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管子《内业》详解:敬守勿失,是谓成德,德成而智出,万物果得
管子《内业》详解 


     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是故此气,杲(gao第三声)乎如登于天,杳乎如入于渊,淖(nao第四声)乎如在于海,卒乎如在于己。是故此气也,不可呼以声,而可迎以意。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敬守勿失,是谓成德,德成而智出,万物果得。

【详解】

 
      凡是物的精气,在此地就有生命。在下就产生成五谷,在天上就是群星。流动在大地之间的叫就是鬼神,藏在人的心里就成为圣人。所以,这种气有时好象在天上一样明亮,有时好象藏入深渊一样的暗淡,有时柔润得好象浸在海里,最终又在似乎在自己的身上。所以这种气,不可以用声音去呼唤,而可以用意念去迎接它。这种气,不可以用强力止住它,却可以用德性来使他安定下来;恭敬地守住它而不使他流失,这就叫作“成德”。德成了就会产生出智慧,对万事万物全都能掌握理解了。

 

    一、这里讲的精,指的是气的精。  气的精在“上”怎样,在“下”怎样。暂且不讲。只讲人的精会怎么样。气在其他的地方怎样,待有高人一块来解释吧。

 

    二、 气的精藏于胸中,就是圣人,是不是真的这样的呢? 按照内业讲的,精气是不断凝聚生长的,精气是‘德’来安定的,而且充实人的形体,这样不断的完善自己的德,自然可以达到做圣人的标准。那德和形是怎么样不断完善的呢?是这样的,把精气藏在胸中,不散掉,然后严容畏敬以待,站在大的道理上去揣度自己遇到的事情。就是遇到问题要去处理,这样气就不断凝聚,形成新的形体 。每次更新自己就是有新的气凝聚,人的形体就不断完美。这样不间断的下去,自己就自然知道是会有怎么效果的。成圣人  应该是可以的。

 

   三、气不能用声来呼唤,说什么什么气来吧。这样他不会来的,只能用意念来体察气的存在。

    四、说“而可安以德”。是讲有德的话可以使得精气安定下来。这个自己可以体会下,带有善心的去对待。还真的安心很多。德是欣欣向荣的,心里有藏住德会有生机的,天道就是生生不息。也许这就是天道。

 

    五、敬守勿失,是谓成德,参照上面第二条理解,就是藏于中不泄露,再以德来安定精气。就是德气不断凝聚,形成一个具备“德”的形体。

 六、 德成而智出,万物果得,德成就有智慧出来吗? 成得的过程就是德气不断凝聚的过程,就是对自然中事物不断审视的过程,你审视明白了,就是智慧。智慧积累的多,当然能管理万物。

 

 七、 这里特别要说的四个字“敬守忽失”,这句话意义在修身方面来说,我看古今以来没有超出这句的。只要做到敬守忽失,就可以得道了。这里面说的守,是指守住精气,精气是什么呢?就如内业里说的,可以用意念来迎他,也就是人的一动一念,都有精气在。“敬守忽失”是这样做的,人有一动一念后,要立即有敬畏之心,然后再大胆而敢的揣度下去。能敬就能定主精气,能揣度就可以不失去精气。【或者这么说法,人有一动一念后,要立即有敬畏之心,然后就在原状态下,站在道德的基础上,用心治理应对这些想到的事情】。这样一来,精气不间断的凝聚不失去,又是站在道德的基础上去凝聚精气的,也就是人认识的事物越来越多,认识事物的能力越来越大,到一定的时候不成神人了吗? 在儒道佛家里,也有很多类似的意思,比如佛家说很多的戒。戒的是什么,不还是人的一动一念吗。但是人不会没有思维的,仅仅说要戒很不好做到。到是“敬守忽失”这句话,说的现实,实在,活生生的,让人在自然的生活中就可以去做。

 

    让我们把“敬守忽失”这句话,时刻的记住在口边,就象学佛的人念“阿弥陀佛”。

 



          凡心之刑,自充自盈,自生自成。其所以失之,必以忧乐喜怒欲利。能去忧乐喜怒欲利,心乃反济。彼心之情,利安以宁,勿烦勿乱,和乃自成。折折乎如在于侧,忽忽乎如将不得,渺渺乎如穷无极。此稽不远,日用其德。

 


【详解】
 

凡是心,它本身就能生长和滋润自己。它之所以有所变化,必然是由于忧、乐、喜、怒、欲和利这几方面的影响。能除掉忧、乐、喜、怒、欲和利,心形就会自身充实自己。心的情理,是需要宁静来使之安定,不要烦不要乱,保持和气就可以自然形成。这些道理,有时清楚地好象就在身边,有时恍惚地好象寻找不到,有时好象渺茫地追寻不到尽头,实际上并不需要跑的很远考察它,因为人们天天都在享用着它的德惠。

 
      八、刑字,解释成“型”。法式,典范,榜样的意思。

 

      九、忧乐喜怒欲利是人之常情,怎样去忧乐喜怒欲利呢?,在道上理解,是不以忧乐喜怒欲利干扰自己的判断,要始终以德和道来指导自己的意识。比如说,一个人在超市为家里人选购食品,应该按照当时家里人的身体状况和爱好来挑选,不要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家里矛盾去选购。这样就除去了喜怒欲利,就会家里和气。

 

      十、  这里特别要说明的一件事情,就是人的成见。人往往按照自己的成见去判断处理事情,成见也是由忧乐喜怒欲利来的。在这个多变的时代,为成见所累的不知道有多少呢!

