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田学友:八百多年的楚国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田学友,天门市九真镇子文村人,喜欢写作,在报刊杂志发表部分作品。

八百多年的楚国

解读楚国辉煌灿烂的文明,以其盛衰荣枯的历程,揭示历史背后值得深思的规律,以史为鉴。  

楚国(公元前1115年---前223年),楚人的先祖出自黄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

楚人先祖虽居南蛮,但跟周王室交流十分密切,鬻熊、熊丽、熊狂三代侍奉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尊为资政问谋的国师。公元前1042年,周成王封熊绎于丹阳(湖北秭归,有宜昌说,有枝江说,有襄阳保康说,也有河南淅川之说),国号楚,赐芈姓,熊氏,爵位子爵,旗帜黄色,领地50里。

《左传》中对楚人早期历史记载:“熊绎僻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筚路,是荆柴做的大车,蓝缕,是破衣服。当年楚国先民就是穿着破衣,拉着柴车,开垦山坡林地,创建了楚国。

在楚国八百多年的历史中产生了47位君王和42位令尹,其中不乏出类拔萃的君王和令尹。他们为楚国开疆拓土,争霸诸侯,安邦治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楚国先祖鬻熊(周天子文王国师)

楚武王熊通

熊通(?---前690年)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人,在位51年,原本是楚国第19代国君蚡昌(熊眴)的弟弟,熊眴死后,熊通杀了他的儿子,从而当上了国君,他即位后敢为天下先。

楚武王扫平吞并了楚国周边10多个诸侯国,他在吞并权国后,将权国设置为县,并任命斗缗为县尹,为他管理权国,县不属封地,且县尹由国王直接任命,不得世袭,这是天下首创。

熊通迫使随国代为要周天子赐王,周天子拒绝后,熊通大怒,随即通过沈鹿会盟自称为王。与会小国迫于楚国的强大不敢不承认。因此此举是各诸侯国最先对外称王的第一人。

熊通在社会管理上也有创新,以法治取代道治,他制订了一些法律,用来规范国民日常行为。他还不拘一格选用人才,哪怕是他征服的敌国俘虏,他也敢于任用。

楚成王熊恽

熊恽(公元前680年---前626年),出生地,今湖北荆州,楚武王之孙,在位46年。公元前672年,楚国第22代国君熊艰不仅荒废朝政,整天寻欢作乐,还想杀害弟弟熊恽,熊恽于是逃到随国(今湖北随州西北),熊恽在得到随国人的支持后,便联合随国人袭击,杀死熊艰,当上国君,是为楚成王。

公元前671年,楚成王刚一登位,派人向周天子朝贡,周天子周惠王一时高兴给他祭肉,还吩咐“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意思是要楚国镇守南方,弹压蛮夷诸侯,不要入侵中原。机敏的楚成王如获至宝,于是借周惠王之命,在令尹子文的辅佐下镇压夷越,大力开拓江南,先后灭贰国,谷国,绞国,弦国,黄国,英国,蒋国,道国,柏国,房国,轸国,夔国等诸侯国,还欺压蔡国,随国,徐国,江国等诸侯国,使楚在长江流域成为无以抗衡的霸主,并向北方中原挺进。楚成王攻占城池,不是斩尽杀绝,而是要求这些地方服从管理,原来的贵族继续做贵族,楚国中央委派人来监督,管理。

另外,楚成王还先后灭了10多个小诸侯国,成为了方圆近二千里的南方大国,兵车千乘,带甲百万,为楚国北上争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前659年开始,楚成王连续三年派兵伐郑,郑要投降了,齐桓公号召八个国家进逼楚国,楚国也做好了军事准备,但双方都没有必胜的把握,共同订下了“召陵之盟”,楚国没费一兵一卒,向天下展示了自已的实力,倒是齐桓公白忙活了一阵。

然后,楚成王又经过了泓水之战大败宋军,此后中原没有人能阻挡楚国的攻势。公元前633年,宋,鲁,陈,蔡,卫,许,郑等国与楚国会盟,楚成王成为盟主。后来即使经过城濮之战败给了晋国,但并未损耗楚国实力,其中军全身而退,楚国仍不断向中原扩张势力吞并小国,中原各国都非常恐惧楚国。

楚国名相令尹子文

楚成王初立时,不满九岁,在亲政前令尹子元(楚文王之弟)独揽大权,竟然对楚成王的生母楚文王之息夫人(古代才貌双全的第一美女)产生非分之想,甚至擅自住进王宫。子元的嚣张气焰令楚成王君臣无比愤慨,息夫人指令子文诛杀子元,于是公元前664年,子元在上朝途中,被申公斗班(子文之子)设计袭击,随后楚成王命子文为令尹。

