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心理学的角度再谈高中运算教学
从心理学的角度再谈高中运算教学
青岛三十九中  赵晟珂 2009年7月22日 08:24
浏览:430 专家浏览:9 | 评论:89 专家评论:1
于世章于09-7-22 17:29推荐再三阅读《从心理学的角度再谈高中运算教学》一文,个中观点耐人寻味,赵老师站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高度,就数学中的运算从一个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给人耳目一新,尽管是“一些不成熟的观点”,但却非常新颖、使用,对
康国于09-7-22 08:42推荐有时我们换一个角度去看问题,会看的更清楚,赵老师从心理的角度分析运算问题,使我们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值得学习。
朱秀林于09-7-22 08:36推荐赵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给出了如何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浅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值得借鉴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计算则体现在数学的方方面面。因而从某个方面说,计算能力是数学学习基础,也是学好数学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现行的新课标也将培养学生运算求解能力作为一项重要能力加以强调。我们知道人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心理过程,因而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重新认识教学中产生的问题,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进行教学活动。我发现在运算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重新认识,这主要体现在:
第一、部分老师和学生对于解题能力与运算能力仍然界定不清,有悖心理学规律。许多老师和学生误将运算能力和解题能力混为一谈,认为思路最关键,计算在其次。这主要表现在教师在课堂上只是片面强调解题的思路与方法,而忽视学生的动手计算能力的训练。而学生也多是动耳、动脑,懒于动手。我们应该清楚,对于大部分数学问题的解决,是两方面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是计算能力,另一个则是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按照现代心理学的观点,这两方面其实分属不同的知识类型。认知心理学认为计算能力属程序性知识,而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则属于策略性知识。因而两方面不能偏废,缺一不可。
第二、部分学生在计算时,运算的类型不清。通过观察发现,许多学生在进行数学计算时对于所进行的运算类型不清楚,犯糊涂。例如有些情况明明不可进行运算,他也错误的进行求解。学生在初学幂的运算时经常能够碰到的一类错误是底数和指数都想乘,或者将幂的乘方运算与积的乘方运算混淆,甚至这部分知识对于个别学生一直是高中三年的软肋。按照认知同化理论的观点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一些相近类型的计算属于组合学习,即两种类型的计算既不是下位关系也非上位关系。这时当学习者头脑中缺乏可以利用的观念和实际背景时便难于区分运算类型,“胡作非为”,屡做屡错。
第三、 一些学生在进行运算时,错用法则,产生负向迁移。进行数学运算大多需要“依法办事”,但是有些学生就是“知法犯法”,知道类型却往往错用法则。例如有些同学错误在于同底数幂乘法中底数不变指数想乘,在学生中出现这样的例子也不在少数。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主要源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负向迁移。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或知识对另一种学习或知识的影响。而负向迁移则是指这其中产生的消极影响。在上例中,我们很容易发现错误是因为此前学过的乘法的运算对同底数幂的乘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
以上我们逐一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因而在高中运算教学中教师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注意。首先,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特别到了高年级对于学生的计算能力更不能放松,要常抓不懈。切勿重思路轻动手。其次,对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同样需要一个逐步熟练的过程,程序性知识实质就是一定的程序和算法,这就需要使学生完成一定量的题目,来保证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最后,教师一定要注意防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负迁移的发生。同时在计算的引入时一定要有现实背景,便于学生对不同类型运算区别理解。同时还要针对学生的错误要及时发现督促改正,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猜猜它在考什么?
旧版《7.8同底数幂的除法》教学目标
数学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常用方法
8、1 幂的运算(说课稿)
照片和案例
面向全体学生的一节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