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虽好,但要避开四个误区

千百年来,古今中外,读书总是被褒扬和鼓励的。张元济先生甚至有一句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是的,读书总比不读书好,哪怕是消遣性的读书,但读书如果进入了误区,则可能比不读书更糟。

01 读书而不辨别

英国作家罗斯金说:“我们不应当浪费生命去读那些没有价值的书。”当今世界,书籍浩若云烟,尤其是网络上的各种书籍,更是数不胜数,但并非所有的书都值得读。有的书胡编乱造,东扯西拉,个人意淫,毫无价值。有些书甚至是有害的,比如宣扬低级庸俗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包括一些黄色小说,实乃精神鸦片!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一定要选择有营养有价值的书。否则,开卷有益就很可能变成开卷有害。一个人不想读什么书,或许更能体现其读书素养。

02 读书而不思考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 有的人虽然也爱读书,但不爱思考,相当于吃饭没有消化,既不能深刻理解所读文字的意义,也不能结合实际形成自己的观点、增加自己的智慧。这样的读书人,即使书读得再多,充其量也就是个图书室,像鲁迅说的把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的跑马场。表面上看着博学,实质上个人的分析判断能力没有得到锻炼提高,既没有为人类创造新知识,自己的思维水平也没有真进步,在现实中也很难活学活用,许多高分低能儿往往属于此类。

03 读书而不行动

知乎上有个问题,叫“为什么知道了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答案其实很简单:缺乏行动!读书很容易给人一种幻觉:读过一点书,便以为自己明白了某些道理,便以为自己该干的已经干了。但事实上,书本仅仅是告诉你知识,行动才能改变世界。未经过实践,书上的东西永远停留在书上。没有行动,现实的世界永远不可能改变。所以,古人讲“知行合一”“未行,非真知”“读而能行,为之上”。读书是为了见诸行动,将所学的知识指导自己的实践,真刀真枪地去干,去解决现实问题。读,是容易的。干,是难的。读了,不代表就干了。读书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其实是放下书本,立刻行动。边读边干,边干边读,而不是避难就易,自欺欺人。

04 读书而不修德

明代诗人曹学佺写过一副著名的对联“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源自一个真实的故事。天启二年(1622),曹学佺任广西右参议。当时桂林的皇亲们为非作歹,常以放出斗犬撕咬路人为乐。一天。某秀才奔跑不及,被扑倒在地,眼看命丧犬齿。这时冲出一个屠夫,手起刀落剁了狗头,救了秀才。皇亲们反而把屠夫捆绑起来连同死狗一起送到官府,要官府判他死罪给狗偿命。曹学佺审理此案,不惧皇亲势力,判屠夫无罪,同时判皇亲赔偿秀才医药费。皇亲一看,心生一计,要求重审,且暗中重金贿赂并威逼恐吓秀才改口供,说他自己和斗犬相好,是朋友,那天他和斗犬嬉戏玩闹,屠夫却杀了斗犬,要屠夫给斗犬偿命!再审时,秀才贪图财物又惧怕皇亲势力,就更改了口供,出卖了屠夫。曹学佺听完秀才改的口供后拍案而起,骂道:“人证物证皆在,况且屠夫救你一命,你不思回报,反要置他于死地,与狗相好,认狗为友,伤天害理!天容你,我不容你!”说完就要衙役杖击秀才,秀才挨不过,终于招了是皇亲如何用重金和威逼要他做假口供。后来,曹学佺愤然在案卷上写下了这一千古名联。这个意思就是读书人(也可以泛指有知识、有能力的人)不一定就品德高尚,坚守正义!生活中这样的例子的确很多,博士沦为贪官的比比皆是。所以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记诵之广,适以长其敖也;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也;闻见之博,适以肆其辨也;辞章之富,适以饰其伪也。”也就是说,读书而不修德,那书读得再多,也只是促进和服务于读书人的高傲、行恶、诡辩和虚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写下“负心多是读书人”的他,却是个重情义的人,最后以身殉国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尽是读书人?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世人眼中读书人为何如此不堪?
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桂林清官的传说
为何说:“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个故事发人深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