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逢春:跟诊记录

2017年03月28,我有幸再次来到天津,第二次门诊跟随吴雄志老师学习(以下简称吴师)。因本人学识有限,仅如实记录门诊过程中吴师对吴门学术体系的临床实际运用。与第一次跟诊的显著区别是,吴师更多的跟我们讲解了望诊的实际运用以及专科方和经方的区别。以下我从几个方面部分摘录此次跟诊的内容。

一、望诊的实际运用。这次跟诊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望而知之谓之神”。吴师曾经说过,他眼睛有点看不清楚,可是他故意不戴眼睛,就是不想看太清楚。吴门的望诊可以了解上、中、下三代人,有些属于秘传的内容,课程中很多是没有展开讲的。但是只要我们学习了吴门望诊课程中的基础内容,可以显传的部分,看病就够用了。时间关系,吴师也没时间跟我们展开讲,望诊具体内容请登录一路健康APP,太湖学院-空中教室-学士班-诊法研究-望诊,申请课程,即可系统学习。以下通过具体病例和吴师讲解,体会望诊在临床上的实际运用。

病例1 结肠癌肺和纵膈转移。患者赵X敏,男,59岁,复诊。大便基本正常。入睡尚可,凌晨4点左右醒来就睡不着了。做了PET-CT。

吴师指着PET-CT里的图片里转移瘤的位置向我们示意:这个转移瘤长在这身体的侧壁,中医讲的少阳证;这有个淋巴转移瘤在纵膈,靠近心脏的地方,这是中医讲的少阴证。少阴下半身是肾,用附子;上半身是心,用桂枝。少阳黄芩+少阴桂枝,(又是个形质病),就是金匮讲的泽漆汤。按传统的辨证,病人的舌缘,即舌两边没有苔的位置,特别的明显,是个少阳证。而如果是肝脏的癌症,舌缘会凸出来,更明显。苔淡白水滑,是个桂枝证。“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黄芩+桂枝,形质病,还是个泽漆汤。实际的辩证,平脉法脉弦在少阳,抓独法手心都是汗用桂枝,大小鱼际红用黄芩,同样是泽漆汤。具体用药上,病人脸色都是发灰的、青灰色,是个虚寒证。有虚用当归、党参;补补气血;有寒,用桂枝。纵膈有淋巴结转移,淋巴结中医讲的属于痰,加点化痰的药。合用了吴门验方劳咳汤,用了些治疗肿瘤的专科药物。处方如下:


泽漆30g 黄芩10g 桂枝10g 法半夏10g 炙甘草6g 党参10g 前胡10g 三七2g 拳参10g 鱼腥草20g 当归10g 百部10g 蜜紫菀10g 猫抓草30g 石上柏30 蜈蚣2条 防己10g 生姜10g


通过此病例,吴师告诉我们:影像学检查跟临床看病人没啥区别,都是相通的只要把道理想明白了,影像学检查就是望诊的补充。看他的PET-CT也是一样的。这个病例就是少阳肿瘤转到少阴去了。这个病人为什么会表现少阳证?为什么会长在侧面呢?老师指着PET-CT上肝上有个小病灶,告诉我们病人有个肝囊肿。肝囊肿是腺体的腺管与腺泡没有连起来,它的分泌液分泌不出去,后天越长越大,这个其实是胚胎形成的,父母遗传带给他的。这种人生下来就是少阳病体质。病人肯定长期情绪不好。如果肺上出现转移灶,中医讲的“木火刑金”,他一定长在侧面。

病例2 右侧乳腺癌术后。杨X敏,女,75岁,初诊。诉乳腺做完手术4天,发作一次急性心梗,植入了支架。诉解大便费劲,大便臭,肠鸣明显。气短,有时特别累。睡眠不好,半夜醒来睡不着,非常烦恼。手心老是热的。就诊期间不停的叹气。

吴师指着病人的手告诉我们,看这个病人手心有汗出,摸着很烫,是个桂枝证,桂枝甘草汤。鼻头很红,提示大便不通,传统中医讲的湿秘,用瓜蒌。桂枝配瓜蒌那是什么?“阳微阴弦”,阳微用桂枝,阴弦用瓜蒌嘛。“阳微阴弦,即必胸痹而痛”。心脏就有问题,胸痹。病人眼圈黑,传统中医讲的肾虚,用地黄。桂枝配地黄,就是防己地黄汤。睡眠一定不好。中医的望诊你很简单你就能看出来。处方就是在桂枝甘草汤,防己地黄汤(药房熟地库存不足,故暂用生地代替),合上治疗乳腺肿瘤的专方,阳和散结汤。具体处方如下:


