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药传奇——“川芎“头痛重用有奇效

 关于治疗头痛证的方药很多, 但是有一种药却是很多名老中医爱用的,即川芎。我在临床也爱用,但是用量不同,有用量小的,有用量大的。到底用哪个量有效呢?我的体会是大剂量,30 ~ 50g。疗效明显。有时候简直真如古人形容的“一剂知,二剂已” “效如桴鼓” 。这方面治疗成功的例子很多。现再转录两篇比我更优秀的文章,以供参考。

      【案一】 偏头痛   张某,男,20余岁,工人。患偏头痛数年,两三个月辄一发,发则疼痛难忍,必以头频频用力触墙,始可稍缓。数年间遍尝中西药不效。刻下正值发作,患者不断以拳击其头,坐立不安,呻吟不已,汗下涔涔,脉沉浮,舌质正常,苔薄白,余无异常。我想头痛如此剧烈,必因气血瘀滞,发作时得撞击而暂舒者,气血暂得通行故也,通其瘀滞,其痛或可速止。乃用《辨证录》之散偏汤出方。川药15g、柴胡10g、赤芍12g、香附6g、白芥子6g、郁李仁10g、荆芥、防风各10g、白芷6g、甘草3g。 3剂,每日1剂。

        原方川芎用一两(30g),嫌其过重,故减其半。数日后邂逅于途,彼欣喜告云:“当天服一煎后,其痛更剧,几不欲生,一气之下,乃将3剂药合为一罐煎之,连服2次,不意其痛若失,目前已无任何不适。”

       川芎为血中气药,气味辛温,善行血中瘀滞,疏通经隧,而一剂用至45g之多,得效又如此之捷, 实阅历所未及者。我之用大剂量川芎治偏头痛,即自此案始。偏头疼多属实证 ,但有寒热之辨。川芎辛温善走,只可用于寒凝气滞、气滞血瘀之证,用于热证,则不啻火上加油矣。阴虚有火,阳虚气弱,用之不当,亦有劫阴耗气之弊。(《读书析疑与临床得失》)

      血管性头痛验方

      血管性头痛临床较多见, 我的学友于宝锋大夫(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在王清任活血通窍剂通气散的基础上加味而组成颅痛宁煎剂一方,曾经做过5年临床(及实验)研究,结果总有效率达96.3%。 我多年来将该方验之临床,也基本是屡用屡效,现将他对该病的认识及该方的组成、用法等摘录有关部分,介绍给大家,供同道们临床参考。

      血管性头痛是由于发作性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以及某些体液物质暂时性改变所引起的疼痛,其病因尚未明了。近年来研究发现,该病与内分泌失调或水盐代谢障碍,以及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血浆中5-羟色胺(5-HT) 含量下降,引起脑血管扩张及动脉血管壁内缓激肽的蓄积,使血管壁中痛觉受体的痛阈降低而致疼痛。可见,脑血管扩张及动脉管壁内痛阈降低是血管性头痛的主要机制。

      血管性头痛属中医之头痛,其病因不外六淫、七情、劳倦所伤,而致脏腑功能失调,产生气滞、痰浊、血瘀等病理产物,阻于脉络。由于脑络痹阻、清窍不利而致头痛,故投以通窍散结、行气活血之法,使其脑络清窍通利则痛自止。

      颅痛宁一方取柴胡、香附、川芎组成通气散,以其通关开窍、行气解郁之妙,再加葛根、白芷、蔓荆子、羌活疏风止痛,荜茇散寒止痛,蟅虫、全蝎逐瘀息风、通络止痛。以上诸药共奏疏风通窍、行气活血、逐瘀止痛之效。本研究临床及实验结果(本文略之)均提示,颅痛宁能调节脑血管舒缩功能,明显改善脑血流,从而起到镇痛作用。

      颅痛宁方药组成及服法: 柴胡20g,香附25g, 川芎50g,葛根50g,蟅虫20g,全蝎10g, 蔓荆子25g,荜茇25g,白芷20g,羌活15g。每剂煎取300ml,每次150ml,每日2次,早、晚分服。7日为1个疗程。据病情可连续服用3~5个疗程。

