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慢性光化性皮炎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国临床皮肤病学》(赵辨主编,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第2版)

(1)持久性皮炎或湿疹样皮损,可伴浸润性丘疹和斑块。皮疹主要累及曝光区,也可扩展至非曝光区,偶呈红皮病;

(2)覆盖区皮肤进行最小红斑量测定,患者对UVB异常敏感,也常对UVA甚或可见光敏感。光激发试验和光斑贴试验可阳性;

(3)组织病理无特异性,类似于慢性湿疹和(或)假性淋巴瘤。

(二)证候诊断

参考《中医外科学》(陈红风主编,唐汉钧、艾儒棣主审,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2版)及《中医皮肤性病学》(杨志波、范瑞强、邓丙戌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年出版)日晒疮部分。

热毒炽盛证:日光暴晒后皮肤出现水肿性红斑、丘疹、水疱等,自觉刺痛、灼热、瘙痒,伴有口干欲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薄黄,脉数。

湿毒蕴结证:日光暴晒后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液、结痂等多形性损害,自觉瘙痒、刺痛,伴身热,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小便短赤等;舌红,苔黄腻,脉濡或滑数。

血虚风燥证: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皮损为黯红色斑、斑丘疹、斑块、鳞屑,色素沉着,粗糙肥厚,剧痒难忍;伴口干咽燥,乏力;舌质淡,苔白,脉弦细。

气滞血瘀证: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皮损为黯红色斑、斑丘疹、斑块,色素沉着,粗糙肥厚,瘙痒明显;伴口苦、心烦易怒、失眠等;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舌底脉络迂曲紫暗,舌苔薄,脉弦或涩。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热毒炽盛证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

推荐方药: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药物组成:水牛角、生地黄、牡丹皮、赤芍、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生石膏、竹叶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湿毒蕴结证

治法:健脾除湿解毒

推荐方药:清脾除湿饮加减。药物组成:白术、茯苓、山栀、茵陈、生地黄、黄芩、苍术、泽泻、 连翘、甘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3)血虚风燥证

治法: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推荐方药:当归饮子加减。药物组成: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制首乌、白蒺藜、荆芥、防风、甘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4)气滞血瘀证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推荐方药:丹栀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药物组成:牡丹皮、栀子、柴胡、茯苓、白术、桃仁、红花、生地黄、赤芍、当归、川芎、 地肤子、白鲜皮、乌梢蛇、甘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二)中药提取物治疗

根据病情选择中药提取物治疗:病情较轻的可选用甘草提取物制剂,病情较重的可同时联合使用雷公藤类药物制剂。


(三)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以下中医疗法技术适用于所有证型。

1.中药外治

(1)中药塌渍:选用甘草等中药煎煮取汁,纱布浸入药水敷于患部,每日4~5次。

(2)中药汽化冷喷:中药局部湿敷后用冷喷机对患处汽化治疗。

(3)中药外搽:根据患者皮损特点可选用清热燥湿、润肤止痒、活血消斑等功效的中药溶液、洗剂、软膏等外用。

2.针灸治疗

(1)体针法:辨证选取天柱、风池、风门、肺俞、百会、尺泽、足三里、太冲等穴,每日1次。

(2)耳穴埋针法:辨证选取肾上腺、神门、肺、大肠、内分泌等穴,用皮内针埋入,每天按压数次,每次压10min。

3.耳穴压豆

辨证选取肾上腺、神门、肺、大肠、内分泌等穴,将中药无不留行籽至于小块胶布中央,然后贴在穴位上,嘱患者每日按压穴位数次,每次压10min。

(四)西药治疗

参照《中国临床皮肤病学》(赵辨主编,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第2版)。局部治疗可以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及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系统治疗可选用烟酰胺、羟氯喹、沙利度胺,辅以抗组胺药。急性加剧期,可加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或雷公藤制剂控制病情。酌情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对上述治疗无效者可试用环孢素A。

(五)护理调摄要点

1.严格避光,避免人工紫外线光源如荧光灯、石英灯、电焊弧光等。

2.外出应戴宽边遮阳帽、打遮阳伞、穿长袖衣裤、使用宽谱遮光剂等。

3.避免接触和摄入光敏物,如菠菜、油菜、芥菜、雪菜、苋菜、芹菜、小白菜、刺儿菜等富含呋喃香豆素的蔬菜;喹诺酮类、磺胺类及四环素类抗生素、香豆素类如甲氧沙林、部分抗肿瘤药如长春花碱、部分抗真菌药如灰黄霉素、部分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异丙嗪及某些中药如白芷、补骨脂等;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4.避免搔抓,以免继发感染。


三、疗效评价

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

(一)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皮损完全消退,症状消失,积分值减少≥95%。

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症状消失,95%>积分值减少≥70%。

有效:皮损部分消退,症状消失,70%>积分值减少≥30%。

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症状消失,积分值减少不足30%。

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评价方法:根据EASI评分(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评分)法和VAS评分(瘙痒程度直观模拟尺评分)法对患者不同部位皮损症状严重程度,所占面积的大小、瘙痒程度进行评分。

(二)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

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95%>证候积分减少≥70%。

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70%>证候积分减少≥30%。

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参考文献:

1. 陈红风主编,唐汉钧、艾儒棣主审.中医外科[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95-197.

2. 杨志波,范瑞强,邓丙戌.中医皮肤性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223-225.

3.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5-298.

牵头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

牵头人:刁庆春(重庆市中医院/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要完成人:

刁庆春(重庆市中医院/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陶春蓉(重庆市中医院/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郝 进(重庆市中医院/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闫国富(重庆市中医院/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唐海燕(重庆市中医院/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面游风(脂溢性皮炎)中医诊疗方案
银屑病那么难缠,这些中医药特色疗法你试过吗?
应付神经性皮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安全又有效
面部激素药毒(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中医治疗
内调加外治!中医双管齐下“擒”住皮肤病
谈谈皮肤病的辨治_吴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