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化未知为已知,手到擒来公式探讨型
全国卷41题开放型题型可谓七十二变,年年都可以出现新花样,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历年的考查情况:
年份
考题
类型
2010年全国卷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观点论述类
2011年全国卷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
2012年全国卷
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2013年全国卷1
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地理图片对比类
2013年全国卷2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与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建筑图片对比类
2014年全国卷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
修改建议类
2014年全国卷2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文字对比类
2015年全国卷1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生产力=科学技术x(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进行探讨
公式探讨类
2015年全国卷2
表二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表格数字类
对于观点论述类、地理图片对比类、建筑图片对比类、修改建议类、文字对比类、表格数字类历史罗在前面的高考专题中都有讲述,那么这一讲历史罗就去年出现的公式探讨类进行讲述。
一看到公式,许多考生就懵逼了,这不是考数学吗?非也。数学那得有数学老师出卷啊,既然仍然是历史专家出手,肯定就只能利用历史知识和历史思维啊,因此历史罗在这里要告诉大家,遇到新题型不可怕,因为有一把万能钥匙,这就是化未知为已知,让乖张题型手到擒来,那就用这把钥匙来解开公式探讨类的难题吧。
先从皖智1号卷说起:
1.(皖智1号卷全国名校联盟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历史学者为阐明人力资源控制对古代中国集权强化的重大影响,引用了如下公式:集权强化=人力资源控制x(机构完备+政策调整+君王修为)这一公式表明,有效控制社会的人力资源,对中央集权的强化与稳固有特殊意义。
——摘编自陈长琦《中国古代国家与政治》
运用古代中国的相关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公式中人力资源对古代中国集权的强化与稳固的重要意义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解析】
第一步:审题
人力资源控制对古代中国集权强化的重大影响,集权强化=人力资源控制x(机构完备+政策调整+君王修为)”
第二步:抓已知
“中央集权强化(集权强化)”这个词组我们很熟悉,可以从中央、地方、选官、监察方面强化中央集权。因此我们可以从“政策调整”方面入手。
第三步:化未知为已知
不管这个公式如何(未知),我们可以利用头脑风暴再现一下已知的知识。
中央上:秦朝设置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汉朝实行内外朝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宋朝二府三司,元朝一省二院,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军机处;
地方上:秦朝废分封行郡县,汉初郡国并行制,东汉末年州郡县,唐朝道州县,宋朝路州县,元朝省路府州县等;
选官上:先秦世卿世禄制,汉朝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至清为科举制;
监察上:秦朝中央设御史大夫,地方设监御史,汉朝刺史,元朝御史台等。
第四步:得出观点
观点1:科举制的推行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观点2:郡县制较之分封制更有利中央集权加强。
……
第五步:组织答案
示例一:
观点:科举制的推行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3分)
在古代中国,从加强中央集权考虑,对人力资源有效控制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对社会优秀人才的选拔和控制。在科举制推行之前,地方人才的选任权力基本为地方豪强所控制,这就为世家大族长期操纵政权提供了保证,对中央集权的加强极为不利。而科举制是我国古代封建选官制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打破了特权垄断,扩大了官吏人才的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从而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9分)
示例二:
观点:郡县制较之分封制更有利中央集权加强。(3分)郡县制与周代的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这样,皇帝通过掌握人事任免权把地方的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9分)
再看一道题:
2.(山东省滨州市2016届高三一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历史学者为说明社会转型路径与模式,引用了如下公式:
R=(Mp+Ms)-C
其中:R(result)为社会转型成果、成效或绩效;Mp(primordial motorization)为社会转型的原动力;Ms(secondary motorization)为社会转型进程中的继发性推动力;C(counteractant)为社会转型进程中形成的社会阻力。
根据该社会转型数学模型,社会转型进程可能会出现的三种绩效状态:
(1)当Mp+Ms>C时,社会转型顺利推进。
(2)当Mp+Ms=C时,社会转型停滞不前。
(3)当Mp+Ms<C时,社会转型倒退崩溃。
运用16—19世纪中国或西方的相关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社会转型中一个或多个绩效状态的公式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解析】
第一步:审题
R=(Mp+Ms)-C,当Mp+Ms>C时,社会转型顺利推进;当Mp+Ms=C时,社会转型停滞不前;当Mp+Ms<C时,社会转型倒退崩溃。
第二步:抓已知
“社会转型”这个词组是我们熟悉的,16—19世纪中国仍然是农耕文明,而西方转化为工业文明。
第三步:化未知为已知
不管这个公式如何(未知),我们可以利用头脑风暴再现一下已知的知识。
中国农业文明的原因: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经济上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精耕细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思想上文化专制,即使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思想上“工商皆本”等早期民主思想产生,但由于统治者闭关锁国,实行海禁政策,愚昧无知盲目自大,以天朝上国自居,因此中国明清社会仍然为农耕文明,社会停滞不前。
英国工业文明的原因:政治上确立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完善;经济上重商主义兴盛,殖民主义扩张与掠夺,工场手工业的发达,工厂制度的创立;思想上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自由主义思想的发展;科学技术上的创新。因此即使守旧势力对改革的反对,传统文化保守等也阻止不了英国社会的转型。
第四步:得出观点
观点1:近代英国社会转型顺利推进。
观点2:中国明清社会转型停滞不前。
……
第五步:组织答案
示例一:近代英国社会转型顺利推进。原动力:重商主义兴盛,殖民主义扩张与掠夺,工场手工业的发达,民主政体的确立,思想启蒙运动等;继发性推动力:自由主义思想的发展,工厂制度的创立,科学技术的创新,议会改革等;社会阻力:守旧势力对改革的反对,传统文化保守等。因此英国能实现社会的顺利转型,变为工业文明。
示例二:中国明清社会转型停滞不前。原动力: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发达。激发推动力: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工商皆本”等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阻力:清朝统治者愚昧自大,闭关自守;重农抑商;君主专制强化;文化专制。因此,中国不能实现社会的转型,仍为农耕文明。
小试牛刀:
【2015年全国卷1】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科学技术x(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摘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者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参考答案】:
(1)科学技术促进了劳动工具的改进,有利于生产力提高。(3分)
①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新式交通运输工具蒸汽轮船、火车的发明,使得各地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密切。(3分)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发明和应用,使得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出现了汽车、飞机等新式发明,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3分)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3分)
(2)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生产力发展。(3分)
①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工厂制度确立起来,流水线作业等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分)
②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形成了垄断组织,出现了跨国公司,提高了生产管理水平。(3分)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后推动了经营者革命,即专门的经理人开始出现,使得管理日益科学化。(3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政治史系列——4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浅析明清时期的科举制
七下历史期末测试卷
04第四篇 中华文化的内涵
古代庶民也能参加考试?唐代设立专门的“俊士科”,却发展起伏
部编版7年级下册知识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