桂枝30g 炙甘草6g 瓜蒌30g 全蝎5g 醋青皮6g川楝子10g 鹿角霜10g 生地黄50g 三七2g 醋商陆9g 防风10g 制远志25g 桑寄生30g 牛膝30g


此外,门诊过程中,吴师通过望诊能判断出女性怀过几个孩子。看耳轮能看出冠心病堵塞哪几条血管,堵塞大血管还是小血管。通过面色的望诊可以判断预后。有个肝癌的病人离开诊室以后,吴师对我们说“那个肝癌的病人,看他的手,中医讲的“画地牢”,往上一看,他那个中医讲的“龙火-肝阳”从里头出来了,这种人阴阳会离决的”。断言预后极差。可以通过手部的望诊推测有无肺的转移灶。有个乳腺癌的病人,吴师看到既往诊断有肺转移,详细的看病人的手,断定没有肺转移,再翻看看既往的CT片确实没有肺转移。推测是以前其他医生为做CT检测拟诊的初步诊断。以上病例限于篇幅,不做详细介绍。


二、经方原方与专科方的区别。吴师说,经方的普遍性强,改善症状很好,大方向对了,也有效。但是控制形质病差点。专科方针对性强,强调药物的专性,处方较经方有很大的变化。这让我想起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他的《临证指南医案》,不就是每个具体病案具体用药吗?并不拘泥于《伤寒杂病论》原方呀。而吴师结合中西汇通、基因测序精准用药等,针对性更强,治疗很多肿瘤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病例3 鼻咽癌。任X通,男,60岁,复诊。病人诉舌上裂了大口子,嘴唇多发溃疡,头晕,头痛,反酸。大便稀,有时成形有时不成形。

吴师讲解:这是个鼻咽癌的复诊患者,之前没有舌苔了,用了一贯煎,舌苔长出一部分来了。现在病人反映口干,长口疮,然后烧心。中医讲“厥阴之为病,气上冲胸,胸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下之利不止”,指的是自利,这个病人他平时大便就是稀溏的。稍微吃点动胃气的药,他就会拉肚子。“气上冲胸,胸中痛热”,就是他这个反酸。然后他还有口干。他是个厥阴病。(笔者按:部分师友们从纷繁复杂的症状中提炼出乌梅丸的条文,按条文用药用乌梅丸,可能会沾沾自喜)。但是吴师没有用乌梅丸,用的戊己丸。吴师说:乌梅丸跟戊己丸结构是非常相似的,乌梅丸用黄连、黄柏,戊己丸用黄连;乌梅丸用花椒、干姜,戊己丸用吴茱萸;乌梅丸用乌梅,戊己丸用白芍。两者配伍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他们在适应证上有一点区别。为何选戊己丸?因为病人长口疮。吴茱萸可以引火归元,黄连可以清上焦的热,治口疮。吴茱萸、黄连、芍药只是单纯治他口疮、口干、大便稀和反酸吗?不是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降他的所谓的龙火、肝火。中医讲的肝阳一定要归位,归在厥阴经。所以我们把肝阳给收它一下。这样他的好多症状就会缓解。这就是传说中的从龙法(从龙法详见一路健康APP:太湖学院-硕士班-各家学说-龙木要略,申请课程,即可系统学习)。其实把道理想明白了,大部分方剂都是相似的。处方如下:


醋商陆9 猫抓草30 生薏苡仁30 天龙3 北沙参30 天冬30 生地黄30 天花粉30 玄参30 百合30 白花蛇舌草20 川楝子10 糯稻根30五味子5 浙贝母10 制吴茱萸5 黄连3 白芍10



   病例4 肺腺癌脑转移。韩X平,男,71岁,初诊。做了2次伽马刀。胸腔有积液。大便不通。望诊舌下有疙瘩。

吴师讲解:开专科方不会开,专科方麻烦,强调药物的专性,处方有很大的变化。经方的普遍性强,改善症状很好,但是控制形质病效果差点。这个病人我们怎么开经方呢。病人手心都是汗,“劳宫汗出为桂枝,反此阳明腑气实”,这个病人有便秘,属于“手足濈濈然汗出”。他是个阳明腑实证。再看病人是个木型人,他的脸是方的,手也很方,像木头片一样,他就是个少阳证。少阳证不见面色恍白的虚象,他出汗,就是阳明腑实证。少阳本经而兼腑,就是大柴胡汤。开大柴胡汤大方向对了,也会有效。此病人实际处方考虑患者肺癌形质病,用泽漆汤的化裁,加了治疗肺癌的专科药物。病人舌下有结节,痰瘀互结,加了天南星、蛇六谷;有瘀血,合了下瘀血汤。处方有酒大黄,有黄芩,本质就是大柴胡汤的化裁。处方如下:


