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SAY U SAY ME 1】单亲妈妈如何爱

这是童书妈妈第48篇分享。请支持童书妈妈,如果觉得“童书妈妈”的文章有价值,恳请分享到朋友圈、妈妈群中,让文章走得更远,让更多家长看到!

特别启事:

1、这是童书妈妈的与朋友们交流互动的新栏目,用于回复近期被集中问到问题。本栏目也会同步出现在网易教育频道我的专栏里面。

2、由于每天在这里留言的朋友太多,无法一一回复,很多主题具有共性,于是,在朋友们的建议下,想出了这样一种形式。

3、朋友们可以在这里留言,更推荐用邮件的方式发送给我tongshuchubanmama@qq.com

4、你提出的问题,请尽量详尽,因为过于简单的话,我也很难有更多的共鸣和思考;你就把童书妈妈当做你的一个好朋友,尽情地诉说你的关于家庭教育、儿童阅读等等的心事吧。

5、特别声明,你给我的来信有可能会被公开,如不愿意公开请事先声明。我也会尽量保护您的隐私,会隐去姓名,并进行不损原意的文字编辑。

6、我不是什么教育专家,而是一个分享者,所以,这是一个倾诉的栏目——【SAY YOU SAY ME】,请大家来信吧!

——————————————————————

单亲妈妈如何回答,“爸爸去哪里了?”

第一位妈妈的来信:

我一直都在看您的微信,很感谢您的无私的分享和付出。我是一名教师,原来一直以为自己不孕,三十多岁离婚后有了自己的孩子。孩子是个私生子,他的父亲有家,有自己的生活,对孩子视之不存在,从不管。我也无意打扰,一个人把孩子带大,如今6岁小男生了,该上小学了,聪明可爱,怎样面对孩子问“爸爸”这个问题呢?!要不要约对方谈一下关于长大后的孩子?我告诉孩子父亲出国了,可己经瞒不了太久了……我该怎样才好呢?恳请给一点建议好么?有无关于单亲母亲方面的绘本?

第二位妈妈的来信:

您好,三川玲。我无论多爱我的宝贝儿,但是我没办法给她一个完整的家,这是我每每看到她无邪的笑脸都深深觉得亏欠她的。我的孩子不被父亲接受,应该说被彻底拒绝。不过我不是介入别人婚姻的第三者,而是谈恋爱中,她父亲脚踏几条船,发现有了孩子就千方百计要扼杀她。可我高龄且有病,而且我爱孩子,当然不可能放弃,最后,我独自带着孩子生活,与她父亲再无联系(她父亲也躲着不肯承担丝毫责任,听上去很像无赖吧,可实际是个博士后的高知)。我唯一的隐忧就是不知道怎么告诉孩子,不知道怎么让伤害最小,我希望能让她始终积极快乐的面对各种挫折和不如意。

请教童书出版三川玲,有一个彻底拒绝孩子的爸爸,还能给孩子看《我爸爸》、《云朵面包》之类的书吗?我现在很小心避免这些书出现在孩子面前,但是孩子慢慢要长大,我还不确定要怎么告诉她关于爸爸这件事情,是干脆告诉她爸爸去世了,还是告诉她完整的事实(事实是她被父亲彻底抛弃。甚至连敷衍的看她一眼都不曾)。您有什么建议吗?在此先谢谢谢谢您并无批判私生子家庭,也请您给我一些建议。再次衷心感谢!

童书妈妈的回信

两位妈妈,你们好!

我想起小时候,家属院里经常进行类似“五好家庭”的评选,评选的标准,无非是“政治思想好、生产工作好;尊敬老人好;教育子女、计划生育好;勤俭持家好;文明礼貌好”之类的。当时,幼年的我隐隐觉得不太对,但也没想清楚到底是哪里不对。

后来,我在罗素的书里,偶然看到一句话“须知参差百态,乃是幸福之源”,顿时有醍醐灌顶的感觉:每一个字,都在揭示自由与宽容的可贵,以及生活的本质。

是的,强化、颂扬“标准化”的生活,就会让很多“不标准”的生活倍受歧视。离婚、单亲、私生、甚至领养……总之,和所谓主流的标准不一致的,都被视为异端和另类。

这之前,我一直都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每个人的生活都要一样”;而我经常为那些树立生活榜样、无端干涉别人生活方式的做法愤愤不平,很想对某些人说“如果我没有干涉到你的生活,你凭什么要干涉我的”。

我想要告诉给所有的单亲的妈妈(或者爸爸):每个家庭的形态是不同的,而这些不同,都是正常的,也都有自己的尊严和幸福!你们一定要特别骄傲地告诉孩子这一点:孩子,我们现在的生活状况,不比任何人差,更不比任何人低下——我能够给你的爱,是我所能给你最好的!

