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琉璃博物馆 古董玻璃
上海琉璃博物馆 登顶(蜗牛双耳盒)

 

上海琉璃博物馆 登顶(蜗牛双耳盒)

 五月初去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参观,那里正展出一个安东尼·勒彼里耶的15件“一念流逝,一念永恒”系列作品的特展(下次专题介绍),顺带还展出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玻璃大师加莱、德孔西蒙、华特等人的8件古董玻璃,借以呈现欧洲玻璃艺术承先启后的轨迹脉络。其中,德孔西蒙正是勒彼里耶的外祖父,法国脱蜡铸造技法的先驱。从早期的“圣骨盒”“混乱的当下”,直到这次展出的“一念流逝,一念永恒”,安东尼·勒彼里耶的作品恰如一座舞台,上演着一幕幕或荒诞或严肃的戏剧:腐烂的水果、跳跃的兔子、孤独的头盖骨,以及出现在中世纪画作上那些诉说时间概念的文字,都预示着难以捉摸的人生。
   19世纪末法国玻璃艺术“启蒙时代”,法国艺术巨匠艾米儿·加莱、脱蜡铸造先锋弗朗索瓦·德孔西蒙和艾马里克·华特,创造了法国术最了不起的玻璃艺术传统,将Art Nouveau艺术推向最高峰。在他们的作品上,我们可以窥见那个充满光、色彩与诗意的时代,就立意和技法上,均是极为绚烂的代表。张毅说,这些作品,或许是世界上不会再有的法国玻璃艺术精华,因此我很有幸能接受这艺术美的洗礼。

上海琉璃博物馆 盘踞(变色龙盘)

 

上海琉璃博物馆 盘踞(变色龙盘)

 

上海琉璃博物馆 盘踞(变色龙盘)

 

上海琉璃博物馆 盘踞(变色龙盘)

 

上海琉璃博物馆 蓝色天牛花瓶

 

上海琉璃博物馆 蓝色天牛花瓶
上海琉璃博物馆 蓝色天牛花瓶
上海琉璃博物馆 沉淀(浮雕花瓶)
上海琉璃博物馆 沉淀(浮雕花瓶)
上海琉璃博物馆 向光飞行(玻璃蜜蜂灯罩)
上海琉璃博物馆 向光飞行(玻璃蜜蜂灯罩)
上海琉璃博物馆 向光飞行(玻璃蜜蜂灯罩)
上海琉璃博物馆 向光飞行(玻璃蜜蜂灯罩)
      法国北方小镇Conches-en-Ouche,弗朗索瓦 德孔西蒙,在这里开创了脱膜铸造百年世家。他是印象派大师莫奈的好友,巧合的是,他也是玻璃艺术的印象大师。
      弗朗索瓦 德孔西蒙起先醉心于陶瓷,后来,他发现脱膜铸造的玻璃,呈现出似透非透的色彩,光影的变化在这通透的材质中,时刻变幻着,于是,开始玻璃脱膜铸造技法的探索。他曾经试验青铜工艺的配方,用牛粪或马粪混合制模,以其中大量易燃的草料,让青烟升腾、溢出,引导玻璃材质和色彩的流动。在那个没有电脑控温,只有煤炭窑炉的时代,他致力发展的脱膜铸造技法,让玻璃不可测的因素降到最低,而使艺术家能准确追求自己想要的定色、造型。
       尤其,他对金属和配色的判断,具有惊人的拆解能力,在他眼中,一朵午后的玫瑰花,是由60%的黄金,30%的白金,10%的锡和金属氧气物所建构而成的。也因此,他的玻璃艺术探索,如同一场又一场幽微神秘的炼金术。德孔西蒙反思粗制滥造的量产,所以他的作品,总是小系列、小系列的发表,只为追求极致的美学,在透与不透之间,将色彩晕染到极为精妙的地步,做玻璃,如同作画一样随心所欲。
上海琉璃博物馆 静候(琥珀天牛瓶)
上海琉璃博物馆 静候(琥珀天牛瓶)
上海琉璃博物馆 我心灵藏匿在黑暗的角落
上海琉璃博物馆 我心灵藏匿在黑暗的角落
上海琉璃博物馆 我心灵藏匿在黑暗的角落
上海琉璃博物馆 我心灵藏匿在黑暗的角落
加莱刻在这件瓶身上的,正是法国女诗人 Marceline Desbordes-Valmore的诗句,她颠沛凄婉的一生,爱不得,苦离别,法国人称她“哭泣的圣母”。
上海琉璃博物馆 中国菊(浮雕长颈吹瓶)
上海琉璃博物馆 中国菊(浮雕长颈吹瓶)
上海琉璃博物馆 中国菊(浮雕长颈吹瓶)
上海琉璃博物馆 中国菊(浮雕长颈吹瓶)
   埃米尔·加莱 (1846-1904),法国新艺术的首席代表,以自然为创作主题的琉璃花瓶,清新的风格、象征主义(Symbolism)的色彩以及精湛的工艺,领导法国工艺美术向当时工业革命大量制造机械产品挑战。在法国新艺术重镇南锡,他作为领导发起者,成立了南锡派学会。
         加莱 将花卉、昆虫以种种象征表现:蝙蝠代表一个在众人皆盲的环境中仍能找到方向的灵魂;蜻蜓、知了阐释了他对生命的短暂和美好的体会;花丛中采蜜的蜂呈现自然界循环;黑蝴蝶是死亡的暗示,也象征新生命的人类诞生。这样的思想和情感,透过琉璃花瓶,赋予观者莫大的感动。
上海琉璃博物馆 唐 淡蓝色玻璃杯
 上海琉璃博物馆 汉 蓝绿色蒲纹玻璃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战国堆彩琉璃釉陶罐
小众的国内博物馆
玻璃器的雅致
欧洲古董杰作玻璃
看完这些文物,我更怀疑这个世界是假的了(第二弹)
大英博物馆内有一只波特兰花瓶,它饱经劫难,成为不可移动的文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