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职生初岗心理分析及思考

中职生初岗心理分析及思考

作者:童西元

内容摘要:中职学生毕业后第一次适应岗位的全方位要求,心理适应能力至关重要。如何更有效地加强初岗期间的管理,并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其中的一个前提因素就是对学生初岗心理的把握。文章就中职学生的初岗心理进行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中职生、初岗、分析与思考

 

职业教育是我们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职业教育在促进我们国家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推进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劳动力有序、有技术含量的转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选择,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对促进教育公平以及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002年到2006年,政府在5年时间里开了3次职教会,出台政策扶持中职教育摆脱困境,重新回到了普教与职教“双轨”并行的局面。20079月,教育部长周济宣布,中职学校今年录取学生将达到800万。目前,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形势下,中职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56%。但是,面对这样一种情况不能盲目乐观,要认识到中职生与大学生在就业观上和期待值上有很多不同,这两个因素决定了就业率的差距和区别。同时,中职生由于年龄、知识、经验、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影响,还没有全面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在最初走上岗位的一段时间内存在很多心理、行为上的不适应,并且容易因为初岗时期的不适应而放弃岗位,职业生涯遇到不必要的挫折。

一、中职学生常见初岗心理的分析

笔者多年从事学生毕业生职业指导和就业推荐安置工作,每年负责推荐和安置的中职毕业生和农村青年1000多名。在长期中职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安置过程中,根据跟踪调查所发现的问题,中职学生在初岗阶段常见的不良心理现象主要有:

1、眼高手低,不能摆正好自己的位置,过高的强调自己的作用,错误估计个人的能力,认为自己非常了不起,稍累一点的基层岗位不愿做,高层岗位做不来。

曾经有学生到某企业就业,学生到岗没几天就不干了,说太累、工作环境不好、工资太低、离家远等。总想找一个既轻松、工资又高的工作单位。其实这类学生根本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这种现象在中职学生中较严重,其原因就是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自己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由于同学们涉世不深,接触社会较少,理想往往脱离客观条件。所以我们在学生就业之前,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决不能眼高手低,树立做一件事就一定把它做好,从做好一件事、守好一个岗位开始,逐渐明确自己应有的职业生涯和理想。在任何环境下都是对自己的一种锻炼和社会经验的积累。不要动不动就说这个活太累、太脏、太简单、不适合我。

2、受不了一点点委屈,处处求公平。

学生开始到一个岗位,没有充分的适应岗位能力,也离开了老师对他的耐心引导,工作中肯定会出现不能胜任、不能忍受等情形,这时候,领导的一句批评、老员工的一个“不怀好意”的眼神,学生都会满肚子委屈,甚至有时为一点小利,斤斤计较,经常说出“为什么我……”、“凭什么他(她)……”等话,部分同学还因此要求更换工作环境,或者干脆停工、想重新寻找工作单位。很多学生进入初岗后还是习惯地把自己当做一个学生去看待,所以有错也是可以原谅的,当有错误的时候,他们习惯了学校老师对他们较为温合的处理方式。但是社会对同学们的看法和要求是不同的,首先上级会认为不管是谁,工作上就是一个员工,不管是学生还是员工,都一视同仁,对于工作中的出错,上级往往会用最简单,最直接,用他们认为最有效的方式进行处理。这个方式在很多时候往往就是批评。所以工作中出错被骂是很正常的。学生们没有看到这点,所以处处计较别人对待他们的态度。甚至会因为别人对他们的态度而忽略了他们原本的错误。

3、存在过于自卑或过于自信心理。一些学生对就业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成绩差,比大学生学历低,比高职生动手差,低人一等,前途渺茫,不知所措;还有些学生过于自负,跃跃欲试,准备大展才华。自卑者工作上缺乏创造性活力。过于自信者往往听不见别人的意见,得不到别人的帮助,遇到困难后不喜欢从专业素养上做深刻的自我检查。

4、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大局意识,忽略了与同事协作关系。相当一部分同学表示不知如何处理与领导、同事之间关系,有时甚至闹出矛盾。这类学生不懂得与人相处的艺术,不考虑冲突的代价。以自己尊严和权利为借口,也是甚至是盲目地要面子,语言上伤人,行为上对抗,最后造成紧张的人际环境,不能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干下去。

5、存在畏难怕苦心理。不少学生对工作时间长、加班、上夜班、或两班倒等不能接受,有的学生还嫌脏怕累。学生时期安逸有序的生活被打破,一旦面临紧张的工作氛围和要求,他们就焦虑不安。还有部分学生受影视剧中人物工作情景影响,认为自己目前的工作完全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失落情绪较重,思想准备不足,导致已有的工作环境中的困难因素被放大,成为很难逾越的鸿沟,没有随岗位的热爱,只有痛苦和不满。

