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肺痈10种类型诊治
1、肺气不化型肺痈
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痈,苇茎汤主之。
治疗方法:苇茎汤。
证候表现: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
处方:苇茎汤主之。
出处:《证治准绳·杂病(5-8册)》·第八册(卷)·七窍门下(门)
原文: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痈,苇茎汤主之。

2、湿热郁肺型肺痈
肺痈者,湿热之郁蒸也。阳衰土湿,肺胃不降,气滞痰生,胸膈瘀寒,湿郁为热,淫泆熏蒸,浊瘀臭败,腐而为脓。始萌尚可救药,脓成肺败则死。此缘湿旺肺郁,风闭皮毛,卫气收敛,营郁为热,热邪内闭,蒸其痰涎,而化痈脓故也。
治疗方法:苏叶橘甘桔汤。剧者用仲景二白散。葶苈大枣泻肺汤。
病因病机:肺痈者,湿热之郁蒸也。阳衰土湿,肺胃不降,气滞痰生,胸膈瘀寒,湿郁为热,淫泆熏蒸,浊瘀臭败,腐而为脓。始萌尚可救药,脓成肺败则死。此缘湿旺肺郁,风闭皮毛,卫气收敛,营郁为热,热邪内闭,蒸其痰涎,而化痈脓故也。盖风中于表,则腠理疏泄而汗出,热郁于里,则经阳遏闭而恶寒。卫阳外敛,呼气有出而不入,营阴内遏,吸气有入而不出。营卫不交,风热兼作,风邪外伤其皮毛。皮毛者,肺之合也。湿土郁满,肺气不降,而风袭皮毛,泄其卫气,卫气愈泄而愈敛,皮毛始开而终闭,肺气壅塞,内外不得泄路,痞闷喘促,痰嗽弥增,口干咽燥,而不作渴。少饮汤水,则津液沸腾,多吐浊沫。热邪内伤其津血,津血与痰涎郁蒸,腐化脓秽,吐如米粥。久而肺脏溃烂,是以死也。病生肺部,而根原于胃逆,其胸膈之痛,则是胆木之邪。以胃土不降,肺胆俱无下行之路,胆以甲木而化相火,甲木克戊土,则膈上作疼,相火刑辛金,则胸中生热
证候表现:痞闷喘促,痰嗽弥增,口干咽燥,而不作渴。少饮汤水,则津液沸腾,多吐浊沫。吐如米粥。膈上作疼,胸中生热。
治则治法:是宜并治其标本也
处方:苏叶橘甘桔汤苏叶(三钱)甘草(二钱)桔梗(三钱)杏仁(三钱)茯苓(三钱)贝母(三钱)橘皮(三钱)生姜(三钱)煎大半杯,温服。
方用:苏叶橘甘桔汤。剧者用仲景二白散。葶苈大枣泻肺汤。
处方:二白散桔梗(三钱)贝母(三分)巴豆(一分,去皮,炒,研如脂)为末,饮服半钱匕。虚者,减之。
处方:葶苈大枣泻肺汤葶苈(炒黄,研,弹子大)大枣(十二枚)水三杯,煮枣,取二杯,去枣,入葶苈,煮取一杯,顿服。
出处:《四圣心源》·杂病解上卷五(卷)·肺痈(篇)
原文:肺痈根原肺痈者,湿热之郁蒸也。阳衰土湿,肺胃不降,气滞痰生,胸膈瘀寒,湿郁为热,淫泆熏蒸,浊瘀臭败,腐而为脓。始萌尚可救药,脓成肺败则死。此缘湿旺肺郁,风闭皮毛,卫气收敛,营郁为热,热邪内闭,蒸其痰涎,而化痈脓故也。盖风中于表,则腠理疏泄而汗出,热郁于里,则经阳遏闭而恶寒。卫阳外敛,呼气有出而不入,营阴内遏,吸气有入而不出。营卫不交,风热兼作,风邪外伤其皮毛。皮毛者,肺之合也。湿土郁满,肺气不降,而风袭皮毛,泄其卫气,卫气愈泄而愈敛,皮毛始开而终闭,肺气壅塞,内外不得泄路,痞闷喘促,痰嗽弥增,口干咽燥,而不作渴。少饮汤水,则津液沸腾,多吐浊沫。热邪内伤其津血,津血与痰涎郁蒸,腐化脓秽,吐如米粥。久而肺脏溃烂,是以死也。病生肺部,而根原于胃逆,其胸膈之痛,则是胆木之邪。以胃土不降,肺胆俱无下行之路,胆以甲木而化相火,甲木克戊土,则膈上作疼,相火刑辛金,则胸中生热。是宜并治其标本也。苏叶橘甘桔汤苏叶(三钱)甘草(二钱)桔梗(三钱)杏仁(三钱)茯苓(三钱)贝母(三钱)橘皮(三钱)生姜(三钱)煎大半杯,温服。胃逆胸满重,加半夏。肺痈胸膈湿热,郁蒸痰涎,而化痈脓。痰盛宜逐,脓成当泻,胶痰堵塞,以甘遂、葶苈之属驱之,脓血腐瘀,以丹皮、桃仁之类排之。剧者用仲景二白散,吐下脓秽,以求藏真,胜于养痈遗害者也。二白散桔梗(三钱)贝母(三分)巴豆(一分,去皮,炒,研如脂)为末,饮服半钱匕。虚者,减之。脓在膈上则吐,在膈下则泄。下多,饮冷水一杯,则止。葶苈大枣泻肺汤葶苈(炒黄,研,弹子大)大枣(十二枚)水三杯,煮枣,取二杯,去枣,入葶苈,煮取一杯,顿服。脓未成则痰下,脓已成则脓下。

