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胆囊炎的症状及治疗 治疗胆囊炎偏方

  胆囊炎指胆囊发生炎症。一般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两种,但很多胆囊炎患者对胆囊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都不是很了解,下面医通无忧网为大家介绍胆囊炎的状及治疗方。

  一、胆囊炎的症状是什么样的?

  胆囊炎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不同胆囊炎的临床症状不尽相同,因此胆囊炎的临床症状一般分别介绍:

  1、急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不少患者在进油腻晚餐后半夜发病,因高脂饮食能使胆囊加强收缩,而平卧又易于小胆石滑入并嵌顿胆囊管。主要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背放射;常伴发热、恶心呕吐,但寒战少见,黄疸轻。腹部检查发现右上腹饱满,胆囊区腹肌紧张、明显压痛、反跳痛。

  2、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症状、体征不典型。多数表现为胆源性消化不良,厌油腻食物、上腹部闷胀、嗳气、胃部灼热等,与溃疡病或慢性阑尾炎近似;有时因结石梗阻胆囊管,可呈急性发作,但当结石移动、梗阻解除,即迅速好转。体查,胆囊区可有轻度压痛或叩击痛;若胆囊积水,常能扪及圆形、光滑的囊性肿块。

  胆囊炎的早期症状,病人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呕出胆汁。发病常在患者进食油腻食物后,主要表现为右上腹剧烈绞痛、阵发性加重,疼痛常常放射至右肩或右背,尔后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慢性胆囊炎病人多有胆绞痛史。慢性胆囊炎的症状除有轻重不一的腹胀、上腹或右上腹不适,持续性右上腹钝痛或右肩胛区疼痛外,还会出现胃部灼热、恶心、喛气、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推荐阅读:胆囊炎的早期症状及饮食调理

  胆囊炎患者腹部检查可见右上腹轻度膨隆,腹式呼吸受限,右肋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胆囊增大时,右上腹可扪及囊性包块。此类症状虽不严重,却顽固难愈,与急性胆囊炎一样,在进油煎或脂肪类食物后可加剧,喛气后可稍减轻。临床上具有慢性反复急性发作的特点。

  二、胆囊炎是怎么引起的呢?

  急性胆囊炎

  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内,使胆囊胀大,里面浓缩的胆汁排不出去,这种浓胆汁对胆囊壁产生强烈的化学刺激,在这基础上较易并发细菌感染。

  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占60%~70%)、克雷伯菌、厌氧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多由肠道经胆总管逆行进入胆囊,少数经门静脉系统至肝、再随胆汁流入胆囊。

  由于细菌的侵袭,胆囊壁水肿、发炎,又可引起胆囊壁的血液供应障碍,从而进一步使胆囊壁的炎症急剧恶化,引发急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

  约70%左右的胆囊炎患者会伴有结石。其中一部分患者为急性胆囊炎迁延而成,但多数既往并无急性发作史。胆囊炎患者由于胆石刺激,加上在长期慢性炎症的基础上,有过反复多次的急性发作,可使胆囊萎缩或囊壁纤维组织增生肥厚,终致囊腔缩小、功能丧失。

  胆囊炎是怎么引起的呢?以上是为大家介绍引起胆囊炎的原因,另外胆囊炎患者还需注意日常饮食:食物以清淡为宜,少食油炸、烧烤食物,多走动,多运动,并且要做到心胸宽阔,心情舒畅。如果能按照以上要求去做,并进行适当的饮食治疗,对胆囊炎能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

  三、胆囊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法

  ⒈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给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忌油腻食物,严重者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充营养、水及电解质。

  ⒉ 解痉、镇痛药物治疗:阿托品0.5mg或654-25mg肌注;硝酸甘油0.3-0.6mg,舌下含化;维生素K38-16mg,肌注;度冷丁或等美散痛等镇痛,不宜用吗啡。

  ⒊ 抗菌治疗:氨苄青霉素、环丙沙星、甲硝唑;还可选用氨基糖甙类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最好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

  消炎利胆片⒋ 利胆:舒胆通、消炎利胆片或清肝利胆口服液口服,发作缓解后方可应用。

  ⒌ 外科治疗:发生坏死、化脓、穿孔、嵌顿结石者,应及时外科手术治疗,行保胆手术或胆囊切除。推荐阅读:治疗胆囊炎验方

  (二)、急性胆囊炎的中医外治法

  1、解痉止痛膏1贴,敷中脘穴处,1小时后疼痛消失,治疗胆绞痛。 2、取天枢、气海、中极、关元等穴位拔罐治疗。主治上腹部疼痛。呕吐者,可先在鸠尾、巨阙行针刺拔罐治疗,也可配用中药贴敷穴位。中药为:白术10g,川朴10g,木香10g,乌药10g,郁金10g,白芍10g,玄胡10g,研末调膏敷用。

