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热药:银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银柴胡为较常用中药,“银柴胡”一名见于《本草纲目》的柴胡项下。至《本经逢原》及《本草纲目拾遗》始由柴胡项下分出。

  名称:银柴胡

  类别:清热药

  拼音:YIN CHAI HU

  拉丁:Radix Stellariae

  别名:银胡、山菜根、牛肚根、沙参儿、白根子

  药用部位:

  药材性状:本品呈类圆柱形,偶有分枝,长15~40cm,直径0.5~2.5cm。表面浅棕黄色至浅棕色,有扭曲的纵皱纹及支根痕,多具孔穴状或盘状凹陷,习称“砂眼”,从砂眼处折断可见棕色裂隙中有细砂散出,根头部略膨大,有密集的呈疣状突起的芽苞、茎或根茎的残基,习称“珍珠盘”。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较疏松,有裂隙,皮部甚薄,木部有黄、白色相间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甘。 栽培品有分枝,下部多扭曲,直径0.6~1.2cm。表面浅棕黄色或浅黄棕色,纵皱纹细腻明显,细支根痕多呈点状凹陷。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几无砂眼。折断面质地较紧密,几无裂隙,略显粉性,木部放射状纹理不甚明显。味微甜。

  来源: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ma L. var. lanceolata Bge的干燥根。

  产地:全国西北及内蒙各地均产

  采收加工:春、夏间植株萌发或秋后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残茎、须根及泥沙,晒干。

  炮制:切片,生用。

  性味归经:微寒;甘;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清虚热,除疳热。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小儿疳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或入丸、散。

  禁忌:外感风寒及血虚无热者慎服。

  【鉴别用药】银柴胡与柴胡,名称相似且均有退热之功。然银柴胡能清虚热,除疳热,尤善治疗阴虚发热、小儿疳热;而柴胡能发表退热,善治外感发热、邪在少阳之往来寒热。

【古籍摘要】

1.《本草从新》:“治虚劳肌热骨蒸,劳虐热从髓出,小儿五疳羸热。”

2.《本草便读》:“银柴胡,无解表之性。从来注《本草》者,皆言其能治小儿疳热,大人劳热,大抵有入肝胆凉血之功。”

3.《本草正义》:“退热而不苦泄,理阴而不升腾,固虚热之良药。”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甾体类、黄酮类、挥发性成分及其他物质。

2.药理作用:本品有解热作用;还能降低主动脉类脂质的含量,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此外,本品还有杀精子作用。

临床应用

为治虚热和疳热的常用药,因能退热而不苦泄,被认为是“虚热之良药”。

1、用于治疗阴虚发热、痨热、骨蒸盗汗。可配青蒿鳖甲地骨皮,方如清骨散。

2、用于治疗疳热。因肠道寄生虫病而致营养不良低热、眼结膜炎等所谓“肝疳”证候,可配栀子黄芩连翘

处方举例

清骨散(《证治准绳》):银柴胡9g,胡黄连2g,鳖甲15g(先煎),青蒿6g,秦艽6g,地骨皮9g,知母9g,甘草3g,水煎服。

(来源:中华秘方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知识必学:银柴胡
细说中药 | 银柴胡——稳艮安水别阴阳,劳虚五内髓中蒸
银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银柴胡(附图片)
『清热药』银柴胡
银柴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