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紫癜分型论治14种
紫癜病发病较急,除有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一般症状外,主要表现有皮肤紫癜、胃肠症状、关节肿痛及泌尿系统症状。

1、风扰血动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发病急剧,皮肤瘀斑,并见衄血,或见微恶风寒,发热头痛,四肢酸痛,口渴欲饮,便干溲赤,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症状:发病急剧,皮肤瘀斑,并见衄血,或见微恶风寒,发热头痛,四肢酸痛,口渴欲饮,便干溲赤,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则治法:疏风清热,凉血止血。
方药:银翘散加减。金银花15g,连翘12g,牛蒡子12g,荆芥12g,淡竹叶10g,淡豆豉12g,板蓝根12g,芦根12g。加减:咽喉肿痛,加射干10g以利咽止痛;发热重,加石膏(先煎)15g,黄芩12g以清内热。

2、阴虚内热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皮肤黏膜紫斑色暗红,下肢多见,时发时愈,女子经期提前,量多色暗,鼻衄齿衄,便血、尿血量大,色暗红;伴头晕目眩,咽干口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质红,少苔或光苔,脉细数或弦细数,多见于病程较长者。
症状:皮肤黏膜紫斑色暗红,下肢多见,时发时愈,女子经期提前,量多色暗,鼻衄齿衄,便血、尿血量大,色暗红;伴头晕目眩,咽干口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质红,少苔或光苔,脉细数或弦细数,多见于病程较长者。
治则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中成药知柏地黄丸(蜜丸),口服,1次1丸,1日3次。
方药:茜根散合大补阴丸加减。生地黄20g,牡丹皮15g,知母10g,黄柏10g,茜草15g,黄芩15g,侧柏叶10g,阿胶(烊化)10g,旱莲草10g。加减:潮热、手足心热,加地骨皮10g,银柴胡10g,白薇10g以清虚热;齿衄、口臭,加玄参10g,石膏(先煎)15g,川牛膝10g以清热凉血;盗汗,加龙骨(先煎)10g,牡蛎(先煎)10g以固涩止汗;尿血,加小蓟10g,白茅根10g以清热凉血。

3、血热妄行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皮肤黏膜紫癜,斑色鲜红或暗红甚则紫红,多伴有鼻衄、齿衄,发热烦渴,尿赤便秘;或有发热恶风,头身疼痛;或发热身倦,纳呆腹痛,关节肿痛,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数有力。多见于病程初期。
症状:皮肤黏膜紫癜,斑色鲜红或暗红甚则紫红,多伴有鼻衄、齿衄,发热烦渴,尿赤便秘;或有发热恶风,头身疼痛;或发热身倦,纳呆腹痛,关节肿痛,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数有力。多见于病程初期。
治则治法:清热泻火,凉血化瘀。
方药:犀角地黄汤合化斑汤加减。水牛角(先煎)30g,生地黄25g,赤芍20g,牡丹皮15g,石膏(先煎)15g,知母10g,玄参10g。加减:发热烦躁、紫斑密集而多,加黄连12g,金银花12g,连翘12g,紫草10g,黄芩12g,龙胆草10g以凉血止血;齿衄、鼻衄,加白茅根10g,侧柏叶10g以凉血止血;尿血,加小蓟10g,旱莲草10g,白茅根10g;便血,加地榆10g,槐花10g;腹痛,加白芍12g,甘草9g以缓急止痛。

