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堂展示的形式有哪些?


所谓课堂展示,就是学生在充分自学、探究、讨论的基础上,在课堂上把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一定的方式展现给老师和其他同学的一种过程,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从形态来看,展示分为静态展示和动态展示两种。静态展示是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将需要展示的内容抄写在黑板上;而动态展示则是学生互动交流过程中的展示,展示的是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以及应对能力,反映的是学生课前准备的充分程度和思维的敏捷性。


从范围来看,展示可以分为组内展示和班内展示两种。组内展示是由小组长组织的,在组内进行的展示,展示对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或一些生成性的问题,解决最为基础的问题,并由小组长将组内交流还未解决的问题经由学习组长汇报给教师,便于教师把握学情。班内展示一要有展示,二要有点评。展示时小组选派代表在班内展示带有共性的问题、易错的问题。


从细节来看,展示的形式更多,如口头展示、书面展示、肢体语言展示、实物模型展示等。



口头展示


口头语言易于展示,形式灵活,适用于比较简单、直观的内容,如概念的形成、现象的描述等。其不足是不及书面语言精确、严谨、完整,展示缺乏持久性,无法让多人同时展示和点评,对学生的注意力要求较高。



书面展示


书面语言是为了适应书面交际的需要,它是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经过加工而形成的。这种语言结构完整规范,讲究条理性。其不足是对时间的要求高,可用于定理的证明、探究的过程、题例的解答等。



肢体语言展示


肢体语言是展示的学生用手势、用表情、用姿态帮助其说明,增强展示的效果,可作为口头语言的补充。在展示中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实物模型展示


学习与空间图形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制作模型,学生通过展示、比较,更加易于认识图形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从思维角度来看,展示分4个层次,在课堂中交叉使用,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4个层次分别是:思维的可视化过程、思维的可听化过程、思维的交织过程、思维的提升过程。


  思维的可视化过程是学生的板书展示过程。学生在自主学习时,会产生没有标准答案的认知冲突。在认知冲突中,每个学生由于其原有认知背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各自产生的冲突点也不相同。教师的“一查”,就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调查,通过调查,明确学生出现的典型性错误。这些典型性错误,就是高效课堂学习的价值点所在。归纳出典型性认知冲突后,教师将其交给学科班长,有意识地分配展示任务。学生会将问题暴露在板书上,这就是认知冲突的可视化过程。


  认知冲突的可听化过程,就是给学生“辩解”的机会,尊重学生的思维权利。板书的内容是僵化的思维,学生的“辩解”则是灵动的思维。学生在充满自信或忐忑的“辩解”中,会重新检视自己的自主学习过程。通过第二次思考,他们的很多问题都可以“自愈”。而其他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也可以不断矫正自己的思考,在比较中鉴别、在鉴别中求真。


  认知冲突的交织过程也是思维的交织过程。认知冲突反映在导学案上就是学生犯错误的根源。由于高效课堂的展示阶段之前,学生都不知道正确答案,每个学生都可能在自以为正确的情况下,犯许多错误。因此,每个学生都会自然而然地维护自己的观点,当把持有两个或多个观点的学生放在一起时,冲突必然会产生,这就是高效课堂的高潮阶段——对抗质疑。这时的课堂,会产生激烈的碰撞,学生不仅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维护自己或团队的观点中,还会在辩论与对抗中,学会理性思考问题、学会尊重对方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收获了正确的结论,更重要的是,他们也收获了对他人的尊重、对真理的追求。


  思维提升是高效课堂展示的高级阶段。但一定要注意,教师只是帮扶者,只要有一个学生能承担“提升”的任务,教师就不要与学生“争锋”。如果学生确实无法突破,教师才应该做出适当的点拨。


结合具体的课堂情况,也可以对展示形式进行创新,下面再简单介绍几种新颖有趣的展示形式。


深层次的多元展示---擂台战。教师将展示环节设计成“擂台战”,确定“擂主”与“挑战者”,一个小组摆擂,其他小组进行挑战。其基本流程是:确定一个小组为擂主,其他小组为挑战者;擂主向大家介绍观点,挑战方提出质疑,擂主进行解释、答辩;双方在挑战与应战的过程中,不断理清思路、完善观点。


省时间的高效展示---访客游戏。教师将小组成员划分为“接待者”与“访问者”两种角色。接待者负责向来访客人介绍本组的成果,并接受他们的提问;访问者负责外出到其他小组学习交流,每个访问者负责访问一个小组,然后回到本组分享访问收获。一般情况下,每个小组有一至两名接待者,其余学生都为访问者。


更灵活的书面展示---漂流本。各个小组将本组的学习心得整理后,记录到漂流本上,然后将漂流本交给其他小组传阅。传阅时,各组都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写在漂流本上,当漂流本“物归原主”时,拥有它的小组,就可以根据其他小组的观点和意见,继续完善本组的学习心得。


总之, 只要教师引导得好,学生一定会呈现出精彩的课堂展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做好课堂展示
课堂生态观下学生学习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浅谈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设计(二)
让思维导图走进小学数学复习课堂
国家级教学名师:如何有效地开展课堂讨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