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胡希恕暨古经方研究室

?基础篇


一、用于诊脉的部位
诊脉的部位,现在最主要、最常用的是寸口脉法,本书主要的研究对象也是寸口脉的诊法。另外,仲景书中还涉及了趺阳脉、少阴脉、少阳脉等几种的诊脉方法,这部分内容将在拾遗篇中加以研究。
寸口脉,是指手腕部的动脉,具体位置是手掌根部横纹(在大拇指一侧)对下来的大约两同身寸的一个范围,在掌根下面、手腕中央的两根大硬筋的旁边,在这里,我们是能摸到明显的脉搏的跳动的。
寸口脉又细分为寸、关、尺三部。在手掌根部横纹(在大拇指一侧)对下来的不到一同身寸的地方,我们能摸到一块突起的骨头,即所谓的掌后高骨,与之相对应的脉位,就叫做关部或关上;手掌根部的横纹处对应的脉位就叫做寸部,从关部到手掌根横纹这段距离被视为九分的同身寸长度,被称为寸后或寸下(靠近寸部的地方)和关前或上关上(靠近关部的地方),而横纹对上(超出横纹向拇指方向延伸上去)的部分叫寸上或上溢于鱼(鱼指鱼际);关部向后(向肘部方向延伸)约一同身寸的地方,被称为尺部或尺中,尺部再向后(向肘部方向延伸)超出一寸的部分叫尺下或尺后,尺部与关部这段距离被称为关下或下关(靠近关部的地方)和尺上(靠近尺部的地方);以上即所谓的“关前九分为寸,关后一寸为尺”。
那么我们在诊脉布指时,应该将中指的中心放在关部的地方(掌后高骨的中心对应着中指的中心),再将食指的中心放在掌后横纹上,很自然地,无名指的中心对应的就是尺部了;必须注意的是,食指中心与中指中心的距离约为九分的同身寸,而无名指中心与中指中心的距离为一寸的同身寸,因此,很明显地,无名指与中指的间隔距离是应该要比食指与中指的间隔距离略微大一些的,至少不能比食指与中指的间隔距离小,因为“关前九分为寸,关后一寸为尺”嘛。相对地,关、寸的位置是比较好定的,因为关以掌后高骨来定位,寸以掌后横纹来定位,而尺就比较难定,因为没有明确的定位标志,所以只能以寸与关的距离来大概地目测,也就是九分与一寸的区别。还有就是,如果你布指时,用的手左右不同或下手的方向不同,是会出现食指与无名指的位置对调(即无名指布在了寸位,食指布在了尺位)的情况的,这也行,并不会影响诊脉,只要中指布准在关位且食、中、无名三指是自然地并排着的以及尺关距离是略略地大于寸关距离的,那么,这个布指就仍然是属于正确的。
还须要注意一点:有些人的寸口脉跟正常人是不同的,不是正常地在手腕部行走的,而是绕行到了手背(拇指一侧)去运行的,即所谓的反关脉。这种脉的人,不能将之视为病脉或有病,他仍然是正常的,其相应的寸关尺部定位,可以参照正常的位置对应地去分配。
一般地,寸部对应胸咽部的区域,寸上对应头面部、脑部、头顶部的区域,关部对应膈肌、胃部一带的区域,寸关之间对应胸、心部的区域,尺部对应小腹(下腹)部一带的区域,尺下对应阴部、下肢、足底这个区域,关尺之间对应膈肌到小腹之间的大腹(上腹)部、肝区这个区域;左手对应左半身,右手对应右半身;另外,右手也可对应表部(外部、躯壳)、上部,左手也可对应里部(内部、内脏)、下部。正如《金匮要略》中所说的:“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十一?20)”。

二、最基本的单因素脉
脉诊,是通过诊察人体血脉的流动情况去体察人体与疾病作斗争的发展变化情况以便根据这种情况的具体变化去进行因势利导的治疗以求达到保护人体、祛除病邪的目的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辨证途径之一。
要诊察人体血脉的流动情况,必然要从脉管的情况、脉管内血流的情况这两方面去综合体察、分析,才能尽可能全面、准确地领会脉象的含意、了解人体抗病的当前形势,所以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
脉管的单独表现一般有粗细、曲(弯曲)直(不弯曲)、长短(以上主要反映脉管的外观形状、形态,将放在粗细一组内统一地去研究)、浮沉(脉管处于人体的表层还是深层,即脉管当前所处的位置、部位,反映了脉管出没的部位、地点)这些情况,它们只反映了脉管的形态、外观和处境,并不反映脉管内血流的具体状况(内观);血流的单独表现主要有力度的强弱(反映了脉管内血流的充盈与空虚程度)、快慢、脉搏是否有停跳(反映了脉管内血流的畅通还是窒滞、血流是否足够之类的状况)这些表现,除了力度的强弱也包含了脉管自身的弹性在内外,它们基本上都只反映了脉管内的血流状况(内观),而并不反映脉管自身的情形(外观);这些表现,就是我们脉诊要诊察的最最基本的内容和元素,被称为单因素脉,就象一个个的字母,通过它们,我们可以组成单词、造出句子、写出文章(各种各样的多因素的复合脉象)。脉象的临床表现变化多端,脉象的命名更是名目浩繁,但无论其如何变化,总是离不可浮沉、粗细、力度、快慢、是否停跳这五组最最基本的元素,都只不过是这些元素的不同的搭配组合而已,因此,只要我们能够透彻地理解、掌握好这五组基本元素,就能以简驭繁,轻松地把握临床中不同的脉象变化,从中看透人体与疾病斗争的敌我情况,从而对证用药治疗。切不可拘泥于传统脉书中的脉名解说(因为对于这些解说,可以毫不谓言地说,大部分都是错的,或者说是说了等于没说、没有多少临床的实用价值和实际的可操作性的,即使你背熟了他的解说,临床上你也根本不可能找到明确的指感让你去确定“就是这个脉名的脉了”的,这些在后面的研究中会对其作出相应的批驳,这里先不展开论述,到时就知道我所言非虚了),以繁对繁,临床和学习中只会越学越乱、越来越无所适从。
下面我们就开始来认真研究好浮沉、粗细、力度、快慢、有否停跳这五组最最基本的单因素脉,在发微篇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如何用这些最最基本的单因素脉去组合出多姿多彩的多因素的复合脉,也就是详细解说传统脉书中名目繁多的各种脉象的真正临床手感表现和它们所表达出来的真正意思。

1、浮沉
是指刚好能感觉到脉管的存在(而不是指要感觉到脉搏的跳动)时手指所必须按到的最起码的深浅部位的程度。

2、粗细

3、力度

4、快慢

5、有否停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切脉
切脉的理论依据及方法
脉诊的下指法绝不是一个小问题
一起学中医
想要摸脉准确,必须注意5个细节
月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