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化学生物技术选考之命题思路及试题特点,专家解读
技术
——信息技术

2016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学考选考信息技术试题在“重视基础、稳中求新、体现学科特色”命题思路的指导下,严格遵循《浙江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意见》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说明·信息技术》,在延续2015年10月试题风格的基础上,试题的命制重视基础,力求创新,体现学科特色,注重对考生能力的考查。


重视考核基础 关注知识覆盖


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考查,是学考选考试题命制的出发点。本次试题中,绝大多数题目从知识应用出发,多角度、多维度地考查考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考查的形式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选择题部分主要有信息及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加工、信息的管理、信息的表达与交流、多媒体技术基础、多媒体信息编码、媒体的采集与制作、多媒体的合成、算法及VB语言基础等方面。非选择题部分主要涉及表处理、多媒体作品设计与创作、算法的程序实现等方面。总体上涵盖了高中信息技术的主干知识,渗透了信息技术学科基本思想。


在选择题部分,考查的内容是多方位的,从知识的认知到生活的体验、从概念的理解到软件的应用、从技术的原理分析到学科的素养体现,突出对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考核。在非选择题部分,考查的内容是多维度的,既考查软件的运用与设计,又考查算法的理解与思维。


重视情境创设 体现学科特色


试题情境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及学科主要问题,体现信息技术学科特色。


例如第7题素材来自二维码编码,通过对二维码编码规则的简化形成题干情境,考查学生对信息的编码能力。第12题命题素材来自真实的情境——数据库查询。数据库记录数多,采用对分查找可有效提高查询效率。对分查找的先决条件是数据有序,数据库中的记录一般通过索引排序实现“有序”。本题中的数组b就是这样一个索引排序数组,但题目没有使用学生不熟悉的数据库查询与索引排序的说法,而是直接从宏观角度考查学生的对分查找思想:对于f(1)≤f(2)≤f(3)... ≤f(n),无论f(n)是数组还是函数,采用对分查找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第16题的命题素材源自教材《算法与程序设计》选择排序中的算法思想:用下标来表示数组中最小(大)值位置。稍作改变,让考生从一系列的差值中寻找最大值。


试题中多次出现的情境创设,使学生容易对试题进行理解且有所体验,体现了信息学科特色。


重视能力立意 强调知识运用


试题不单纯考查知识点记忆与复述,更多的是考查考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能力、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对技术、原理的灵活运用。即使是描述性的设问,也是要求考生在阅读材料后,通过观察、分析、联想等思维活动,引用题干信息及运用已学的知识作答。


选考第13题对现实数据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从基本分析方法——计算到引入多种数据分析方法——排序、筛选,体现了学习表处理的意义所在。同时,试题还要求学生对于表格分析中的常见提示信息进行分析,考查学生数据分析的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选考第15题从多媒体作品的规划设计到素材制作,再到作品的合成,看似常规,但需要考生获取和解读题干信息,并能用准确、规范的语言进行解答。本题在充分考虑试题立意、考核方向及要求的基础上,减少了动画效果图,图示的减少并不会对学生理解、分析试题造成困难,试题的考核目标依旧得以较好体现,考核的知识点也相对稳定,同时考核的切入点提升到多媒体设计的思想,更加注重作品的整体设计及实现。


继续算法压轴 直击学科核心


2015年10月试卷的“压轴”题考查了“加密”算法,2016年4月试卷的“压轴”题转为考查“解压缩”算法,其核心都是对信息处理算法的理解并应用。试题模型取自教材,但改造成用Integer来表达数据,并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压缩、解压缩数据表达体系。学生只有根据题干的算法思想,才能准确理解程序代码。该题将高中信息技术中的编码、压缩与解压缩、算法设计和程序实现生动地结合在一起,较好地体现了学科核心与学科素养。本题中第1小题是考查学生对算法的理解,给学生一个理解算法即可得分的机会,同时又为后续VB代码填空的解答作了铺垫。


在该题算法实现过程中,压缩、解压缩数组的下标pa、pb是程序的核心。对于数组元素的操作而言,下标永远是灵魂。对分查找时,判断计算也是基于下标的。排序时更是通过一系列对不同下标元素的操作实现数据的交换。本试题中虽然涉及两个数组,但只要把题目审清楚,下标的计算也就比较清晰了。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代码,试题中增加了数据处理示例图,对部分程序相关代码进行关联注释,这大大降低了学生阅读程序的难度。另外,程序中待填空的位置设置也力求既要有区分度,又不影响整个程序的阅读。学生只有在理解解压缩算法规则的基础上对程序代码进行仔细分析,才能正确答题。


重视立意传承 稳中求变求新


在技术学科进入“七选三”之前,浙江省已有多年的高考笔试经历。如今技术试卷既让人似曾相识,又令人耳目一新。对能力的考查将会是一贯的宗旨,问题相似但考查的知识点侧重点不同,能力要求略有差异。


比较近两次选考试题,考查的知识体系框架已经成形,试题考查模式将逐步完善,随着学科体系的不断完善,试题在重视立意传承的同时,也将与时俱进,稳中有变,变中求新,以形成更加科学、有效的考查模型。


总体来说,学考重视学科基础,达到水平测试的目的;选考更多体现在书本知识基础上的应变能力,达到科学选拔的目的。


——通用技术


本次考试是我省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后的第二次,相比去年10月份的第一次考试,考生数量、知识水平均发生了变化。本次试题体现出了平稳过渡、略显创新、难度和区分度的设置符合要求等特征,有利于进行学业水平考试等级的划分和高考选考等级赋分,对通用技术课程的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命题思路