 

      十一、在去忧乐喜怒欲利后,要和要宁。但是遇到事情总有烦的时候,从而扰乱自己,有的让自己恐惧等等。所以要注意不要烦乱和恐惧。要在守住大道的基础上,大胆勇敢去面对。所以人要守的好,守的德行好,他可引导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

 

      十二、有这样的人,不以忧乐喜怒欲利左右自己的思维。不为成见所干扰,始终站在大的道理上游走天地之间。这样的人天下能有几个呢!

 

      夫道者,所以充形也,而人不能固。其往不复,其来不舍。谋乎莫闻其音,卒乎乃在于心;冥冥míng乎不见其形,淫淫乎与我俱生。不见其形;不闻其声,而序其成,谓之道。

 

      凡道无所,善心安爱。心静气理,道乃可止。彼道不远,民得以产;彼道不离,民因以知。是故卒乎其如可与索,眇眇乎其如穷无所。彼道之情,恶音与声,修心静意,道乃可得。道也者,口之所不能言也,目之所不能视也,耳之所不能听也,所以修心而正形也;人之所失以死,所得以生也;事之所失以败,所得以成也。

                    

       凡道无根无茎,无叶无荣。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

  

【详解】

 

      道,就是说精气,是用来充实人的形体的,但人们往往不能使之固定下来。充实形体的这个道,去了就不回头,来了又不住在人的哪个部位。可与之协谋虑,但听不出它的声音,却又确实存在于人的心里;道幽深的很,让你看不到它的形状,但是道却又实实在在的滋滋润润地与我们共同生长。看不到他的形体,听不到他的声音,却又有步骤的按照他的规律成长着,这就是道。

 

      凡是道都没有固定的停留场所,守住善心、使之安定具备爱心,这样会心气安静、精气有条理。道就可以停止下来。道并不是距离自己很远,人们就是靠它生长的;道并没离开人们,人们就是靠它得到知识的。所以道最终可以与之探索自然的道理,但是又飘渺不定,似乎追寻不出它一定的所在。道的情理,是讨厌声和音(声和音的区别。比如说,人们都在说话发声,但口音不同)只要修心静意,就能得道。道,是口不能表达出来的,眼睛也看不到,耳朵也听不到的;它是用来修整内心和修正形貌的;人们失掉了他就会死亡,得到了他就能生长;事业失掉了他就将失败,得到了他就能成功。

 

   凡是道,没有根也没有茎,没有叶子也没有花朵。但万物由于得到它才生存,由于得到它才成长,所以把它叫作“道”。

 

   十三、这里讲到“道”,简单的理解就是精气在人体内运行的规律。道这段开始还是指精气的,在中医上,就有人哪里的气断,那个部位就会损伤。这是事实。所以说精气是充实人形体是真实的。

 

   十四、这段讲不复、不舍、莫闻其音,乃在于心、不见其形、与我俱生。等等,都是讲精气在人体运行时,人的感觉。这么去想的话,读这段的时候,精神会安定些,这么读下去,感觉下去,会慢慢体会到道的存在。

 

  十五.为什么善心安爱就心静气理呢? 非善非爱,就不能心静气理吗?人们说的善和爱,都是站在人的角度说,所谓的善和爱,都是符合人的生长需要的。符合就是善,不符合就不善。比如说杀鸡给老人吃,你的行为在人情上说是善的,但对于鸡来说就不是善。所以我开始就说这里讲的是人的精气问题,万物的精气咋样,待圣人去研究了。善爱之心是人正常生长的心。保持这样心态,去揣度事理,人心就安静,就能把情理理顺了。

 

 十六、这里说的恶声和音,应该指的是意念发出的声和音,就是心里自己在说话,这是最不好的,可以用敬守忽失的方法来禁止,这是气散的结果。有这个问题可以自己试试,可参看详解七,马上见效。恶声和音就是失去自己所要正在面对的问题,没有大胆勇敢去处理。

十七、凡道无根无茎,无叶无荣。是说道不象植物一样,种下去就发芽开花结果的,每一动一念都要有敬守忽失的过程。可参看详解七。这里还是特别说到人的成见。人遇到问题总会想到以前的处理方式,或其他人怎么做的,按照自己以前确定的方式去处理问题,这样不符合道。

 

 十八、所以修心正形也。修心是指敬守忽失,除喜怒哀乐保持心的中正,等等;道是充形的。所以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形相互对应。使自己的形体符合道。世事多变,所以要擅长察形观心。 如果发现形体自己难以琢磨,这样人就要认真考察。

 

 

       天主正,地主平,人主安静。春秋冬夏,天之时也;山陵川谷,地之材也;喜怒取予,人之谋也。是故圣人与时变而不化,从物顺而不移。能正能静,然后能定。定心在中,耳目聪明,四肢坚固,可以为精舍。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气,道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

 

【详解】

 
天在于正,地在于平,人在于安静。春秋冬夏是天的时令,山陵川谷是地的物材,喜怒取予是人的谋虑。所以圣人总是允许时世变化而自己却不转化自己的德行,跟从事物的规律而自己却不改变志向。能正能静,然后才能够安定。有一个安定的心在里面,那就能耳目聪明,四肢坚固,就可以作为“精”的留住场所。所谓“精”,就是气中最精的东西。气,按道的规律运行就产生生命,有生命就有思想,有了思想就有知识,有知识就应及时停止了。

 

     十九、与时变而不化,从物顺而不移,都是说人的精气不化、不移, 举例子说,比如天气凉了,要就要多穿衣服,没柴烧了,要去砍柴,但是要守住精气不变,精气开始就说是用德来安的,就说要坚守自己的德行不变,都是为了自己的德行来穿衣砍柴的。就像抗战时期的先烈们,他们的喜怒取予,都是坚守建设新中国的信念不改变的,不论做什么都是为了这个的信念来完成的。

 

