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睑下垂验方大全

上睑下垂验方大全

上睑提肌功能障碍,以致上睑睁开无力,遮住瞳孔,或眼睑闭合,仅留一隙者,称上睑下垂。本病有先天性与后天性之分。临床常见有双眼或单眼发病。上睑不能升举,遮住瞳孔,视物困难,欲想视物,只能耸眉、仰首,以致患者有皱额、抬眉的征候。还有部分上睑下垂者,常诉有上午下垂程度轻,下午入暮较重。
先天性上睑下垂,多属动眼神经上睑提肌分支或动眼神经核发育不全所致;后天性上睑下垂,可因外伤、炎症、肿块等局部因素所致。动眼神经麻痹、颈交感神经节损伤(何奈氏综合征)也可出现同侧上睑下垂;也可有因重症肌无力所致。临床还可发现因精神因素所致者。
本病的临床诊断,一般根据局部上睑下垂,及其耸眉、抬头仰视、皱额等即可诊断,关键在于分类的诊断。一般先天性,多为双眼,且是生而有之,或有家族史;若后天性,如是外伤或手术时损伤上睑提肌,可由病史中发现。另外多属单眼性。若是动眼神经麻痹所致,多伴有瞳孔散大,眼球运动障碍。若是重症肌无力型,常为双眼发病,早轻暮重,用新斯的明注射,下垂症状可减轻或缓解。若重力型睑下垂,可在眼睑局部扪及肿块,或发现睑板肥厚、炎症等。癔病型上睑下垂,可作咽壁反射,往往还伴有其他的精神症状。
本病西医治疗,多为对因治疗。对先天性上睑下垂,可采用手术矫正法。
中医对本病的命名,有“睢目”、“睑废”之称,有先天性与后天性之别。先天性是属禀赋不足,命门大衰,脾阳不振所致;后天性有风邪入络,气血运行失畅,筋肉失养所致,也有外伤,脾经脉络阻滞,胞睑失养,常见的多由脾虚气弱、中气下陷、胞睑升举无力所致。临床还见可因肝郁气滞所致。先天性者一般常以温肾阳、益化源之法,外伤性的以活血祛风为主;脾弱气虚的应用补中益气;肝郁气滞的则疏肝解郁。古人认为胞睑属脾,故治疗常着眼于脾,然依脾主肌肉、肝主筋的理论,当从脾经与肝经二者统一辨证论治,才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方法。(邹菊生)

方名:祛风活血汤

【功能主治】
功能祛风活血,逐瘀利便。主治破伤风。

【处方组成】
天麻9克、南星9克、当归尾9克、赤芍9克、大黄9克、红花9克、丹皮6克、白矾3克,第1煎用黄酒100克、童便100克,配水2杯,煎成1杯,第2煎,用童便,配水2杯,煎成1杯,两煎混合,分4次温服。每6小时1次。小儿酌减。

【辨证加减】

【临床疗效】
治疗3例,均愈。

 

方名:祛风活络方

【功能主治】
功能祛风活络,健脾益气。主治眼外肌麻痹。

【处方组成】
僵蚕10克、地龙10克、钩藤(后下)6克、菊花6克、党参10克、黄芪10克、白术10克、陈皮6克、柴胡3克、升麻3克、当归尾10克、赤芍10克、红花6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临床疗效】
采用本法治疗多例,疗效满意。

【处方来源】
湖北省武汉市第七医院吴静秋。

【按 语】
方中以僵蚕、钩藤、地龙、菊花搜风活络。吴氏立方乃宗《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诸暴强直皆属于风”。凡属麻痹,中医皆以风治。但吴氏再配伍活血益气之药,思路新颖,体现中医理论中有云“同病异治”

 

方名:培土健脾汤

【功能主治】
功能健脾益气,养血祛风,通经活络。主治各类眼肌麻痹。

【处方组成】
党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当归9克、炙黄芪9克、银柴胡3克、升麻3克、陈皮3克、钩藤3克、全蝎9克、甘草3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胃纳欠佳、大便溏薄者加吴茱萸9克、炮姜9克、黑附子3-9克;口渴烦躁者加麦冬9克、花粉9克、玄参9克;头痛颈项拘急者加羌活9克、防风9克、前胡9克。

