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徽因儿媳:丈夫落难时离婚,给儿子改名换姓,再婚12年难逃厄运
userphoto

2023.07.05 北京

关注

梁从诫和周如枚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万物复苏的季节,再读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更感受到春日的浪漫柔情。
许是字里行间的美好,总让人想起令人心动的爱恋;林徽因写下这首诗歌的多年后,许多人认为这是给予徐志摩的告白,但实际上,这首充满深沉爱意的诗歌,是林徽因献给长子梁从诫的出生礼物。
民国时期的爱情伴侣,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称天作之合的般配,两人的结合,谱写了民国浪漫的爱情传说。
但不同于父母的恩爱,梁从诫与周如枚的婚姻,却充满造化弄人的遗憾。
他们是青梅竹马,有着心意相通的默契;他们也门当户对,彼此父母更是交情至深;从出生到相爱,两人的故事都艳羡世人。
就在人们感叹:郎才女貌的两人,又要谱写一段爱情佳话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却让两人的婚姻分崩离析。

作为建筑学家梁思成和民国才女林徽因的长子、清末著名思想家梁启超的孙子,梁从诫生来就是备受瞩目的。
出生于1932年的他,让林徽因倍感喜悦,为他写下美好的诗歌《你是人间四月天》;名字“从诫”两字,更有致敬著名建筑学家李戒之意,从这一点上不难看出,梁从诫身上,也背负着父母的深切期待。
妻子周如枚的出身,毫不亚于梁从诫。
她的父亲周培源是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著名的流体力学家,1929年从美国留学归来到北大担任校长。
值得一提的是:周培源与梁思成,在清华求学期间关系甚好;两人在北平时,更是在一个胡同安家,在林徽因举办“太太沙龙”时,周培源夫妇也是每日必到的常客。
由于两家交好,梁从诫和周如枚自然也有许多亲密接触的机会。
出身书香世家,周如枚举手投足间,也尽显明媚和优雅。
这样聪慧的女子,让林徽因看在眼里,也爱在心里。
梁从诫没有结婚前,她就多次在家人面前称赞这个女孩:
“美貌与智慧并存。”
“平心而论,她的五官虽算不上惊艳,但却端庄大方,加上江南女子温婉如水的韵致,让人无法忽视她的存在。”
对于母亲的认可,梁从诫内心亦是欢喜的。

林徽因年轻时
他与周如枚青梅竹马,随着年龄的增长,彼此也互生情愫;但素日里“兄妹”的称呼,也让两人始终无法捅破各自的心事。
而母亲的赞誉,以及周家父母对梁从诫的欣赏,自然成为两个年轻人相爱的最大推力。
青年时期,在双方父母的撮合下,两人也正式确立恋爱关系,并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
这样的爱情,对世人来说,是理所应当的。
因为不管是双方父母,再或是其他友人,都认定了:梁从诫和周如枚这对眷侣,堪称天作之合。
两人的爱情,也如童话故事般:王子和公主,幸福生活在了一起。
最开始的岁月,两人的感情是甜蜜幸福的。
如所有热爱生活的小夫妻般,他们时而在院中品茶读书,时而一起打理家中琐碎事物,时而相互依偎,静看夕阳西下,炊烟升起。
婚后不久,两个人就有了爱情的结晶。
孩子的到来,为这个幸福的家庭,增添了太多欢声笑语;即便工作上出现些不顺心的事情,但可爱的孩子以及体贴的妻子,总能让梁从诫将这些烦恼瞬间忘记。
可这番甜蜜恩爱的生活,却随着时代风暴的到来戛然而止。
在那个人人自危的特殊年代里,反目成仇、落井下石、妻离子散…这些让人心痛的词语,每天都在真实上演。
困在时代漩涡里,爱情变得脆弱无比,似乎也不值一提。
没有多久,梁从诫被下放到农村改造。
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第一反应便是:该如何照顾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可还没等他想到万全之策,妻子周如枚却派人递来了离婚协议书:她要和梁从诫彻底划清关系。
面对相识了几十年的妻子,突然提出的离婚要求,梁从诫瞬间怔在原地,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又或者是,还能说些什么…
如果仔细追究起来:梁从诫从最开始,就该怨恨周如枚的。
在无法抗衡的风暴中,梁思成与周培源两个昔日好友,率先因为思想观念不同而撕破脸皮;在梁思成最为落魄的时光中,作为亲家的周培源不但没有给予任何帮助,甚至还亲自主持了批判梁思成的大会。
但即便如此,梁从诫也丝毫没有对妻子周如枚,有过任何指责和埋怨。
在他看来:虽然无法理解岳父的立场和选择,但这样的怨恨,不该牵扯到妻子身上。
可是,随着梁从诫的落魄,两人的甜蜜时光,似乎也成为了一场幻梦。
周如枚出身名家,成长条件无比优越;对她来说,丈夫要去农村改造的事情,对她来说犹如噩梦。
她无法想象:自己要如何适应农村的生活,也无法面对,因为丈夫的牵连,自己甚至周家的名誉和威望受损。
在爱情和名誉面前,她多次徘徊,最终还是决定:为了自己的前程和命运放弃这段婚姻。
周如枚的绝情,也让梁从诫彻底陷入绝望。
他从来没有想过两人会走到这种地步,也无法接受,这个自幼聪慧可爱的邻家妹妹,冷酷无情到似乎变了一个人。
但是离婚协议书已经摆在面前,妻子心意已决,他别无选择。
他爱她,却不能困着她;即便这一纸协议,将要断送两个人所有的可能性,但梁从诫还是以忍痛放手的姿态,给予了周如枚最后的成全。