龙葵30 泽漆30 黄芩10 法半夏10 天南星9 制天南星30 蛇六谷30 天葵子30 酒大黄5 土鳖虫10 桃仁10 白芍10 石上柏30 猫抓草30  

 

病例5 原发性右肾癌 复诊 李云祥 男,70岁。病人诉胃口不好,口干,大便大致正常。间断咳嗽、咳痰1年多了。

吴师讲解:这个原发性肾癌的病人吃中药控制得挺好。病人脸黄,少阳病;脸上冒油,夹湿;鼻头红,大便不通。那就是个甘露消毒丹或大柴胡汤。开经方的话用大柴胡汤加点茵陈、滑石、通草呀,也有效,生存期也会延长。但是通过化裁可以更好控制他的肿瘤。我们都知道,用柴胡汤有个特点,渴者去半夏加天花粉。但是这病人用天花粉不是养阴,是利水。牡蛎泽泻散里头就用天花粉利水。结合患者肾癌形质病,合用了栝楼瞿麦丸和猪苓汤。瞿麦、猪苓、天花粉专门治肾的,治它这个“水”的,肾为水脏嘛。中医讲的“水”有“主水”和“客水”,“主水”就是人体的津液;“客水”就是痰饮水湿。因为水不涵木,病人肝阳就蹦出来了,表现出少阳证。水不涵木有虚有实。实证你用瞿麦、猪苓、天花粉等;虚证的你用生地、山药、山茱萸等。这个病人病机是在少阳,病位在少阴(肾)。他是个少阴病。我们在栝楼瞿麦丸的基础上再合上它的病机去治疗少阳。我们这个病人的特点是没有去补,而是采取的是攻的办法,以攻代补。处方如下:


北柴胡25 黄芩10 苍术10 黄柏10 牛膝30 生薏苡仁30 升麻10 土茯苓30 酒大黄5 凌霄花10 茵陈30 豆蔻10 浙贝母30 天龙5 醋鳖甲30 瞿麦30 猪苓30 天花粉30 苦杏仁10


三、门诊乳腺癌的病人特别多,因为门诊病人是在太多了,看不过来,如果是I期的乳腺癌,小于1cm的,手术可以治愈,老师都会让病人不要再吃药。所以留下来复诊的都是中晚期的乳腺癌,大部分都有转移灶。她们吃着老师的药,很多都是长期带瘤生存的。吴师大部分都是阳和散结汤加减,效果非常好。阳和散结汤属于吴门验方之一。吴师说,吴门验方的特点,取病的思想很明显,直取其病,随证化裁。直取其病,强调个性、特异性。特异性基础上结合“证”的共性,看病针对性强,而且考虑疾病自身的规律。也就是机体对疾病的反应,所谓证。这样看病迅速、有效、力度强。学会了这种思想,简单易上手。吴门验方详见一路健康APP:太湖学院-博士班-方药研究-吴门验方,申请课程,即可系统学习



跟随吴师学习的时间一晃而过,但获益良多。再此,我由衷感谢吴师的教诲,祝吴师身体健康,阖家幸福!祝太湖学院越办越好,引领中医复兴和飞跃!

                                            

                                        跟诊学生:李逢春

                                             2017年3月28日




作者简介:李逢春,男,主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广东省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中医科。主攻方向:脾胃病,月经病,颈肩腰腿痛,咳嗽外感,儿科等,尤其萎缩性胃炎,多囊卵巢综合征,乳腺良、恶性肿瘤等。运用吴门伏邪理论和吴门验方治疗疑难杂症,取得一定疗效。门诊时间:每周二上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逢春:跟诊心得
从升降看柴胡桂枝干姜汤
跟师一日一得之理法方药(22)医理探秘|从升降看柴胡桂枝干姜汤
杨大夫普及正宗中医绝学7
宋柏杉:帕金森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辨证和辨病,谁更胜一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