子文(公元前708年---前626年),湖北天门人,政治家,军事家,在位28年。子文是楚国第4代国君熊绎的后代,也是楚国首任令尹斗伯比之子,子文是楚国第五任令尹,是楚国42位令尹中记载任期最长的令尹。

子文又名“斗谷於菟”,子文之父斗伯比年经时与舅父郧国国君之女有了私情,为给女儿遮丑,郧夫人把孩子丢于湖北天门境内,郧君一次打猎见一虎给婴儿喂奶,大惊而归,把奇闻告知夫人,夫人将女儿私情告知,郧君带人抱回外孙,取名“斗谷於菟”,字“子文”。楚人称虎“於菟”(音乌突)”,称喂奶“谷”,意为老虎喂奶长大。“文”意虎之斑纹之义。

《说文》载:“令,发号也;尹,治也;令尹,握事者也。”《楚国历史大事记》载:“楚官多以“尹”为官名,如县尹,令尹,执一国之柄,为百官之长。”相当后世的首相。

斗子文为楚成王的令尹后,大力整顿楚国内政,同时见子元为令尹时,国库空虚,入不敷出,财政极为困难,他主动献出整个家族的全部财产,以解国家燃眉之急,产生了”毁家纾难”的成语。

子文文韬武略。公元前654年,齐桓公率领六国大军讨伐楚国的盟国郑国,包围了新密(今河南省新密市东南),郑国向楚国求救,楚成王召集群臣商量对策,子文提出攻许救郑的策略,他说:“许国跟齐国最紧,我们用少量兵力伐许,齐国就会以大兵救许。”楚成王马上派兵伐许,齐桓公果然转兵救许,齐军疲于奔命,无功而返。子文“攻许救郑”的策略比孙膑“围魏救赵”早301年。

子文勤政廉洁,经常不等天亮就到朝堂办公,直到傍晚才饿着肚子回家;成王每次给他增加薪俸,他总是辞职不受,直到成王收回成命,才返回任职;他大义灭亲,堂弟犯法被拘后放,子文命人重捕判刑,堂嫂跪地求情也无用;子文为令尹28年,但没有一点积蓄。

令尹子文是楚国八百多年历史中功勋最高,任期最长的贤臣名相,德高望重。他的高风亮节和治国方略不仅得到历代君王的尊重和人民的爱戴,也使得当时各诸侯列国仰慕。公元前605年,子文侄子令尹斗越椒谋反,楚庄杀斗越椒,灭若敖氏,但念及令尹子文之功,赦免子文之孙斗克黄,并官复原职。公元前528年,令尹子旗(斗成然)与养氏结党,贪得无厌,楚平王杀子旗,灭养氏之族,却让子旗之子斗辛居郧,不绝子文之后,以无忘子文旧勋。

《左传》《春秋》《国语》《史记·楚世家》等史籍中均详细记载有令尹子文的事迹,《湖北通志·人物列传》载有子文的小传,《论语·公冶长》中有孔子对子文的赞赏,历代《天门县志》都有对子文的记载。子文去逝一千七百多年后,公元1093年,宋哲宗元佑八年封子文为“景德侯”,赐以“宗应庙”。在天门县九真子文建立子文庙,后庙毁。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知县姜绾重建,后庙宇毁于日寇侵华战火。

            楚国开国国君熊绎

楚庄王熊侣

熊侣(?---前591年)出生地湖北江陵楚成王之孙,在位23年,雄才大略,是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611年,楚庄王灭庸国,前601年陈兵周郊问鼎。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向中原第一大国发起挑战,兵锋所指,首当其冲的是长期在晋、楚之间摇摆不定的郑国。晋国再次派军救郑,双方在邲地(今河南郑州北)相逢决战。此役,杀得晋军尸积成山,血流成河,兵败如山倒,残余晋军将士纷纷争上渡船逃向黄河北岸,自相残杀。已在船上的将士挥剑砍杀想要上船的晋兵,被砍而掉落在船舱的手指头在船舱中乱滚,鲜血淋漓,惨不忍睹,楚军大获全胜。楚军打败中原第一强国,俨然成为当春秋列国的头号强国。

接着楚庄王打着为周天子“尊王攘夷”的旗号,相继打败了萧国,宋国。楚国从此拥有了春秋五霸之一的历史地位。此后鲁,郑,陈,宋等中原国家先后归附楚国。

楚庄王先后灭36个诸侯国(也有26个说),开地三千里,公元前591年病逝,归葬于湖北荆州纪南城郊。

楚庄王善于任用贤能,从善如流。如令尹孙叔敖就是从期思坡工地上简选出来的能臣。

令尹孙叔敖

孙叔敖(约公元前630年---前593年),河南淮滨县人,芈姓,名敖,字孙敖,政治家,军事家。在位9年。

公元前601年,孙叔敖出任令尹,楚晋邲之战,他辅助楚庄王机智灵活指挥了这场战斗,刚一出动战车,他即鼓动楚军勇猛冲击,一鼓作气,迅速逼近晋军,使其措手不及,仓惶溃散,逃归黄河以北,大败晋军。

