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年人最高级的情商:好好说话

文/莘灵

图/来源网络,与文无关,侵删

-

最近,《幸福到万家》热播,网友们纷纷调侃道:没有最气人,只有更气人。

幸福找到保洁的工作,一个月工资一千五。庆来非但不鼓励反而贬低:你不是能吗?咋才一千五?

幸福谈成了大项目,拿到9万块的提成,回家和王庆来分享喜悦,却遭到王庆来的当头棒喝:

“你再怎么穿着城里衣服,依旧是别人瞧不上的农村人。”

幸福升职加薪,从保洁员到前台,需要从形象上改变,幸福正对着镜子涂口红,没想到王庆来却阴阳怪气地说:“这正经女人,哪有整天涂脂抹粉的呀。”

剧情前半部分的王庆来,做事消极怠慢,埋怨这个埋怨那个,却唯独意识不到自己身上的缺点。

现实中,那些总是喜欢跟别人对着干,喜欢挑刺儿,喜欢抬杠的人,他们并不是有不同的观点,而是,他们只想在言语上胜过别人。

这个世界上,人生百态,冷暖自知,将军赶路,不追小兔,不与烂人抬杠,不与烂事纠缠,才是人生最好的活法。

认知层次越低的人,越是爱抬杠

宋朝有一个叫钟弱翁的县令,自认为自己的字写得很好,喜欢贬低别人的字,然后取而代之。

一天,他看到一个寺庙阁楼的题匾上有“定惠之阁”四个大字,但是落款处的人名被灰尘掩盖,看不太清。

钟弱翁又是一顿随心所欲地批评,就让一个寺僧取下匾额,想要自己重写一额。

碍于他县令的身份,即使下属和僧侣们,都觉得那题字写得很好也不敢违抗。

然而,等擦去灰尘后发现,落款处,赫然写着一代书法大家颜真卿的名字。

钟弱翁尴尬了一会儿,便对下属们说:“这样的好字,为什么不刻在一个石碑上?”

传说的人把这事当作笑话。

抬杠一时爽,伤人更伤己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如果你老是抬杠、反驳,也许偶尔能获胜,但那只是空洞的胜利,因为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

认知心理学家邓宁和克鲁格在1999年提出:“能力欠缺的人有一种虚幻的自我优越感,错误地认为自己比真实情况更加优秀。”

简言之即:“某个方面能力越欠缺的人,越容易在这个领域因为缺乏自知之明而膨胀,因为能力本身影响了他们对自己和外在世界的客观判断。”

这就是心理学中著名的“达克效应”,越是无知的人,越会高估自己,低估别人。

喜欢抬杠,往往是因为认知层次太低,缺少见识和悲悯心。

一个人只有真正沉下心来,才能拥有容纳万物的胸怀,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看到他人的长处。

一个人的认知层次越高,越是懂得谦虚谨慎,遇人遇事不较劲,凡事看开点,生活简单过。

认知层次越高的人,遇事不较劲

大卫�波莱所著的《垃圾车法则》中,有一个“垃圾人定律”,说的是:有的人就像垃圾车,他们装满了垃圾四处奔走,随处想找一个倒垃圾的地方。

他们总是被很多负面垃圾缠身,充满懊悔、愤怒、失望的情绪。随着垃圾越堆越高,他们会逮着一切机会,到处碰瓷、找茬、泄愤。如果你给他们机会,垃圾就会全部倾倒在你身上。

有时候,我们觉得生活很累,只是因为,我们的情绪太容易被外界所影响。

人生有舍才有得,不与烂人烂事较劲,才是最智慧的活法

国学大师季羡林和臧克家在饭馆吃饭时,季羡林帮忙扶起一个摔在地上的孩子,孩子妈妈误以为季羡林故意为之,大骂:“一个大人干嘛欺负小孩,要是我儿子受伤了,跟你没完。”

周围的顾客纷纷证明,指责女人不分青红皂白:“是孩子自己摔倒了,这位先生好心帮你扶起他,你怎能不问清楚就骂人呢?”

女人这才悻悻地走了。

事后,臧克家问季羡林,明明被误解了,为何不还嘴?

季羡林笑着说道:“和一个骂你的人爆粗口,接下来就是无休止的争辩,这是一个不好的开始,我不回嘴,就斩断了这个不好的开始。

在日常生活中,开口骂人的一方,其实是变相承认了自己的失败。对我来说,不还嘴就是胜利,既然胜利了,为什么还要和她斗气呢?”

周国平先生说:“人生要有不较劲的智慧”。

对自己不过分苛求,对他人不过分计较,人生大度一点,糊涂一点,快乐自然就会多一点。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对于这个世界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实在没必要事事与人争出个高低长短。

成年人最高级的素养,好好说话

看过一个故事;

两个小沙弥为了一件小事吵得不可开交,互不相让,谁也不服谁。

第一个小沙弥就跑去找师父评理。师父听完,拍拍他的肩膀,说:“你是对的!”这个小沙弥高兴了,得意洋洋地跑回去告诉另一个。

另一个小沙弥当然不服,也跑来找师父评理。师父听完,也拍拍他的肩膀,说:“你是对的!”这个小沙弥也欢天喜地地走了。

这时,站在师父旁边的第三个小沙弥忍不住了,问师父:“师父,您为什么对两位师兄都说他们是对的?您这不是在撒谎吗?

师父听了,微微一笑,对他说:“你是对的!”第三个小沙弥此时才恍然大悟,立刻拜谢师父的教诲。

可见,一句“你是对的”,就化解了当下多少的矛盾和语言对峙。

古人云:“言行在于美,不在于多。”诚然,话不于多,而在于言辞优美,让人舒服。

《大宅门》里,斯琴高娃饰演的二奶奶,说话就让大家都很舒服。

白老爷子说,想为儿子的马车被砸、马被杀,这事出气的时候,二奶奶说:“退一步海阔天空。”

白老爷子没听。等白老爷子出了气,但冤冤相报,也惹到了更多的麻烦时,白老爷子后悔说:“当初听了二奶奶的就好了。”

二奶奶说:“这事情也不能忍,该出气就得出气。”

有些错误已经犯下了,当事人也知道自己错了,说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梁实秋先生说:“好的语气就像明媚的笑容,拥有直达人心的力量。好好说话的人,运气不会差。”

把握说话的分寸和尺度,给别人留一些尊重,也给自己留一些余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沙弥的疑问 (看完豁然开朗)
放下.放空.放平.放心.放手
放下、放空、放平、放心
不变应万变
箭锋相拄
【哲理】师徒的对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