    二十、能正能静,然后能定。定心在中,耳目聪明,四肢坚固,可以为精舍。

 

           a)这里的“正”,不仅是内心德行的正,外形也要正,就象一座房子,房子是歪的。什么好东西放里面都是歪的。

 

           b) 端正德行,不化、不移。就会安静下来。(参照十九注释的例子) 这样就会为树立的信念去做事情,就定下来了。定下来后,能定心就不偏移,不想其他是事情,(这个“中”,解释成胸中,或中立,不再被干扰),这样就会专心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的,这样也看的明白,也听的明白。就象学生读书,如果不安定心情,那眼睛看的不是题目书本,耳朵听到的,也不是老师在讲话了。

 

           c)看的明白,也听的明白,由于信念坚定,就会安心做,这样手脚会有力气去做,气是充形体的,所以手脚就很坚固。这样就象给精气造了房子一样。

 

         d)   这句话用个例子完整的解释一遍是这样的,比如学生读书,先要树立信念,比如说父母做事情辛苦,为了家里能过上好日子要好好学习本领,(如果说不学习就讨打,这样不好,没德行,因为端正德行,不化、不移。才会安静下来。如果非这么强制的做,即使起作用对学生成长不利,因为他总是为了免打才学的)要不停的这么去引导学生树立好的信念,这样来端正学习态度,心情就平静,把学生放纵的心收回来,这样学生眼睛看到的是题目书本,耳朵听到的是老师的讲解。这样不断看听的明白,写作业就很有信心,这样就为不断接受知识做准备。

 
     二十一、气,道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是说气按道的规律运行就有生气,道是什么样上面讲到的了。有生气就会揣度事物的道理,就产生认识,有认识了就要停下来做个总结。为什么要总结呢? 事物在人体都是由感而生的。感觉到了问题存在,就去思考的,思考就有结果,是什么结果,是所思考的事物的结果。就是说感觉原来这个事情是这样的。如果不这么总结,你得出的结论就跑别的地方去了,就是气散。就不是敬守忽失了。外在表现就是人在那乱想,一会这一会那的。就是下面讲的“过知失生”。

  

       凡心之形,过知失生。一物能化谓之神,一事能变谓之智。化不易气,变不易智,唯执一之君子能为此乎!执一不失,能君万物。君子使物,不为物使。得一之理,治心在于中,治言出于口,治事加于人,然则天下治矣。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听,公之谓也。

 
【详解】

       凡心的形体,求知过度,则失其生机。使物感化叫“神”,使事能变叫“智”。物变化而自己的气不变,事变化而自己的智不变,这只有坚持专一的君子才能做到吧!专一而不失,就能够统率万物了。君子使用万物,不受外物支配。执一的道理,保持“中”以治心,管理好“口”治理自己的言语,治理好事就要考察参与事情的人,这样,天下也就会治理好了。所谓“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听”,就是这个道理。

 
  二十二、   过知失生。过知,是指思虑过度了,是说一个问题想好了,还接着往下面想。这样就失去生命。上面说“气,道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这个过程的止。就是停止。指的就是不过知。

 

   二十三、   一物能化谓之神,一事能变谓之智。化不易气,变不易智。 还是说精气能使物感化,但是不改变自己坚守的德行,就是自己坚守的道不变。智慧可以把一件事情变通,但是不影响智慧的积累。这个智,和上面说的生乃知的知,意义一样。举例子说,战争时期的战士们,能使得各界思想的人转化过来,就是神,但是没有改变自己为建设新中国的志气,所有的转化都是站在建设新中国这点上来转化人们的;打鬼子这件事情难吧,但是战士们做到了。这就是智慧。但是仅打倒了还不行,还要急需努力,为建设新中国继续积累知识。

 

二十四、   执一,说的就是守住精气,守住道。

 

二十五、君子使物,不为物使。是说人要抱一,就用智慧来操控事物。要抱一,不要被物操控,不要物咋样人也咋样。举例子说,一个学生在写字,他应该抱的一是做作业,写着写着,看到笔好玩,就是走神了,不记得去做作业了,玩起笔了,结果就是被笔吸引。就是为物使。

     【详解】形不正,德不来;中不静,心不治。正形摄德,天仁地义,则淫然而自至。神明之极,照乎知万物。中义守不忒,不以物乱官,不以官乱心,是谓中得。有神自在身,一往一来,奠之能思。失之必乱,得之必治。敬除其舍,精将自来。精想思之,宁念治之,严容畏敬,精将至定。得之而勿舍,耳目不淫,心无他图,正心在中,万物得度。



       外形不端正的人,德是不会来的;“中”没有安静的人,心就得不到治理。端正外形,就得到德,如天之仁,如地之义,那就将渐渐到达。神明的最高境界,明彻地认识万物。守住“中义”而不生差错,不让外物扰乱五官,不让五官扰乱内心,这就叫作“得道中”。

这样有“神”存在自身,不过一往一来,难得猜测。失去了就纷乱,得到了就得道治理。严肃地把自心打扫干净,“精”就会自己到来。来了后,要精想细细思考,安宁意念来治理他。荣态严肃而且敬畏他,“精”就会极为安定。得到“精”而不舍弃,耳目不淫乱,心思不要想到其他的,保持心在“中”的位置。世界万物就可以去揣度了。

       二十五、这段的意思很多重复的,要正。要中。要敬畏,要严格,要思考,要治理,要定。

      二十六、 不以物乱官,不以官乱心。是说坚持中,不要被外物干扰自己的身体的感知,也不要因为身体上的感知来扰乱自己的对事物的判断。举例子说,当看到好吃的东西的时候,有的人就忘情的吃,一心想着吃,想着往嘴里塞,或往肚子里吞。这里是讲的意念,这往嘴里和往肚子里就是以物乱管,嘴是感觉味道的,把东西放嘴里了,嘴就没法感知味道了。再举个例子,到超市里去,人的感官都是干净安全,一般都很放心的去,但是有个人一天就在超市被钉子扎到脚了,就是感官总是感到安全,没注意到钉子,走到钉子的地方还是感到安全,没用眼睛去看了,眼睛相信是安全的去了,这是以物乱官。