【临床疗效】
应用13(14),治愈10例,有效3例,疗程6-40天,平均20天。

【处方来源】
河北省邢台中医院庞赞襄。

【按 语】
本症多由脾虚气弱,脉络不利,肌腠不密,邪客于眼睑肌肉所致,故用本方有明显疗效。本方也可应用于重症肌无力型。

 

方名:升提汤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升阳,驱风化痰,疏通经络。主治重症肌无力型上睑下垂。

【处方组成】
黄芪30克、党参20克、枳壳10克、升麻10克、炒白术10克、柴胡10克、羌活10克、防风10克、制南星9克、制白附9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血虚加当归10克;风痰入络,眼球转动差,加秦艽10克、僵蚕10克、钩藤10克。

【临床疗效】
应用15例,治愈12例,3例复发者经再用上方仍有效。服药最少6剂,最多150剂,平均45剂。

【处方来源】
湖南省中医学院一院眼科张怀安。

【按 语】
重症肌无力型上睑下垂,传统采用益气升阳法,张氏在此基础上,加入祛风化痰、疏通经络之品,确有见地。所治病例,诊断明确。综观全方,张氏用药剂量较大,疗效亦佳

 

方名:去痹汤

【功能主治】
功能驱风逐邪,通经活络。主治后天性眼肌麻痹。

【处方组成】
天麻3克、僵蚕3克、地龙3克、制川乌(或制草乌)2克、炮山甲2克、制南星2克、全蝎3克、海风藤3克、络石藤3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烦躁失眠加获神、远志;孕妇去山甲,加川断、苧麻根。

【临床疗效】
应用13例,其中单一眼外肌麻痹5例,单眼动眼神经麻痹4例,单眼全眼肌麻痹4例。病程多在10天以内。皆服2-4周而愈。

【处方来源】
山东省济南市中心医院许吉生。

【按 语】
本组病例病程均较短暂,谓之新病。本方多用虫类搜风之品,辛温散发有川草乌、南星,通络用海风藤、络石藤。方中剂量皆较目前应用的为轻,而所获疗效甚著,从而说明,用药如用兵,善用兵者,在于精而不在于多,临床用药也同属此理。若本方中大辛之品,投之过重,恐有耗阴之弊,劫阴之后,又难通经活络,除病收效故则迟,本方用药是恰到好处

 

 

【太阴少阴证睑废重症肌无力眼肌型】
××,女,17岁。北京市中学生。
【病史】1978422日,忽觉眼不能睁,视物双影,眼胞肿胀不适。在首都医院检查,做新斯的明试验和肌电图检查,确诊为重症肌无力眼肌型。转××医院治疗,服中药半年余,未获效。
同年1018日来诊,经治五个月,眼睑开始恢复正常。
