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丝路货币珍品——高昌吉利
本文选自戎畋松先生新著《读史谭泉文存—中国历代古货币精品辑要》

近日,嘉德拍卖一枚高昌吉利钱以46万元成交,创造了丝路古钱的一个纪录,在泉界引起不小轰动。

高昌吉利  直径27.4毫米  厚4.1毫米  重15.1克,张光华先生旧藏,此品曾著录于《陇泉集粹》一书。

  “高昌吉利”钱为丝路货币名誉品,形制古朴,厚重敦实,隋末唐初高昌国麴氏政权所铸。历史上的高昌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一带,是古丝绸之路上的要冲重镇。西汉初,古车师部族在此设置王庭,以其“地势高敞,人庶昌盛,因名高昌”。(《北史·西域传》)后来,古车师王庭为汉武帝拓疆时所灭;汉元帝初元元年(前48年),朝廷在此设置戊己校尉,掌管屯田事务,隶西域都护辖制,秩比二千石。汉、魏、晋时称此为“高昌壁”,是屯兵驻扎防地及抵御匈奴之所在。东晋成帝时在此设郡,南北朝时,北凉沮渠无讳逐高昌太守,据有其地;后柔然族灭沮渠氏,立汉人阚伯周为高昌王,遂以高昌为国号;再后几易君主,改立甘肃榆中人麴嘉为王。麴氏高昌立国时间最长,传九世,历十主,达一百四十年之久。其最兴盛时疆域东连敦煌,西近龟兹,南接罗布泊,北邻天山北麓。
高昌境内多为汉魏以来屯成西域的汉人后裔和从甘肃等地迁来的移民,以务农、养蚕、植棉、畜牧为主。由于受中原汉文化之影响,通用文字以汉文为主,兼用“胡书”;儒家经典以及史书和其他文集在此有所流传,官制、刑法、民风、习俗等与中原相差无儿;“均田制”也在这里推行,政治、经济、文化上始终和中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唐初,高昌尚与唐保持着友好关系,玄奘西行取经路过高昌时,得到过高昌王的礼优和护送。高昌王麴文泰也曾到长安朝拜过唐太宗,并受到极高的礼遇款待和厚赐封赠。

据史料记载,唐初,北方东突厥势力大盛,经常南下侵扰,对唐边关造成威胁。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冬,以兵部尚书李靖为统帅,率李世勣、柴绍、薛万彻等大将,统兵十余万,分四路大军前去讨伐东突厥。由于高昌与西突厥王庭邻近,受其控制和指使,曾一度封锁西域诸国通往唐王朝的道路。唐太宗在灭掉东突厥之后,决定先出兵平定屡侵犯境的吐谷浑,打开河西走廊,畅通丝绸之路。贞观九年(635年)春,李靖率侯君集等军向西挺进,入鄯州(今青海乐都),于库山击溃吐谷浑主力,并分兵南北两路乘胜追击。南路在侯君集率领下,历尽艰辛,于乌海(今青海苦海)打败敌军;北路李靖大军已进至且末(今新疆且末南),对敌形成合围,吐谷浑王伏允计穷自尽,南北大军会师于星宿川柏海(今青海扎陵、鄂陵湖畔)。之后,唐军又于贞观十三年(639年)冬,进兵攻打高昌,并于次年破其都城,以其地为西州,首置安西都护府。


是品原为西安金泉钱币博物馆馆藏的“高昌吉利”钱,在2010年中国嘉德秋拍“金泉古韵”专场中,编号为7475号,成交价人民币2.24万元。

此品“高昌吉利”钱,直径26.5毫米,重12.8克。其形制大样厚重,周圆不太规整,背穿肥郭,铸工较为精好,铜质细腻红润;其钱文隶书旋读,颇具朴拙之古风。是钱早年出于新疆地区,先是为上海泉家施氏珍藏,后经陈林林与余之手入藏原西安金泉钱币博物馆。余早年为此钱所写介绍文章,曾被《收藏》杂志2007年第12期“珍泉集萃”栏目节选刊发,后又经多家自网络媒体转发,引起业内人士对此钱的关注和重视,成为泉家努力追寻的目标品种。