       当人烦躁的时候,听到音乐也觉得吵闹。这是失去“中”。就是被耳朵听到的干扰了。这是以管乱心。

    

 二十七、不以物乱官,不以官乱心。这句话反过来意思也很好,就说“不以心乱官,不以官乱物”。人的形和意念有很多的,其实都不应该相乱,包括物与物之间,心与心之间,官与官之间,都不要乱,就形体上说,这根毫毛与另外一根毫毛之间都不要乱,简单一句话说,不要以此乱彼.

                 谁对此感兴趣,可以再举出一些例子来,这样对考察自己很有益的。

  道满天下,普在民所,民不能知也。一言解之,上察于天,下极于地,蟠满九州。何谓解之?在于心安。我心治,官乃治,我心安,官乃安。治之者心也,安之者心也。心以藏心,心之中又有心焉。彼心之心,意以先言。意然后形,形然后言,言然后使,使然后治。不治必乱,乱乃死。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源,浩然和平,以为气渊。渊之不涸,四体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达。乃能穷天地,被四海。中无惑意,外无邪灾,心全于中,形全于外,不逢天灾,不遇人害,谓之圣人。

 

      【详解】


       天下处处布满道,并且普遍地存在人们的身边的地方,人们自己却不能认识。一句话说,就是上可以在天上观察到,下可在地上面很多地方观察到,而且布满在九州。怎样才能了解道呢?在于心能安。我的心安,人体就安定;我的心治理好,人体各部位就会治理好。安由心来做,治理也由心来做的。
      心中包藏着心,心里面又有个心。那个心里面的心。先说出来。有了意识,然后有形象认识,再理解这个形象。然后把理解的说出来。然后有实践;有了实践,然后必须揣度调理。不能调理好,就会造成纷乱;纷乱了,就会造成灭亡。

 

      有精的存在,就会自然生长,表现在人体外面就仪态安闲而欣欣向荣,在内部则是一个不竭的泉源,浩大而和平,形成气的渊源。渊源没有枯竭,四肢才能坚强;泉源没有尽,九窍就能通达。这样就能全面认识天地,普察四海。心中没有迷惑不明的东西,外界没有邪恶的灾祸。心在内部保持中的位置,形体在外部保持健全,不逢天灾,不遇人害,这样的人就叫作圣人。

      二十九、心以藏心,心之中又有心焉。 这句话可以这么理解,当你看到一个人的时候,你看到的是他的表面现象,心和形是相对应的,就是说这个人的外形是一层心的表现,但是他心里在想什么,凭外表看不出来,也就说他心里是另外一层心了。站在这个人的角度看,他看到你就有思考,但是一时想不明白,就放到更深一层的心里去思考,就是心里面又有心了。 个人认为这个问题要修行很高的人才好去探讨,初步修行知道这点就好了。哪位高人有更清楚认识的,请一起探讨。

 

      三十、“彼心之心,意以先言。意然后形,形然后言,言然后使,使然后治。不治必乱,乱乃死”。这句是说人们探索天地之道的心里过程。  言-意-形-言-使-治理。是讲人在观察天地之道时的心里过程。 上文的“气,道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这讲的是在内心的“循道而为”的过程。

三十一、精存自生这个精是上面说的经过心治理后保存下来的精,精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得到。精是欣欣向荣的,活生生的。不要守住一个没有用的精,那后面说的“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源,浩然和平,以为气渊。渊之不涸,四体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达。乃能穷天地,被四海”等等的就做不到了,更可能是相反的结果,就是死路一条了。


       人能正静,皮肤裕宽,耳目聪明,筋信而骨强。乃能戴大圜,而履大方,鉴于大清,视于大明。敬慎无忒,日新其德,遍知天下,穷于四极。敬发其充,是谓内得。然而不反,此生之忒。

《详解》

     
人如能达到正和静的境界,形体上就表现为皮肤丰腴饱满,耳目聪明,筋有信而骨强健。进而能够顶天立地,能够清楚鉴别事物,看到明白的事理,严肃慎重不错误,每日更新自己的德,并且对天下事物都能考察认识,以至四方极远的地域都勘察到。这样敬畏地使用自己获得的知识德行,就叫作内得。然而不能返回到自身,那是错误的。

       三十一、  “人能正静,皮肤裕宽,耳目聪明,筋信而骨强”,这样人才是健康的,中医上不是看人面色看病吗,所以自己要常看看自己。看看自己的皮肤,耳朵眼睛、筋和骨,是不是这样的,否则就要自己调理。怎么调理,就看内业了,要做到正和静。

 三十二、日新这个词,听说在尧舜禹时代就有了,是讲人要每天更新自己。不能理解成当今的要学习不懈,这是说内心的。内业里指的是人的精气。

    三十三、内业里面有很多“敬”字。讲到精气,都是要敬。不是当今人们口头上说的尊敬别人。内业的敬都是对自己的。个别例外。

    三十四、 “敬发其充,是谓内得”  这个充是说自己获得对自然的认识,智慧,在内心就是精气。当获得不散的精气,或者说知识,怎么运用呢?就是“敬发”。

     三十五、 “然而不反”,这个反字。在内业也很多,意思一样,当返回解。就是哪里来哪里去,不能回去就精气错位了。所以这句的反是反到上面“充”的那个地方去的,就是智慧的运用,运用了哪项认识,还要返归到那个认识上去,好坏要做出判断,这样自己的认识就更提高一次。“敬守忽失”就是知道“止"、知道“反”。
       凡道,必周必密,必宽必舒,必坚必固,守善勿舍,逐淫泽薄,既知其极,反于道德。全心在中,不可蔽匿,知于形容,见于肤色。善气迎人,亲于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戎兵。不言之声,疾于雷鼓;心气之形,明于日月,察于父母。赏不足以劝善,刑不足以惩过,气意得而天下服,心意定而天下听。

