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叔本华:人生的悲观主义者

By 夏逸平

德国弗莱堡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点击蓝字阅读:叔本华干货一批

阿图·叔本华 (Arthur Schopenhauer),1788 年出生于普鲁士但泽(今属波兰格但斯克 Gdańsk),1860 年在法兰克福过世。在哲学史上,叔本华的地位或许不如黑格尔、海德格等哲学家伟大,但其知名度却并不会比任何哲学家差。即便没有学过哲学的人,或许也都知道他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而在书店里,也总是能发现一两本叔本华关于人生智慧箴言的书。

叔本华(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

事实上也正是晚年所出版的、以格言形式写成的《附录与补遗》(Parerga und Paralipomena)(其中就有「人生智慧」这个篇章)使得叔本华逐渐成名,而在此之前他一直都是默默无闻、深陷孤寂之中的哲学家。或许最有名的轶事便是他曾在柏林大学故意与黑格尔在同一时间开课,相较于当时如日中天的黑格尔,来上叔本华课的人自然是寥寥无几。

不过,我们究竟要如何理解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呢?它是否只是「人生并无意义」那样的人生感悟呢?事实上,叔本华的哲学思想轨迹乃是在德国观念论 (German Idealism) 的脉络里展开的。他对于人生的悲剧性理解当然某个程度上与印度教、佛教的圣人达成了一致,但却不是透过感悟的方式,而是透过严格的论述,试图证明这种悲剧性乃是先天无可逃遁的。

以下我将首先对康德的现象与物自身的区分做一个简单介绍,接着再讨论叔本华的博士论文《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Ueber die vierfache Wurzel des Satzes vom zureichenden Grunde) ,从而过渡到他的主要著作《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康德哲学与这篇博士论文可以说是理解叔本华哲学不可或缺的前提。

思想的起点:康德哲学

康德知识论的出发点乃在于调和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各自的偏颇。对理性主义而言,知识来自于理性,来自于人先天即具有的一些观念,从而才能保障知识的必然性与确定性。但问题却在于,这种所谓的先天观念无从被证明,从而表现为一种独断论(Dogmatism) 的形态。对经验主义而言,知识来自于经验,倘若失去人的感知官能所感知的东西,那么知识就不可能形成。但问题却在于,经验始终是偶然的,它无从为我们提供知识所要求的必然性与确定性,由此很容易走向一种怀疑主义。

康德对两者的调和,可以说各取了两者的精华,即人的感性 (Sinnlichkeit) 接受直观性的材料,而人的知性 (Verstand) 则提供范畴从而去理解这些感官材料。知识的产生既离不开感性能力,也离不开理智能力,从而才有了康德的那句名言「思想若无内容是空洞的,直观若无概念则是盲目的」(KrV B:75) 。1换言之,直观提供了我们知识的内容,而由知性所给出的范畴则提供了我们知识的形式。

康德这场知识论的哥白尼革命最重要的地方就在于,世界其实并非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被主体的认识方式所决定的。所谓的知识,所谓对事物的认识,乃是在感性与知性两种认识能力之下所构造出来的产物,由此事物就只是我们所认识的事物,至于「事物本身」是如何其实我们并不知道。正是这种对知识划界的方式产生了后来一直困扰整个德国观念论的问题,即现象 (Erscheinung) 与物自身 (Ding an sich) 的区分。而这个区分在叔本华看来却是康德「最伟大的贡献」2,他的哲学正是从这个区分出发的。

博士论文

《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叔本华写于 1813 年的博士论文《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远没有他的代表作《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来得著名,然而它却是理解叔本华思想的重要出发点。事实上,只要稍稍阅读过一些《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就知道,倘若没有于康德哲学以及这篇博士论文的背景,是很难进入叔本华这部作品的。

