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申论预测:商业化助长因利害义:警惕抢跑式学前教育

近段时间以来,一些商业机构对学前教育领域的投资热情空前高涨。我国一家学前教育机构赴美上市,开盘即涨40%,更加大了市场的想象空间。

资本对学前教育领域的关注,有其商业逻辑。然而事涉教育,也令人有所担忧:如果仅以盈利为目的,学前教育或因利害义,有违孩子健康成长之道。

婴幼儿期是一生接受教育的关键时期,学前教育应该选拔最优秀的教师,配备较为优质的硬件条件。然而,目前国内相当比例的幼儿教师学历、能力等都难称优秀。近年来,各级政府都在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步伐,但短期内公办幼儿园供不应求的格局仍难改变。同时,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80后、90后父母对早期教育的重视程度逐年提高。

在这种背景下,优质的学前教育成为稀缺资源,具有“稳定现金流”的早教市场受资本追捧,也属常态。有人预估,学前教育市场规模在千亿级。

不过,商业指标或许可以衡量许多领域的发展成就,但恰恰不适用于教育,尤其是学前教育。因此,不宜放任商业力量野蛮生长。

如何向家长证明所提供的教育是“优质”的,从而吸引生源?目前,民办幼儿园多用机械填鸭方式,让孩子学到更多“知识”。这种做法以牺牲孩子心理健康为前提,屡受批评却屡禁不止。究其原因,成绩是显性指数,而心理健康是隐性指数。在目前教育评价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不了解、不尊重教育规律者,都容易做出功利的判断。

在许多国家,超前教育都是被禁止的。欧洲许多国家都有相似立法,德国甚至把这一条写进基本法里,禁止家长在幼儿园的教学之外给孩子补课。

虽然我国学前教育并没有升学率的要求,也没有任何知识学习型指标,但相当一部分家长都有“恨不得把小学的知识全部在幼儿园里教完”的“抢跑”心态。“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精明的商家发明出来的一句广告语,现实中却左右了无数家长。

要从根本解决学前教育的过度商业化问题,还需政府加大投入,以保证学前教育向公益普惠性方向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调查】入园难,究竟难在哪?
年花7万上“土豪”幼儿园
优质名园 最美名片 | 合川区新华幼儿园杨锐: 培养“内心丰盈、乐于创新”的未来小公民
重视学前教育 纠正教育“保姆化”
学前教育是什么意思?是补习班吗?
谈一谈教育目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