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柴胡使用指标
楼主迟来 2007-07-16 17:47:51 柴胡主治往来寒热而胸胁苦满者。凡胸胁苦满、往来寒热而兼呕者,或兼四肢逆冷者,或兼默默不欲饮食者,均为柴胡主治范围。  所谓往来寒热,主要指患者的自我感觉,即一种寒热交替感。或忽而恶风怕冷,肌肤粟起,忽而身热而烦;或心胸热而四肢寒,或上部热而下体寒,或半身寒,半身热。这种寒热交替感还包括对温度变化的自我感觉过敏,如特别畏风、怕吹空调等。再推而广之,对湿度、气压、光照、气候、居住环境、音响、气味的变化过敏乃至心理的过敏都可以认为是往来寒热的延伸。所以,临床上可见许多病毒感染性疾病、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女性月经病等出现往来寒热的症状。需要说明,往来寒热与体温高低不成正相关,其中有体温高者,如感冒发热、疟疾,但也有体温正常者,所以,不能简单地将寒热理解为发烧。往来寒热中,“往来”也有特殊意义。第一,是指有节律性,或日节律,或周节律、或月节律。比如失眠,常常到深夜则无睡意,都表现为日节律;目前城市常见的星期一综合症,则表现为周节律;如经前期紧张综合症、乳腺小叶增生症等,表现为月节律;而有些过敏性疾病的支气管哮喘、花粉症、过敏性鼻炎等,则表现为季节性,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节律性。第二,是指没有明显的节律,时发时止,不可捉摸,比如癫痫以及一些神经症、过敏性疾病等。对以上所说的具有“往来”“休作有时”特征的疾病,中医常使用柴胡类方。如清代名医费伯雄曾用含有柴胡的处方治疗1例隔日彻夜不眠的奇症 ;近代名中医岳美中先生用小柴胡汤治愈每日正午全身无力的小儿 ;日本有报告用柴胡桂枝汤治疗癫痫,都是以“往来”与“休作有时”为辨证依据的。所以,临床上具有发病呈周期性或时发时止特征的疾病,经常使用柴胡类方。  所谓胸胁苦满,一指患者有自觉的胸膈间的气塞满闷感和胁肋下的气胀填满感,患者常常以“胸闷胸痛”“无法呼吸”“要想深呼吸”“腹胀”“心里不舒服”等为表述。患者常常伴有上腹部不适感、腹胀、嗳气等躯体症状。胸胁苦满也有他觉指征,如沿肋骨弓的下端向胸腔内按压,医生指端有抵抗感,患者也诉说有胀痛不适感。日本学者细野史郎先生有一“捏诊法”,即医生以大拇指与食指、中指轻轻提捏胁肋的皮肤,病人感到明显疼痛,医生用手指捻动时,指下有沙沙的摩擦感者,为胸胁苦满阳性。此外,胸胁部的肿块也属于胸胁苦满的范畴,如乳房的胀痛与结块、分泌异常,腋下的肿块等,均有使用柴胡剂的机会。根据临床经验,胸胁苦满所谓胸胁的部位来说,还可作适当延伸,如头面肩颈身体两侧部位的疼痛、肿块等,也可归属于胸胁苦满的范畴。如偏头痛、耳部疾患、肩颈部的酸痛、胸锁乳突肌的疼痛、甲状腺的肿胀、耳疾以及腰胯部的疼痛、腹股沟的肿块、疼痛等,临床可以考虑使用柴胡类方。所以,本人将胸胁部、身体的侧面、腹股沟等部位称之为“柴胡带”。  需要指出,胸胁苦满的“苦”字,除表示患者胸胁部的不适感比较明显或持久化以外,还指患者的心理处在一种抑郁痛苦的状态,患者表现为情绪低落、神情漠然,可以出现食欲不振,《伤寒论》所谓的“默默不欲饮食”;也可以出现烦躁、恶心、口干口苦、咽喉异物感等,所谓的“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等。有的患者还有睡眠障碍、疑病心理等。经常伴随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而出现的,是呕、四肢冷、默默不欲饮食、发黄等临床表现。《伤寒论》中有“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的经验之谈。这里的“柴胡证”,即往来寒热而胸胁苦满,也就是说,在有往来寒热而胸胁苦满的同时,只要见有呕、四肢冷、默默不欲饮食、发黄中一证者,即可使用柴胡剂。  柴胡证的或然证较多。如小柴胡汤的“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或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四逆散“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等,这提示柴胡证的覆盖面很大,其所主治的不仅仅是一个症状,而是一种体质状态。本人发现以下的患者比较容易出现柴胡证,使用柴胡类方也比较有效。其特征如下:外观体型中等或偏瘦,面色微暗黄,或青黄色,或青白色,缺乏光泽。肌肉比较坚紧,舌质不淡胖,舌苔正常或偏干,脉象多弦细。主诉以自觉症状为多,对气温变化的反应敏感,或时有寒热感,情绪的波动较大,食欲易受情绪的影响,胸胁部时有气塞满闷感,或有触痛,四肢常冷。女性月经周期不齐,经前多见胸闷乳房胀痛结块,烦躁、腹痛腰酸、经血暗或有血块。