1.高度关注试题的科学性和原创性

本次学考选考试题既考虑了知识点的覆盖面和类型,更关注技术能力和认知目标的分布。题型与第一次试卷基本一致,以保持平稳过渡。经过对相关素材和标准的多次比对和查证,试题的科学性和题材的原创性高。


2.准确把握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

本次参加学考的考生人数较多,且知识水平比以前的考生要高。通用技术加试内容《电子控制技术》为全新模块,选考的考生虽比第一次多,相对来说较少,大多数的学生将在下半年参加选考,所以其教学现状还不明朗。因此,处理好学考与选考的关系以及准确把控学考和选考各自的难度系数尤为重要。


3.探索试题的创新性

试题的情景多数来自学生的生活,目的是以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并应用技术的品质。

引导学生体验技术应用,重视操作实践,关注技术试验的过程,加强电子控制技术的定性分析,调试步骤实际化,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为此,在学考题和加试题中都设置了一定比例的实验题、操作题和设计题。

设计题的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设计方案不是唯一的。学生可以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从不同的角度构思设计方案,以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其技术创新能力。


试题特点


1.部分素材取自教材,考点不同于素材所在的知识点。

如第9题希罗的自动门,素材来自于教材必修二第四单元的开环控制系统,而每个选项的考核知识点却落在必修二第三单元中。


2.部分选填题型中增加选项的冗余。

如第15题的第(3)小题,学生在完成方案设计后,根据方案及题目的相关要求和题中给出的若干连接件,确定不适合采用的连接件。在给出的6种连接件中,有3种是不适合的,题中只要求学生选出其中的两种连接件即可,即使学生对某一种连接件作用不清楚,也能选出符合要求的类型。


3.加试题重点突出电子控制系统各个环节及其相互联系,定性分析电路工作过程。

如第11、12、13、17题,题中所有电路的元件均不给具体型号和参数,只需进行定性分析即可。第12、13题要求学生在分析简单控制电路的基础上,确定控制结果与输入条件间的对应关系,体现出电子控制技术中比较常用的分析方法,对全省普通高中《电子控制技术》的课堂教学方向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4.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采用大部给定、局部设计的模式进行考核。

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是试题中难以配置的。采用控制电路大部给定、局部设计的方式,加上电子控制系统的总体调试,既符合考试中时间限制的要求,又体现出电子控制技术选考试题的完整性,同时指引着电子控制技术的教学。如第17题第(2)小题,整个控制电路的主体部分已经画出,发光二极管指示电路也已经给出,只要求学生根据控制电路的控制关系,用两条线将发光二极管指示电路与控制电路连接上。又如第17题的第(3)小题,要求对控制电路进行扩展,明确用三极管作为扩展元件,学生既要根据控制电路的控制关系确定所要选用的三极管类型,又要将三极管正确连接到电路中。这种题型虽然连线不多,却有着浓重的电子控制系统设计的味道。又如第17题的第(4)小题,在电子控制系统设计完成后,需要对控制系统进行调试,题中给出了每一步的调试目的,具体调整哪个元件、怎么调整,均由学生确定,这种方式体现了考试与实践操作的高度结合。


部分主客观题分析


第5题是有关工艺流程的相关内容,在对加工对象的设计上,特别注重锯割、锉削、钻孔三个环节的相互关系,方孔是在圆孔的基础上经过锉削形成的,不可以直接加工方孔;内凹部分必须经过若干次锯割再进行锉削才能加工完成;选项中钻孔只有一个环节,钻孔这一环节是包含所有的孔的加工,因此本题所涉及的加工流程远不是普通加工流程所能达到目的的,需要学生在搞清楚锯割、锉削、钻孔三者关系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的思考才能选择出符合要求的选项。

第6题是根据立体图选择正确的三视图,A和D选项是针对投影知识掌握得较好的学生来设定的,难度较大B和C选项是针对投影基本知识掌握得不怎么好的学生,很容易选择C。这一题的选项是分层次设计的,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答案。

第7题是省编《技术与设计1》活动手册上的内容,是有关简易三角支架的制作。这一素材在以前的会考、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中以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多次出现过,考核的方式几乎被挖掘干净,部分学校的老师因其不大容易考到而放弃这一内容的实际操作。在所有学校都拥有这一资源的情况下,以这一素材进行考核是公平公正的,参与这项活动并认真进行操作的学生容易完成这一题,这有利于促进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对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9题的素材取自《技术与设计2》第四单元控制与设计,考核的内容却是系统的基本特性和系统分析的原则。本题要求学生对系统的目的性、相关性和系统分析的整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理解准确,一旦有疏漏就会出现差错。C选项“设计时先考虑容器1,再考虑容器2,体现了系统分析的整体性原则”,容器1的体积大于容器2的体积,全局和局部不能用体积大小来衡量,无法体现系统分析的整体性原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问考 | 化学生物技术选考之命题思路及试题特点,新高考学科专家这样解读
重磅!2020年浙江高考暨7月技术试题、参考答案及试题评析
基本能力测试应试策略
2020年高考山东化学试卷分析
文综 地理 考查综合分析能力 突出检验创新思维
理综物理:在新情境下考查学科素养 [图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