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和偏见
2014-11-28 10:04
来源:共识网-作者赐稿作者:六问1956次点击:我要评论
因为这个话题太老,兼为友谊计,当时只懒懒地辩几句就翻过去了。今天突生闲情,想将这个讨论略作延续。
前些时候跟几个朋友聊到中医,我一贯以为中医连对细胞、细菌和病毒都没概念,又过于依赖极少数老中医个人的经验,难以称之为医学。而朋友以为,并非只有西医才能治病,中医有其不足,但人类目前掌握的对各类病症的医疗技术其实都是相当有限的,例如对癌症的束手无策等等。即便中医总体上不如西医有效和完善,但对于西医至少是个补充。
因为这个话题太老,兼为友谊计,当时只懒懒地辩几句就翻过去了。今天突生闲情,想将这个讨论略作延续。
古时候没有天气预报,这对于古代农民从事的播种、收割、晾晒及仓储都有很大的影响。但俗话说得好,人不会被尿憋死。古代的农民经过漫长的观察和总结,逐渐摸索出了一些阴晴变换的规律。谚语有云“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里面就包含了古人观察天气变换时得出的两个大致适用的结论。后来人类有了精密的观测气象的仪器,对于气压、气温和空气的湿度与流动等等形成各种气候现象的因素有了更准确的掌握,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未来的天气做出科学的预测,才从根本上解决了未知气候对农民造成的困扰。
中医、西医与医学的关系其实正如农民的经验、天气预报和科学的关系一样。在极端情况下农民对天气的预测可能比天气预报还准,但农民预测的依据是经验,经验是很宝贵的东西,可是它不精确。就像中医老说气虚,可这个气是什么东西,化学方程式是什么。又譬如中医说头发不吹干就睡觉的话,容易湿气入脑。这里说的湿气自然就是水分,可人体75%以上都是水分,又何来湿气入脑的担忧。医学是人命关天的科学,哪能容得下一丁点不精确?这种文学性的解释在艺术或宗教领域内没有任何问题,但以科学的标准衡量,这简直是对生命和健康的亵渎。如果经验真的比科学的手段更精确,那么即便这个概率不足万分之一,根据节约成本的考虑,全世界至少会有一家气象局愿意省下购买昂贵机器的花费,而雇佣一名有丰富预测经验的老农人工预测天气。但没有任何一家气象局的负责人会这么干,甚至连考虑都不会考虑,因为这实在太犯傻了。事实上,许多对中医抱有美好解释的人,跟希望见到老农的人工预测和天气预报同样精准的心态是一样的,即便这样的概率不足万分之一也有人愿意相信。因为生活是如此地一成不变,乐于发生一点出乎意料的奇迹和见闻是人之常情。譬如,当某某明星出轨,大家一边指责出轨的一方伤害了夫妻间的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但即便是十分同情被背叛者处境的那一部分人,也是更乐于这样的出轨不要绝迹的。这种情绪从感性的角度解释,可以说是浪漫的,至多不过是恶作剧的心态。但当它影响对严肃问题的判断就未免矫情且不负责任了。
我想要驳斥的并非立场明确的中医粉,因为试图让笨蛋变得聪明是一件没有效率的事情。我要驳斥的是中间派,就是那些觉得中医没有西医好,然而对于西医是一种补充的观点。我得说,这种想法就像有了精确仪器还要雇佣一个老农来确保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一样滑稽。在是非的问题上,并非越中立就代表越理性,中立很多时候都是和稀泥,是低效率的表现。
人类对于已经形成的认知天然地怀有一种偏爱,就像人们对于自己的偏爱一样。除非对象的精神足够强大,并且随时准备打破既成观念完善自我,否则要说服一个持相反观点的人,是件相当困难的事。事实上,在短期内,人的自我意志与自身的利益是相反的,意志并非自身,而更像是自身的打工仔,它永远都有怠工的倾向。因此作为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个人,千万不要相信自己的判断都是对自身有益的——或许说都是正确的,必须强调这实际上是一回事——我们极度容易被自我麻痹,否定偏见的存在,而使自身陷于不利的思想或处境。
责任编辑:耕霞散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评论】大医生别囿于门户偏见
天气预报与中医西医
中医说的湿,在西医上被称什么?
为何湿气重不能用西医,而是要中医才能祛湿成功?
抖音舌诊哥舌象分析与感悟:便秘、总是睡眠质量差、反应迟钝
中医为何爱科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