【详解】


道,具有周到而缜密、宽松而舒缓、坚实而且强固的特性。守住善念而不舍弃,驱逐淫乱,泽润薄弱的,了解到事物真理后,接着要返回到道德上来思考。全部心放于中部,不可隐藏躲避,道可在形体容貌上面去感知,也表现在肌肤面色上面。善气迎人,相亲如同兄弟;恶气迎人,相害如同刀兵。这种不说出来的声音,比打雷击鼓还传得快。这心和气的形态,比太阳和月亮还明朗,很易被父母察觉。。赏赐不足以能够劝人行善,刑罚不足以能够惩罚人们的过错。而气的意向对头,天下就可以顺服;心的意向安定,天下就可以听从。

 三十六、凡道,必周必密,必宽必舒,必坚必固”,这句是说,道.尽管很微妙细微,眼睛看不到,但是,是坚固宽舒和周密的.

三十七, “守善忽舍”,这个善要非常好的理解,要很好的抓住,管子那时候的善和当代的善是有不同的,即使当代,此地为善,换个地方就不是善的;此时是善的,换个时间就不是善的.对别人的善的。对自己不是善的。这样也很多.所以要慎重.  有的时候,人坚守一个信念不能自拔,不知道善的转变,这样很危险的.

三十八,   “既知其极,反于道德” 这句是说,当知道事物的最终的道理后,要返归道德上对照一下,看自己的思考可合乎道德.不是当然要改,是的就可坚守下去,这样自己的精气就不断的合乎道德.

三十九,    “赏不足以劝善,刑不足以惩过,气意得而天下服,心意定而天下听”,开篇就说”而可迎以意”,所以精气和意念之间配合好就是”气以得”;  “心意定” 说的是定心在中,治心在于中;


        抟气如神,万物备存。能抟乎?能一乎?能无卜筮而知吉凶乎?能止乎?能已乎?能勿求诸人而得之己乎?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气之极也。


【详解】
如果能象神仙一样来玩转精气,就可以备存万物。能玩转精气嗎?能坚守意念不变保持一致嗎?能做到不用占卜而预知凶吉么?能够知道止吗?能够返归自己吗?能做到不外求于人而靠自己解决问题么?思考,思考,再重复思考下去!思考不通,鬼神将引导你思考通顺。这不是鬼神的力量,而是精气运行到了极高的境界。

四十,  “ 万物备存” 和第一段 “万物果得”  意义相近.; 能一的一,就是一致的意思,就是上面说的守善,守德.保持不变.  能止的止,  就是上文的不过知.

四十一,  能己乎?  中间这个是自己的己,还是已经的已呢?我认为是自己的己。这句解释是: 抟气之后能返回给自己吗?  精气一个凝聚的过程,就是上面说的知返,要返归到道德。最终还是返归到自己。如果当作已经的已来解释,字面意义只能是已经和完成来解释.而精气是没有结束的时候的,要不断的完善下去.而其上面说的能止乎,就是一个敬守忽失的过程,已经是完成了.再接下去就是过知了.过知是失生的.就是说止后就不能再完成下去了.所以说应该解释成自己的己要合适些.

四十二,  “思之,思之,又重思之”,这是抟气的方法.就是思考的方法.<怎么说抟气就是思考呢,第一段就说精气而可迎以意,意就是意念,就是思考>.当思考不通的时候,要放下来,再重新思考.不要想不通也非要想下去.为什么这样,下文说会造成“内困外薄”.

 
  

 四体既正,血气既静,一意抟心,耳目不淫,虽远若近。思索生知,慢易生忧,暴傲生怨,忧郁生疾,疾困乃死。思之而不舍,内困外薄,不蚤为图,生将巽舍。食莫若无饱,思莫若勿致,节适之齐,彼将自至。

 【详解】

四体端正了,血气就能平静,一意把握住心气,耳目不受外物的迷惑,这样,对于遥远事物的了解就象对于近旁的事物一样。思索产生智慧,懈怠疏忽产生忧患,暴躁傲慢产生怨恨,忧郁产生疾病,疾病困迫就会导致死亡。一个人思虑问题而不舍弃,就会内被问题困扰,外感势力单薄,如不早想办法,生命就离开他的躯体。吃东西最好不要吃饱,思考问题最好不要用尽,调节得当,办法自然就有了。

四十三、四体就是四肢,内业里面几次说到四体.见下两节.

天主正,地主平,人主安静。春秋冬夏,天之时也;山陵川谷,地之枝也;喜怒取予,人之谋也。是故圣人与时变而不化,从物顺而不移。能正能静,然后能定。定心在中,耳目聪明,四肢坚固,可以为精舍。

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源,浩然和平,以为气渊。渊之不涸,四体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达。乃能穷天地,被四海。中无惑意,外无邪灾,心全于中,形全于外,不逢天灾,不遇人害,谓之圣人。

这些说明了四肢与精气的关系,上面说的四肢要坚固,坚固就是不容易被侵害而且有防御作用,就是能攻能守.这段讲四肢要正.正的意思和上面的能正能静的正意思一样的. 就仅仅对身体来说,人们一般知道脚的保护和按摩.很少注意手部的保护的.如果有对手脚部位保护的意识,使之坚固而且端正.那与健康也接近了一大步.,另外,心以藏心一段讲到很多心.四肢的坚固使得心之间不乱也很重要.这点修行高的人一起来说明吧!