      注: 临床应用时一定要结合具体患者情况灵活加减。

      关于治疗血管性头痛的补充, 在《血管性头痛一验方》中,介绍了我的学友于宝锋所研制的颅痛宁煎剂。其实,在临床上还有一个方也为我所常用,那就是散偏汤

      该方出自清代陈士铎的《辨证录》,其组成为川芎(30g)、 白芍(20g) 、白芷(10g)、白芥子(5g)、柴胡(10g)、制香附(10g)、郁李仁(10g)、生甘草(5g)。(注: 括弧内为我所常用的剂量,仅供参考)

      体会:散偏汤因方中之川芎能上行头目,下行血海,为治疗头痛之要药。走而不守,性善疏通,为血中气药,不仅能化瘀通络、止痛,且因其具辛香走窜之性,加之有白芍润养,以及柴胡、香附等疏肝理气,还有白芷、白芥子亦有辛散作用,故能疏通气之郁滞,而调整血行之不畅,因此非常适合于因忧思恼怒、气郁不舒、血行不畅致瘀痰内生、阻滞脑络所引发的血管性头痛。

      因其方中合有芍药甘草汤,致该方缓急解痉止痛为其所长,故临床灵活加减用之于神经性头痛,如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等,疗效也不错。当然,临床无论治疗血管性头痛还是神经性头痛,都要注意灵活加减,如气虚,加黄芪;血虚血瘀,加丹参;痛久不愈,加虫类药以搜风解痉,如蜈蚣、全蝎等。

       总之,要依据患者具体情况斟酌用药。其实临床上还有很多方剂都是可用于血管性头痛的,如龚廷贤的清上蠲痛汤和王清任的通窍活血汤等,其关键还是在于方药要对证才能有效,即无论选用哪个方剂也要结合具体情况灵活加减才行。

        最后再说一下,现在市面上常见的正天丸、复方羊角冲剂,虽然比不上汤药来得快,但疗效也不错。我家夫人就有血管性头痛,且常因受风、劳累或睡眠不好时发作,而她嫌服汤药太苦、 太麻烦,所以这两样中成药就成了我家药箱里的常备之品。

      【案二】 王某,男,56岁。2012年7月的一天骑电动助力车,因下雨路滑,为了避让行人紧急刹车被摔下,头右侧着地, 当时就感头朦不清,十余分钟后才站起来,事后除除了外伤疼痛外,认为是跌打损伤, 就用了一些红花油之 类的外涂用品,内服了一些跌打损伤的药 ,满以为过几天就会好了。

         谁知几天后,外面表皮是不疼了,白天也没有明显感觉,但是出现了新问题,每天晚上后半夜开始噩梦纷纭,直至清晨4~ 5点,右侧头痛难忍,无法再睡而醒,起床后持续3~ 4小时转缓。白天记忆力下降,心情不好。连续近1周,把人折腾得痛苦不堪。

      原想是跌打损伤,多吃点活血化瘀的三七、土鳖虫之类药就行了,谁知越吃越不管用,这才认真思考起来,看来不是简单的问题,应是轻微的脑震荡。怎么办?曾想用通窍活血汤加减,健脑开窍,活血通瘀,觉得太复杂,不如先用单味药看看,省事。

      分析此证,除了噩梦纷纭、记忆力下降,突出症状是头痛致醒,也是最痛苦之处,理应“擒贼先擒王”,抓主症,用治杂病之法,头痛专药川芎,大刀 阔斧,单刀直入。于是用川芎颗粒6袋(相当于饮片60g),一次冲服, 服后1小时内头部胀憋,血压上升,其后诸证消退,头脑清醒,再无噩梦头痛,真是快捷,一次解决问题。   《古道瘦马医案》

     按: 此案给我的启示是,对于病证单纯,病因简单,主症突出的,可以考虑抓住一点,不及其余,重用单方或者专药,直捣黄龙,也许是一个好方法和快捷有效的思路,临床上我经常这样用,常收佳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快速打通经络的方子!治血管神经性头痛,国医前辈李寿山所留
“ 头痛 ” 治疗的关键用药
和妇科同事探讨一例很奇怪的头痛病例,头痛...
全效头痛秘验方
清上蠲痛汤(古代经典名方1066)头痛不问左右偏正新久皆有效
四逆散加味,治疗前额痛、后头痛、头顶痛、偏头痛有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