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221条

第221条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燥,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

导读:历代伤寒学者对《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人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自我理解。毕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文末有留言,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注解,一起提高!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脉浮发热,为邪在表;咽燥口苦,为热在经;脉紧腹满而喘,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为邪在里。此表里俱有邪,犹当双解之。

若发汗攻表,表热虽除,而内热益甚,故躁而愦愦,反谵语。愦愦者,心乱。经曰∶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不行,更发热而躁烦。此表里有热,若加烧针,则损动阴气,故怵惕烦躁不得眠也;若下之,里热虽去,则胃中空虚,表中客邪之气乘虚陷于上焦,烦动于膈,使心中懊憹而不了了也。舌上苔黄者,热气客于胃中;舌上苔白,知热气客于胸中,与栀子豉汤,以吐胸中之邪。


清·吴谦《医宗金鉴》

本条与第222条、223条同讲。

此承前条互发其义,以明其治也。前条表证居多,戒不可误下;此条表里混淆,脉证错杂,不但不可误下,亦不可误汗也。若以脉浮而紧,误发其汗,则夺液伤阴。或加烧针,必益助阳邪,故语烦躁,怵惕愦乱不眠也。或以证之腹满,恶热,而误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邪热,扰动胸膈,心中懊,舌上生胎,是皆误下之过,宜以栀子豉汤一涌而可安也。

若脉浮不紧,证无懊憹,惟发热,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为太阳表邪已衰,阳明燥热正甚,宜白虎加人参汤,滋液以生津。

若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是阳明饮热并盛,宜猪苓汤利水以滋干。然阳明病,法当多汗,因汗出多,致小便少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盖以汗多胃燥,无水不能下行,乃水涸之小便少,非水蓄之小便不利也,恐猪苓汤更利其小便,则益竭津液而助燥矣。

太阳病,烦热无汗而渴,小便利者,大青龙汤证也;小便不利者,小青龙汤去半夏加花粉、茯苓证也。太阳病,烦热有汗而渴,小便利者,桂枝合白虎汤证也;小便不利者,五芩散证。阳明病,烦热无汗而渴,小便利者,宜葛根汤加石膏主之;小便不利者,以五芩散加石膏、寒水石、滑石主之。阳明病,烦热有汗而渴,小便利者,宜白虎汤;小便不利者,以猪苓汤。少阳病寒热无汗而渴,小便利者,当以小柴胡汤去半夏加花粉;小便不利者,当以小柴胡汤加茯苓。太阴无渴。少阴阳邪,烦呕小便赤而渴者,以猪苓汤;少阴阴邪下利,小便白而渴者,以真武汤。厥阴阳邪消渴者,白虎加人参汤;厥阴阴邪,转属阳明,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则愈。证既不同,法亦各异,当详审而明辨之。

集注

喻昌曰:发热以上与前条同,而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四者皆阳明之见证,所以汗、下、烧针俱不可用。舌上胎,则膈热甚,故涌以栀子鼓而微去其膈热,斯治太阳而无碍阳明矣。若前证更加口干舌燥,则宜用白虎汤以解热生津;更加小便不利,则宜以猪苓汤,以导热滋干也。其汗多而渴,不可与猪苓汤者,以热邪传入阳明,必先耗其津液;加以汗多复夺之于外,又利小便更夺之于下,则津液有立亡之患,故示戒也。

程应旄曰:热在上焦,故用栀子豉汤;热在中焦,故用白虎加人参汤;热在下焦,故用猪苓汤。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

脉证与阳明中风同。彼以恶寒,故名中风;此反恶热,故名阳明病。阳明主肌肉,热甚无津液以和之,则肉不和,故身重,此阳明半表里证也。

邪已入腹,不在营卫之间,脉虽浮。不可为在表而发汗;脉虽紧,不可以身重而加温针;胃家初实,尚未燥硬,不可以喘满恶热而攻下。若妄汗之,则肾液虚,故躁;心液亡,故昏昧而愦愦;胃无津液,故大便燥硬而谵语也。若谬加温针,是以火济火,故心恐惧而怵惕;土水皆因火侮,故烦躁而不得眠也。阳明中风,病在气分,不可妄下。此既见胃实之证,下之亦不为过。但胃中以下而空虚,喘满、汗出、恶热、身重等证或罢,而邪之客上焦者,必不因下除,故动于膈而心中懊憹不安也。病在阳明,以妄汗为重、妄下为轻。

