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收藏刻铜镇尺的8条“军规”

收藏刻铜镇尺的8条“军规”

(2010-10-16 23:35:18)

一、器形

顾名思义,既然称尺,自然以长方者居多,但也有古琴形(图1)、锯齿形(图10)等异形镇尺。

二、规格

可分大、中、小三类,大者一般在17~20厘米左右(图2),少有21厘米以上者,中者一般在13—14厘米左右(图8),小者一般不过10厘米(图3)。

三、材质

多为白铜、黄铜,紫铜罕见。也有镀金(图6)、镀银者。两镶者(图4)少见。

四、形制

多为双枚,或两枚相并为一景物,或两枚相并成一联语,单枚者(图5)少见。判断的标准,应看是否能独立成篇:是,则为单;否,则为双。现在制作的镇尺,亦有多枚相连为景物者。
民初及其以前的镇尺,镌刻处多涂以石绿、朱砂等颜色。


五、刻工 


墨盒面、底俱镌刻,虽不便观赏,但仍有人偶一为之。镇尺不同于墨盒,双面镌刻不影响其使用、观赏,而且有材尽其用之效,但不知何故,绝大多数在单面镌刻,双面工者(图6)罕见。
尺面图画、文字除镌刻外,亦有刻、凿相结合者(图7)。

六、背铭

为了不破坏尺面艺术的完整性,有的持有者在背面镌刻自己的姓名。但背铭为店铺字号者(图8)罕见,这大概是因为镇尺不像墨盒那样为人所重视的缘故。

七、功用

除镇压书页或纸张外,有的一尺两用或多用,如:
1.描仿。折合为镇尺,张开为方圈,可用于描方,其实质仍在“镇压”(图9)。
2.架笔。拆开为镇尺,插接在一起可做笔架用(图10)。
3.度量。刻有尺度或设有标识,可用来量长度(图11)。

八、历史

“墨盒者,因砚而变通者也”(清·谢崧岱《论墨绝句》),自然晚于砚而出现。镇尺作为文房用品之一,与笔、墨、纸、砚相伴,其实用要早于墨盒。刻铜镇尺工艺比刻铜墨盒简单,故其先于刻铜墨盒而出现应该是符合历史发展的。因此,刻铜镇尺的出现不会晚于清咸丰年间。
限于器形,刻铜镇尺在表现内容上不如刻铜墨盒丰富多彩,但就其艺术性和所含的历史信息量来讲,并不逊色。

 

 

 

 

 

 

后记 ---  铜制墨盒和镇纸等文房用具的出现当在清代。乾隆时期的李藻在《琉璃厂书肆记》一文中记载在琉璃厂西街除卖书外,还有经营法贴、字画、刻印、镌碑和出售“遇廷试进场之具,如试笔、卷袋、墨壶、镇纸……”等物品。到了清末民初,墨盒、镇纸和笔架等文房用具多为白铜制成,制作更趋精致。以同治年间的陈寅生在墨盒盖上镌刻书画为滥觞,继而花鸟虫鱼、山水人物、鼎彝图案、书法等成为铜墨盒和铜镇纸上不可缺的装饰,形成独具一格的艺术品。民国初年,北京的一些书画名家如林琴南、吴观岱、陈师曾、姚茫父、丁佛言、齐白石、寿石工等人,常为刻铜艺人提供画稿,由他们再镌刻完成,这就是陈师曾称之为的“画铜”。此时,北京的刻铜名家首举张樾丞,他于民国初年在西琉璃厂开设“同古堂”,以刻铜和治印为业,技艺为世人所重。由于书画名家和艺人的合作,使得镇纸等文房用具,不仅实用又有很高的艺术性,从而进入了原本好尚名砚古墨的文人书斋,也成为收藏家搜集藏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室庐清赏 — —古代文房用具展
齐白石蟋蟀图墨盒
朋友收藏的文房用具,真是文雅至极
北京繁昌记--(日本)中野江汉(电脑藏书)
文房四宝-----极品国宝镇纸
刻了龙形图案的桥墩_上海龙形图案的桥墩_上海龙形高架桥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