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物”与“我”

喜欢花木盆景的人都是有情调的人


作者:僧衣

周汉杰,号僧衣,浙江嵊州人氏,中学语文教师,粗通绘画,业余莳兰植蒲以自娱。兰花品赏文章《论神韵》与《素品》约4万字发表于《国兰》杂志及各大兰花论坛,曾引广为关注与探讨,现为中国花卉协会兰花分会会员。

生活,除了吃饭、睡觉、工作,常常需要花开花谢来装点,以充实生命的过程;住在城市中的人,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中,也会怀念山林清泉的叮咚、怀念风吹泥土的气息;踩踏现代节奏的脚步,终究也会希望慢下来,徜徉在夕阳中,整理一下自己的心情。

一个盆栽,或是在办公桌上、或是在客厅茶几和高楼阳台上,似乎能抚慰许多无奈的心灵,小小的装点之“物”之于“我”,瞬间变得无限广阔。

菖蒲,据清朝陈淏之《花镜》中记载:“一名菖斀zhú,一名尧韭。生于池泽者泥菖也,生于溪涧者水菖也,生水石之间者石菖也。叶青长如蒲兰,有高至二三尺者。叶中有脊,其状如剑,又名水剑。”《本草·菖蒲》中记载了“尧韭”之名的来历:典术云,尧时天降精于庭为韭,感百阴之气为菖蒲,故曰:尧韭。一棵小草,便一下贯通了上下五千年。

古代文人爱蒲,常伴案头青灯,多见诸诗画,当与传说、习俗有关。道家典籍《抱朴子》中云:韩终服菖蒲十三年,身生毛,日视书万言,皆诵之,冬袒不寒。又菖蒲须生石上,一寸九节以上,紫花者尤善焉。菖蒲这“百阴之气”的灵物,在道家仙师葛洪笔下,更添神奇。

传说中的功效无人尝试已不可考,但菖蒲的药用价值倒是在《本草纲目》有记载,茎香味浓郁,具有开窍、祛痰、散风、祛湿解毒的功效。江南人家每逢端午时节,悬菖蒲、艾叶于门、窗,以祛避邪疫;夏、秋之夜,燃菖蒲、艾叶,驱蚊灭虫的习俗保持至今。另有不少关于饮菖蒲酒的记载,如《后汉书》:“孟陀,字伯良,以菖蒲酒一斛遗张让,即拜凉州刺史”; 《明宫史》中:“初五年时,饮朱砂、雄黄、菖蒲酒”;到了清代,每年“端阳节”(即端午节),则“君臣痛饮菖蒲酒”等。一棵小草平添了许多的传奇与故事。

文人爱“物”,常常是借物明志。苏轼诗书画俱精,是古代文人典范,他爱菖蒲的“忍苦寒,安淡泊,伍清泉,侣白石”,含蓄地传达自己的心性表明自己的志向。菖蒲“有山林气无富贵气,有洁净形无肮脏形,清气出风尘以外,灵机在水石之间……”这小小的玩物,不正是古代文人清高内蕴的写照吗?它曾激励多少学子寒窗苦读、砥砺前行啊!一棵小草,便完成了到“无菖蒲不文人”的嬗变。

现代人植蒲玩蒲,原来也是小众的。传统的金钱、虎须菖蒲从一些书香人家、大户庭院,慢慢走到民间一些喜爱盆景花草的人手中,经历解放初期及文革的文化断层,曾经鲜为人知不被重视。直至3、4年前,随着菖蒲交易价格的飙升、菖蒲展的举办与媒体的宣传,日本舶来的黄金姬、极姬、有栖川等大量涌入,品种空前繁盛、影响力空前巨大。但是随着数量骤增、价格回落,又开始少有人问津。起落之快,折射出现代人的浮躁与功利。玩的“物”纯粹用金钱为衡量标准时,就是偏离“我”偏离初心时。

菖蒲的美,在于清气、雅气、在于林泉气、在于文人气,还在于它的文化内涵。或陶盆紫砂、或青瓷白瓷;或土养水养、或护苔附石,菖蒲总是静守一隅却卓尔不群。只有在撇开功利之心、轻轻静静地剔除一片一片的黄叶时,你才能真正走进菖蒲的世界,感受到它从历史、文化、山水中一路行来,曾经寄寓了多少人的情思。也正是那一刻,你能听见自己久违的心跳声在轻缓地“扑通、扑通”-----

人们“玩物”,总是找那些有文化内涵的东西,有人文有历史有时间的承载,让我们的“玩”可以走向纵深走向立体。

人们“玩物”,是一个从玩“物”到爱“物”到“物”“我”两忘的过程;是一个从表面到实质到内化的过程;是一个从认知到观照到融合的过程;是一个从开始到经历到圆满的过程。

之后,我们也许有时会迷惑:物是我?抑或,我是物?这庄周梦蝶般的叩问,不正是我们的追求吗?

2018年6月

僧衣于剡溪乌泥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菖蒲与书法最美的相遇……
冬心画菖蒲
无菖蒲,不文人|论菖蒲十则
闲趣 | 观菖蒲
独处一盆菖蒲,享受一种雅致
置一盆菖蒲,觅一份风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