舌上苔句,顶上四段来。不恶、反恶,皆由心主,愦愦、怵惕、懊憹之象,皆心病所致,故当以舌验之。舌为心之外候,心热之微甚,与苔之浓薄、色之浅深,为可征也。栀子豉汤主之,是总结上四段症。要知本汤是胃家初受双解表里之方,不只为误下后立法。盖阳明初病,不全在表,不全在里,诸证皆在里之半表间,汗下温针,皆在所禁。将何以治之,惟有吐之一法,为阳明表邪之出路耳。然病在胸中,宜瓜蒂散。此已在腹中,则瓜蒂散不中与也,栀子豉汤主之。外而自汗恶热身重可除,内而喘满咽干口苦自解矣。

阳明之有栀豉汤,犹太阳之有桂枝汤,既可以驱邪,亦可以救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耳。


清·黄元御《伤寒悬解》

本条与第222条、223条同讲。

阳明病,脉浮而紧,有太阳证,咽燥舌干,有少阳证,腹满,有太阴证。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则胃热外发矣,但有太阴腹满,则土湿颇旺,未免身重耳。

湿盛阳虚,汗、下、烧针,俱属不可。若发汗,则阳亡躁生,神败心惛,而反谵语。若加烧针,汗去阳亡,必休惕烦躁,不得眠卧。若下之,则阳亡土败,胃中空虚,不能堤防阴邪,下焦客气,遂逆动于膈下,拒格胸中之阳,心中懊憹,而生瘀浊。心窍于舌,瘀浊在心,舌上苔生者,宜栀子豉汤,涌瘀浊而清烦热也。

若下后阴亡,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宜白虎加人参汤,清金而泻热,益气而生津也。

若下后阳败而土湿,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宜猪苓汤,二苓、滑、泽,利水而泻湿,阿胶润木而清风也。土湿木遏,郁生下热,是以发热。木气堙塞,疏泄不行,故小便不利。木郁风生,肺津伤耗,是以发渴。风气发扬,是以脉浮。腹满身重之人,下之阳败湿增,故见证如此。


清·曹颖甫《伤寒发微》

三阳合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燥,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燥,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此条订正)

此节为三阳合病,前条已订正之,此云阳明病者误也。夫太阳伤寒提纲曰脉浮紧,此当用麻黄汤以汗者也。少阳提纲曰口苦咽乾目眩,设兼见「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诸证,此犹当用小柴胡汤以汗之者也(说详太阳篇)。阳明提纲为不恶寒反恶热,阳明从中气化,故胃中未经化燥,有身重喘满之太阴证。若见潮热手足汗出,则胃中已经化燥,此当用三承气以下之者也。惟温针则三阳并忌之。阳明一证,但热不寒,医虽至愚,断不至误用温针,故仲师于阳明篇中,未垂明诫。若太阳篇太阳伤寒加温针必惊。少阳篇吐下发汗温针谵语,则固言之详矣。若此证既为三阳合病,无论骤加温针,火邪内攻血脉,迫阳气外张,有怵惕烦燥不眠之变。即以脉之浮紧而发汗,而胃液既从外泄,胆火因炽,于是手足不得宁静,坐卧不知所安。胆胃之热,上蒙心神所寄之脑部,亦且恍惚而时发谵语,即以不恶寒但恶热而下之,胃中津液下泄,胃底胆汁既虚,少阳浮火,亦必冲动膈上,而心中为之懊憹,似愠似怒,似憎似悔。所以然者,药宜于太阳者,或转为阳明少阳所忌。药宜于阳明者,或不免为少阳所忌故也。要之此证为湿热内蕴,试观土润溽者,则地生苔藓,故验其舌生黄腻之苔,即为湿热之明证,但须栀豉汤轻剂,以清里疏表,而湿热已解。盖此证全属气分,虽曰三阳合病,究非实热可比(葛仙翁《肘后方》:「淡豆鼓治伤寒,主能发汗」,虽不尽然,然必非吐剂。)。太阳篇云:「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剧者必反覆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救逆之法,与此条正相类也。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通过学习这条,我们要掌握两方面的知识,一方面此为热证而非实证,所以不能按实证去治;另一方面,此病在临床很容易误治,误发汗、误下、误用温针和烧针等,尤其以误下容易发生。