充足理由律可以被简单地表述为:「没有什么事物的存在是不需要理由的」。在叔本华看来,我们认识的对象其实也就是我们的表象 (Vorstellung)3,而「所有我们的表象都处在一种法则,以及根据形式处在一种先天的特定关联中」4,否则的话我们所直观的表象只能是碎片式的、个别的、完全无从理解的。而「关系」正是赋予事物之所以如此的理由,因而叔本华称呼它为充足理由律的「根」(也就是根据、原因的意思)。叔本华认为表象一共可被分为四类,每一类中都有其相对应的关系,它们分别是:

1. 生成的充足理由律 (Satz vom zureichenden Grunde des Werdens) :

叔本华将表象主要区分为直观表象 (anschauliche Vorstellung) 与抽象表象(abstrakte Vorstellung) ,第一条充足理由律所关乎的就是直观表象。所谓「生成」其实就是指变化,指一个事物进入到一个新的状态。而这种直观必然预设了因果律,因为一个事物的变化必然有一东西作用 (wirken) 在其上才使得它发生变化,因而原因与结果必然是我们在直观事物时所先天预设的。

但是因果律又同时预设了时间与空间。唯有在时间中,我们才能想象事物的变化或前后相继;可是倘若只有时间,那么事物便无处立足,且不会有不同的事物同时存在,因而也必须要引入空间的概念。但倘若只有空间,那么世界就只是静止的,没有变化的。因而只有时间和空间的结合才有了我们所谓的「现实」或「物质」5。其实「物质」这个概念在这里不完全是我们所理解的物质性,它就是指整个现实(Wirklichkeit),德文中的 Wirklichkeit 就是来自 wirken (作用)这个动词,因而对叔本华而言,因果律正是构成现实的必要条件之一。

2. 认识的充足理由律 (Satz vom zureichenden Grund des Erkennens) :

这第二条充足理由律所关乎的就是抽象表象了,也就是概念,具体地讲也就是概念之间的关联,换言之判断。判断可以存在于诸如同一律、矛盾律这样的逻辑真理 (logische Wahrheit) 之中,也可以存在在诸如「没有什么是不需要原因的」这样的先验真理 (transzendentale Wahrheit) 之中。

3. 存在的充足理由律 (Satz vom zureichenden Grund des Seyns) :

此条充足理由律乃是针对时间与空间,不过,此处的时间与空间乃是就其纯粹被直观而言的,而非构成现实的时间与空间。简单讲,如在第一条中所提及的,倘若离开了时间与空间,则物质不会存在;但是离开了物质,时间与空间仍可以被单独地直观。

在时间中的关系是「顺序」,在空间中的关系就为「位置」。几何学就是建立在空间的位置关系上,而算术则是建立在时间的顺序上。叔本华的举例或许并非是全无问题的,毕竟数字虽然也是按顺序排列,但对我们而言似乎并非是一种时间上的顺序。

4. 行动的充足理由律 (Satz vom zureichenden Grund des Handelns) :

最后这一条充足理由律其实同样与因果律有关,只不过此时的因果律不再是外在事物之间的因果律,而是人的动机与行动之间的因果关系,叔本华将其称作内在的因果律。

充足理由律对叔本华的重要性在于,一方面它指出了表象世界中的一切都是需要根据的,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说明充足理由律只可被应用于表象世界,而不能被应用于物自身。这后一点其实正是从康德对于现象与物自身的划分而来,因为所谓的物自身正是外在于时空与因果律之外的东西,从而对康德而言不可被认识。

对叔本华而言,许多哲学上的错误正是因为误用了充足理由律而发生的。例如费希特的主观观念论,正是将「我」设定成外在世界的原因,而那些主张外在世界具有实在性的实在论则是将客体视作是原因,这些学说在叔本华看来都是犯了误用充足理由律的错误,也就是他们将充足理由律运用到了主客之间的关系上。主客之间的关系对叔本华而言,乃是同时设立的,也就是说当我们预设主体时同时也就预设了客体,并不存在没有客体的主体,而我作为一个认识着的主体,必然也有相对于我的客体的存在6。因而对叔本华而言,世界乃是由表象与物自身共同组成的,表象作为世界外在的一面,而物自身则作为世界内在的一面。

