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土忍乌草”,止痛解毒



土、忍、乌、草,对各种关节筋络疼痛均宜。


土茯苓清热解毒、除湿通络,利关节而治筋骨挛痛,上文已述及。唯此品性味甘淡而平,其力也缓,虽与通络清泄之忍冬藤相伍,其力总尚嫌缓弱,临床遇疼较甚者,仅藉此便有病重药轻之嫌。且若遇禀赋或病性寒凉者,便属不宜。因而先生在临床遇有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风湿热之重症,尝以此两味与制川乌、生甘草合为一药组,投之效皆应手。


川乌功能祛寒湿、散风邪,其温经止痛之力绝佳。然其性味大辛大热而有毒,医者多畏其燥烈之性而不敢轻试。凡遇痹症,总是风湿与寒(或与热)合而为患。倘是风寒湿合而为痹,不论何气偏胜,川乌用之自无不合。唯若风湿而兼热象,即不虞川乌之毒性亦不容辄投。先生以此四味合为药组,以和诸药、解百毒之“国老”甘草,制约川乌之毒;以甘寒之忍冬藤,为川乌大辛大热之制;《本草正义》谓土茯苓能“深入白络”,借此入络搜剔之能,而引川乌散风温经止痛之力达四肢百骸。


合诸药之力无疑是治疗各类痹症关节疼痛之绝妙组合,而无须远寒远热之避。至于土、忍两味与制川乌用量之孰轻熟重,则须为医者视病情之寒热偏胜而斟酌。然制川乌用量加重,则甘草之份量亦相应增加,以相制约。川乌用量较重,则其煎煮法可参照本章第一节《附子的临床应用》篇,斯不复赘。


临床医案


徐某,女,45岁。


1976年8月11日初诊。


诉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已逾年。经西药治疗症状可缓解,然停药即复,转求中医。


症见指关节略变形,膝、踝关节游走性疼痛,面目虚浮,纳可,寐差,脉细缓。先生以止痛解毒、祛风胜湿合养心安神为方:土茯苓30克,忍冬藤24克,制川乌、生甘草、独活,秦艽、防风、防己各9克,淮小麦24克,大枣3枚。


14剂后,关节疼痛大安,面浮减,寐亦转佳。前后服药2月余,诸症霍然。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苏生 > 用药特色 六、临床常用药组
陈学忠老师运用乌头饮治疗痹症医案一则
家传特效秘方,专治奇难病症,百治百效,一般用药1~2个疗程即可痊愈
1 治肩周炎的经验方转载
治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方有哪些
艾灸垫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