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讲座实录丨如何从高中开始规划学业、专业和职业?

讲座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12级本科生李广兴带来,他结合自己半路由理学文,以及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中几经犹豫最终选择大学和专业的过程,讲述如何从高中开始规划自己的学业、专业乃至职业发展。以下为讲座实录:




第一部分 人生规划的观念

高考的重要性和节点性

为方便大家听得更有重点和条理一些,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框架。第一部分的框架就是人生规划这个观念。分两部分,首先讲讲高考的重要性和节点性。实际上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大家都知道高考毫无疑问是非常重要,它的短期意义是很明显的。那就是我们通过努力可以凭借高考成绩进入一所好的大学。对于大家来说,通过知识来提升自己甚至说改变命运,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


但其实我更想与大家分享的是高考的长期意义。我觉得很多时候其实它的长期意义很多时候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把高考看成生活中99%的事情,但我觉得一定要留下至少1%来给更长远的一些内容。


有一句话我觉得非常好,叫“人生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虽然每天做题、训练、上课、远远谈不上苟且,其实说实话还是挺简单快乐的。但是我觉得你一定要对未来有一个长期的规划。我觉得高考的长期意义它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虽然现在有些声音对我国的高中教育或者说是基础教育颇有微词,但是我个人感觉基础教育还是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地方的。比如说,大家都要经历的语文,英语,或者说文科生做的更多的文综,表面上大家看上去都是在考你背、考你默、考你写的东西,但他背后其实考的是你真正的思维。从我身边很多优秀的学生中,比如很多的省状元、市状元,他们不一定是那些最用功的同学,起早贪黑、睡得最少、学得最多。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有他们的思维方式、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且我发现经过高考脱颖而出的这些同学,无论是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还是对事物的认知判断分析能力,可以说都是非常地强。我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个相对枯燥单调的高考训练,挖掘它背后所要锻炼我们的能力,我觉得这个还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方面,我们大家还要明白,我们为什么要高考,这一点也非常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高中同学缺乏学习动力的原因。我曾经与很多高中生聊过,当我问到他们为什么要上学,他们普遍的反应就是“不上学能行吗?上学、写作业、考试,这是必须的规定”。但我觉得不能完全把高考当成最终的目的,那样你一定会枯燥无聊的,因为人生不可能只靠高考来支撑,高考仅能算漫长的人生旅途中的始发站。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你要明白,你要通过高考得到什么。我觉得高考最重要的,它是一个平台,我们能通过这个平台来得到一个更长远的发展和更多提升自我的机会和能力。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希望大家明白,你今天的学习,并不是为了几百天后的高考或者说每年678号两天的考试或者最后试卷上的一个分数。更重要的是这个分数将决定着你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你能不能实现你的梦想,能不能让你去做你想做的事情。一个好的大学,能够助力你去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

我记得前不久有一个同学跟我聊天,他说学长,我很快就要高考了,但是我就是不想学,我也知道这样下去不行,但我就是做不到,怎么办啊?我当时很忙,也没能具体给他去讲,我就给他回了条微信。我说,高考还剩一百多天,能够换来你未来十年生活的改变,如果这么划算的交易你都不愿去做的话,那我觉得谁都帮不了你了。其实道理就是这么简单,而且他听了以后也觉得很受用。可能他今天也在这群里,我没有注意看,实际上就是这个道理,其实今天这些话是跟在坐的各位同学说的。能够用这么短的时间来影响你未来那么多年的人生道路的事情,只会在高考这个事件上出现了,以后几乎是不可能了。所以我觉得还要要明白高中高考对你整个人生的一个长线的意义。

另外就是后高考时代的重要性,就是经历了高考之后,长线来看后期的意义在哪?说实话,我觉得肯定是前高考时代更重要。我们虽然说英雄莫问出处,很多同学他在本科期间未能进入一个理想的大学,他仍然可以通过他的勤奋、努力、灵活的头脑、过人的天赋,一样可以有所成就。但是一般意义上来说,一所好的大学能够把你有所成就的概率,进一步的提高不少。所以这一点我就不再具体说了,我相信大家都有很深的理解,家长的感受可能更深刻,同学们可能还没有充分的认识。