四十四、内业里面的正、静、定都是必要做的几个很重点的事情。正是针对形说的,静有神静、形静、心静、意静、血气静等。 这里的血气就是血的精气。血气到底指的是什么?我以为是相对人体外部说的,四肢端正了。内部就静了。

四十五、思索生知,慢易生忧,暴傲生怨,忧郁生疾,这里是讲抟心过程思索就知,慢就愁,等等。是并列关系。

四十六、思之而不舍,内困外薄,不蚤为图,生将巽舍。这里思之不舍的,指的是一时思考不出结果的,还坚持不放开的,这样就内被问题困扰,外感就越来越觉得难办,处理这个问题的能力就薄弱。不能处理这个难题就会被难题压住造成神气不通。就没生气了。那怎么办的呢?上面有说要思之重思之。

四十七、食莫若无饱,思莫若勿致,食莫若无饱,,是讲饱了就不要再吃了,思莫若勿致是说想问题想出一个结果后,就不要追求完备详尽。

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察和之道,其精不见,其征不丑。平正擅匈,论治在心。此以长寿。忿怒之失度,乃为之图。节其五欲,去其二凶,不喜不怒,平正擅匈。


【详解】


人的生命,是由天给他精气,地给他形体,两者相结合而成为人。两者调和则有生命,不和就没有生命。怎么才是和呢?那要精气在生命的迹象上不能显现,形体的征状和想象的症状在现实中的表现也不要一致。胸中保持平正。有是非要在心中评论治理。这样就可以长寿了。忿怒过度了,应该设法消除。节制那五种情欲,除去那两种凶事:喜、怒,不喜不怒,胸中保持平和中正。

四十八、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是说人的生命是由精气和形体构成的。换个方式说,就是,在生活种,对外界的处理上,是精气和形体共同感应的结果,这样才能有生气。上面讲到道者所以充形也。正形摄德。形正可以为精舍等等。这个观点讲明了,地上的人是怎么产生的了。

四十九、和乃生,不和不生。知道精气和形体的关系,就要守善守得。保持平和就会有生气

五十、察和之道,其精不见,其征不丑。平正擅匈,论治在心。此以长寿。怎么才是和呢?那要精气在生命的迹象上不能显现,形体的征状和想象的症状在现实中的表现也不要一致。胸中保持平正。有是非要在心中评论治理。这样就可以长寿了。精气显现就不是敬守忽失了,就是跑到生命的征象上了。上面有说到,心气之形,明如日月的,那是说精气可以感知得到的意思。这里说的精不现,是说精和形合而为人之后。精气不能跑到外形上来;  其征不丑。这个征,是说精和形合而为人之后,形的征状,丑是相同的意思。和什么不相同呢?详解四十七讲了精和形的关系。人体在活动中,精和形是互补的,这个形在活动中,不要和心里已经有的形或别的类似的形相同。比方说,想要去吃饭了。这个过程,如果那个气势是要去吃饭似的,这是精气外显了,精就是气嘛。如果动作姿态象是在吃饭了,那是征丑了,不是还没吃嘛,现在有的这个姿态肯定是自己心想的那个姿态表现出来的。 精不现征不丑,还真是考察和的好办法。

五十一、节其五欲,去其二凶,不喜不怒,平正擅匈。欲就是想得到而未得到的。这里讲到要节制,而不是除掉欲望。喜怒让人忘记自己的形,所以要去掉。就是“胸中”保持平正。不是说的“心中”要平正。怎样节制五欲和除掉喜怒呢?要做到敬守忽失,内业里面有个“敬”的概念,只要人的意念都要要敬。敬之后再去平正。再去治理。

 


      凡人之生也,必以平正。所以失之,必以喜怒忧患。是故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节乐莫若礼,守礼莫若敬,守敬莫若静。内静外敬,能反其性,性将大定。


【译文】


人的生命,一定要依靠平和中正。生命有失,一定是因为喜怒忧患。可以说,制止忿怒什么都比不上诗歌,消除忧闷什么都比不上音乐,控制享乐什么都比不上守礼,遵守礼仪什么都比不上保持敬慎,保持敬慎什么都比不上虚静。内心虚静,外表敬慎,再返归到自己的本性上,这样本性就大大地得到稳定。


五十二、是故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节乐莫若礼。这里讲到的诗、乐、礼。古代和当今的理解无论形式和内容都是不同的了。但是这个概念应该在现实中还是存在的。所以,有机会应该看看那些明理的、让人大彻大悟的精美文体。多听听让人心安理得的,安宁的,不烦不乱的音乐,懂得基本的礼节。这些都人胸中保持平正是有利的。

五十三、守礼莫若敬,守敬莫若静。“敬”字,上面讲到的敬,都是敬自己的,这里说敬是对别人的。但是,也是由敬自己而敬别人的。因为对自己敬有上面说到的很多好处,所以对别人也敬。就是说敬别人的过程中,也在敬自己。就道上而言,不仅被敬者在心里上得到稳定,自己道上也会进步。所以说,就待人的态度上,敬的含义是很高的。比爱心,慈悲心待人都要好。

五十四、内静外敬,这种姿态,要时刻保持着。这段是说人之生也,要内静外敬。,<静字在上面已经注解>,体内安静了才可以正当处理事情,敬外可以正当考察外界的变化,和外界和睦相处。就精气上来说,敬守才能忽失,宁静才可以不失生。做到敬外静内,总体上看,就是能敏锐的应对外界是事情,内心也能平正处理事情的变化。可以表里一致。这样做下去,人就是一个有生命的主体了。内静外敬在现实中也很好做到,适用性强。所以说,这个观点是非常伟大的。

