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师讲:唯识中的现量、比量、非量
userphoto

2023.03.06 北京

关注

文字摘录难免错误,请以录音为准!

录音:

文字摘录:

那么我们晓得我们的人,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以及第八识。第八识就是心的最后,心起作用的最后那一部分。第八识所以呢叫阿赖耶识,它含藏了一切种子,它含藏过去,过去是不晓得若干万亿劫数的过去,甚至于若干万亿的未来,乃至于现在。过去、现在、未来,无尽的,无穷尽的时间,这个功能。也包括了、含藏了,所以阿赖耶识叫含藏识,也包括了无尽的宇宙,所谓十方虚空。拿现在的观念,就是无尽的宇宙,无尽的空间、无尽的时间,整个的功能都属于阿赖耶识的范围。那么,眼睛、耳朵、鼻、舌,鼻子就是鼻子的神经了,包括身,这五根,以及第八识啊『俱缘现量』。

这个我们再提起大家注意一下啊,唯识的三量,这是唯识学的名词,现量、比量、非量。大家既然听过的都知道啊,我们再重复这一道。中文名字所谓叫现量,就是呈现。呈现的、一切摆得很明白的,呈现出来。这个现字当然在中文有时候我们用,也讲“现在”,就是当下,呈现在前面。呈现在前面的确一个事实、一个现象。所以这个里头啊,我们普通唯识的解释呀,严格讨论起来问题也很多,先解释这个名词“现量”。

比量,比量啊,有人,看到有人写哲学的论文,把现量啊,比成西方哲学的直觉的境界,也叫做直观,直观的境界;把比量啊拿西方哲学来说啊,当成是客观的说法。这种同西方哲学的配合的说法对与不对呀是问题。我希望不要勉强把它拉拢起来,哲学是哲学,佛学是佛学,科学是科学,彼此借助做个说明可以,硬说这个就是那一个,不对的,范围不同,这一点作学问的同学们特别要注意。讲宗教的时候可以借用,但是严格讲学术范围啊,不能够含糊的。

那么,比量的道理呀,就是说是由分别心来的,有分别。比如说,这个是什么?粉笔。诶、我们说,看了这个粉笔,意识上知道了,这个粉笔好像小孩子玩的,这个像太空梭一样,或者太空船一样,这个观念是比量,由此了解这个。

所以我们看这个白板啊白颜色,诶,这个是白的,好象啊比那个黄的呀白一点点,不过正式的白啊,可能还要白。我们一进来,到我们脑子里、心里头观念,这许多马上来。所以能够起思维、能够起知觉、能够起感觉,这个东西都属于比量。换句话是相对性的,不究竟的,叫做比量。例如我现在在讲,讲我所介绍《宗镜录》的这些道理,对与不对——比量;诸位听到的,“嗯,这个道理我懂了”,这个道理对与不对,也是比量,这个思想的范围;换一句话,把现有人生一切的知识,一切的思想、知觉作用,在唯识学范围认为都是比量。比量啊非真实,不一定靠得住。这是比量境界。

非量,什么叫非量呢?譬如人的幻想,或者精神病状态的,有许多影子。一个精神病的境界的人啊,经常自己想想迷糊了,硬是前面好像看到什么东西,实际上有没有?没有,那是幻想出来的。所以一切的幻想、不实在的东西,也不属于世间的比量范围的,那个都属于非量的境界。那么唯识学有这么三量的差别。

好了,有一位同学有一天向我提出问题了,他说我觉到老师啊,唯识这个分类不大对、不大好。我说怎么说呢?他说这三量就是一量哦,非量也好比量也好,都是阿赖耶识的功能的现量。我说对,你讲得没有错。诶,他说那么许多唯识书上为什么把三个范围分得那么严重呢?乃至分得呀几乎大家被它困倒。我说因为我们大家研究唯识的,后世研究唯识的,就是说这里所讲一切名言,被名相、名辞、观念束缚住了。其实非量是意识境界,拿现有的立场讲它是非量,也是相对性,它就是比量。

例如我们拿现实来讲,一个神经病人,如果我们假使跑到神经病院去看,神经病院的人,不晓得诸位在座的有几个有经验的啊。进去了很严重哦,一看这些病人,几道铁门啊,一道一道锁起来,比坐牢还厉害。有许多,一个一个人锁在里头,手也铐起来,不然他要打人啊,有许多坐在那里傻笑,各人一个世界。在一个久在神经病的状态中间,他看到我们这一般人进去啊,他在笑,笑什么?他觉得我们这些疯子怎么到这儿来?是哦,在他的立场看来我们的确是疯子哦。那么我们的立场看他呢,是疯子,觉得他是非量境界;同样的他的立场看我们也是非量境界,所以这个非量与不非量它本身就是个比量。