【初诊】左眼胞下垂,无力睁开。双眼胞皆浮肿,双膝关节疼痛,月经色暗,有乌黑淤血块。面色萎白无华,额面部湿疹较多。唇色淡白,舌淡暗微红,边缘有齿痕,苔灰白夹淡黄,根部厚腻而紧密,脉沉细。此为太阴少阴合病睑废,兼有太阳表邪未去,先宜温经解表为治,以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主之。
处方
麻黄10克 制附片30(久煎) 辽细辛3克 桂枝6克 炮姜20克 血余炭20克 甘草15
【二诊】服上方二剂,关节痛稍减。眼肌有轻微跳动感。苔转灰白腻,余证如前。精神萎靡,四肢不温,虽值年少,但肾阳小足,须从根本入手,峻补先天,以四逆汤主之。
处方
制附片60(久煎) 干姜片30克 炙甘草30
【三诊】上方服三剂,眼肌颤动消失,眼胞浮肿稍减。左眼睑仍重垂无力。宜温补脾肾,助阳驱阴,拟四逆并理中加减再进。
处方
制附片60(久煎) 干姜片30克 炙甘草15克 炒白术25克 茯苓25克 上肉桂10(冲服) 生姜60
【四诊】原方出入增减,每日一剂,坚持服二月余。至197911日,左眼睑有两次短暂开裂,前后持续约一小时。仍遵原法,四逆、理中交替使用,或合为一方。当月经不调.夹紫黑血块,则加炮姜、血余炭;兼有表证,则加麻黄、桂枝等,又服两月余。
【五诊】19793月初,左眼上胞下垂明显好转,眼睑已能睁开,比正常略小,双眼胞尚有轻度浮肿。左右眼视物,常不能协调。面额部湿疹明显消退。经色转为正常,但有少量淤血块。食纳尚可,舌质稍转淡红润,苔薄白。逐渐阳复阴消,仍有脾肾阳虚之象。以理中汤并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损益调理。
处方
桂枝10克 炙甘草15克 生姜30克 红枣30克 炒白术20克 茯苓20克 制附片30(久煎)
上方随证加减,并用苓桂术甘汤、小半夏汤、针砂散等配合使用。19794月以后,偶有双眼视物不协调,双眼上胞轻微浮肿。继续调理,以期巩固。
【按语】文例与本例,西医辨病均属重症肌无力眼肌型;但按六经辨证,则有所不同,故其立法处方,也随之而异。
前例睑废,证属太阴,脾困于湿,主要病机在于水湿溢于经络肌肤,不得外泄,而上串于眼胞,以致眼睑肿垂。此例属太少二阴合病,脾肾阳虚,病在于脾,根在于肾。其眼睑下垂,眼胞浮肿,面色萎白,月经色暗而有淤块,舌现齿痕而苔灰白厚腻,均为脾阳衰弱,脾虚湿胜,运化失权,下不能温经血于胞宫,上不能输精微于眼睑;而精神萎靡,四肢不温,舌淡脉沉微,显系肾阳衰惫,阴气弥漫,五脏之伤,穷必及肾;肾气之伤,又令脾失温养。虽辨病均属睑废,但辨证论治同中有异。因此,本例不仅不能重复补益中州,升阳举陷之常规;而且不能简单再遵文例太阴病亦可从外而解之变法。必须峻补元阳,温肾健脾为治。这正体现了祖国医学辨证施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同病异治,异曲同工之妙。