短线努力与长期规划相结合

下面讲一讲短线努力和长期规划的结合。有时候我们会有这么一个误区,以为做规划就是好高骛远、浪费时间。我觉得这个观念一定程度上是错的。做长期规划并不代表你每天都想这个问题。这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你要做长期规划,但做这个规划所需要占用你的时间精力仅有1%5%,根本不需要很长的时间,你只要把这个规划梳理清楚了就可以。如果你现在正在上高一,那是最好的,你能够把你整个的高中时代做一个清晰的规划和思考。我觉得寒暑假时间是做长期规划的非常好的时间,你用一个寒假或一个暑假,通过收集数据、向别人咨询、设立自己的目标,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为什么叫规划,就是让你用很少的一段时间,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设计你今后发展的一个路径。这也是规划的重要性。所以这些长期规划并不等于浪费时间。

另外一部分同学还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大学怎么样,研究生怎么样,工作怎么样”等等,我觉得这种问题一次性想,大概有一个具体的方向就可以,不需要持续地去想。持续地想就是一种浪费精力,因为你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高考。当你有一个方向后,你只要照着这个方向大面上地去前进,就不会有太大问题。没有必要把太多的时间花在这个确定方向上。就象我们学物理,我们都学过相量,有大小,有方向。你方向再正确,你没有大小这个长度,一样是没有用的。规划就是你的方向,而努力就是你的长度。就是你这个力,哪一个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说我认为,人生有一个方向比有一个目标可能更好。目标就算是当初是非常准确的,但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人生是不断变化的,目标不可能一直在规划和掌控之中。它是一个大面上的方向,一个总体上的趋势。这是人生中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也是比较适合你一以贯之,长期去执行和坚持的。

规划从什么时候开始着手?为什么今天要讲高中,为什么面向高中的学生和家长讲这个问题?因为我觉得真正的规划应该从高中开始做,现在如果听讲座的是高一的同学,那你们很幸运,有的高二高三的,你们可能都或多或少地有自己的规划,但也都还来得及。因为你初升高,不涉及到什么专业选择等太大的变化。就那样按部就班,在那十二年的教育里去走。但是当你高中升大学的时候,会面临一个完全多元化的选择,这个过程中你如何选择大学如何选择专业,甚至说高中如何选择文理,这都需要你去做选择,做规划。当你面临选择的时候,就是你需要进行规划的时候。


第二部分 高中如何规划

高中学习的关键

核心最重要的就是四点:思维模式,学习方法,知识体系和良好习惯。

什么是思维模式?我举个例子,比如说如果让手机屏幕前的你换做我,来做今天这样一个讲座。你会怎么做这个讲座。可能很多人会说,我先说说我的情况,然后再讲讲这个讲讲那个。这是一种思维方式,那对于我来说我会怎么做?我会说好,今天这个讲座的题目是什么,我把这个题目拆分一下,我要讲几部分,我每部分要讲几个要点,每个要点下面又将讲几个内容。每个内容要怎么展开,是用我的经历?别人的故事?还是我的思考。

那这个过程其实上就是你如何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看起来我是做一个讲座,很虚,和高考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实际上,这个过程与你在高中进行思考时的过程是非常相像的。你会发现当你做高中的题时,特别是相对来说偏文,不管是文综还是语文英语,它非常要求你具有这种结构化的思维。理科可能它更多地要求你做到严密的推导,文科它更要求你这种思维的结构和路径,这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很多时候,我们去讲,你来说一说政治学习的特点。很多时候大家就开始一鼓脑地去讲,但你首先要知道政治有四本书,每本书是完全不一样的,经济生活是什么特点,政治生活是什么特点,文化生活是什么特点,生活与哲学是什么特点。这个过程中背后考察的都是你如何思考问题的方式。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后边所说的不管是学习方法、知识体系还是良好习惯,都依赖于这个思维模式。甚至说你能不能去想什么是高中学习的关键、你能不能去想我如何来规划高中,这都是由你的思维模式来决定的。