此条开头27个字说明阳明有热,和第189条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的证候基本相同,不同在第189条有发热恶寒,而第221条为不恶寒、反恶热。很多注家对此两条的联系没有看清楚。第189条说明经腑有热,表里不解,故外有发热恶寒、脉浮而紧,内有口苦咽干、腹满微喘,是经腑皆病,经表之邪未解,故不能泻下,若误下,就会腹满、小便难也。第221条症状与第189条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经表之邪已经入里,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主要反映阳明的热证,治疗应该用白虎汤清热养津液。如果误认为是经腑之证而发汗,胃燥严重,就会烦躁,心里烦乱,谵语。若误用温针,病人就会恐惧不安,睡不着,烦躁,因为烧针既可助热又可伤心神。泻下也不可,因为患者脉浮而紧,邪热散漫,未凝聚于肠胃,不是腑实证,所以泻下后,患者就会胃中空虚,邪气就会趁机而入而动膈,心中郁烦不解,舌上会出现黄苔,病位位于上脘,就用栀子豉汤治之。

栀子豉汤见于阳明篇,也见于太阳篇。太阳篇中表邪刚抑郁于胸,未与痰水互结,用栀子豉汤来治疗。栀子厚朴汤就是栀子豉汤去豆豉加厚朴、枳实,可以清阳明的上脘之热。热邪入胃,有在上、在中、在下的不同,因此症状不同,上脘介于阳明的表里之间,所以柯韵伯说栀子豉汤治疗阳明病的半表半里。举例来说,太阳病的表证在皮肤,太阳病的里证用五苓散利小便。阳明病的表证就是栀子豉汤证,阳明病的里证就是承气汤证。柯韵伯说阳明病的开手三法,就是清上、清中、清下,不令其燥其津液,不令其水聚于胃。《伤寒论》因为历代注家的见解不同,已经有所发展。

热在上焦,心中懊憹,舌上胎者,用栀子鼓汤治疗。栀子豉汤治疗胃之上脘之火热之证,既有清的意义,又有宣的意义。


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论》

这节你们看看跟前头「阳明病,脉迟」那节开始是一样。脉浮而紧,这是太阳伤寒脉;咽燥口苦,这是少阳证;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这一系列这都是阳明病。那么身重呢,说明身上还有湿,那么这个也是三阳合病了。不过它着重在阳明病,所以这个不说是三阳合病了,而它说是个阳明病,因为阳明病的这个症候特别明显,尤其外证「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那么这也是三阳合病。

你看看在这个阶段上不能吃泻药,不能够用承气汤。前头那节,208条你们对照看更好,「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那么这一段也是不可以吃大承气汤,不但大承气汤不可以,其它承气汤也不可以用。所以它搁个「虽」字呀,虽然汗出不恶寒,这个阳明病的征候已显了,但是这个时候「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言外之意就是不能吃泻药,还不能够下,你看这一段前后对照就看出来了。

这一段也有「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差个「短气」,事实上腹满而喘就包含着短气了,喘了就是短气嘛。所以在这个时候,纯粹是内热了,但是身还有湿,不过这个湿轻了,不像上边这个三阳合病那个湿,那个湿是身重难以转侧,那个沉地厉害,这个就是身重而已,所以搁到最后了,这个湿比较少,阳明病偏多,所以它叫阳明病,它不叫三阳合病了。

但是既然还有身重,就不能吃泻药,身重说明有湿,说明里头还没成实,那么这时候发汗行不行呢?更不行了,它内热呀,里热是不能够发汗。若发汗则燥,那么一发汗啊,夺其津液,内热更盛。心愦愦,这个愦愦呀,就是闷、乱,咱们说的那个昏愦就是这个愦呀,昏乱、胡涂。那么这个热攻冲头脑了,所反谵语,这就是胃不和的一个倾向了,这个时候你们看看用什么药,这一个谵语、心愦愦的这种情形有用承气汤的机会,但是它没说。

那么一开始呢,「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若,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这一个呢,正可以用白虎汤,那是没问题的,因为跟前头这个三阳合病是一样,虽然偏于阳明,但是并没达到胃家实的症候,所以这个时候只能够清肃内外之热了,而且脉还浮。