3、邪恋正虚型肺痈
身热渐退,咳嗽减轻,咯吐脓痰渐少,臭味亦淡,痰液转为清稀,精神渐振,食纳好转。或见咳嗽,咯吐脓血痰日久不净,或痰液一度清稀而复转臭浊,病情时轻时重,迁延不愈。
治疗方法:桔梗杏仁煎加减。
证候表现:身热渐退,咳嗽减轻,咯吐脓痰渐少,臭味亦淡,痰液转为清稀,精神渐振,食纳好转。或见咳嗽,咯吐脓血痰日久不净,或痰液一度清稀而复转臭浊,病情时轻时重,迁延不愈。
病因病机:邪恋正虚
治则治法:清养补肺
方用:桔梗杏仁煎加减
出处:中医内科学》·第一章肺系病证(卷)·第五节肺痈(篇)
原文:恢复期身热渐退,咳嗽减轻,咯吐脓痰渐少,臭味亦淡,痰液转为清稀,精神渐振,食纳好转。或有胸胁隐痛,难以平卧,气短,自汗盗汗,低烧,午后潮热,心烦,口燥咽干,面色无华,形体消瘦,精神萎靡,舌质红或淡红,苔薄,脉细或细数无力。或见咳嗽,咯吐脓血痰日久不净,或痰液一度清稀而复转臭浊,病情时轻时重,迁延不愈。证机概要:邪毒渐去,肺体损伤,阴伤气耗,或为邪恋正虚。治法:清养补肺。代表方: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加减。前者益气养阴,清肺化痰,为肺痈恢复期调治之良方。后者益气养阴,排脓解毒,用于正虚邪恋者较宜。常用药:沙参、麦冬百合玉竹滋阴润肺;党参太子参黄芪益气生肌;当归养血和营;贝母、冬瓜仁清肺化痰。阴虚发热,低烧不退,加功劳叶、青蒿、白薇、地骨皮以清虚热;脾虚,食纳不佳,便溏,配白术山药、茯苓以培土生金;肺络损伤,咳吐血痰,加白及白蔹合欢皮阿胶以敛补疮口;若邪恋正虚,咯吐腥臭脓浊痰,当扶正祛邪,治以益气养阴,排脓解毒,加鱼腥草、金荞麦根、败酱草、桔梗等。

4、风燥热盛型肺痈
用《医垒元戎》搜风汤吐之,或用太乙膏成丸,食后服。收敛疮口,止有合欢树皮、白敛煎饮之。合欢,即槿树皮也,又名夜合。
治疗方法:《医垒元戎》搜风汤、太乙膏。
证候表现:肺痈已破
处方:用《医垒元戎》搜风汤吐之,或用太乙膏成丸,食后服。收敛疮口,止有合欢树皮、白敛煎饮之。合欢,即槿树皮也,又名夜合。
出处:《丹溪心法》·卷之二(卷)·咳嗽(篇)
原文:肺痈已破,入风者不治。用《医垒元戎》搜风汤吐之,或用太乙膏成丸,食后服。收敛疮口,止有合欢树皮、白敛煎饮之。合欢,即槿树皮也,又名夜合。