接下来是学习方法。我觉得学习方法是仅次于思维模式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同学们这时可能会有一个问题出来,就是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最好。我个人觉得这个命题其实是个伪命题,没有任何最好的学习方法,只有最适合你的学习方法。我觉得获取一个好的学习方法,无外乎这么几个途径,第一种,你很聪明、很善于总结、思维能力很强,你就自己去总结;第二种,你不到这一点,就去找老师求教,跟着老师讲课的思路走,看看自己能不能有什么感悟和思考。这样做的难度也比较大,因为老师更多的时候是在讲知识,可能不会从学生的角度给你讲方法;第三种方法,你可以向你身边的同学去问,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因为这里面有一个隐含优势是你思考问题的角度。老师的角度是授课的角度,你的角度是学习的角度。只有站在学习的角度来看方法,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一点很重要。所以我觉得,看成功的先例,不管是看比你高一两级的学长学姐,还是看你身边优秀的成绩好的同学,他们一定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如果你短期内形不成自己的学习方法,也不能把老师的授课方法转化为自己的学习方法,你就要去学别人的方法,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你一定要不断加强自己的思考和方法,不断把它融入转变为你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是关于知识体系的构建。知识体系如何构建,主要包括这样几个部分,第一首先需要一个框架。框架是什么,它就象人的骨头,通过骨头来把人支撑起来,这是体系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填肉,肉是什么,就是一个一个的知识点,把这一个个知识点一定要掌握透了才能轻松地解决我们的问题;第三个就是归纳和整合。很多人做完前两步就结束了,但这第三步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你能不能把结构框架内的知识按照一个跨结构的某一个线索去整理出来,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能力。可以说第一步是人的骨头,第二个是人的血肉,那第三个就是人的大脑人的灵魂。如果没有这个画龙点睛,你是很难取得一个非常高的分数的。

你会发现一个情况,就是我们经常是题做了很多,但有时遇到一个新题还是不会做,为什么?就是因为你没有融会贯通,把这个问题吃透。怎么算吃透,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什么时候你能够给你一个考点,让你去出这样一道考题,比如说我们考近代以来外国侵略的历史。你就拿这个为线索出一道历史大题,你怎么去出,出完你能不能去答,答完你能不能找到要点在哪。如果你能把这个过程完成了,那说明你真的吃透了这块内容。真正学明白了它们之前的关联、逻辑、要点、重点、难点在哪,这才算学透了。

第四就是良好习惯的养成。我觉得良好习惯的养成有很多方法,我只讲一点,就是不要过于完美主义。因为你太完美主义,目标定的太高,你一旦执行不了,就不想再去做了,因为你就没有良好的激励和反馈,你就缺乏持续进行的动力。

当你有了思维模式,学习方法和知识体系后,基本上你就可以算是一个在静态状况下一个非常出色的学生了。但你要想成为动态模式下一个持续优秀的同学,需要的就是第四个,那就是良好的习惯,它可以不断为你助力,这点是非常重要的。我自认为高中时代我前三点做得都非常好,但这第四点我做得就不太好。因为很多时候缺乏毅力,虽然我学习的效率可能比别人高很多,时间上也比别人少很多,但大家都非常努力的时候,你就始终无法与别人拉开分。这就是保持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能不能持续地、持之以恒地坚定地执行你制定的计划,才是最重要的。


高一、高二、高三的特点

宏观地讲一讲高一高二高三的特点这个90分,80分,70分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前两天我在一个论坛上答疑,有一个家长问这高一高二高三什么阶段最重要。我是这样说的,对于高一来说,对于90分的同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高一是形成刚才我说的思维模式、学习方法、知识体系、良好习惯的最关键一年。这些你只要形成了,高二高三你只要很平缓地做下来,你就会遥遥领先。

对于80分的同学,高二是非常关键,因为高二是知识最密集、最大量、最集中学的时候。这个过程中你踏踏实实学好了,基础打牢了,你就能很稳定地达到一个80分的阶段,高三就会没有太大的瘸腿。

那相对来说70分的同学最重要的就是高三阶段了。因为你会发现,到了高三,别人提分空间都不大,你提分空间特别大,别人学一个星期能涨10分,你学一个星期能涨20分。一方面是因为你前期基础薄弱,另一方面经济学上讲边际收益是非常大的。所以对70分的同学来说,高三是一个完成逆袭、突破自我的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我身边见过在高三时一下子冲上来的同学,而且很常见。所以说即使你现在身处高三,成绩也不是特别突出,不要灰心丧气,时间完全来得及。


文理如何选择

再来说一说文理如何选择吧。我的经历开头讲过了,我是高二下转的文。为什么呢,我讲讲我当时的一个心路历程。我是签约生,初中和高中都是在汇文中学上的。进高中后高一就在汇文的理科实验班,成绩也比较靠前。但到了高二上学期,尽管我同时也出于带动课内的考虑,在学着数学物理化学竞赛。但我明显地感觉到我做半个小时化学题就感觉很累,然后我会花两三个小时来看历史课本或历史的杂书来做一个休闲。那时我就很纠结,我觉得我始终是在用小块的时间学理科,而在用大块的时间来学文科。我觉得我始终对理科很难提起兴趣。

