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50年的古树见证母校67年的发展 ——母校珲春市一中掠影(转)
350年的古树见证母校67年的发展
——母校珲春市一中掠影
(转新浪千秋雪的博客)


      我的高中母校珲春市一中,座落在珲春市的西部。校园里,有两棵高大的榆树。这是两棵普通的榆树,树种并不珍贵,但是可别小看了它们,因为它们的年龄,据说已经长达350多年,属于国家的二级文物,已经被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编号并被文物部门登记在案,给予特殊保护。




现在的珲春一高中校门



校园里历经沧桑存活下来的两棵高大的古榆树,见证了珲春一中的全部历史






靠近路边的这一棵最高大、粗壮,编号为“第7号”,2002年时的传说树龄是350年






靠近里面的这一棵编号“第6号”,2002年时的树龄是350年


     这一天傍晚我进入校园参访时,门卫竟然是我在校时的初中65班(1966年的初三毕业班)的一位同学,他认出我后说:进去看看吧,你在这上学时的东西,只剩下这两棵树了,其他都是新的了。
     是啊!我对校园充满爱意、充满感情:1963年,我考进珲春一中的“高10班”,在这里学习,在这里成长;在这个校园,不仅学完了全部高中课程,获得科学文化知识,而且通过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学生会干部等实际工作,思想水平、组织能力也得到锻炼、提高;在校园、在宿舍,经受了贫苦生活的煎熬和锻炼,每个月5元钱的伙食费,有时也交不起,但是,贫穷、某些人的白眼和挑事倒增强了我的志气,决心绝不向环境、命运、恶意低头,要用自己对国家的忠诚、知识和能力,超越这个边境小镇的封闭环境以及由此形成、普遍存在的短浅目光的羁绊,走一条不甘碌碌无为的道路;1968年,我就是秉持锻炼自己成为对国家有用之人的信念,在母校报名参军的,从这里起步,我们高中班的3名同学(都是我们高10班的)、初中班的10名同学、全县整整200名满怀报国之心的珲春之子,一起走进驻守黑龙江的英雄部队——陆军第23军的军营,由此,开始了我历经40多年的军旅生涯……
     如今,虽然时光过去了40多年,但校园的一切仍然让我牵肠挂肚,仍然使我倍感亲切,叫我如何不想它、不爱它?
     忘不了,正是学校每月发的那5元助学金,才使我不至于挨饿,支撑着得以完成学业;忘不了,有一次生病迷迷糊糊昏睡了2天也不醒,是那位给我们宿舍烧炕的朴实的老大爷,拉出我的舌头在舌底下扎针、放血治好了病;忘不了,食堂的炊事员给我打饭时,不知有意还是无意,反正我看在眼里:把二米饭中的高粱米少打点,大米饭多打点……。时至今日,这些事都清晰地铭记在心,我永远感激他们、感恩他们,一定要来母校参访,不需要任何人介绍,自己在校园徜徉,任思绪飞扬,任情感流淌,从内心感谢国家,感谢这些普通人,尽享这难得的短暂的美好时光。
     不仅如此,趁这次时隔10年的回乡机会,由市委宣传部主持,向母校市一中、市图书馆、市档案局、市电视台等单位,赠送了我的著作、我参加撰写脚本并已在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东方卫视播出的3个电视片的光盘,以此表达对母校和家乡的绵薄之力、拳拳之心、眷恋之情。
     对于这项活动,珲春电视台在《珲春新闻》中播出了赠书新闻,珲春市的报纸《图们江报》在第一版刊载了赠书消息。



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我特别注意寻找过去的老照片。在热心的老同学帮助下,幸运地找到了在高中母校时的3张珍贵照片,感谢这些热心人。
这一张是大约1965年,我们高10班野游时在一个山坡上开心大笑、无拘无束的留影。虽然照片已经折损,但很珍贵。男生最后一排右1,是我们的班主任申铉益老师(朝鲜族),第二排左3是本人。

