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舌尖上的徽菜,这些你都吃过吗?

胡氏一品锅

传说

绩溪胡氏一品锅的一品来源于乾隆皇帝的命名,传说乾隆皇帝一次出巡江南,他便衣简从,微服行旅,自九华山东来绩溪上川(今上庄)寻找曾祖墓(相传乾隆是汉人后裔),然后去徽州。行至一山坞,天色渐暗,一天的奔波已是饥肠辘辘,于是想找个地方用餐歇脚,走着走着,忽见附近有一农舍,便贸然叩门。农妇见二位陌生人摸黑登门,不由一惊。问明缘由后便好生伺候他们。当时,正值中秋刚过,幸好家中还有些剩余的菜肴,为尽快做好饭菜款待客人,农妇将萝卜、干豆角、红烧肉、油豆腐包等依先素后荤次序一层层铺于两耳锅里,烧热后端上桌来。皇帝津津有味地吃着这些热烘烘的民间菜肴,赞不绝口,不一会,两人将锅内的菜肴吃了个底朝天。

食毕,皇帝抹抹油渍渍的嘴问道:“这锅菜叫什么?”民妇答道:“这大锅菜还有什么名称,不就一锅熟么。”皇帝听了说:“这一锅熟名称不雅,此乃徽州名肴一品锅也。”农妇听了不好意思地说:“民妇怕二位官人饿着,只不过匆匆热了冷菜罢了,却蒙此厚誉,真是民妇的造化了。”事后,民妇才知道两位不速之客竟是当朝一品。一时间,农妇成了村里的名人,村民争相仿效她烹制的一品锅。一品锅也就成了绩溪民间款待宾朋的佳肴了。

胡适、梁实秋与一品锅:

胡适是安徽绩溪上庄人,在他宴请宾客时,时常将上庄的一品锅作为招待宾客甚至外宾的必上菜肴。宾客食用后赞不绝口,常请教此菜之名,胡适答曰:一品锅。众人因只在胡适家方可尝到此菜,就以胡适一品锅作为代称,慢慢流传开来。

而梁实秋是绩溪的女婿,其对一品锅的评说记载如下:一只大铁锅,口径差不多二尺,一层鸡一层鸭,一层肉一层油豆腐,点缀着一层蛋皮卷,紧底下是萝卜青菜,味道极好。

菜品特色

一品锅是绩溪传统的、民间档次最高的而又最具代表性的徽菜著名土菜之一,与文人胡适宴请宾客时常以此锅作为主菜的关联,所以又被称为“绩溪胡适一品锅”或“绩溪胡氏一品锅”。由此可见古徽州的饮食文化与人文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胡氏一品锅是一种多层次的组合菜肴,制作的原材料也有多种组合,烹制一品锅,由于多次下料,多次加汤,多次焖烧,这样才使得菜肴徐徐入味。绩溪胡氏一品锅的垫锅素菜随季节变化可选用不同的原料,一般一品锅分四个层次,档次高的一品锅则加鸡块、鱼块增至六七层。其特色是用料朴素,制作讲究,由于荤素搭配,各种菜肴的本味互相渗透,其味更佳。由于一品锅以锅代盘,不仅符合卫生,且冬令上桌,菜肴不易冷却。用行家的话来说,由于一品锅的烹饪集中体现了传统徽菜的“重油重色重火功,保持原汁原味”的特点,致使该菜的流传与经营久盛不衰。

营养价值

在畜肉中,猪肉的蛋白质含量最低,脂肪含量最高。瘦猪肉含蛋白质较高,每100克可含高达29克的蛋白质,含脂肪6克。经煮炖后,猪肉的脂肪含量还会降低。猪肉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可以使身体感到更有力气。猪肉还能提供人体必需的脂肪酸。猪肉性味甘成,滋阴润燥,可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猪排滋阴,猪肚补虚损、健脾胃。


板鸭与民俗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历史。据无为县志记载,板鸭在清道光年间就已闻名,“民俗婚筵多用鹅,后改为鸭。”至今男女订婚送板鸭的风俗依旧不变,这叫“超节”。只要定了亲,逢年过节,男方就得给女方“超节”,连女方的七大姑八大姨,也一一不能落下。开支虽然不小,可娶媳妇的事,男方总是笑嘻嘻的。但板鸭更多用在日常待客上,只要来客,就买板鸭,这做派约定俗成,城乡一致。板鸭买来,主人觉得很对得起客人,客人也感到受了礼遇,心也就拉近了。八九十年代经常有卖板鸭的用扁担挑着板鸭到各乡村出售,扁担一边挂着一个桶,桶里面放着腌制加工好的板鸭,一边挂着一个篮子,里面有切刀、砧板、蒜头、醋、麻油、卤水,卤水灌装在热水瓶中。这已经成了无为板鸭在当地的一种买卖形式了。直到现在这种买卖形式依然存在,无为板鸭也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发扬光大,走向了全中国。

无为板鸭现状

无为板鸭的名声一年年叫响,已被列入《中国名菜谱》。星级饭店也有了它的身影,安徽省会合肥就有饭店打直销牌,板鸭每天直接由无为运来,很正宗,看来身价的确高了。无为板鸭在北京、上海和省城合肥街头都有售卖,几乎遍及全国各大城市。虽然名声在外,但板鸭的味道在外地一直没被普遍接受,因为缺乏商业化的市场运作和产品包装。无为乃鱼米之乡,水田成片,很适合养麻鸭。多年以前,村村都有专业养鸭人,县冷冻厂也放养大批麻鸭,冬天一到,一批批麻鸭在望不到边的水田里“嘎嘎”歌唱,此起彼伏,煞是壮观。如今养麻鸭的已稀少,而无为人做板鸭遍及全国各地,不可能都再用土生土长的无为麻鸭,可外地鸭品种养法都不同,味道也就有所区别。

红烧划水

此道菜肴选用鲜活青鱼,不用油煎,仅以少量油滑锅后即加调味品,在五六分钟内烧成。这种急烧法是徽菜烹调的独特技艺。由于加盖急烧,鱼肉内的水分损失少,皮软肉嫩似豆腐,原汁原味,是传统徽菜之经典。

用料

主料:青鱼尾段1个

调料:精盐、酱油、白糖、黄酒、淀粉、熟猪油、葱、姜

提示

菜品特色:包汁亮油,本味突出

制作方法

  1. 将青鱼从脐门处剁下尾部一段,用刀直切成3条长块。

  2. 炒锅置旺火上,注入熟猪油烧热,放入鱼尾段,加酱油、黄酒,白糖、精盐、葱、姜和清水,盖上锅盖,旺火烧约6分钟,勾包汁芡,淋入熟猪油,将鱼尾翻身后撒上葱花,装盘即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徽菜的故事 家乡风味总难忘
一张徽菜单
徽菜
北京徽菜馆大全
吃在徽州丨没想到你是“腐败好色,油嘴滑舌”的徽菜!
史上最全最详细最深入的徽州攻略(5)—— 绩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