我曾经也做过一个评估,我想如果我继续这样一直学理科,我能不能考上北大。评估结果是差不多,也没什么问题,只不过会比较累。后来我又想了想,我学文科,能不能进入北大,说实话当时还是面临着很大的风险的。当时我自己觉得我考北大肯定是没有问题,但按照一般人的看法来看,高二下学期转文实在是太疯狂了。不过我觉得人还是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做出成绩。后来我就想,第一我就是喜欢文科,我就是不想学理,太无聊了。当然了,理科对于喜欢它的人来说,还是很有意思的,只是依我自己的性格来说感觉太无聊了。第二呢,我就想虽说身边人都不能给你一个结论,因为谁也不能做判断说你一定能够上北大,这谁也不敢做保票的。但我内心知道和相信,我肯定能上。第三我也经过了很详细的分析和准备,一个是我做了做文科的卷子,做下来后我发现作为一个理科生,我觉得那卷子还不算难。我做完后还找当时理科班的历史老师帮我看看,丁老师一直非常鼓励和支持我的选择,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另一方面,我也了解了一下文科的专业,跟想我学的内容都不冲突,那我觉得OK,喜欢、可行、而且发展也好,我就决定转文。我把我的想法和我爸妈说了,他们也非常支持和信任我,我就直接转了。当然这也要感谢汇文提供的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才能让我学了一年半理科的时候半路出家,所以我一直非常感谢老师、感恩母校。

其实我觉得学文学理有这么几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刚才隐约地我也提到了,第一个就是兴趣,虽然喜欢的不一定能学好,但不喜欢的一定学不好。第二个就是你自身的能力适不适合。有些人他喜欢这一科,但他就是学不好,这种情况也是有的。就是你要考虑你自己的思维模式、学习习惯、能力等各方面,是不是适合学。第三个就是未来你想读的专业与你所学的是不是匹配。比如你以后想学心理学,那你就完全不能学文科了,因为我们当时的政策是,心理学只招理科的。还有一个就是要考虑可行性这个问题。如果你到了高三阶段,就不要再考虑转文转理了,这肯定是不可行的了。高二的话如果你有这个意愿也可以。高一时间就相对充裕多了,高一主要考虑前三点就够了。

最后我讲一个我对未来的趋势猜想。大家如果去研究高考改革,大家可能会发现现在改革的趋势就是把文理科打破,把文综、理综打破。未来改革的一种可能性是,语文提到180,英语降为100,综合升到320,然后以后就不再是六科必须选理化生或者史地政,而变为六选三,任意选。比如你可以选物理化学和地理,也可以选生物历史与政治,这样都可以,任意组合,所以以后可能选择的空间更大。状元讲堂(微信号:zhuangyuanjt)的微信平台也推过,有一个同学他专门研究浙江的高考改革,写了一篇《高考改革后,你凭什么上北大?》的文章,那篇文章讲得更详细,大家可以看一下。当然可能对于目前高一高二高三的影响不会很大。


第三部分 大学规划


大学与专业


首先第一个问题选大学还选专业?我当年曾经非常纠结过这些问题。我后来上了大学之后,突然明白,我觉得这个问题95%的情况是个伪命题。我个人认为是一定要先选大学的,因为一个好的大学,他能给你提供的平台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一点在北大我感受的尤其明显。北大真的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老师和同学,所以我当时特别庆幸,能够通过高中的努力来到北大学习。除了大学的重要性以外,我觉得选大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学是不能转的,但专业是可以转的,很多家长问我这个问题,转专业难不难,这个问题要综合几个方面来看:第一,不同学校的制度是不一定的,但总体来讲都是留有转专业的空间;第二要看转入专业和转出专业之间的关系。比如说,你们两个专业差得很多,那么相对讲难度就要比差得的难度系数要大一点;第三,主要看接收院系的要求。接收院系一般会对你原专业的GPA有要求,会对转专业的考试(他们会统一组织笔试、面试)有要求,这是成绩的要求,甚至特别好的院系会对你高考的分数有要求。但总体来讲,只要你的意愿很强烈,都是可以去转的。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专业如何选?我记得在高中的时候,我自己想得比较多,也经常会和别的同学探讨。我记得我当时的观点是,我说选专业就两个原因,第一要有喜欢,第二要有发展前途。所以第一就是兴趣、第二就是理性。当时我觉得自己想的还挺对的,后来上了大学回头来看看,其实我觉得这是个伪命题。为什么呢?作为高中生,说实话,从长远维度来看,你很难完全清楚自己的兴趣,你也很难做到真正理性。不知道真正兴趣是什么,你上了大学,不断的尝试,你的兴趣会迅速的变化,你高中的时候认为的有些想做一辈子的事情,等上了大学很快就被冲得七凌八落;另一方面,人很难做到理性。现在一个高中生,我们以高一为例,你觉得金融行业很赚钱。可是等你真正进入业界,至少要9年(如果读研),9年之后,金融还是不是最火的行业,这个谁都说不好。所以我觉得,这两个都不是完全成立的。