五十五、能反其性,性将大定,这里又说到反,就是返回的意思。有生命的人,在处理社会关系上,就有个本性了。所以性是相对社会上来说的,一个人在深山独处,哪来爱恨情仇呢。通过内静外敬这么一个个的过程,就体现人的本性了,本性是什么,上面说的要守住善和德。就是说内静外敬这么去处理事情,还是要守住自己的信念的。这样不断的返归给自己的本性,本性就安定。 

凡食之道:大充,伤而形不臧;大摄,骨枯而血沍(hu第二声)。充摄之间,此谓和成,精之所舍,而知之所生,饥饱之失度,乃为之图。饱则疾动,饥则广思,老则长虑。饱不疾动,气不通于四末;饥不广思,饱而不废;老不长虑,困乃速竭。大心而敢,宽气而广,其形安而不移,能守一而弃万苛,见利不诱,见害不俱,宽舒而仁,独乐其身,是谓云气,意行似天。


【译文】


进食的方法:大量充食,就伤形体而其精气不能储藏;大量摄取食物,就骨枯而血液冻结。充摄适当,身体才和平健康,精气才可以定居下来,能够产生智慧。如果是饥饱失度,那就要设法解决。太饱了就要赶快活动,太饿了就要广泛的思考,老年人就要做到想到远。吃饱而不赶快活动,血气就不能通达于四肢;饥饿而不思考。饱食也不能消化;老人而不长远思虑,神气就会积困而且衰竭快。放开心思勇敢面对,意气宽舒而开阔,形体安定而不游移,能保持心意专一而摆脱各种骚扰,见利不被引诱,见害不生畏惧,心情宽舒而仁慈,自身能独得其乐,这就叫作“云气”,而且意念也好象在天空运行一样。

五十六、凡食之道:大充,伤而形不臧;大摄,骨枯而血沍(hu第二声)。这里讲到的是食之道,不是现实中的吃东西的方法。讲的是道。首先清楚这点。大充和大摄是讲精气的。大充,就是把食物充入体内,就靠四肢和嘴巴等,就是形体,大就是过激了,就不平正。这样就伤到形。形是藏精的,所以精就不能藏了。大摄,是说去摄取,摄取是种想法,怎么怎么去弄到食物。就是精,大就是过激了,就不平正,就是伤到精气了,这样就骨枯血液凝滞。

五十七、充摄之间,此谓和成。  充是形,摄是精, 形和精和就是人。参看“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

五十八、精之所舍,而知之所生。不仅仅食之道是精之所舍,而知之所生,人体内只要是精所舍的地方,就是知识生长的地方,按照内业的说法。形和精结合成为人,要靠不断的思考,精气凝聚成形体,形体藏住精气。智慧不断增长。只要哪个部位有问题了,就要在那个部位去凝聚形体和精气。这样就可以完善和修复自己。这个观点足可以振动天地的。

五十九、饱不疾动,气不通于四末;饥不广思,饱而不废;饱了,是靠充来饱的,充是四肢来充,所以消耗也靠四肢。饥饿了,就要想着去摄取。否则肚子饱了不知道哪里来的饱食,就和精气的运动连接不上,所以就不被消耗掉。举例子说,一个熟人没理由的请你吃饭,就感觉吃的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吃饱了不消化,如果请你帮他做很多事情,这时候饿了,请你吃饭,会吃的快也很舒服,就很快消耗掉。个人认为,当今的人,劳动方式改变了。只想到怎么赚钱就好,这句话落到现在的人身体上,情况变化很多的了。

六十、老不长虑,困乃速竭。就是说老是吃一种口味,不广泛的去摄取新的食物,就味觉不变。就困住,就没什么新鲜的东西进来,就味觉枯竭。人体按照内业的说法,不仅仅食之道要长思虑,不论做什么都要长思虑。人体的衰老,也要常长思虑,这样就有不断的新的精气来充实自己,就会活跃。不仅年龄的衰老,就是年轻,搞的自己老态龙钟的,总是自己以前怎么怎么样的,或现有咋样咋样的。也不好,按照察和之道,要精不现,征不丑的。把以前的方式处理现实面对的事情,就是精现和征丑的,就是不和,不和就不生,不生就速竭。

六十一、大心而敢,宽气而广  就是要勇敢,大气,站在大的方面去处理问题。

六十二、其形安而不移。这也不仅是说吃东西了。人体内就道上讲,什么形都不可移。就是可动但不可移。就食之道来说,当看到吃的东西,就想到这个,然后心理品味这个怎么样,好吃的话,嘴里生津,这是正常状态。有的想到好吃,把想的那个形就送往嘴里,或往肚子里送,这样形就移了,这是感觉不出真正的味道的,嘴里生津是没有的。形是万万不可移的。换个方式理解就是要忍。

六十三、能守一而弃万苛,见利不诱,见害不俱,就是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就是守一。不要被任何事情干扰。

六十四、独乐其身,是谓云气,意行似天。能做到独乐其身的时候,运气的功夫就很厉害了,这个时候意念就象云彩一样,遨游天空,开篇就说精气可以迎以意,就是说人的精气可以遨游天空,什么都可以去考察,就是天地间什么样的精气都可以汲取了。       另外内业开始说精气,后再讲到形,这里再讲到身体。这样是逐步完善的。具备身的人才可以真正成为人。人好多时候,心也不是自己的心,形也不是自己的形,更别说身体了哦。

六十五、为什么内业特别提到食之道,不讲其他的道的,比如说言,行等等的。哪位可有好的见解? 