意志作为物自身与身体的二重性

受康德影响而来的物自身与表象的区分,以及表象必须服从充足理由律这两点构成了叔本华哲学的核心出发点。但不同于康德的是,虽然物自身处在表象之外,但它并非是不可知的,恰恰相反,叔本华认为物自身乃是可被直接把握的,它就是意志(Wille)。

对于意志这个概念我们可以先简单地从这个字去把握,德文的 Wille 来自日常生活中非常常用的动词 wollen,也就是「很想要」的意思,例如「我很想要喝啤酒」 (Ich will Bier trinken) 。换言之,Wille 其实表达出了人的欲求、追求、渴求。只不过叔本华将这种欲求或冲动 (Drang) 理解为是盲目的 (blind),是不受理性控制的。

而既然是盲目的冲动,那就意味这它是不受时空、因果律,也就是不受充足理由律支配的,从而意味着它在表象世界之外,那就只能是物自身了。在动物身上最典型的体现就是性欲,性欲乃是不受理性所能控制的,是意志最直接、甚至最强烈的体现。所以在叔本华看来,表象世界的一切都需要理由,即都服从充足理由律,但意志本身则是无理由的、无根据的 (grundlos)。

不过将意志理解为盲目的冲动中间还经过了一道环节,即叔本华对「身体」的理解。身体一方面代表着直观的表象,也就是当我们将身体当做一个对象观看的时候,在这个层面身体与其他的对象并无不同,它也只是众多对象中的一个而已,从而必须服从充足理由律;但另一方身体又是被直接把握到的,每一个意志的活动其实都直接是身体的活动,例如当我非常想要欲求某物时,必然伴随着身体的变化,不论是肾上腺激素上升还是身体发热等等。此外,外界对于身体的作用同时也必然会影响到意志,当外界的作用与我的意志符合时,就表现为愉悦、兴奋;当外界的作用与我的意志相背时,就表现为痛苦等等。7

在叔本华看来,我们对意志的认识并不是直接根据意志的本质去认识的,而是必然透过身体去认识的。这其实也并不难理解,例如当我们很想要喝水时,喉咙肯定是感到干渴;或是当我们有性上的欲求时,必然伴随着身体上的反应。所以叔本华说,「这个意志,若没有我的身体其实是无法想象的」8。在这第二个意义下,身体就不是众多客体中的一个客体,而是意志的直接表现。其实我们也可以发现,叔本华将意志理解为盲目的冲动,某个程度上正是从身体出发的,正是身体的各种机能、冲动给人一种印象,意志是以一种不受理性控制的方式在运作的。这种不服从充足理由律的、盲目冲动式的意志,也就只能是物自身,从而也是世界的内在本质。9

当然,意志作为世界的内在本质,意味着意志并不只在人身上体现而已,而是在整个世界中都可以看到意志的身影,这种体现叔本华也称其为意志的客体化,它们仅有着等级上的差别。意志最低级的客体化表现在无机物上,例如电的两极激烈地要求结合,仿佛人的愿望一般;磁针总是指向北极,水总是从高处向下倾泻。往上一级则是植物,植物会受到刺激 (Reiz) 而有所变化,例如植物内某种汁液的上升,或是太阳花、含羞草随刺激而起。

再往上就是动物与人,在它们身上意志的体现更为明显,并且重要的是,意志的作用虽然会但并不必然伴随着认识的活动。叔本华举的例子是,例如一岁的鸟儿并没有蛋的表象,但是它会为了蛋筑巢;年幼的蜘蛛也没有猎物的表象,但是它就会自然而然地结网。而在人的身上,一方面就我们的身体机能而言,会随着刺激而其作用,例如血液循环、消化、分泌等,这是我们与动植物比较接近的一面;另一方面则是人的欲求、冲动,最典型的便是上面已说过的性欲,叔本华甚至将生殖器视作是身体的外在器官,它仅仅服从意志而不服从认识。10于是我们看到,在整个世界中,从无机物到植物、动物、人,都是意志的体现(客体化)。11