那么再说,一个精神不正常那一个境界里头的,他看到的东西在他那个范围认为非常真实,他的认为对不对,另一个问题,可是他的当时认为非常真实,这个所以他也属于他那个当时的现量。所以三量功能啊,本来就是个量。

量,然后翻译成中文我们注意,所以大家研究这三量的名词啊,只给这些唯识过去的、旧有的解释捆绑住了,大家忘记了下面这个“量”。量就是一个范围,这是在这么一个范围里头说。真正的佛法,阿赖耶识转过来本体的功能是无量。诶,你只要把握住那个原则,你才晓得他所讲的“量”啊,只是属于这么一个范围而已。为了后世人了解心性的本体,在引导的教育的方法上作如此一个范围的说明。好,我们了解了大概这个情形。

所以啊,前五识,眼睛,举眼一看,眼睛的现量,眼睛看见东西呢,刚才波斯匿王讲的,佛跟波斯王,开眼见明,闭眼呢?闭到眼睛看到黑暗,也是眼识的现量,这个都是现量呈现的。我们耳朵听到声音,这是现量。听不见了,什么都听不见,一个聋子听不听得见呢?聋子也听见啊,聋子听见自己里头“唝咚唝咚唝咚”地响啊,不过外面声音是听不见,他里头的“轰隆隆”响啊;或者里头闷得很,他听到一个声音闷闷的,讲不出来那个味道,也听见。乃至完全也不聋,到一个空谷里头去,空气都隔绝了,什么声音都没有,你听见了没有?听见。会听得你很害怕,太静了!太清静了。那个清静也是一种现象。那么,这个是耳识的现量,普通的把唯识的解释。不然,还有。

什么是眼睛的现量呢?当我们眼睛啊,第一眼张开,对到前面这一刹那。一刹那很难说了,这么一弹指一下,有些佛经说二十个刹那;有些佛学说六十刹这一弹指;还有说这一弹指啊九十刹那。究竟是二十刹那、六十刹那、九十刹那,呵,可见当时佛所传下来,印度文化整个时代的不同,观念数字又不同,排列不同,暂时我们把它推开。反正说这一刹那代表非常快速的时间,啊,没有办法用秒来计算。

那么当我们眼睛看到前面境上这一刹之间是现量,第二刹那就不是现量,眼识马上引导啊意识起作用。呵,结果我看的都是人头啊,都是头发。你看,那个白的,那个黑的;那个多一点,那个少一点,意识的比量就来了,现量马上转过去了,眼识的现量。

眼识的现量等于照相机镜头,刚刚开始一照,对好了,就是眼识的现量。但是这个现量的境界啊不会容易保留住,假使眼识的现量同意识的现量两个配合起来,意识不起比量分别,眼识不起第二刹那的动摇的时候啊,那决定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看人不是人、看狗不像狗。那么像什么?什么都不像,就是有个东西对过来就是了,那个是真实,现量境相的一种现量。

但是在唯识学上,这种现量叫什么呢?假设的,它是假相,不是真相。什么是真相的现量呢?整个的宇宙、山河大地一切万有、一草一木、一灰尘、一点雨水、乃至猪牛狗马同我们人等一切等等,所呈现的这个万有的世界就是整个阿赖耶识的现量。整个阿赖耶识的现量就是这么一个世界,但是它是刹那刹那在变化、在生灭。

像这些观念,我们先大概把它了解了啊,因为太麻烦啊,讲唯识太麻烦,但是他已经提到了这一段,他老人家提到,我们不能不替他讲清楚一点。

他说眼耳鼻舌身等这个五根,以及后面那个功能,心体,心的体啊,这个体是我们勉强给它加一个名字啊,不要当真啊,不要当他实在有个体啊,为了我们说话、表达起见。这个心体的功能,叫作第八阿赖耶识,『俱缘现量』,他对的是统统的现量。注意哟!第六意识能够思想分别的不算,前面五个识同最后的第八阿赖耶识,他是『俱缘现量』。缘者,这个缘,就是攀缘、就是抓住了。当我们眼睛一看前面,拿现在话,就吸引住,被前面的境象吸引住;也可以说,站在物质的立场,前面的境象是不是给我们也吸引把它吸引住了,两个互相吸引,所以『俱缘现量』。

『得诸法之自性』当它起现量的作用,这个“诸法”,观念千万注意啊,不要看到个“法”字就想到佛法,那你就搞错了!同样是个“法”字,用的所在书本经典上用的地方不同,解释两样。