与梁从诫离婚后,周如枚带着孩子离开了梁家。
为了和他们没有半点关系,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也被卷入到这场漩涡中,周如枚又把儿子改名为“周学兵”,随了娘家的姓;至此,她彻底斩断了与梁从诫的所有可能性。
这样的婚变,给予梁思成的打击是沉重而巨大的。
一直以来,他都将周如枚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也相信青梅竹马的情意,会支撑两人度过岁月的所有风霜。
可他没有想到:这个被他无比珍爱的女子,却主动放开了他的手。
每次想起周如枚,梁从诫的心上如同被划了一个口子。

梁从诫
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以及婚姻的打击,将他推入绝望的深渊。
在最难熬的日子,他曾几次想要放弃,庆幸的是:血液中流淌着母亲的倔强和勇敢,这难能可贵的救赎,也帮他熬过了一层层的难关。
离开梁从诫的周如枚,过得如何呢?
因为及时撇清了与梁从诫的关系,她的艰难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
随着日子逐渐明朗起来,她也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二个男人,谢荣。
那是我国麻醉学的泰斗级人物,一个为我国麻醉学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男子。
为人谦和、仪表堂堂…这样的谢荣,也很快收获了周如枚的好感。
两个人很快组成了家庭,生了一个女儿,取名谢兰,寓意希望这个孩子能像兰华一样,蕙质兰心;再加上周如枚带来的儿子周学兵,两个人也算是儿女双全了。
作为前段婚姻的背弃者,周如枚总是担心,自己是否会遭到命运的惩戒。
这样惶恐不安的心绪,让她平静的生活再掀波澜。
与谢荣结婚后的第12年,周如枚病倒了。
这场病来得气势汹汹,似乎让人猝不及防。
作为养尊处优的独生女,周如枚的一生,似乎都不曾受过苦难。
年少时期的她,备受父母的疼爱,以及林徽因夫妇的关照和喜欢;即便后来与梁从诫结婚,她依旧是被人捧在手心的宝,琐碎的家务事,从来不用她操心。
这样的宠爱,似乎也注定了:周如枚在人生变故上不堪一击。
所以,梁从诫受难时,她选择了逃跑,只因自己不愿受皮肉之苦。
可如今,身患重病的她,却再也无处可逃了。
突如其来的病魔掏空了她的身体,也消磨了她的意志。
但即便这样,周如枚还是幸运的,从始至终,她的丈夫谢荣,丝毫没有过厌弃之心;反而更加体贴照顾她的饮食起居。
或许是命运的惩罚吧,周如枚终究没有逃过这场“劫难”;与命运搏斗半年多的时光,她还是败了下来。
1980年,周如枚因病去世,当时的她还不到50岁。
而她与谢荣的女儿谢兰,也仅有12岁,未涉世事。
周如枚离开前,始终充满着愧疚和遗憾。
愧疚丈夫谢荣的照顾,遗憾无法陪伴女儿长大…可这抱憾离世的过程中,她始终没有提及“梁从诫”的任何事情。
或许是早就遗忘了那些陈年旧事,也或许是不敢提及,无论如何,他始终是她一生的亏欠。

周如枚去世后,身在北京的梁从诫,回忆种种往事,仍旧感叹万千;但即便如此,他始终不曾有过一句怨恨,甚至将当年的背弃,归结到自己身上。
他说:“生活道路,由于我的过错,未能与她一同走完。她后来英年早逝。但这段刻骨铭心的初恋,永远是我一个最美好、最幸福的回忆。”
一直以来,他还是记得她,甚至不舍得去忘记曾经的点点滴滴。
这个温雅体贴的男子,曾给予她无微不至的照顾,也给予她美好如童话的爱情;可偏偏在现实的重创中,人性权衡利弊的选择,以及理智到冰冷的明哲保身,最终让周如枚亲手斩断了这段感情。
“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健康或是疾病,都不离不弃…”
这是他们结婚的誓言,庄重而坚决。
只可惜,雨打风吹的命运,最终让两人走散。
经年以后,物是人非,只有一个头发花白的百岁老人,独自坐在藤椅上,沉浸在那场青梅竹马的心动中:“那个女孩温柔的吻,曾让我一生沦陷。”
她给了他一生的诺言,却最终也负了他的一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她父亲是北大校长,与林徽因儿子结婚轰动一时,最终无情抛弃丈夫
林徽因儿媳,在丈夫落难时离婚,给儿子改名换姓,二婚嫁麻醉学家
林徽因儿子为何离婚?
林徽因看重的儿媳,竟在丈夫落难时提出离婚,并狠心为孩子改姓
林徽因的独子梁从诫,晚年评价梁家:我们三代都是失败者
林徽因的孙子和孙女都改了姓氏,不再姓梁,原因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