人生的悲剧性

其实倘若我们将叔本华放置在德国观念论乃至哲学史的传统里,我们必须要承认叔本华所作出的贡献或者说他的特殊之处,那就是不同于同时代的哲学家都试图从理性、逻辑、精神去探寻世界的秩序与结构,叔本华则要求我们思考,在这些理性结构背后会不会归根结底是非理性的东西在运作?会不会是那些幽暗的冲动、欲求才是世界的本质?当然,也正是这样的思路将他导向了彻底的悲观主义。其实当不受充足理由律所规定的物自身被理解为盲目的意志时,这种悲观主义似乎便已是注定了的。

意志作为盲目的冲动究竟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意志将永远得不到满足,毕竟欲求与冲动总是来自人的「缺乏」。如叔本华所说,

所有的欲求都来自缺乏,来自对他的状态的不满足,也就是忍受痛苦 (leiden),只要这欲求不被满足;没有一种满足是持续的,倒不如说它只是新的欲求的出发点而已。12

人是意志客体化的最高层级,因而人也是所有生物中最饱受渴求的。而当人的生命乃是由一种盲目的冲动所支配时,那么人就只能在「欲求—满足—欲求—」这样的循环中生活,当我们占有一物时,一物便对我们失去刺激,于是愿望 (Wunsch)、欲求又重新再来,否则便陷入空虚、无聊。这使得所谓的愿望、欲求本质上其实就是痛苦 (Schmerz)。所以这就不难理解叔本华的另一句名言:「人生就像是一个钟摆,在痛苦与无聊间从一头到另一头,而这两者其实人生的组成部分」。13

在这里我们终于看到叔本华对人生极其悲观的论调。这番论调当然与印度教、佛教有若合符节之处,如叔本华一再引用那些经典所表明的,但更重要的是它其实诞生自德国观念论的传统,即叔本华将盲目冲动的意志理解为表象世界(时空、因果律)之外的物自身,它是世界的本质,人生命的核心。

当然,并非不存在解脱之道,例如艺术就是一种解脱方法。所有艺术中对叔本华而言最特殊的就是音乐,因为音乐是我们不需要抽象的认识就可被直接把握的,从而它也是意志直接的体现。如果说文字是理性的语言的话,那么音乐就是感觉与激情的语言,在音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各种的激动、兴奋、喜悦等等。从而当人沉浸在音乐之中时,可以忘却那个表象世界的痛苦,但是这种忘却、这种解脱却只是暂时的。人若要完全获得解脱,唯有如同那些圣人一般,将意志全然的否定,全然的寂灭,也就是走向禁欲主义 (Askese)。

在叔本华看来,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全新的真理,而是早就存在于历史之中了,只不过叔本华认为他是第一个将其抽象的、非神秘地揭示出来的人,而那些圣人、禁欲主义者则是直接认识或者说体验到的。在基督教的伦理、在神秘主义者那里(例如埃克哈特大师 (Meister Eckhart))、在远古的梵文著作里、在印度教、佛教的僧侣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一种否定意志的禁欲主义。

只有当意志永恒地平熄下来,我们才能获得那种「寂灭中的极乐」。14取消了意志,也就取消了表象,取消了世界,于是只剩下了「无」 (Nichts) 。在叔本华看来,我们无从透过任何的途径回避它,而只能承认,这世界就是——无。15

· 1.KrV 代表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纯粹理性批判》) 。

· 2.Schopenhauer: Kritik der Kantischen Philosophie. in: 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 Band I. Hrsg. von Ludger Lütkehaus. Feldafing: Zweitausendeins, 2006, S. 534.