4、气不摄血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皮肤黏膜紫癜,紫斑色暗淡,反复发作,时起时消,月经后期,多见齿衄,出血量少,色浅而渗出不止,面色苍白或萎黄;伴神疲,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动则加重,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弱,多见于病程较长者。
症状:皮肤黏膜紫癜,紫斑色暗淡,反复发作,时起时消,月经后期,多见齿衄,出血量少,色浅而渗出不止,面色苍白或萎黄;伴神疲,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动则加重,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弱,多见于病程较长者。
治则治法:益气健脾,养血生血,止血。
中成药人参健脾丸,口服,1次1丸,1日3次;②乌鸡白凤丸,口服,1次1丸,1日3次。
方药:归脾汤加减。炙黄芪20g,龙眼肉15g,白术10g,茯苓15g,酸枣仁15g,木香10g,党参20g,当归10g,远志10g,白芍12g,阿胶(烊化)12g,鸡血藤12g,生姜6g,大枣6g,炙甘草9g。加减:紫斑出血较多,加紫珠草10g,茜草9g以祛瘀止血;腰膝酸软,加菟丝子12g,淫羊藿12g,续断10g以滋补肝肾;月经淋漓不止,加山茱萸12g,五味子10g,炮姜炭12g,艾叶炭10g,血余炭10g,蒲黄炭(包煎)12g以温经止血;齿衄,加五倍子10g,藕节10g;肌衄,加仙鹤草15g,紫草12g以凉血止衄。

5、瘀血内阻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久病不愈,斑色紫暗,面色晦暗或唇甲青紫,胸或腰腹疼痛,痛有定处,舌质紫暗有瘀斑,脉涩。
症状:久病不愈,斑色紫暗,面色晦暗或唇甲青紫,胸或腰腹疼痛,痛有定处,舌质紫暗有瘀斑,脉涩。
治则治法:活血化瘀,消斑止血。
中成药血府逐瘀口服液,口服,1次10ml,1日3次。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生熟地黄各20g,当归20g,川芎15g,赤芍15g,红花10g,桃仁10g,丹参15g,柴胡10g,枳壳10g,桔梗6g等。加减:气短乏力,加黄芪15g,党参10g,大枣6g以益气活血;五心烦热,加玄参10g,知母10g,地骨皮10g以清热除烦;鼻衄,加白茅根10g,栀子10g以清热止衄;咯血,加白及10g,侧柏叶10g以收敛止血;便血,加地榆15g,槐花10g以凉血止血;腹痛,加五灵脂(包煎)10g,蒲黄(包煎)10g以活血止痛。

6、热毒内炽型紫癜肾
皮肤紫癜颜色鲜红,弥漫四肢、背臀部,可有痒痛;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发热、口干、关节肿痛、腰腹痛,或见黑便。舌质红,苔黄,脉数。
症状:皮肤紫癜颜色鲜红,弥漫四肢、背臀部,可有痒痛;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发热、口干、关节肿痛、腰腹痛,或见黑便。舌质红,苔黄,脉数。
治则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中成药三宝(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等。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水牛角、生地、赤芍、丹皮、黄芩、二花、连翘白茅根小蓟甘草等。

7、风热搏结型紫癜肾
皮肤紫癜,瘙痒,血尿(尿检镜下红细胞增多),泡沫尿,发热、咽痛,腹痛或关节疼痛,颜面或肢体浮肿。舌质淡红或略红,苔白或薄黄,脉浮滑有力。
症状:皮肤紫癜,瘙痒,血尿(尿检镜下红细胞增多),泡沫尿,发热、咽痛,腹痛或关节疼痛,颜面或肢体浮肿。舌质淡红或略红,苔白或薄黄,脉浮滑有力。
治则治法:疏风清热,清营凉血。
中成药雷公藤多甙片、火把花根片等。
方药:清营汤加减。荆芥防风、生地黄、丹皮、金银花连翘赤芍、柴胡、水牛角竹叶心、紫草小蓟等。

8、脾肾阳虚型紫癜肾
皮肤紫癜消退蛋白尿血尿持续,面色?白,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面浮肢肿,纳差,尿少便溏。舌体胖,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或弱。
症状:皮肤紫癜消退蛋白尿血尿持续,面色?白,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面浮肢肿,纳差,尿少便溏。舌体胖,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或弱。
治则治法:健脾补肾。
中成药肾炎舒片、金水宝、百令胶囊等。
方药:大补元煎加减。人参山药黄芪、熟地、山茱萸杜仲当归枸杞子、炙甘草等。

