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何谓辨别人体“虚”证

随着康复保健热潮,国人逐步重新认识中医,重视中医。经常有些朋友问我:“教授,经常听到搞中医的医师们诊病时说,你属于气虚、血虚等,这个人体的虚证如何辨别?”今天,我就虚证一说向大家介绍一下邓铁涛国医大师对中医虚证辨证的参考标准。

 

1、气虚证:.神疲乏力,少气或懒言;.自汗,舌胖或有齿痕;.脉虚无力(弱、软、濡等)。具备这三项为气虚证。

 

2、血虚证:.面色苍白;.站立或起立时眼前昏暗,唇舌色淡;.脉细。具备三项为血虚证。(本证与气虚证同时存在为气血两虚证。)

 

3、阴虚证:主症,.五心烦热;.咽燥口干;.舌红或少苔,无苔,脉细数。次症,.午后潮热;.便结而尿短赤;.盗汗。具备主症三项,次症一项为阴虚证。(本证与气虚证同时存在为气阴两虚证。)

 

4、阳虚证:主症,.全身或局部畏寒或肢冷;.面足虚浮;.舌淡胖苔润;.脉沉微迟。次症,.夜尿频多;.便溏而尿清长。具备主症三项(其中第一项为必备),次症一项为阳虚证。(本证与阴虚证同时存在为阴阳两虚证。)

 

5、心虚证:.心悸,胸闷;.失眠或多梦;.健忘;.脉结代或细弱。具备两项(其中第一项为必备,本证常与气、血、阴或阳虚同存,应分别为心气虚、心血虚、心阴虚或心阳虚证,以下类推。)

 

6、肺虚证:.久咳,痰白;.气短喘促;.易患感冒。具备两项(本证常与气或阴虚同存。)

 

7、脾虚证:.大便溏泄;.食后腹胀;.喜按;.面色蒌黄;.食欲减退;.肌瘦无力。具备三项(本证常与气、阴虚或阳虚证同存。)

 

8、胃虚证:.胃脘痛,得食则安;.胃脘痛而喜按;.食欲减退或旺盛;.食入停滞。具备两项(本证常与气、阴或阳虚证同存。)

 

9、肝虚证:.头晕目眩;.肢体麻木;.急燥易怒或抑郁喜叹息;.双目干涩。具备三项(本证常与血虚或阴虚证同存。)

 

10、肾虚证:.腰脊酸痛(外伤性除外);.胫酸软或足跟痛;.耳鸣耳聋;.发脱或齿摇;.尿后有余沥或失禁;.性功能减退,不育,不孕。具备三项(本证常与气、阴或阳虚证同存。)

 

上述10条标准就能判定你属于那一类虚证,自己辨别后就可以调理,但在没有辨别自己的体证时,不要擅自购买补品或保健品食用,否则适得其反,有害无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虚证辩证参考标准
【转载】中医背部刮痧示意图
中医虚证
认识中医的“虚证”并不难
补法的概念、种类
JT叔叔附子回阳与桂枝汤,四大虚望诊,脱阳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