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舒筋止痛——阳陵泉穴

#打卡挑战局#【经穴含义】阳陵泉穴隶属于足少阳胆经。阳,阳气也;陵,土堆也;泉,源源不断也。膝外侧属阳,腓骨头部似陵,陵前下方凹陷处经气流入深似泉,故名“阳陵泉”。

阳陵泉穴为胆经脉气所入之合穴,五行中属土,为胆腑的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

【穴位位置】在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中。

【取穴方法】取正坐位,屈膝90度,在腿弯处小腿外侧后上方有一突出的腓骨头,就在腓骨头的前下方凹陷处。

【功能作用】 具有疏肝利胆解郁、和解少阳、舒筋止痛、通利关节、清除湿热行气活血、揉筋散结的作用。是治疗下肢病、筋病和肝胆疾病的常用要穴,也是治疗运动系统疾病的特效穴。

【主治病症】

1、下肢关节类病证: 阳陵泉穴是八会穴的筋会,常用于治疗筋脉病症。膝关节病症、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偏瘫、坐骨神经痛、扭挫伤、半身不遂、下肢痿痹、膝肿痛等。

2、足少阳胆经循行经过胁肋部,经常用于肋间神经痛、胸胁挫伤、肋软骨炎、胸膜炎等以胁痛为主症的疾病。

3、《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合治内腑”。《灵枢.四时气篇》:“邪在腑,取之合”。故胆腑的疾病都可以取阳陵泉穴。

肝与胆相表里,在生理、病理上相互联系与影响。阳陵泉穴为胆经脉气所入之合穴,胆腑的下合穴。历代医家都将阳陵泉穴列为治疗胆道系统疾病之常用要穴。肝胆多同病,如:

①因湿热蕴结,入侵肝胆,或脾阳不运,湿热内阻,引起的肝炎、胆囊炎等。

②肝郁气滞、肝胆湿热、肝胆实火等所引起的病证。

③肝胆犯胃的病证:肝气横逆,肝脾不和引起的黄疸、胆囊炎、胆石症、胃脘胀痛、嗳腐吞酸、呕吐呃逆、口苦、胆道蛔虫症等。

4、其他:对小儿惊风、破伤风等也有一定治疗作用。

【穴位配伍】

1、配环跳、风市委中、悬钟,有活血通络,疏调经脉的作用, 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

2、配阴陵泉、中脘,有和胃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胁肋痛。

3、配人中、中冲、太冲,有祛风镇静解痉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

4、配太冲、期门疏肝理气,行气化瘀止痛。

5、配曲池穴治半身不遂。

6、配日月、期门、胆俞、至阳等穴治黄疸、胆囊炎、胆结石

7、配足三里穴、上廉穴治胸胁痛

【保健方法】

1、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以局部有透热感,皮肤微红,不灼伤皮肤为度。灸阳陵泉有健脾安神、渗湿止泻的功效。

2、按摩法:

①用大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逆时针按揉2分。

②用两手大拇指或指间关节分别垂直按压两小腿的阳陵泉穴,有明显的酸、胀、重感,谓之得气,每次按压30—50次,每天2次。

③两手掌心、掌根、指端一起用力,上下揉50下。

3、刮痧法:用刮痧板的角部刮拭该穴3—5分钟,以局部皮肤微红或出痧为度。

4、拔罐法:中药罐拔罐后留罐5—10分钟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的作用。人们在家里也可以用小号的气压罐或竹罐、玻璃罐、陶瓷能量罐等。

【注意事项】

1、按摩时要注意手法和按压方向,向骨突方向按压。

2、艾灸时不可灼伤皮肤,以灼热感,皮肤微红为度,尤其是糖尿病患者。

3、不能完全依靠按摩阳陵泉穴来治疗疾病,在发现疾病的时候,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阳陵泉穴位位置图
阳陵泉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按穴知伤骨还是伤筋
阳陵泉
足少阳胆经循行图
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舒筋活络祛风止痛类 曲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