这是1964年8月11日,珲春一中篮球队在敦化参加延边州中学篮球锦标赛、获得亚军的合影。前排右2是本人。




这是1967年x月13日,解放军支持的一派在图们市举行篮球比赛,珲春县篮球队留影。后排左1是本人。

遗憾的是,虽经多方努力,我在初中母校珲春五中篮球队得亚军的合影照片还是没有找到,记得照片上的题字是“蓓蕾初放,体坛争光”。为了不耽误时间,入伍后就不打篮球了。


     我在珲春一中上学的那时候,教学楼靠在西面,而老榆树在校园的东南角,它高高地注视着整个校园,我们时常在树荫下活动、乘凉。大树下面的架子上,吊着几根练习爬高的木杆,周围是沙坑,我们很乐意在这里锻炼,记得当时我只用臂力就很容易地爬到四五米高。
     如今,我们从照片清楚地看到:350多年的这两棵老榆树,依然枝繁叶茂、粗壮高大、生机勃勃,丝毫没有表现出老态,足见它活力旺盛。这是古树自身的强大生命力使然,同时也是人们对它的呵护、保护使然,我们看到,现在树上就插着几个塑料袋,这是在为古树输液——营养液。
     母校从在抗日战争胜利的礼炮声中建立至今,老榆树见证了母校67年发展的全部历史。
     母校的建校时间是1945年,当时叫“珲春中学”,当时的校址就是这个校园,过了67年,现在仍是这个校园。
     据《珲春市志》记载:“1945年8月9日晨,珲春日军仓惶撤逃,并烧毁城东南的珲春河大木桥……。8月11日上午,苏联远东第一方面军第二十五军开进珲春县城。9月下旬,县内中小学校开始复课”。
     另据2000年母校编著的《珲春一中校志》记载:“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以后,鉴于学生和家长的迫切要求,由地方维持会牵头和具体操作,1945年9月珲春中学宣告成立。1946年11月,刚刚建立的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珲春县人民政府,开始对学校领导和管理。”
     1946年6月,珲春中学与朝鲜族的鸡林中学合并,又开办了师范班,改名为“珲春联合中学”。
     1952年9月,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县政府决定汉族、朝鲜族分开办校,汉族中学定名“延边珲春第一初级中学”。
     1958年8月,母校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发展,具备了开办高中班的条件,于是正式建立高中班,由此成为珲春县第一所完全中学(完全中学指既有初中班,又有高中班)。
     1981年8月,学校停止招收初中班至今,成为纯高中的中学,定名“珲春第一高中”,并且被确定为吉林省的重点高中学校。
  母校对发展教育事业、培养祖国建设人才的贡献,彪炳史册!仅从1945年9月成立——2000年校庆55周年时,就为国家培养了12100多名初中、高中毕业生。记得1968年我离开学校时(1967、1968年因“文革”未招生),高中班招收到第15班,初中班招收到第79班。2000年到现在,12年又过去了,在此期间母校肯定又取得许多新的成绩。

    目前母校的情况,由于未与校领导交谈,尚不得而知。仅从表面现象亲眼所见,两方面的变化印象深刻:
    第一,老教学楼全部拆除,新建了多栋高大的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教师住宅,教学条件、生活条件大大改善。
    第二,校园里的展板说明,学校办学目标明确,志向高远,措施具体得力,定会大有发展。
    看到这些变化,给人信心,使人欣慰。我深信,母校的明天更美好!在此,谨祝母校在新的征程取得更大成就!









学校的教学楼和学生宿舍






学校的教师住宅






正在整修中的学校体育场(也是市体育场),准备9月18日在此开运动会。我在校时,没有钱修建制式看台,运动场的看台都是用土堆起来的土台子,坐在上面直往下打滑






展板展示了学校“争先创优”方案和先进教师照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参观珲春市第四中学体会与心得
沧海拾遗——珲春百年古树
焕然一新的乳山市第二中学(现改为崖子中学),你还能认出来吗?
【门球往事】历史上的7月14日,你是主角吗?
旅游印象之:珲春广场
快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