 

 

太阴证睑废重症肌无力眼肌型
××,女,6岁。卫生部职工之女。
【病史】1976120日晚,家长突然发现患儿眼缝缩小,眯眼斜视。旋即右眼胞下垂,无力睁开,复视。1976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肌注新斯的明试验,呈阳性反应,诊为重症肌无力(眼肌型)”,待查。同年328日,北京同仁医院确诊为眼睑重症肌无力1977329日,转××医院.中医诊治一年。虽曾短暂开大睑裂,但上胞重新下垂后,反复治疗无效。1978510日来诊,按太阴证睑废论治,三月基本治愈,现已巩固一年余。
【初诊】右眼睑下垂而肿,视物困难,复视,午后尤重。面色微黄,乏力。舌质润红而暗;苔白灰黄、根部厚腻浊密布。此系脾湿之邪,蕴积已久,表实未解,上窜眼胞所致。证属足太阴睑废,法宜开闭除湿,宗仲景甘草麻黄汤方意主之。
处方
麻黄3克 法夏12克 甘草6克 三剂
【辨证】眼睑属脾。脾主肌肉四肢,不仅专司运化水谷之精微,且-仃传导水湿之功用。患儿面黄乏力,乃脾困之象。更以舌象分析,苔虽白黄粘腻,但质淡湿润,显系表实未解,寒邪久闭;脾湿之邪,蕴积益深。眼睑既属于脾,今水湿之邪不得外泄,而循经上窜于眼睑,以致眼睑肿垂,无力开裂,故属足太阴之证。
《金匮要略》云:里水……甘草麻黄汤亦主之。吴谦等按:里水之字,当是字。其意乃皮水表实无热者,则当用此发其汗,使水从皮毛而去。今本其意而变通其法:以麻黄之辛温,开诸闭,驱水邪;半夏性燥而去湿,脾胃得之而健;甘草味甘,火土之色,补太阴大有奇功;配麻黄,更有通利寒湿之效,麻黄、半夏、甘草配伍,辛甘化阳,阳盛则湿消;甘草倍麻黄,化湿而不伤元气。
上方服三剂后,眼皮稍可活动。原方加桂枝,温通经脉,辛以散邪;配杏仁,疏理肺窍,入手太阴以利水之上源。再服一剂,患儿眼睑开裂稍大,后随证加减。
6
月初,患儿曾有一整日可略微睁开右眼睑。苔浊腻始退,脾湿稍减。原方损益续服十二剂。
【二诊】舌质转淡红,白腻苔续减。湿浊内困已有消退之象,惟眼睑变化无进展。改服自制针砂散,加强疗效(后又以甘草麻黄汤加减配合服)
处方
针砂散方每味10克,共研细末。第一周,每日晨空腹眼一次,每次2克 ;一周后,三天服一次,每次2克,共服三周。
【三诊】舌质淡红,白腻苔大有减退。脾湿渐化,脉络始通,眼睑开合较前自如。但余邪未尽,应益土行水。本苓桂术甘并小半夏汤方意主之。
处方
茯苓15克 桂枝6克 白术12克 法夏12克 苍术9克 大腹皮9克 十剂
【四诊】病情大有好转,原患眼午后较重,近日晚间观察,双目基本一致。舌质已正常,白厚腻苔已退。患眼睑稍厚,开裂较正常眼略小。病虽向愈,参之舌象等,尚属脾湿之邪未尽解,输化功能仍嫌不足。亟应抓住转机,健脾化湿,理气和中,助其运化之力,上方加减续服十五剂。
【五诊】19788月初,睑废基本治愈,视物已正常。惟眼胞仍稍厚,乃脾虚兼湿之象。以五苓散利水健脾,再除余邪。
处方
猪苓10克 茯苓15克 泽泻10克 白术12克 桂枝6克 五加皮10克 三剂
其后,曾间服上方汤剂;或服剩余之针砂散(有时间隔二、三周服一次)
1979
38日,患儿再赴同仁医院复查:未见异常,为重症肌无力恢复期。1979718日访问家长,患者眼睑恢复良好。
【按语】现代医学所称重症肌无力,是以骨骼肌无力为特征的一种神经肌肉间传递功能障碍性疾病。
相当于中医之上胞下垂,因其难治难愈,又名睑废
目为五官之一,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十二经脉,亦均与眼部密切关联。眼病虽为局部疾患,多由内脏病变而引起,内服药则重于整体考虑。大体说来,此证可分为先天与后天两大类:先天性患者,往往因发育不全而形成,常发于双眼;后天性多由于脾弱气虚,脉络失和等所致,常发于一目。本病例,当属后者。
本例睑废,以六经辨证应属太阴证。太阴者,土也。在脏为脾,在气为湿。寒邪侵入太阴与湿相搏,于是寒湿阻滞经络,精微物质不得上呈,眼睑失养,以致上胞肿垂,无力开合。寒湿内困于阴土难以消除之际,仅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常规方药,不能除其寒湿之邪,故效果不显;应散寒除湿以祛邪,脾阳得伸,运化复常,精微物质得以上呈,此才是治病之本。故遵仲景太阴病亦可以从外而解之变法,于寒湿中求之。先投以甘草麻黄汤,促使邪从皮毛速去(现代医学认为,加注麻黄素亦可加强新斯的明疗效);并以五苓散除余邪而收功。

 

 