9、湿瘀互结型紫癜肾
紫癜反复,时隐时现,镜下血尿、蛋白尿,次症:关节肿痛,颜面或下肢浮肿。舌质黯红或有瘀点、瘀斑,苔腻,脉滑。
症状:紫癜反复,时隐时现,镜下血尿、蛋白尿,次症:关节肿痛,颜面或下肢浮肿。舌质黯红或有瘀点、瘀斑,苔腻,脉滑。
治则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血。
中成药正清风痛宁、黄葵胶囊等。
方药:三仁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薏苡仁白蔻仁、杏仁通草、法半夏、生蒲黄、滑石、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小蓟等。

10、气阴两虚型紫癜肾
紫癜消退或反复发作,间断镜下血尿,腰酸乏力,常易感冒,口干咽干,手足心热。舌红苔薄,脉细数或沉细。
症状:紫癜消退或反复发作,间断镜下血尿,腰酸乏力,常易感冒,口干咽干,手足心热。舌红苔薄,脉细数或沉细。
治则治法:益气养阴。
中成药肾炎康复片、金水宝、百令胶囊等。
方药:参芪地黄汤加减。太子参黄芪、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白术白花蛇舌草、益母草、甘草等。

11、肝肾阴虚型紫癜肾
紫癜消退或反复发作,镜下血尿持续,腰膝酸软,咽干口燥,手足心热,头晕耳鸣,体倦乏力,心悸气短。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或弦细。
症状:紫癜消退或反复发作,镜下血尿持续,腰膝酸软,咽干口燥,手足心热,头晕耳鸣,体倦乏力,心悸气短。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或弦细。
治则治法:滋补肝肾。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
方药: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知母黄柏、生地、熟地、山茱萸山药、丹皮、茯苓、龟板、女贞子旱莲草等。

12、阴虚火旺型紫癜病
知柏地黄汤加减。炒知母、炒黄柏、山茱萸、淮山药、茯苓、女贞子、旱莲草、牡丹皮、生地黄等。
症状:主症:皮肤紫癜色鲜红或暗红。次症:①起病较慢,时发时止;②五心烦热;③鼻衄,齿衄,月经量多;④口干;⑤潮热盗汗;⑥舌红少津,苔薄或剥;⑦脉细数。具备主症和次症①~③中的1项和次症④~⑦中的2项,即可确诊。
治则治法:滋阴清火,凉血止血。
中成药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等。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炒知母、炒黄柏山茱萸、淮山药、茯苓、女贞子旱莲草牡丹皮、生地黄等。

13、血热妄行型紫癜病
犀角地黄汤加减。水牛角、生地黄、牡丹皮、赤芍药、茜草、紫草、板蓝根、连翘、甘草等。
症状:主症:出血(皮肤紫癜、鼻衄、齿衄、或月经过多)量多,色鲜红。次症:①起病急骤;②发热;③烦渴;④小便黄赤;⑤大便干燥;⑥舌质红,苔黄或黄腻;⑦脉滑数或弦数。具备主症或者是次症①~③中的1项和次症④~⑦中的2项,即可确诊。
治则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水牛角、生地黄、牡丹皮赤芍药、茜草紫草板蓝根连翘甘草等。

14、气不摄血型紫癜病
归脾汤加减。生黄芪、太子参、当归、白术、阿胶(烊化)、茯苓、仙鹤草、炙甘草。
症状:主症:皮肤紫癜色淡稀疏。次症:①鼻衄,齿衄,月经量多;②病程较长,时发时止,稍劳即发;③神疲乏力,头晕,气短;④面色不华;⑤食少,便溏或便干不爽;⑥舌质淡,苔薄白;⑦脉濡细或沉细。具备主症和次症①~③中的1项和次症④~⑦中的2项,即可确诊。
治则治法:健脾益气,摄血止血。
中成药归脾丸、人参养荣丸等。
方药:归脾汤加减。生黄芪太子参当归白术阿胶(烊化)、茯苓、仙鹤草、炙甘草

(来源:中医中药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过敏性紫癜
21 过敏性紫癜
第十单元 结缔组织病及免疫性疾病
犀角地黄汤新用
海文琪介绍过敏性紫癜的症状都有什么
过敏性紫癜的中医怎么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