孙叔敖辅佐庄王施教 导民,宽刑缓政,发展经济,政绩赫然。他主持兴修水利,倾尽家资,历时三载,终于修筑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水利工程芍陂(今名安丰塘),造福淮河黎民。孙叔敖还治理了湖北的沮水和云梦泽,促进了楚国的农业发展,还在今湖北江陵一带兴修水利,等等。在安丰塘北堤建有孙公祠,在湖北的沙市公园建孙叔敖衣冠冢,在期思集立碑并建有楚相孙公庙。1957年,毛主席在视察准河时多次称赞孙叔敖是个了不起的水利专家。

孙叔敖虽贵 为令尹,功勋盖世,但一生清廉简朴,节衣缩食,理国安民。多次坚辞楚王赏赐,家无积蓄,儿子穷得粗布破衣,以打柴度日。孙叔敖因积劳成疾,病逝他乡,年仅38岁,临终时连棺椁也没有。孙叔敖的高尚品格,备受后人赞誉。《史记》称他“三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使楚国一跃成为春秋诸侯中的强国。孙叔敖去逝后,归葬江陵白土里,清朝(1757年)立有“楚令尹孙叔敖墓”碑。

楚威王熊商

熊商(?---前329年),出生地今湖北江陵,在位11年,秦宣太后羋月(羋八子)之父。楚威王的一生以恢复楚庄王时代的霸业为志业,力图使楚国冠绝诸国之首。

公元前333年,越王无疆按齐使之谋,释齐而伐楚,楚威王任命景翠担任楚军统帅,歼灭越军,杀死越王无疆,尽取越国所占领以前吴国的地盘至浙江。从此,越国面临分崩离析的局面,成为楚国的附庸国,最后在他儿子楚怀王当政时彻底灭亡越国。

同年楚威王因齐国欺骗楚国,于是亲率大军伐齐,战于泗水之上,在徐州大败齐军。楚威王还把兵锋指向巴国 最后一道盐泉,很快攻占今重庆巫溪县巫山,奉节县一带,并设立巫郡。至此巴国三大盐泉已尽失于楚,一时间七雄中的其他诸侯国不敢和楚国交锋。当时七雄中,最强的是楚国,而不是秦国。

《史记》载“地方五千余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荆地多产黄金,楚以黄金铸成金币,通行全楚以至境外。

楚威王的一生,尽献于楚国的江山社稷,他为楚国开疆辟土,励精图治,显赫一时,称霸中原,威震天下,所以谥号为“威”。

春秋时有170多个诸侯国,楚国在春秋294年之间先后灭掉了近百个诸侯国。楚文王时代就灭掉了39个诸侯国。他灭国六亲不认,连自已的亲舅舅也下得手,不可思议。

公元前688年,楚文王要灭申国(自已的老师之国),楚国与申国(今河南南阳)之间隔着邓国,楚灭申国要经过邓国,亲舅舅邓祁侯一大早就侯在郊外,迎进都城,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楚文王赶往申国,亲舅邓祁侯送行了30里,楚文王灭掉申国凯旋,邓祁侯率领群臣盛情迎接,可楚文王乘邓国毫无防备,一举灭掉了邓国。

公元前260年--前258年楚第42代君王考烈王相继灭掉费,邾,邳,郯等国。公元前256年,楚考烈王灭掉鲁国。

至此,楚国疆土东至大海,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南起南岭,北至河南,山东陕西。拥今川,鄂,湘,赣,皖,苏,浙,豫,陕,鲁,和贵州,云南及两广,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以史为鉴知兴衰,以人为镜明得失。楚武王、楚成王、楚庄王、楚威王四位明君,子文,孙叔敖两位贤相,准确地把握住了历史的机遇,以艰苦卓绝的进取精神和“毁家纾难”,勤政廉洁的高风亮节,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使楚国成为春秋战国时代最有影响力的强大国家。为楚国历史和楚文化的发展创造了雄厚的物质文化基础,写下了辉煌的历史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孝感槐荫论坛
令尹子文赋
楚国令尹专业户中的奇葩:斗谷于菟
京山杰出乡贤①——斗穀於菟
楚国八百年兴衰 系列(一)助周灭商 封土建国
楚国历代君王世袭目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