6、顺境的时候优越感太强,而遭遇逆境的时候不能调节自己。

许多学生分工到车间后只看到那些好的岗位,安排到好岗位的时候,就沾沾自喜,缺乏吃苦的准备。往往是兴奋还没不到几天,就感觉到了工作的枯燥,抱怨工作太无聊。最终再好的机会也把握不住。而一旦分到那些所谓的差的岗位,就感觉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这样平庸的工作,做得再好又有什么意思呢?”最初参加工作的一段时间同学们往往都是感觉别人的岗位别的工作容易一些。其实不管是什么岗位的工作不投入、不付出都不可能做好。所以分到好的岗位不要得意忘形,能不能做好这件工作还是个未知数;而分到差的岗位也不要郁闷。今天我的岗位不如意,并不说明什么,做好眼前的小事,也许就会有转机。而学生受限于自身的阅历和不成熟的心理素质,在面对这些挫折的时候往往看不到出路,不能调节自己。

影响学生实习的心理因素是复杂的,它有一定的社会原因,与学生自身的意识形态、就业观念、消费观念等多方面心理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任由学生自已去适应,去克服,那么实习过程对他们来说收获就很有限,这就需要我们对中职生实习存在的常见心理进行分析,并对之进行相应的教育和指导。

二、对中职学生初岗心理问题的思考

(一)解决中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1、营造劳动光荣、职业神圣的社会舆论环境。社会对职校生还有许多偏见。上职校的学生有失落,家长有失落,就是因为这种社会偏见造成的。在我们国家,要树立起劳动光荣、职业神圣的理念,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以在各个行里争高低,但是不要在行与行之间分高低。每一个人都有他生存发展的理由和权利,教育就是为有不同个性、不同兴趣的人们提供服务的,开发这些个性,发展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和整个社会融为一体,实现人和社会、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发展。各类教育不存在高低优劣之分,对于接受职业教育的人群,需要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们来更多地关注,更多地倾注爱心。近些年人们对劳动的偏见、对职教的歧视、冷漠虽然有一定转变,但仍要通过做一些实际的工作,特别是培养成功的职业工人来推动这种转变。

2、帮助中职生更新就业观念,加强全方位的职业指导和心理疏导工作。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引导中职生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在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专业、特长、能力的基础上,调整好就业期望值,找准坐标,使自己的职业意向与社会的需求相吻合。学校应在加强中职生的日常教育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进行艰苦创业教育、理想教育、形势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在社会上的竞争能力。另外学校还应从中职生的特点出发,广泛开展中职生就业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促使学生做好择业心理准备,特别是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学校还应大力加强就业技巧指导,提高服务质量。

要特别指出的是,目前部分中等职业学校重就业不重就业指导、重就业率不重成功就业率、优质就业率的现象比较普遍。一位资深职业教育专家说,职业教育是否成熟,不是看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规模,更重要的,是看职业指导工作是否成熟。职业指导工作是否成熟,职业学校课程和教学要具备下面三个要件:一是具有掌握了丰富的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职业指导工作者队伍,职业指导工作者不仅要了解各类企业的用工需要,熟悉各种职业的特点和要求,而且要了解求职者的各种信息,如心态、技能、特长、原有的职业背景、现有的职业需求等;二是要有一批技术熟练的心理咨询与辅导专业人员,他们能针对学生的职业迷茫、职场挫折给予及时的心理干预、精神抚慰、真诚聆听、沟通互动等;三是学校职业指导要有自己的价值理念。

3、鼓励学生树立适应岗位工作能力的自信心。自信心并非短时间内所能树立的。这就要求实习学生一定要正确认识自我,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气质、能力水平等,检查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竞争力如何,不要刻意追求现实中不可能达到的事情。同时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搞好学业,发展特长,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以从容的心态面对就业。国内外专家在讨论21世纪人才应具备的素质时,提出了社会适应能力、自主精神、自信心、责任感、善于学习、与人合作等等诸多素质,这些素质大部分都属于心理素质范畴,这说明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在对中职生进行职业指导时,不仅要传授学生创业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创业意识,更应该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发展的创业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人生的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职业生涯中度过的,这是一个充满艰辛、不懈奋斗的历程,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帮助人们在各种处境下调整心态,最终实现职业理想。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为良好的心理状态、健康的心理品质、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等。在现在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些心理品质,使他们独立而不孤独:既不依赖他人又能与人合作;敢为而又善于自控:既有胆有识,敢闯敢干又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坚韧而不失灵活:既善于抓住时机,敢于行动又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既要注重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教师在与学生平等的心灵沟通中陶冶学生的品性,还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让学生在初岗前参观现代化企业、访问创业成功人士、走进人才市场调查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素质的要求、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学生对岗位的认识,密切学业与职业的联系,培养适应岗位的心理品质。