不要对孩子有过多的歉疚——你应该知道,一个真心爱你的妈妈(或爸爸),比整天吵架的父母,打牌的父母,酗酒的父母,只为了工作不陪伴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好的多!什么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内容,也就是付出时间和精力的爱!(回复 不完美 可看《孩子,你生活在不完美的家》)

曾经,我们有很多的家庭,害怕出丑,害怕冲突,害怕追求真爱;于是,宁肯分居,宁肯冷战,宁肯让孩子每天担惊受怕中度过,也要维持一个所谓的家——这不是在保护孩子,而是在伤害孩子。

豆瓣上有个著名的小组“父母皆祸害”,有无数个生动的案例,告诉我们“缺少爱的家,甚至还不如没有家”,虽然极端了些,但也有几分道理,细细体会,看后便知晓。

现在整个趋势是什么呢?不用说在西方社会,已经有很多同居家庭,单亲家庭,甚至领养孩子,乃至同性恋已经可以合法结婚并领养孩子……这些都已经获得法律的认可和社会的尊重。

很多国家的总理、首相、外交部长,有同居未婚的,有同性结婚的,也有单亲的……而这并未损害他们的所谓形象,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

就说我的身边吧,有很多向往自由与爱的生活方式的朋友,他们有的离过婚,现在相亲相爱地生活,有的在一起共度了十几年感情深厚但还没有领证结婚,有的生了宝宝之后妈妈一个人养育,有的决定不要孩子做丁克家庭,有的领养了孩子视若己出……

在很多“传统+正统”的中国人的角度看,这些人是不是就不幸福呢?是不是就不应该享受幸福呢?——其实不然,我可以告诉你的是,这些朋友,恰恰生活很幸福——他们的内心足够强大,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无论在任何的状态下,他们既很富足也很讲究文化和生活品质,一个令人惊叹的事实是:他们都过的比大多数人都自由和幸福!

所以,现在应该做的,是给孩子一个充满爱的家庭——让孩子在情感上,尽量没有空白和缺憾。(回复 家庭 可看《让家庭里充满“爱”的绘本》

这种爱,不是因为歉疚的溺爱,更不是物质上的过度消费,而是用心的陪伴和相处的浓浓的爱。要知道,在孩子眼里,妈妈读一个故事,比买一个昂贵玩具更开心;妈妈的怀抱,是最温暖的港湾;妈妈的一句表扬和鼓励,就可以抵御多少人的白眼与非议……这些,因为有了充足的爱,反而可以让孩子更加坚强。

我想一个外在的形式,是给别人看的;一个内在的安宁,是给自己体味的。我们再也不要为组织、为家族、为他人,而去放弃自己幸福的生活了!有没有想过,如果每个人都不去为了某个东西去“牺牲”自己的生活,那么,整个社会不就是很幸福的吗?

生活的真实面目,就是如此,无须粉饰、无须极端,也无须屏蔽。坦诚地告诉孩子,生活中有爱,也有恨;有幸运,也有倒霉;有顺境,也有逆境。对于孩子,当然要给他安慰、真情,但也要让他了解,真实的世界,真实的父母——是的,即便是爸爸,也有可能忽视你——遇到这样的爸爸,或许是妈妈的运气不好。

孩子的心灵是很纯真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不要隐瞒,不要故意去逃避。那样,反而会给孩子造成性格上的猜疑和不安。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接受程度,一点点地告诉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也一定要孩子坚信,这个世界上,肯定还会有像妈妈爱你一样爱你的人的!

我真心地祝福你们,和你们的孩子!

童书妈妈

13.11.08.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单亲家庭也能把孩子培养好
童书妈妈分享目录
单亲的孩子,真的“缺一半的爱”?她没父亲,但可能比你家娃幸福
童书八点 | 唯有亲情不可割裂
13岁孩子因琐事弑母:我们辛辛苦苦让自己成为孩子眼里的“坏妈妈”
“妈妈,我为什么没有爸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