10月12日,我国国家邮政局与斯洛伐克联合发行《亭台与城堡》特种邮票一套二枚,其中一枚为中国“邯郸丛台”。这套邮票的发行,将大大提升邯郸在世界的知名度。(摘自网洛)

 

 

              公园大门,有铁门但免门票

          永年广府城

  永年广府城,是永年县旧城,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二千六百多年的历史。现存城墙为明代时重修,高 12 米、宽 8 米,城内面积 1.5 平方公里。城墙保存基本完整,总周长有九里十三步之说。明代时有四瓮城和四城门,每道城门上都建有城门楼,四个角有角楼。城墙上有二十六座铺舍,一千五百七十二处垛口。城外的护城河,两岸遍植垂杨柳,由四座吊桥沟通内外,形成一座坚实的城堡。外可御敌,内可防洪,进可攻,退可守。广府城也因此成了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战火烽烟连续不断,可谓历尽沧桑,饱经战乱了。在解放战争时期,广府城因为易守难攻,成了华北平原最后一座被解放的城镇。这座古城原在东、西、南、北四座门外都建有瓮城,也就是外城。因为瓮城的城门上也有城门楼,所以这座城就有了四门八楼之称了。现仅东门和西门存有瓮城,城门楼和角楼均不复存在。在全国来说,保存如此完好的古城也是不多见的。博主所知全国有古城墙的县城有两座:山西平遥,辽宁兴城,而平遥为土城墙,而广府城则是刚整修完的古城
  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它曾经是曲梁侯国的国都。秦汉时又先后为平干国、广平国的国都以及曲梁县和广年县的县衙驻地。隋仁寿元年( 601 年),因为避隋炀帝杨广的名讳,改广年为永年,所以此城又称永年城。隋朝末年,著名农民起义军领袖窦建德在此建都,称夏王。这时,城池才始具规模。元代又扩大了城池的面积。永年城原为土城,无水。明代成化年间,知府李进开池引水,开挖了护城河,把滏阳河的水引了进来。明嘉靖二十一年,知府陈俎又调周围九个县的民工,历时十三年,将土城包砌成砖城。现在的西城门洞下仍有碑刻“大明嘉靖二十一年,知府陈俎修砌此城”的记载。我们现在看到的没有被修复的城墙,就是明代广平府故城,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古城历史悠久、景点众多,城内外共有名胜古迹三十多处。城内有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小巷道,纵横分布着太极宗师杨露禅武禹襄故居,清晖书院、城隍庙、文昌阁等景点。城外有弘济桥、毛遂墓、黑龙潭等景点。其中弘济桥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的形制大小与赵州桥大致相同,相传是鲁班的妹妹和鲁班比赛修成的,堪称是姊妹桥!弘济桥不但是冀鲁两省的交通要道 , 又是一座有着极高欣赏价值的艺术之桥。 34 块栏板和望柱上的浮雕都雕刻得精美绝伦。毛冢高峰 ( 战国名士毛遂的陵墓 ) 就是远近闻名的平干八景之首。
  美丽的古城,历史上曾吸引了无数的达官显贵,文人雅士流连忘返。唐代诗人李白、清代画家郑板桥等都曾留下许多诗画。特别是清中叶直隶总督方观承治蝗放粮路过此地,食宿莲亭眺望古城,即兴赋诗一首:“稻引千畦苇岸通,行来襟袖满荷风。曲梁城下香如海,初日楼边水近东。拟放扁舟尘影外,便安一榻露光中。帷堂患气全消处,清兴鸥鱼得暂同”。这首诗便是当年古城景色的写照。摘编

 

 

 

                                 瓮城 

                 由此行进可绕城上一周

   弘济桥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的形制大小与闻名世界的赵州桥大致相同,相传是鲁班的妹妹和鲁班比赛修成的,堪称是姊妹桥!弘济桥不但是冀鲁两省的交通要道 , 又是一座有着极高欣赏价值的艺术之桥。 34 块栏板和望柱上的浮雕都雕刻得精美绝伦。赵州桥石板巳进博物馆,而此桥却原汁原味,故更有观赏价值。只是这里的商品意识过浓,看一座桥竟收门票四五十元,与邯郸丛台免票相比实在显的小气

  

 

      真正的原汁原味,这是祖祖辈辈走过的地方看了不白看,留几句话吧

                        广府城外弘济桥

               千年风雨历数朝

               景孤影单尚可看

               只是票价实在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PF41 古城邯郸
武灵丛台 古城邯郸的象征
情系邯郸,梦回赵国
东周 十二
邯郸广府古城——美丽中国(叶平)
邯郸古城游 学步桥 赵苑 丛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