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 1974年本杰明·格雷厄姆访谈精选

   精选自理性博客

導讀:那么为什么那些投资经理人看到过高估值的泡沫从1970年之后遭到两次破灭后,他们中的更多人,甚至是所有人并没有向接近于本杰明·格雷厄姆和多德的基本理论回归呢?本杰明·格雷厄姆微微一笑,扶了扶眼镜。对这个问题他已经反复考虑过多次了。“我个人认为这是股票行情记录器的巨大磁力的结果,”他带着批评的口吻说,“这些家伙在商业学校里开始学习时,是拜读格雷厄姆和多德的著作的,而且我敢说,我们的书给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金融方面的书总是有许多人阅读,然后又弃之不顾,我们的书当然也不例外。这样的说法让我多少有些也许是不应该有的安慰。”


     “在过去的10年间,华尔街的表现是有史以来最差的,”本杰明·格雷厄姆断言,接着他又解释说,“如果回顾过去所发生的事情,简直会令人对理性的预期感到绝望。首先,伴随着非理性投资,华尔街的整个体系几乎要崩溃了,更有甚者,我这一辈子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一些事情发生了,经纪行居然会因为生意多得没法处理而破产。这件事值得重视,因为它表明迅速地赚大钱的欲望超过了正常的基本的业务方面的考虑。”
  在1972年底和1973年初,指数不断创下新高,本杰明·格雷厄姆反复地说,“就数字上而言,这次与1970年的那次崩盘非常类似。我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人们怎么会那么不谨慎以致于在1972年底和1973年初重蹈覆辙。”
  本杰明·格雷厄姆所说的“人们”,当然他主要是在指责那些机构投资者,正是他们,包括大型养老基金,抛弃了通常的谨慎作风而转而采取激进的态度,导致了1972年的那次灾难性的股市波动。他怀疑那些大型基金的管理人的智慧。

   他说,“我无法理解为什么一些机构的投资管理人会沦落到放弃稳健投资的观点而企图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高的可能回报。他们给我的印象是他们成为投资操作的奴隶而不是主人。我之所以说奴隶,是因为他们竭尽全力达到他们的老板或者与他们签定合同的人对他们的希望,也就是通过管理数额巨大的金钱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回报。就定义上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们承诺的业绩是不实际的。”
  “他们为此所付出的努力,”本杰明·格雷厄姆接着说,“使他们不得不在对基金的管理中主要采取投机的方式。当我倾听他们谈话的时候,我无法想像他们的投资方式最终能带来什么结果,除了后悔,也许还有一些严重的法律诉讼,以及理财概念整体上的声名扫地。”在那次会议上,本杰明·格雷厄姆曾向一个基金管理人提问,如果他确信市场将有大幅下跌,这对他的操作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回答是:“什么影响也没有。对我来说,惟一有意义的是相对业绩。如果市场崩溃了,而我管理的基金崩溃的程度小于整个市场,我觉得就行了。我完成了我的工作。”“我对此感到忧虑,”本杰明·格雷厄姆告诫他,“你不这样认为吗?”
  另一次,一个与会者声称他无法区分投资者和投机者之间的差别。本杰明·格雷厄姆用低得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嘀咕着,“那是这个时代的愚蠢。”又有一次,他问道:“在你们所管理的基金中,是否有标准周转率之说?”
  “是的”,一个与会者回答,“大约25个百分点到30个百分点之间。”
  “你们有没有调查过如果周转率低一些,会怎么样呢?”本杰明·格雷厄姆接着问。大多数与会者承认他们从来没有调查过。其中一个曾经调查过,他说,“大多数情况下,周转率越高,业绩会越差。”
  “那么也许有什么其他理由使你们保持这么高的周转率?”本杰明·格雷厄姆追根究底。
  “哦,我们受雇佣来管理金钱,”一个与会者坦承,“我们的老板和客户希望我们是积极的管理人。我们是受雇佣来积极尝试的。”

泡沫破灭
  在会议接近结束之时,话题转到了成长股和回报率上。本杰明·格雷厄姆提高了声音问大家:“你们根据什么如此认真地谈论7.3个百分点的年平均收益率,而股票价格在第一年上冲了40个百分点而在第二年下跌了20个百分点?”他又问:“股票市场又怎么能获得超过公众持股公司的主要利润增长率的回报率呢?”对这些令人尴尬的基本性问题,基金经理人们给不出满意的答案。本杰明·格雷厄姆把他对于成长股的看法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充分阐述,“如果有一支股票每年的盈利增长率为15个百分点,这是非常高的盈利,不过我们只是打个比方而已。只要市盈率保持现有水平,购买者能够得到15个百分点的回报,如果有红利的话再加上红利。这样的收益对其他的投资者也是很有吸引力的,所以他们也会想要拥有这支股票。于是,其他的投资者购买这支股票,这样,股价和市盈率就会被抬高。这使得股票价格的上涨超过15个百分点,这支股票的吸引力就更大了。既然更多的投资者被可能有的回报率诱惑,股价就会脱离其基本价值而上涨,这样就产生了泡沫。美丽的泡沫越来越大,直到最终不可避免地破裂。换句话说,如果人们买入时价格较低,股价会上涨,人们会觉得满意而继续购买,股价就会继续上涨,如此循环。然而事情不会永远如此。股票价格会上涨得过多,但不会永远上涨。”
  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当有人问本杰明·格雷厄姆会议的参与者是否从讨论中学到了什么。“没学到什么有价值的。”格雷厄姆沮丧地下了结论。那么他的告诫在4年里两度被事实证明是中肯的,本杰明·格雷厄姆是否因此感到释怀呢?“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个不公平的问题,”他回答,“人性就是人性。在经历了一段人人都说'本杰明·格雷厄姆在他那个年代是对的,但是..’的日子之后,很自然地,会不由自主地感到有些气愤。”
  那么为什么那些投资经理人看到过高估值的泡沫从1970年之后遭到两次破灭后,他们中的更多人,甚至是所有人并没有向接近于本杰明·格雷厄姆和多德的基本理论回归呢?本杰明·格雷厄姆微微一笑,扶了扶眼镜。对这个问题他已经反复考虑过多次了。“我个人认为这是股票行情记录器的巨大磁力的结果,”他带着批评的口吻说,“这些家伙在商业学校里开始学习时,是拜读格雷厄姆和多德的著作的,而且我敢说,我们的书给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金融方面的书总是有许多人阅读,然后又弃之不顾,我们的书当然也不例外。这样的说法让我多少有些也许是不应该有的安慰。”
  不过,他接着又说,“当他们来到华尔街时,他们以前学到的那些原理和概念看起来似乎仅仅是具有理论意义的。我猜想当他们从事金融工作而工作的业绩是由股票行情记录器来衡量而不是由工作的稳健性来衡量的时候,他们就把理论观点抛弃在一边不顾了。他们转向他们所谓的实用的观点,而几乎把我认为是稳健的方法抛诸脑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投资方法] 对本杰明?格雷厄姆的采访 上
改变一生的智慧之书
关于股票,有哪些不错的书籍?
我从《聪明的投资者》一书所学到10个关键要点
我喜爱的财经作家:珍妮特·洛
mh本杰明.格雷厄姆价值理念及相关选股公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