那么要是经过发汗药,里头津液更伤,所以阳明病就怕伤津液,它本来津液就要外出,就有一些不守的样子,阳明病是蒸蒸汗出啊,那么最怕发汗,一发汗再夺其津液,里头马上就干,所以一发汗则躁。这个躁和烦还是不一样的,这个烦呢是热,只是心烦;可躁是乱,躁动不安。所以这个我们在三阴篇上,出现这个躁是不好的现像,躁则扰啊、乱啊,那么主要就言其胃中干,胃气不和的这个情形,这个比较厉害,不是光烦热而已了。「心愦愦,反谵语」,人有闷乱、胡涂、说胡话,那么这个时候有用承气汤的机会,但是不一定给用大承气汤,所以它没说,像调胃承气汤啊、小承气汤啊,或者小量用都可以的。

那么它这一篇的着重在下,临床上任何人到这时候也不会用发汗药,所以它这个没明点出来。如果加烧针,这也是不可能的事,那么用烧针逼取大汗,比这个发汗还厉害了。必怵惕,烦躁不得眠,怵惕就是惊恐,这个前头也有,咱们说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呀,或者桂枝甘草汤加龙骨牡蛎呀就是了,用这类方剂治这个惊狂了,所以这个以火激热,那更热了,那这里它没提,因为这个情形前头已经有了,所以略过,它在这里注重下,因为阳明病注重下。

那么这个时候也不能用泻药的,所以「若下之,则胃中空虚」,胃还不实呀,所以下了之后胃中空虚,空,什么都没有呀,由于泻药而使之虚。那么「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胃虚了这个客邪之气都入这块来,所以客气动膈。客气动膈就指着客热邪气啊动这个胸膈,所以心中懊恼。舌上胎者,舌上也有苔,大概这类都是白苔了,这个情形用栀子豉汤主之,栀子豉汤治其虚烦。

它这个胃里头没有实,胃中不实,这就是说发汗吐下后造成虚烦的症候,所以下不得的,一下它变成遗热不去,但是胃还虚了,所以发生虚烦的这种心中懊恼的症候。那么这个病变呢,连续举这个底下这两段啊,《医宗金鉴》呢,把它搁到一起了,还是对的,不过这个书呢把它分开了,分开了也行。


子恒试注

阳明病,出现浮紧脉,口苦咽干,腹部满闷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而恶热,身体沉重这一类症状,是说明一个疾病变化的过程。本是太阳、少阳、阳明三阳合病,脉浮而紧是太阳主脉,咽干口苦是少阳提纲证,腹满而喘、身重是阳明经邪热壅盛所致。但从发热汗出,不恶寒发恶热判断,太阳表证及少阳证已经传入阳明,阳明虽未形成燥实,却也是邪热壅盛。所以开头不言“三阳合病”,而说是“阳明病”。

如果误用汗法治疗,必然损伤津液,加重阳明燥热之势,而见心中烦闷,甚至出现谵语。

如果误用温针治疗,以温治热,必然耗伤津液,阳明燥热更盛,出现恐惧不安,烦躁加重,不能入眠。

如果误用下法治疗,无实可下,胃气因攻伐而亏虚,邪热郁结于胃,向上扰动胸膈而出现心中懊憹不安,胃气亏虚,水湿内停,故见舌上有苔,或未化热而白,或以化热而黄,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栀子豉汤治疗。

本条与189条互参,确实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如“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脉浮而紧”等。不同之处是189条中发热伴有恶寒,属于太阳阳明合病,表证未解,不能攻下。本条中不恶寒反恶热,是太阳之邪已经归入阳明。

条文互参

第189条: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愦愦:烦闷貌;忧愁貌。 

怵:<动>恐惧,害怕。

 

继承和发扬中医,是我们的责任!

版权说明

版权说明:本文部分内容摘自《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作者/刘渡舟;《胡希恕讲伤寒论》,讲述/胡希恕。转载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文中《子恒试注》部分为原创内容,转载请说明出处。



前文提要

200条: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201条: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202条: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203条: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204条: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205条: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206条:阳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者,小便不利也。

207条: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208条: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209条: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

210条: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211条: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

212条: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213条: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214条: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215条: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

216条: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

217条: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218条: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

219条: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220条: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自我测验

第221条: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燥,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

复制可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四大经典之《伤寒论》病机条文(完整版)
《伤寒论》阳明病篇学习摘要
胡希恕老先生讲伤寒 221条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浓,舌上胎者
伤寒论类方(4)
胡希恕讲伤寒论4--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脉经》卷七(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