4、指导中职生正确对待挫折,迎接挑战。有的学生初岗遇到挫折后,就无颜面对他人,情绪低落,一蹶不振。为此,作为学校要引导学生学会面对挫折和克服困难,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人的一生中经常会遇到各种挫折,关键是遇到挫折后要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问题的根源,想办法去战胜或适应挫折。消除学生对岗位的种种错误认识,克服对失败的恐惧,突破对就业的心理误区,树立坚韧不拔的精神,职业学校一是要加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一个人心中有理想,人生有目标,才会有前进的动力,才会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二是要充分发挥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世界上不少成功人士在成名前都曾经或多或少地遭受挫折。让学生从成功人士在挫折和困难面前的勇敢精神中吸取力量,从而调整心态,度过初岗这一学生社会角色转换的困难时期。

(二)对初岗学生的几点建议

1、加强学习。中职学生无论是在文化知识水平还是在专业知识技能上,都还是处于较低的层次,还需要学生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养成勤学善问的习惯,多留心、多观察,勇于锻炼自己,进一步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2、正视自我。常言道:“知人为聪,知己为明;知人不易,知己更难!”人最难的是认识自己。首先应该客观寻找自身优势。中职生与大学生相比,工作态度比较踏实,动手能力强,对用人单位的薪酬要求不高;与高中生相比,中职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较强的专业水平与实际操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好。其次,要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了解自己可以做什么,适合做什么,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素质与心理特点,不夸大缺点,也不抹杀自己的长处,实事求是地作出自己的职业定位。

3、正确定位。作为中职学生,要将自己正确定位为从事生产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即“中初级劳动者”。要有在岗位上学习、进步、锻炼、发展的意识。把握角色的转换过程。学会正视社会,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激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勇于克服困难,经得起挫折、打击,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站稳脚跟。

4、调整心态。在市场经济时代,人人都会面临着择业、就业、失业、再就业的问题,因此中职学生具备健康成熟的就业心理,保持奋发向上的心态,是至关重要的。要改变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就业观念,树立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的职业理念,选择适合自己、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职业,哪怕辛苦一些,工资低一点,条件差一点,也在所不惜。要有先站稳脚跟,学习经验、打造自己,再谋求更高发展的心态。切莫“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想做”,“自己不努力,事事怨他人”。

中职学生就业后的初岗转折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的产生有一定的社会原因,并且和学生自身的意识形态、就业观念、消费观念等心理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确地分析学生的初岗心理,是学校有效地促进“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管理,加强学生职业观教育的前提,同时也必将促进中职教育快速、健康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德发,王岩.毕业生择业心理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 6: 46.

 [2]李亚芹,凌云.对中职生就业心态的调查分析 [J].职教论坛, 2005, 2:59-61.

 [3]储克森.职业·就业指导及创业教育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4]凌云,王浪.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观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J].教育与职业, 2003 (15):50-51

 [5]齐管社.关于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 (27):22-23

附:作者简介

童西元, 男, 50岁,华中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学历,武汉市新洲高级职业中学常务副校长。湖北省科技传播学会新洲分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中专学校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学会常务理事、武汉市农机学会会员。曾主持和参加多项机械设备及工艺工装的设计制造,参加过多项国家级、省级、市级科研推广和试验示范课题研究并获奖。多次获市、区职校说课比赛、优质课竞赛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省电子技能比赛获省级三等奖、市电工技能比赛获市级二等奖;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主编了2004年、2005年《湖北省高职考试机电专业模拟试卷》,主编了《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基础》、《电工基础》、《机械制图》等多部校本教材、出版了《最新高职考试应试指南——电工基础》(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长期担任机电类专业课教学工作和学校教科研、学生生产实习、就业指导以及就业安置等工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顺利进行职业角色的转换
加强中职校学生的就业指导 促进中职校毕业生的就业
第三讲 就业的心理准备
教育部:将企业设职教岗、学徒岗纳入考核,培养中国特色学徒
中职学生就业常见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教师心理素质对教学的重要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