 凡人之生也,必以其欢。忧则失纪,怒则失端。忧悲喜怒,道乃无处。爱欲静之,遇乱正之,勿引勿推,福将自归。彼道自来,可藉与谋,静则得之,躁则失之。灵气在心,一来一逝,其细无内,其大无外。所以失之,以躁为害。心能执静,道将自定。得道之人,理丞而屯泄,匈中无败。节欲之道,万物不害。


【译文】


   人的生命,一定要欢畅才有生机。忧愁与恼怒就会扰乱正常生命秩序。心里有忧悲喜怒,“道”就无地可容。有了爱心和欲望的杂念就应当平息它,有了混乱的思想就应当纠正它。不要人为地引用或推却问题,幸福将回归自己的身上。道是自然到来的,人可以和道的相谋虑,虚静就能得到道,急躁就会失掉道。灵气在人的心里,有时来有时消逝,它的小可以说其小无内,它的大可以说其大无外。人所以失掉道是由于急躁为害。要是心能够平静,道自然会安定下来。得道的人,循道而行,有囤聚有排除的,胸中没有郁积败坏的东西。能实行节欲之道,就可以不受万事万物危害了。

六十六、凡人之生也,必以其欢。这个欢字,应该是感兴趣的,与自己的德行一致的。与喜怒哀乐的情绪不同,要体会好。因为,忧悲喜怒的情绪不符合道。

六十七、忧则失纪,怒则失端。忧悲喜怒,道乃无处。忧悲喜怒哀乐等,是怎么影响道的呢。现实点是说情绪化会影响到处理问题的正当方向。按照道上讲,是说有这些情绪,就不知道自己该守的精气是什么了。这样道就不能安定下来。

六十八、爱欲静之这里的爱欲,是做为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后的人体来讲的,爱是发仁爱之心。欲是想去获取。爱欲都要安静的对待。

六十九、遇乱正之这个乱,应该是说干扰正常道的发展的都是乱,与自己所守的德行不相容的,不论好坏喜悲,都可引起乱。“正”是站在道的基础上去处理事情,使之不违背自己的道。

七十、勿引勿推字面意思是不要引来和推却问题,在道上来说,做到也是不容易的。引,是说遇到问题时,在正常的思考中,把其他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引用了,而没有在问题出现的条件下去思考处理问题。再讲推,简单理解是发现问题了,不知道去解决。就道上讲,是发现问题了,站在自己当时的角度看,没什么影响,就放弃了。或者被别的事物引诱,就不去在乎。比如吃东西,见到好吃的,往往想到记忆中是怎么好吃,接着就按照记忆的口味吃下去了,实际的口味往往不知道。这是引进了,如果当时已经发现食品有变质的问题,结果被自己的喜好所驱使,不去观察,就吃下去了,这是推却问题了。忽引忽推,在实际中能变换很多意境。写出来很难写的尽的。

七十一、彼道自来,可藉与谋,是讲在上面说的这样的条件下,按照那样去做了,道就会到来,就是站在道的范围内了。这样就可以正常的思考问题,处理问题。

七十二、静则得之,躁则失之。躁,喜怒哀乐等都可以引起躁。

七十三、灵气在心,一来一逝这个灵气的字面理解和当今的意思应该一样的。就是道来了,要有灵气去迎接他。一来一逝,是说道到来了就体察他,体察好了就放过。就是上面说的,“可藉与谋”。

七十四、其细无内,其大无外。其大无外好理解,就的再大的地方都是合乎道的,其细无内,就要很好修为才能体察的到了。或者,被世事干扰很难在自己内心深处去想问题,都是随波逐流。怎么样很好的体会道的存在呢?按照内业开篇头四节里面讲的,静静的去体会,比如,可以迎以意,安以德。谋乎莫闻其音、冥冥乎不见其形、彼道之情,恶音与声。等等的。 心情要象平静的水面,这样有细微的变化就可以体察到。

七十五、所以失之,以躁为害。心能执静,道将自定。道要求的是执静除躁。静在内业里面有很多的理解,上面已经解释过了,就不重复。躁,是由心情来的。怎么样除躁呢?按照内业里的思想,就是要‘敬’,人的任何情绪的发生都要敬,这个敬是自己内心的敬,敬自己的。

七十六、得道之人,理丞而屯泄,匈中无败   ――理就是道理,事理,事物的本质规律。丞就是顺畅无阻。屯泄,是说屯积好的和排泄不能用的和过时的;败,是指不和时宜的,阻滞道的顺畅的。这句是说得道的人,对道的规律都能明了,而且随着世事的变化,能有屯泄。胸中没有不和时宜的想法,和不被理解的东西。 对于败,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以前是败的现在也许不是败的,对别人是好的,也许对自己是败的,所以内业说“日新其德,遍知天下,穷于四极,”“与时变而不化,从物顺而不移”。

七十七、节欲之道,万物不害 欲是想要而未作出来,比如说吃鱼,想翻个边来吃,都是欲,这样,一天下来不知道人有多少个欲望呢。有欲就要节制,节的过程中要想想,该怎么去欲。人要对自己特别关注的欲望要很好控制和调节,要端正守道。不然一种欲望方式的好和坏,对自己的其他欲望的行为影响很大。

    内业里面讲到喜怒哀乐欲利躁爱等等,怎么偏说节“欲”就万物不害呢?还是留给欲望高的人一起来讲讲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养生讲座视频鬼谷子 养生
《道德经》(第十章)解读
《管子》中《内业》
4.人总是要追求欢乐的,而要欢乐,就要有精气神
赤子之德属先天之慧,并非建立在后天的戒、定之上(连载129)
心术下第三十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