经查阅相关资料得知,“高昌吉利”钱,最早见于著录的是清乾、嘉年间张敬庵《泉宝录》一书。其后,清人张宗懿《钱志新编》载:“《泉宝录》曰:高昌钱光幕,钱极厚重,乃高昌国所铸,未知出于何代。”此外,经过科学考古发掘、有着准确出土报道的“高昌吉利”钱,是在1970年10月出土于西安何家村窖藏文物中,与其相伴所出的钱币,除了大量的“开元通宝”金银钱外,尚有不少唐以前的历代古钱和外国钱。目前,这枚何家村窖藏出土的“高昌吉利”钱,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作为馆藏标准器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对于高昌钱的铸造时代和性质的界定,历来学术上有着多种说法,概括而言,有北魏铸、隋铸、唐铸、五代十国铸、元铸五说,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目前,大多数泉家认为“高昌吉利”钱是隋末唐初所铸的非流通币,殆为麴氏高昌国所铸的国号吉语钱,而对其他说法则多不认同。对此,亦有学者经过考证后得出结论,认为“吉利”二字非吉语,应为突厥语“王”的汉语音译,其钱文合意即为“高昌王”。

隋铸说者认为,根据史料记述,高昌王麴伯雅在位时,大力推行汉化政策,与隋朝关系十分密切。隋炀帝于大业五年(609年)出征吐谷浑时,麴伯雅曾随之到内陆住了三年,因从隋炀帝征讨高句丽,官拜左光禄大夫、车师太守、封升国公,娶隋宗室女华容公主,受册封后为庆祝两国修好而特铸此国号吉语钱以示纪念。据《新唐书·西域传》载:“其王麴伯雅,隋时尝妻以戚,属宇文氏之女,号华容公主。武德初,伯雅死,子文泰立,遣使来告,高祖命使者临吊。”

唐铸说者则认为,贞观四年(630年)冬,麴文泰携妻赴长安朝觐唐太宗时,太宗赐其妻李姓,预属宗亲,又封为“常乐公主”。为此,麴文泰始铸“高昌吉利”钱来表示庆贺。后来,高昌王朝归顺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与唐交恶,阻绝西域丝路商道。贞观十四年(640年),唐遣大将侯君集统军临碛口,麴文泰闻之惊惧而死;旋而唐军已至,其子麴智盛出降,高昌亡。故其铸钱下限应不超过此时。

另外,又有学者认为,麴文泰所铸“高昌吉利”钱,似乎与唐玄奘西行求佛法有关。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述,高僧玄奘西行取经时,在麴文泰的邀请之下,来到高昌国后留住讲经,临走时麴文泰派人护送其西行,并写信给西突厥的统叶护可汗,请他照会沿途给予玄奘法师提供便利并护送过境。又因统叶护可汗与麴文泰是亲戚关系,可汗曾授予麴文泰“颉利发”的称号,即突厥语“王”的意思,故有可能是麴文泰在得此称号后,将其简略为汉文“吉利”,开铸了“高昌吉利”钱。

总之,“高昌吉利”钱是研究内陆与西域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在丝路货币中占有重要位置。由于该钱存世较为稀少,目前发现不超过百枚,故历来倍受泉家重视,成为古泉珍稀品之一。

本文选自戎畋松先生新著《读史谭泉文存—中国历代古货币精品辑要》
c.cn/mmbiz_jpg/1Qvv0A1QUYiauerROsP4Sib5hwYdwvIzvXdmcLmy2Kzr13Qq7NxrmIIdMSwf1zuwrdMyELkB0kzt8g6p3rzB4ldg/0?wx_fmt=jpeg' data-miniprogram-servicetype='' href=''>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永生说钱”之27:麴文泰为何要铸“高昌吉利”钱?
不愿臣服唐王朝与西突厥结盟高昌吉利钱为什么用汉字
古钱│高昌吉利铸造时间众说纷纭 神秘莫测存世少
高昌吉利
珍贵的“高昌吉利”钱
高昌吉利---稀世银泉第二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