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封土

王者封五色土以为社,若封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归国立社。其土焘以黄土。焘,覆也。四方各依其方色,皆以黄土覆之。其割土与之时,苴以白茅,用白茅裹土与之。必用白茅者,取其絜清也。《易》称藉用白茅,茅色白而絜美。《韩诗外传》云:天子社广五丈,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冒以黄土。将封诸侯,各取其方色土,苴以白茅,以为社。明有土谨敬絜清也。蔡邕《独断》云:天子大社,以五色土为坛。皇子封为王者,授之大社之土,以所封之方色苴以白茅,使之归国以立社,谓之茅社。

甲骨文中无“社”字,上古“”就是“社”的本字,写作图1,就像地面上的一堆土,先民聚土成堆,以便祭拜滋生万物的土地神。“社”字最早出现于战国《中山王鼎》铭文,写作图2,左面的“”,表示神主;右下一横,代表大地;右上“木”,代表在土上生长的万物。古文作图A,承续早期金文字形。篆文省去右上“木”,并将原大地的指事符号“一”写成“土”。

“社”的原始形态是一堆封土,其本义就是土地之神——社神。后来,祭土地神的地方亦称“社”,即社庙。“社”为土地神,“稷”为谷神,古代帝王为了祈求天下太平,每年都要祭祀社稷之神。社稷在周代即被奉为国家主神。后来,社稷成了国家的象征,人们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现代人讲的“以一定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的“社会”一词可能与古代基层行政单位“社”有关。周代的制度规定,每二十五家就要立一个社庙,故而“社”也引申为一种基层行政单位。所有的“社”会合起来即可成为一个“社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社稷”究竟指的是什么?
国家为何又称社稷
我也傍了名牌大腕—— 北京中山公园的“五色土”
社稷
土地公为何又矮又小? | 专栏
江山社稷的社稷是什么意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