本人将此类患者称为“柴胡体质”。小柴胡汤中柴胡用半斤,如以一两3克计算,则为24克。现代许多报道用于退热,柴胡常使用30克甚至45克。本人经验用于治疗病毒性感冒发热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柴胡在20克以上方有效。由于柴胡有南北之分,而据报道,北柴胡所含的柴胡皂甙是软柴胡的7倍。所以,在使用软柴胡时,柴胡的量要大于北柴胡。需要说明本人因在江苏行医,所用大多是软柴胡。  柴胡使用的剂型,以汤剂为好。  关于柴胡的副反应,有人报道过量服用柴胡可以导致血压升高、恶心呕吐、水肿、少尿或无尿。本人在使用柴胡及其类方多年,尚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偶见有些患者服用柴胡后出现轻度腹泻。中医界有“柴胡竭肝阴”的传言,这是不符合临床实际的。●常用配方1 柴胡10克 甘草3克 芍药12克 枳实10克 (《伤寒论》四逆散)  应用:本方是止痛升压剂,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四肢冷、腹痛为特征的疾病,如低血压、抑郁症、神经症、更年期综合症以及消化道疾病、泌尿道结石等,用本方加味多有效果。四逆散证大多有比较明显的腹证,即上腹部及两胁下腹肌比较紧张,按之比较硬。日本古代医家和田东郭也认为“其腹形专结于心不及两胁下,其凝及于胸中,而两胁亦甚拘急”。2 柴胡10-20克 黄芩10克 半夏10克 甘草3克 人参6克或党参12克 生姜3片 大枣10枚 (《伤寒论》小柴胡汤)  应用:具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特征的疾病,如各种发热性疾病、胶原性疾病、慢性肝炎、支气管炎、过敏性疾病、艾滋病、甲状腺病等,均可使用。用于发热性疾病,柴胡用量宜大,用于慢性肝炎,柴胡取小剂量。3 柴胡10克 大黄6-10克 枳实10克 黄芩6克 半夏10克 芍药12克 生姜3片 大枣10枚 (《伤寒论》大柴胡汤)  应用:以胸胁苦满、腹痛为特征的疾病,如胆囊炎、胆囊结石、胰腺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等,均可使用。某些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症等,本方也有效果。大柴胡汤的应用范围很广,关键是一看体型,即体格壮实者。大多颈部较短、肩宽、胸围与肋弓角较大,一般中老年较多;二触腹部,上腹部胀痛,按之尤甚;轻则仅为抵抗感,或不适感,重则上腹部有压痛,肌紧张;多伴有嗳气、恶心或呕吐;三看舌质,舌质坚老,苔薄黄或黄厚。四为情绪抑郁、紧张、睡眠不好等。 4、柴胡10克 黄芩6克 半夏10克 人参10克或党参15克 大黄10克 龙骨15克 牡蛎20克 桂枝6克 茯苓10克 铅丹(可不用)大枣10枚 生姜3片(《伤寒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主治: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古代治疗癫痫的效方。清代医学家徐灵胎说:“此方能下肝胆之惊痰,以之治癫痫必效”。本方证的特点是患者具有明显的精神症状,如动悸感、幻觉、失眠、易于惊吓等。除癫痫以外,精神分裂症、焦虑症、抑郁症、癔症等也可用。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中没有甘草,但本人应用经验,加甘草更好。从处方结构来看,加入甘草以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就成为小柴胡汤与桂甘龙牡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的合方。桂甘龙牡汤原治疗“烦躁”,与此组成基本相同的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则治疗“惊狂、卧起不安”,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则主治“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所以,加入甘草后,本方的“安神潜阳”功效显然要明显。转帖于中医交流论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黄煌教授五十味药证??柴胡
黄煌教授运用柴胡的经验
通过这几则医案,对小柴胡汤证治有了全新的认识
小柴胡汤之个人见解分析!!~
一方治百病的秘籍——小柴胡汤
黄煌:如何用活柴胡剂(绝对值得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