但是我觉得,你要在这个有限的范围内,也就是行政管理讲的有限理性决策,尽量选择一个,相对来说你比较感兴趣的,或者你至少要知道自己不感兴趣是什么。你不一定选出你最想做什么,但是你一定要选出你最不想做的,这个一般情况下变化不大。比如当初我不喜欢理科,我上了大学后,高数我还是不喜欢。

比如我当时在选专业之前就在想,那几个专业我想选什么。我高二的时候还参加了光华开放日,我特别想来光华。坦率地说,没有什么原因,我那时候就特别挚爱,我就想我一定要读光华。后来真的改变我的想法是我跟光华的一个学长聊了之后,我记得特清楚,我去北大找他,和他吃了顿饭,这是我自己联系的。这个实际上对你帮助非常大,要和过来人聊一聊,他们跟我讲这个情况,我发现和我想的真的不一样。包括后来我也接触到了政管,我现在所在的院系。我后来发现,可能我真正最喜欢的还是学政治学。

所以这么几步,第一上网检索公开资料;第二上各个大学、各个学院的官网去看他们的培养方案,去看他们的招生信息;第三,也是最管用的,就是和已经在这个专业里的人去聊,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这是最真实可感的;第四,看看他们的就业情况,但这个数据可能不太好找;最后一点,结合就业,什么专业好就业,不能一概而论,我认为,专业的差别没有层次的差别大,你在任何一个专业里,你做到前百分之一你都好就业,你在任何一个专业做到后百分之十,你都不好就业。所以最重要的是你在你所从事的领域或行业是个什么层次,只要你足够优秀,没有任何一个专业、没有任何一个客观条件能限制住你。

研究生要不要留学出国?我觉得,这个要分专业和分你的规划来看,有些比如理工科,在北大出国比例就很高,人文社科出国比相对低一些。我觉得,第一要看你人生发展的舞台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第二个就是看看,读研对你的目的是什么?有些人读研就是为了镀金,有些人读研是为了学知识,有些人读研是为了能够给就业一个缓冲期,这个一定要想清楚。但是这个不着急想,因为高中还有点早。就业怎么准备,这个问题我就先不展开讲,因为可能和大家关系并不是很大。

但我想跟大家说一点,就是你会发现,到了大学时期,特别是最优秀的学生之间的竞争,差距是在高中的时候就开始逐步产生的。我身边很多同学,高中的时候就读了不少书,结果上了大学之后,你再想去追赶,不是不可以,但就会难度比较大。因为这些同学,他上了大学也不会闲着,他也会通过各种各样的尝试去体验、去不断提升自己。所以小学、初中的时候其实还好,高中真的是不能懈怠,能不能全方位的提升自己的能力、思维和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我觉得在大学,多尝试也非常重要,要尝试自己感兴趣的、喜欢的、新鲜的事物,尝试不同方面的东西。我觉得有一个词很重要,就是好奇心,能不能保持对不同领域的、最新鲜的、最懵懂的、甚至说最强烈的一个好奇心,是指引你不断尝试、不断走向成功,不断找到你真正最喜欢做的事情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俗称就是要能折腾,这点很重要。



(特此感谢微信讲座听众茗妈的文字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金战揭秘:​高中生都能考上名牌大学
北大学霸:高中三年“最牛”规划!不用熬夜孩子也可以上北大!
文科生适合哪些专业?——四析职业兴趣与所学专业的配适
文理分科高考录取真相(阳老师)
从首次公布的“上海分数手册”大数据看高中三年名校规划、 3选科
高中三年,美术生如何制定学习生涯规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