5、恢复期型的肺痈
身热渐退,咳嗽减轻,脓痰日渐减少,或有胸胁隐痛,短气,自汗盗汗,心烦,口燥咽干,舌质红,苔黄,脉细数。
症状:身热渐退,咳嗽减轻,脓痰日渐减少,或有胸胁隐痛,短气,自汗盗汗,心烦,口燥咽干,舌质红,苔黄,脉细数。
病因病机:正虚邪恋,阴伤气耗。
治则治法:益气养阴,扶正托邪。
方药:桔梗汤加减。桔梗15g,浙贝母12g,枳壳12g,瓜蒌仁15g,薏苡仁30g,葶苈子(包煎)15g,桑白皮15g,地骨皮12g,知母12g,杏仁12g,黄芪15g,当归12g,甘草6g,百合15g,五味子12g。加减:气虚甚者,加党参15g,太子参15g以益气养阴;阴虚甚者,加麦冬9g,玉竹12g以滋阴生津;纳少便溏者,加白术9g,茯苓12g,山药15g以健脾益气;低热者,加功劳叶9g,白薇9g以清虚热;咯吐脓血,加鱼腥草15g,败酱草15g以解毒排脓。

6、溃脓期阶段的肺痈
咳吐大量脓痰,或如米粥,或痰血相兼,腥臭异常,胸中烦满而痛,身热面赤,口渴喜饮,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症状:咳吐大量脓痰,或如米粥,或痰血相兼,腥臭异常,胸中烦满而痛,身热面赤,口渴喜饮,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病因病机:热壅血瘀,血败肉腐,化为痈脓。
治则治法:清热解毒,化瘀排脓。
方药:千金苇茎汤合加味桔梗汤加减。桔梗15g,薏苡仁30g,浙贝母12g,橘红15g,甘草6g,金银花15g,葶苈子(包煎)12g,白及12g。加减:痰血较多或有咯血者,加白茅根15g,藕节9g,三七粉(冲服)3g以清热止血;烦渴者,加知母12g,天花粉15g以清热生津。

7、初期阶段的肺痈
恶寒发热,咳嗽胸痛,咳则痛甚,呼吸不利,咯白色黏痰,痰量日渐增多,舌苔薄黄,脉浮数而滑。
症状:恶寒发热,咳嗽胸痛,咳则痛甚,呼吸不利,咯白色黏痰,痰量日渐增多,舌苔薄黄,脉浮数而滑。
病因病机:风热袭表犯肺,以致卫表失和,肺失宜降。
治则治法:疏风散热,宣肺化痰。
方药:银翘散加减。金银花15g,连翘15g,芦根30g,竹叶12g,薄荷(后下)6g,荆芥12g,淡豆豉12g,牛蒡子12g,桔梗12g,甘草6g。加减:热势甚者,加鱼腥草15g,黄芩9g以清肺热;咳嗽甚者,加瓜蒌30g,金荞麦15g,川贝粉(冲服)2g以化痰止咳;胸痛者,加郁金9g,桃仁9g以活血通络。

8、成痈期阶段的肺痈
高热不退,咳嗽气急,咳吐黄稠脓痰,气味腥臭,胸胁疼痛,转侧不利,烦躁不安,口燥咽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洪数。
症状:高热不退,咳嗽气急,咳吐黄稠脓痰,气味腥臭,胸胁疼痛,转侧不利,烦躁不安,口燥咽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洪数。
病因病机:邪热壅肺,血脉瘀阻,瘀热内结成痈。
治则治法:清热解毒,肃肺化瘀。
方药: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苇茎15g,薏苡仁30g,冬瓜仁30g,桃仁12g,黄芩15g,黄连12g,金荞麦15g,桔梗12g,甘草6g。加减:热毒内盛,加金银花15g,连翘9g,鱼腥草15g,蒲公英15以清热解毒;烦渴甚者,加石膏(先煎)30g,知母12g,天花粉15g以清热生津;胸痛甚者,加乳香9g,没药9g,郁金9g以活血通络。

9、肺气亏虚型肺痈
咳而短气溺少者,(参芪补肺汤调之。)
治疗方法:参芪补肺汤。
证候表现:咳而短气溺少者
处方:参芪补肺汤调之。
出处:《类证治裁》·卷之二(卷)·肺痿肺痈(篇)
原文:咳而短气溺少者,(参芪补肺汤调之。)

10、脾气亏虚型肺痈
体倦食少脾虚者,(参术补脾汤养之。)
治疗方法:参术补脾汤。
证候表现:体倦食少
病因病机:体倦食少脾虚者
处方:参术补脾汤养之。
出处:《类证治裁》·卷之二(卷)·肺痿肺痈(篇)

原文:体倦食少脾虚者,(参术补脾汤养之。)

(来源:中医中药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肺痈的诊治经验
《杂病广要》
一周一经典——葶苈大枣泻肺汤
《金匮悬解》肺痿——甘草干姜汤、桔梗汤、葶苈大枣泻肺汤
四圣医学解丝集·四圣心源解丝·杂病解(上)·肺痈根原
金匮要略脉证治第七——肺痈对应西医什么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