太阴证睑废重症肌无力眼肌型
××,女,6岁。卫生部职工之女。
【病史】1976120日晚,家长突然发现患儿眼缝缩小,眯眼斜视。旋即右眼胞下垂,无力睁开,复视。1976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肌注新斯的明试验,呈阳性反应,诊为重症肌无力(眼肌型)”,待查。同年328日,北京同仁医院确诊为眼睑重症肌无力1977329日,转××医院.中医诊治一年。虽曾短暂开大睑裂,但上胞重新下垂后,反复治疗无效。1978510日来诊,按太阴证睑废论治,三月基本治愈,现已巩固一年余。
【初诊】右眼睑下垂而肿,视物困难,复视,午后尤重。面色微黄,乏力。舌质润红而暗;苔白灰黄、根部厚腻浊密布。此系脾湿之邪,蕴积已久,表实未解,上窜眼胞所致。证属足太阴睑废,法宜开闭除湿,宗仲景甘草麻黄汤方意主之。
处方
麻黄3克 法夏12克 甘草6克 三剂
【辨证】眼睑属脾。脾主肌肉四肢,不仅专司运化水谷之精微,且-仃传导水湿之功用。患儿面黄乏力,乃脾困之象。更以舌象分析,苔虽白黄粘腻,但质淡湿润,显系表实未解,寒邪久闭;脾湿之邪,蕴积益深。眼睑既属于脾,今水湿之邪不得外泄,而循经上窜于眼睑,以致眼睑肿垂,无力开裂,故属足太阴之证。
《金匮要略》云:里水……甘草麻黄汤亦主之。吴谦等按:里水之字,当是字。其意乃皮水表实无热者,则当用此发其汗,使水从皮毛而去。今本其意而变通其法:以麻黄之辛温,开诸闭,驱水邪;半夏性燥而去湿,脾胃得之而健;甘草味甘,火土之色,补太阴大有奇功;配麻黄,更有通利寒湿之效,麻黄、半夏、甘草配伍,辛甘化阳,阳盛则湿消;甘草倍麻黄,化湿而不伤元气。
上方服三剂后,眼皮稍可活动。原方加桂枝,温通经脉,辛以散邪;配杏仁,疏理肺窍,入手太阴以利水之上源。再服一剂,患儿眼睑开裂稍大,后随证加减。
6
月初,患儿曾有一整日可略微睁开右眼睑。苔浊腻始退,脾湿稍减。原方损益续服十二剂。
【二诊】舌质转淡红,白腻苔续减。湿浊内困已有消退之象,惟眼睑变化无进展。改服自制针砂散,加强疗效(后又以甘草麻黄汤加减配合服)
处方
针砂散方每味10克,共研细末。第一周,每日晨空腹眼一次,每次2克 ;一周后,三天服一次,每次2克,共服三周。
【三诊】舌质淡红,白腻苔大有减退。脾湿渐化,脉络始通,眼睑开合较前自如。但余邪未尽,应益土行水。本苓桂术甘并小半夏汤方意主之。
处方
茯苓15克 桂枝6克 白术12克 法夏12克 苍术9克 大腹皮9克 十剂
【四诊】病情大有好转,原患眼午后较重,近日晚间观察,双目基本一致。舌质已正常,白厚腻苔已退。患眼睑稍厚,开裂较正常眼略小。病虽向愈,参之舌象等,尚属脾湿之邪未尽解,输化功能仍嫌不足。亟应抓住转机,健脾化湿,理气和中,助其运化之力,上方加减续服十五剂。
【五诊】19788月初,睑废基本治愈,视物已正常。惟眼胞仍稍厚,乃脾虚兼湿之象。以五苓散利水健脾,再除余邪。
处方
猪苓10克 茯苓15克 泽泻10克 白术12克 桂枝6克 五加皮10克 三剂
其后,曾间服上方汤剂;或服剩余之针砂散(有时间隔二、三周服一次)
1979
38日,患儿再赴同仁医院复查:未见异常,为重症肌无力恢复期。1979718日访问家长,患者眼睑恢复良好。
【按语】现代医学所称重症肌无力,是以骨骼肌无力为特征的一种神经肌肉间传递功能障碍性疾病。
相当于中医之上胞下垂,因其难治难愈,又名睑废
目为五官之一,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十二经脉,亦均与眼部密切关联。眼病虽为局部疾患,多由内脏病变而引起,内服药则重于整体考虑。大体说来,此证可分为先天与后天两大类:先天性患者,往往因发育不全而形成,常发于双眼;后天性多由于脾弱气虚,脉络失和等所致,常发于一目。本病例,当属后者。
本例睑废,以六经辨证应属太阴证。太阴者,土也。在脏为脾,在气为湿。寒邪侵入太阴与湿相搏,于是寒湿阻滞经络,精微物质不得上呈,眼睑失养,以致上胞肿垂,无力开合。寒湿内困于阴土难以消除之际,仅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常规方药,不能除其寒湿之邪,故效果不显;应散寒除湿以祛邪,脾阳得伸,运化复常,精微物质得以上呈,此才是治病之本。故遵仲景太阴病亦可以从外而解之变法,于寒湿中求之。先投以甘草麻黄汤,促使邪从皮毛速去(现代医学认为,加注麻黄素亦可加强新斯的明疗效);并以五苓散除余邪而收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阴证眼废(火神派范中林医案)
周仲瑛重症肌无力方的配方组成、作用与功效、经验
范中林六经辨证太阴病4
重症肌无力---中医世家
刘清泉用中医药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