  3、取白蔻适量,打烂,敷于手腕上,待起泡时刺破,除去黄水,具有退黄之功效。

  4、取鲜毛茛适量,捣烂,团成丸如黄豆大缚臂上,夜即起泡,用针刺破,放出黄水。

  (三)、慢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法

  ⒈ 手术治疗:慢性胆囊炎伴有胆石者,微创保胆手术是首选,极少数患者胆囊已经萎缩和癌变,应切除胆囊。

  ⒉ 综合治疗:低脂饮食,口服利胆药,如硫酸镁、消炎利胆片、清肝利胆口服液、保胆健素等;应用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消石素等溶石;有寄生虫感染者应当驱虫治疗。

  3.中医疗法:中医认为,慢性胆囊炎多为肝胆郁热、疏泄失常所致。当以清利肝胆、疏肝行气、调理气机为治。中医辨证食治,一般分为以下几型:

  饮食停滞型 :主要表现为胁肋疼痛、胃脘胀满,或恶心欲呕、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当以理气消食、和胃导滞为治,可选用下列饮食治疗方。

  1.山楂山药饼:山楂、山药、白糖各适量。将山楂去核,同山药共蒸熟,冷后加白糖搅匀,压为薄饼服食,1日1剂。

  山楂2,干姜胡椒砂仁肚:干姜、胡椒、砂仁各6克,肉桂、陈皮各3克,猪肚1个,调料适量。将猪肚洗净,诸药布包,加水同煮至猪肚烂熟后,去渣取汁饮服,猪肚取出切片,调味服食,2日1剂。

  肝气犯胃型 :主要表现为胁肋疼痛,胃脘胀满,攻撑作痛,暧气频繁,大便不畅,每因情志因素而疼痛发作,舌苔薄白,脉弦。当以疏肝理气为治,可选用下列饮食治疗方。

  1.陈皮槟榔:陈皮20克,槟榔200克,丁香、豆蔻、砂仁各10克。将诸药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转文火慢煮;煮至药液干后,停火候冷。待药液冷后,将槟榔取出,用刀剁为黄豆大小的碎块备用。每次饭后含服少许。

  2.丹参田鸡汤:丹参30克,大枣10克,田鸡250克。将丹参布包,大枣去核,田鸡去皮洗净。加水同炖至田鸡熟后,去药包,加入食盐、味精等调服,每日1剂。

  肝胃郁热型:主要表现胁肋疼痛、胃脘胀满灼痛,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或数。当以疏肝泄热,行气止痛为治,可选用下列饮食治疗方。

  1.牛蒡炒肉丝:牛蒡子10克,猪瘦肉150克,胡萝卜丝100克,调味品适量。将牛蒡子水煎取汁备用。猪肉洗净切丝,用牛蒡子煎液加淀粉等调味。锅中放素油烧热后,下肉丝爆炒,而后下胡萝h及调味品等,炒熟即成,每日1剂。

  2.金币竹叶粥:金币草30克,竹叶10克,大米50克,白糖适量。将金币草、竹叶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两沸即成。每日1剂。

  瘀血停滞型:主要表现为胁肋疼痛、痛有定处而拒按、胃脘胀满疼痛、舌质紫暗、脉涩。当以活血化淤,理气止痛为治,可选用下列饮食治疗方。

  1.山楂三七粥:山楂10克,三七3克,大米50克,蜂蜜适量。将三七研为细末,先取山楂、大米煮粥,待沸时调入三七、蜂蜜,煮至粥熟服食,每日1剂,早餐服食。

  2.无花果木耳红枣煲瘦肉:猪瘦肉250克,无花果60克,红枣5枚,黑木耳15克,调料适量。将猪肉洗净、切片;大枣去核;黑木耳发开洗净,与无花果等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后,调入葱、姜、椒、盐等。待熟后,味精调服,每日1剂。

  3.桃仁墨鱼:桃仁6克,当归10克,墨鱼1条,调味品适量。将墨鱼去头、骨,洗净,切丝,桃仁、当归布包,加水同煮沸后去浮沫。文火煮至墨鱼熟透,去药包,调味服食。

  偏方一则:

  〖辨证〗肝胆气滞,湿热蕴结。

  〖治法〗疏肝利胆,理气除湿。

  〖方名〗疏肝利胆汤。

  〖组成〗柴胡12克,白芍20克,枳壳10克,木香10克,元胡12克,川楝子15克,茵陈30克,大黄6克(后下),金钱草30克,麦芽3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剂,日服2次。

  四、胆囊炎的饮食禁忌

  1. 对于急性的胆囊炎患者,一定要严格的要求自己忌食油炸、煎的食物,忌食蛋类、肉汤及饮酒;禁止胆固醇和高脂肪的食物进入,因为这些食物会使胆汁过分的粘稠,激起胆囊的收缩,引起消化不良,腹泻

  2. 禁止烟酒,在逢年过节亲朋好友相聚,一定要严格自己滴酒不沾,还有一些带有刺激性气味的饮料,例如可乐,咖啡等等。

  3. 禁止辛辣的食物及味道气味浓度高的调料,浓烈的调味品均可促进胆囊收缩,使胆道括约肌不能及时松弛,造成胆汁流出,从而使胆囊炎急性发作,所以胆囊炎患者均应避免。

  4. 忌食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 例如韭菜、芹菜、扁豆、黄瓜、胡萝卜、卷心菜、洋葱、花生,土豆等,胆囊炎患者应当避免食物这类食物。

  五、治疗胆囊炎偏方有哪些?