这里这个“法”,法,不要认为乡下那个,我们大陆四川人叫端公,这里叫什么?“筛公”,不要以为戴个帽子,筛公摇两个铃子,做法了,千万不要那么想啊。这个“法”,就代表一切事、一切物、一切理,就包含了那么多。万有的事情、现象,万有的东西,包括精神世界的理。这个就……,所以啊前五识跟第八识『俱缘现量』,他在这个时候,了解一切法、一切万物,自己本身的性质。

这个自性千万不要看成明心见性的性,如果这样一念是全体解释错了的,严重得很。我经常发现许多年轻同学们做的佛学论文啊,这种地方观念错得很厉害!只要看到一个性字就同明心见性、性空两个连在一起,只要看到一个相字……就是观念搞不清楚。这个是『得诸法之自性』。

这个时候不连带一切名相,名相、名词。譬如八识啊,眼耳鼻舌身意,这些都是名词。因为言语,言语代表了文字同说话,代表了各种文字,英文、法文、日文都在内,言语同说话。前五识同第八识『俱缘现量,得诸法之自性』,当他一看前面的时候,前面就晓得这是人、这个是画,画也是法,人也是法,『得诸法之自性』。

『不带一切名言』,中间,没有说,眼睛一看,譬如我们拿眼识来举例子,大家坐在这里回头随便后面一看,“哎哟!好多人。”你也不管是张先生、李先生,都没有管。在这个时候,眼识这个现量境界一看,『得诸法之自性,不带一切名言』,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举个例子,我坐在这里,突然回头一看,哦,那么多人,但是不晓得男的女的什么,只晓得“哦!好多哦”,没有起计度分别,这个时候。

『又无二种』,人我、人法都没有。『计度分别』,计度就是什么?计,计算,心里计算,“哎哟!有好多人啊”,这是计;度,大概这些是什么人啊?这是度。计跟度两个字,以中文是不同的性质。计,带数字性的、数目;度,推测、推理的,大概,就是比量的。分别,喏,这是男的、这是女的、这是胖的瘦的、高的矮的,这一些属于分别。他说这一起作用时,当时一起作用,现量境界没有这些作用。

『随念分别』,好,能够知道这是什么这是什么,这是意识的念头。所以我们讲念头,念头就是这个。刚才说开眼见明、闭眼见暗,能见明见暗,那个是阿赖耶识的现量。在《楞严经》上他说这个叫做“见性”,我们说那个是“能见”。至于明心见性,要“能所双亡”,“能”还要忘掉才是,那个另有道理,再说啦,啊。所以他说啊,在这个现量境上,一切能够知道是随念头来的,意识起作用了,『随念分别』。

他说最为重要一句话,当我们一切境界随念分别的时候,譬如我们准八点钟开始,这一分钟上课,到现在已经过了四十多分钟,每一秒每一秒都在生灭,过去了。在中间我所乱讲了、你们诸位乱听的,这些对与不对,大概什么懂与不懂这些分别都过去了,都『随念分别』。

这个分别的中间,它本身有一个现前并不生灭,没有动摇。就是说八点钟开始到现在,那么多废话,都过了,你也听过了,我也说过了,一生一灭,每个声音、每个动作、每个讲话,对与不对,都生灭过去了,跳动过去了。我还是我,坐在这里听得清清楚楚,你讲到明天还是我,很清楚地坐在这里听得清楚。他说,我们在活到的人当中,我要给他加一句啊,是活到的人当中,那么『随念分别』当中啊,“即”,重点在这个字,就是,这个“即”字古文了,拿现在白话文,就是。就是现前、现在在你的面前,面前是个方便话,就是现在在这里这个,就有不生灭的自性功能。你由这个地方就看出来、呈现了,就知道了。

恭录自:南师讲《宗镜录》录音整理(第45集)

《宗镜录》录音全集整理:

南师讲《宗镜录》录音整理(第44集)

南师讲《宗镜录》录音整理(第43集)

南师讲《宗镜录》录音整理(第42集)

南师讲《宗镜录》录音整理(第41集)

南师讲《宗镜录》录音整理(第40集)

南师讲《宗镜录》录音整理前40集汇总

精选推荐:

个人收集的南师录音资料下载地址(珍貴!)

南禅七日158集视频专题摘录精选

南师公开失传已久的唯识法相的修止观的方法

南师讲《八识规矩颂》一定要背下来,非常重要!

南师详述死亡、投胎过程

南师讲:全部佛法就是一条路:“止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彻底明心见性?有时遇境界又会被转怎么办?
释义“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教外别传 慧眼禅心(八)
什么是明心见性的境界
王壮弘老师谈太极拳论
明心见性的练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