· 3.必须要注意的到是,认识的过程在康德那里其实更为复杂。对康德而言,现象 (Erscheinung) 乃是指经验直观到的对象,是不确定的 (unbestimmt) ,是纯粹由感官所提供的,在时间与空间两种先验感性形式下则转换为时空下的表象 (Vorstellung) 。此时尚未有知性范畴的介入。但是对叔本华而言,在我们的直观中就已经有因果律(时空也已包含在内)的介入,直观并非是纯粹感性的、被动的、无知性作用的,因而现象与表象之间的区别并不存在,我们所直观到的就是事物,就是表象。可参 Schopenhauer: Kritik der Kantischen Philosophie. in: 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 Band I. Hrsg. von Ludger Lütkehaus. Feldafing: Zweitausendeins, 2006, S. 557-561, 565-566.

· 4.Schopenhauer: Ueber die Wurzel des Satzes vom zureichenden Grund. in: Kleinere Schriften. Hrsg. von Ludger Lütkehaus. Feldafing: Zweitausendeins, 2006, S. 39.

· 5.Schopenhauer: Ueber die Wurzel des Satzes vom zureichenden Grund. in: Kleinere Schriften. Hrsg. von Ludger Lütkehaus. Feldafing: Zweitausendeins, 2006, S. 41. Schopenhauer: 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 Band I (以下简称WWV I) . Hrsg. von Ludger Lütkehaus. Feldafing: Zweitausendeins, 2006, S. 40.

· 6.WWV S. 64.

· 7.WWV S. 151-152.

· 8.WWV S. 153.

· 9.这正是叔本华吸引早期尼采的原因,也就是世界的本质并非是理性的、逻辑的,而是昏暗、充满生命力的冲动。可参 Safranski: Nietzsche: Biographie seines Denkens. München: Carl Hanser Verlag, 2000, S. 36. 事实上,尼采早期的代表作《悲剧的诞生》虽然藉由阿波罗与狄奥尼索斯来谈悲剧的本质,但在阿波罗与狄奥尼索斯背后乃是叔本华的表象与意志模型。尼采将阿波罗的世界称之为「玛雅的面纱」与「个体化原理」,这两个术语其实均是叔本华借用印度教与经院哲学(士林哲学)的术语所称之为的那个表象世界。玛雅 (Maja) 的本意就是错觉、幻影,因而就是指那个并非真实的世界。个体化原理表现的是在时空之下的多元性 (Vielheit) ,也就是个体与个体之间被区分的状态。阿波罗所代表的就这个有秩序的世界,但更为真实的世界乃是狄奥尼索斯的世界,是充满生命力的冲动。可见,阿波罗与狄奥尼索斯背后是叔本华的表象与意志,而较为吸引尼采的也是那个充满生命力的意志、狄奥尼索斯的世界。

· 10.WWV S. 169-172,428-429.

· 11.值得一提的是,叔本华也正是在此基础之上发展出了他的同情伦理学 (Mitleidsethik)。正因为万物的本质都是意志,所以当我们看到他人的痛苦时,我们能够感同身受,因为我们自己也懂得那种痛苦。德文的同情 (Mitleid) 一词,字面意思其实就是「一起遭受」(mit-leiden),在叔本华看来这就是摆脱自我中心主义 (Egoismus) 的最好方式。而且基于同样的理由,我们也不应该折磨动物,这在当时或许是相当进步的思想了。可参 WWV S. 480-483.

· 12.WWV S. 404.

· 13.WWV S. 407.

· 14.WWV S. 512.

· 15.这是整部《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第一卷的最后一个字,也是后来尼采称之为消极虚无主义的最好体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 叔本华
亚瑟.叔本华
《充分根据律的四重根》
【叔本华哲学】生命是本质什么决定的?
德国哲学家阿图尔·叔本华
亚瑟·叔本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