  1、蒲公英治胆结石

  鲜蒲公英40克,洗净切碎,水煎后去渣,与粳米50-100克煮粥,熟后加冰糖适量。每日早晚各1次,连食3-5天。

  2、苦瓜治结石

  取生苦瓜1条,不用去皮,将苦瓜捣烂如泥。加清水两碗,放入锅里熬煮,熬至1碗水即可,每隔2天服1次,1个月为1疗程,对各类结石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3、金钱草粥治胆结石

  新鲜金钱草60克,粳米50克,冰糖15克。金钱草洗净,水煎取汁,粳米淘洗干净,倒入药汁,加水适量,煨煮成粥,入冰糖搅拌溶化,随意服食。作用:清热祛湿,利胆退黄;适用于湿热蕴积于肝胆,胆道结石,肋下常痛,厌食油腻。推荐阅读:民间偏方治疗慢性胆囊炎

  4、白茅根炖肉治胆结石

  鲜白茅根50克,猪精肉500克。白茅根、猪肉洗净,肉切片,白茅根切成小段,一同入砂锅中,加葱、姜、清水适量,先用大火烧沸,再用小火使肉熟烂,除去葱、姜、白茅根,加入精盐、味精,吃肉喝汤。作用:清热利湿;适用于肝胆湿热,胆道结石。

  5、玉米须茵陈饮

  玉米须、茵陈各30g。水煎代茶饮。

  6、鸡胆汁黄瓜饮

  ①、配方:黄瓜100g,洗净煎水100mI,新鲜鸡胆1个,取汁冲服。

  ②、功效:黄瓜味苦性寒,能消炎菌;鸡胆汁苦寒有清热利胆、杀菌消炎之功效。此方对胆囊炎、胆石症有很好疗效。

  宜忌:此方大寒,对素有虚寒证患者不宜。

  7、冬瓜皮汤

  冬瓜皮60~90g。加水煎煮至烂熟成汤。日分2~3次服。

  8、黄瓜饮

  黄瓜100g,鸡蛋清适量。先用水煮黄瓜,临熟时去留汁,再入鸡蛋清服之。

  9、鲤鱼赤小豆陈皮粥

  鲤鱼一条,赤小豆120g,陈皮6g。将鱼去及内脏后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入豆、陈皮同煮,至烂熟成粥,去鱼骨。不拘时食之。

  10、金钱败酱茵陈茶

  ①、配方:金钱草、败酱草、茵陈各30g,煎汁1000mI,加白糖适量温服代茶。

  ②、功效:金钱草甘咸微寒,入肝、胆、肾、膀胱经,功能利胆排石,清热解毒;败酱草辛苦微寒,能清热解毒化消炎,配茵陈消炎利胆。此茶有排石利胆消炎作用,经临床多次验证,效果良好。

  ③、宜忌:须多服方见疗效,慢性胆囊炎患者,可经常用之。

  11、消炎利胆茶

  ①、配方:玉米须、蒲公英、茵陈各30g,加水 100mI,煎去渣,加白糖适量,温服。 每日3次,每次250mI。

  ②、功效:玉米须甘平,能利尿利胆,清热消炎;蒲公英甘苦性平,能健胃利胆,抗菌消炎;菌陈甘苦微寒,有张胆管利胆清热及进肝细胞再生作用。此茶对胆囊炎、胆结石发热疼痛期,有显著;疗效。但必须大量饮用。

  宜忌:此方对急性黄型肝炎亦宜。

  12、消石散

  ①、配方:金粉20g,白矾粉15g,火粉30g,滑石粉60g,甘草粉10g,研细,混合,每服10g,大麦粥汁送下,每日3次。

  ②、功效:金味辛苦性寒,入肝、胆、心、肺经,幸开苦降,芳香透达,能行气去,清心解,用治胆结石取其利胆之功;白矾酸寒入胆,能清胆经之热,有消化之功,对阻塞性黄有效;滑石甘寒,能利水清热消炎;石幸苦咸,大温,入三焦、胃与大肠,能破坚积,荡宿,逐通,虽其性大温,但能治疗火之疾,即〈内经〉“火以发之”的用意,故与大队寒药为伍,可减其大温;甘草、麦粥以调和其药性,所以绝对安全。

  宜忌:此对方因胆囊炎、胆石症而发热者甚有效。

  医通无忧网提示:偏方只能为胆结石的治疗带来辅助治疗的作用,不能完全根治,所以治疗胆结石还是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本文为 医通无忧网 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疗胆结石的中成药
慢性胆囊炎
大柴胡汤治疗胆囊炎、胆结石
如果胆不好的话要怎么保养食疗方52
胆囊炎
胆囊炎与胆石症效验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